行业精选 | 半导体、高端装备、化工及新材料、计算机、汽车、通信、新能源及电力设备

行业精选 | 半导体、高端装备、化工及新材料、计算机、汽车、通信、新能源及电力设备
2025年01月25日 07:01 兴业研究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美国BIS加强半导体产业链尽职调查影响分析——半导体政策解读系列之八

事件概述:美国时间2025年1月15日,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更新了对先进计算半导体的出口管制——发布《对先进计算集成电路实施额外尽职调查措施;修订和澄清;延长评论期》临时最终规则,同时分两次共新增27家企业进入实体清单。《对先进集成电路实施额外尽职调查措施;修订和澄清;延长评论期》于2025年1月15日生效,新增27家企业进入实体清单于2025年1月16日生效。

本次新规核心内容:(1)修订ECCN 3A090.a。(a)加强半导体产业链尽职调查:当“前道晶圆厂”或“OSAT厂”准备出口、再出口或转让(在国内)任何“可适用先进逻辑IC”时,则假定其为3A090.a物项,且其用途为数据中心设计或销售,除非假定被推翻,IC将需要重新归入对应的ECCN下。(b)新增“经授权企业”、“经批准企业”概念。(2)修改先进制程IC限制参数及“Footnote 5 FDPR”。(a)修改先进制程IC限制参数:将先进制程DRAM的定义由之前的存储单元面积“小于0.0019μm2”修改为“小于0.0026μm2”,存储密度“大于0.288Gbit/mm2”修改为“大于0.20Gbit/mm2”,同时新增“每颗裸片拥有超过3000条TSV”的参数限制。(b)修改“Footnote 5 FDPR”至“Footnote 5和先进制程IC生产FDPR”:将原本仅用于实体清单Footnote 5的16家实体的FDPR扩展至适用于位于D:5类别国家/地区生产满足先进制程IC标准的逻辑芯片和DRAM芯片的生产设施。3)新增27家企业进入实体清单。其中包括半导体设备零部件厂商有科益虹源,大模型厂商有智谱、聆心智能等及其子公司,芯片设计商有算能及其子公司,封测厂商有渠梁电子。

(作者:崔雅菡 吴吉森)

SK海力士第四季度的营收与利润双创新高——海外科技2025年1月报

代工:全球晶圆代工厂正在积极扩产先进制程,随着国内成熟制程逐渐开出,海外成熟制程或将面临压力。根据Wind数据显示,台积电、联电、力积电、世界先进12月营收均实现同比增长。2024年12月,台积电、联电、力积电、世界先进营收分别为2782、190、35、43亿新台币,同比增长率分别为57.8%、11.7%、2.1%、22.6%。台积电表示先进制程需求持续强劲,2025年将继续扩大资本支出主要用于先进制程技术,其他代工厂均表示2025年将缩减资本开支,其中联电将大砍37.9%的资本支出。各家代工厂积极扩产,2025年全球将新增18座晶圆厂。随着国内成熟制程工厂逐渐开出,海外成熟制程或将面临压力。

封测:2025年先进封装占比将进一步提升。全球两大封测龙头:日月光控股12月营收实现同比+6%的增长,安靠受下游需求下降影响全年营收呈负增长趋势。日月光控股的先进封装业务占整体封测业务的10%~15%,并且有望在2025年进一步实现提升。安靠受通信类产品季节性淡季、汽车和工业终端市场需求疲软等影响,4Q24营收同比下滑-8.1%,公司2025年将积极持续推进2.5D先进封装在AI设备端的布局。

存储:1)资本支出:三大存储厂商纷纷表示将削减NAND闪存产品的资本支出稳定闪存市场的价格,2025年将奋力比拼HBM4的出货以抢占HBM高端市场。2)高端HBM产品的出货计划: SK海力士将于2025年2月率先开始量产10nm级第六代(1c)DRAM,最快预计2025年下半年实现量产12层的HBM4芯片;三星的HBM4芯片预计推迟到2026年量产;美光:预计2025年年初开始向关键合作伙伴出货可量产的12 Hi HBM3E,并在2025年增加12Hi HBM3E的出货占比。

设备:11月日本半导体设备销售额创历史新高。根据SEAJ,2024年11月日本半导体设备销售额同比增长35.2%,创历史新高。SEMI预测22024年全球半导体设备销售额同比增长3.4%,2025年将继续增长17%。另外,据中国海关,2024年12月中国大陆半导体设备进口额创自2020年4月统计数据以来最高纪录,2025年或将呈下降趋势。

材料:2025年全球硅晶圆出货量将扭负为正增长9.5%。根据日本财务省的数据,12月日本半导体材料出口额为5106.41亿日元,其中出口中国占比最高,比值为21%,出口额为1072.55亿日元,出口欧盟、美国的占比分别为3.45%、3.74%。根据SEMI数据:2024年全球硅晶圆出货量同比下滑2.4%,预计2025年将实现同比+9.5%的增长。

海外科技重要事件:1)SK海力士发布4Q24业绩:净利润环比暴增20倍。2024全年营收、利润均创历史新高,其中HBM收入占DRAM收入超40%,预计2025年HBM销售额将增长100%以上。企业级固态硬盘eSSD销售额也在持续增长。2)Marvell将与AWS合作开发下一代3nm定制AI芯片,2025年AI相关收入将达到25亿美元左右。3)英伟达与联发科合作开发内嵌了Blackwell架构GPU的AI PC芯片。英伟达携手联发科,将于2025年年末推出首款专为Windows on Arm设备设计内嵌了Blackwell架构GPU的AI系统级芯片(SoC),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实现300万颗的出货量。4)美国对中国实体名单制裁升级并更新了先进芯片的出口管制5)美企业因获得拜登政府的大量补贴而获得了不公平竞争优势,并对华低价出口相关成熟制程芯片产品,损害了中国国内产业的合法权益,商务部表示将对美国成熟制程发起反倾销反补贴调查。

(作者:冯燕燕 吴吉森)

欧盟对华移动式升降平台作出反倾销终裁——高端装备行业2025年1月报

重点产业政策:

【欧盟:对华移动式升降作业平台作出反倾销终裁】2025年1月9日,欧盟委员会发布公告,对原产于中国的移动式升降作业平台(高空作业平台的主要类型)作出反倾销终裁,裁定对涉案产品征收20.6%-54.9%的反倾销税,其中,星邦智能反倾销税率49.3%、浙江鼎力(67.560, 0.82, 1.23%)20.6%、捷尔杰天津(美国企业)22.5%、特雷克斯常州(美国企业)22.9%、其他公司30.1%

政策点评:欧洲是我国高空作业平台出口的重要市场,2023年约占总出口额30%。中国在欧洲市场竞争中具有价格优势,反倾销政策最终落地实施,对出口产生抑制的同时,进一步限制国产品牌在欧洲市场的长期发展前景和市场份额预期。对于欧洲地区销售占比高、海外工厂布局少、征收反倾销税率高的企业,面临潜在的经营风险较大,具体企业欧洲销售占比、海外产能布局、影响请见正文完整数据

装备行业月度总结:

装备重点子行业表现继续分化。其中,工业机器人(18.160, -1.47, -7.49%)、轨交装备行业景气度较高;机床、挖掘机行业延续复苏态势;高空作业平台、农业机械行业则仍面临下行压力。

宏观景气度跟踪:

建筑业PMI升至扩张区间。12月,中国制造业PMI为50.1%,环比下降0.2个百分点;中国建筑(5.640, 0.05, 0.89%)业PMI为53.2%,环比提升3.5个百分点,重回扩张区间。

装备出口有所提速。12月,中国通用设备制造业出口交货值101.4亿美元,同比增长15.0%;专用设备制造业出口交货值88.4亿美元,同比增长17.3%。

细分行业跟踪:

工业机器人:产量维持高位。12月,工业机器人当月产量7.1万台,同比增长36.7%。1-12月,工业机器人累计产量55.6万台,累计同比增长29.5%。

切削机床:产量增长明显12月,切削机床当月产量8.1万台,同比增长35.0%;成形机床当月产量1.6万台,同比增长14.3%。

挖掘机:内、外销保持增长。12月,挖掘机总销量19369台,同比增长16.0%;其中国内9312台,同比增长22.1%,内销连续10个月实现正增长;出口10057台,同比增长10.8%,外销连续5个月实现正增长

高空作业平台:需求持续低迷。12月,高空作业平台销量1.3万台,同比下降4.1%。高空作业平台出租率、租金价格仍处于较低水平,行业需求依然低迷。

叉车:依靠出口拉动,内销有所改善。12月,叉车主要制造企业总销量11.1万台,同比增长11.7%。其中,国内6.7万台,同比增长9.7%;出口4.4万台,同比增长14.9%。

农业机械:需求仍在低位。12月,中国农机市场景气指数(AMI)为39.4%,较上月下降0.5个百分点。AMI指数已连续8个月停留在不景气区间。

重卡:“以旧换新”政策临近结束,推动销量大幅回升。根据中汽协数据,12月,我国重卡市场销售7.9万辆,同比增长52.0%。由于货车“以旧换新”政策于2024年底截止,很大程度上刺激了重卡销量增长。

轨交设备:行业投资额小幅提升,动车组产量创近年新高。12月,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当月值为1389亿元,同比增长12.2%;1-12月,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值为8506亿元,同比增长11.2%。1-12月,动车组累计产量为1868辆,同比增长50.6%。

(作者:田溪 邹刚)

智能化路径逐渐清晰,关键资源决定竞争优势——智能机器人行业跟踪

融资创业热度高,技术仍是产业化主要制约因素。作为人工智能、智能汽车、机器人三大产业的交汇点,智能机器人受到资金和产业的高度关注。2024年,智能机器人行业保持高投融资热度的同时,科技巨头、大型汽车企业持续入局。但与此同时,技术仍是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矛盾,产品距离实际应用仍有差距。

运动及控制技术进展显著,智能化技术是关键挑战。智能机器人核心技术包括智能化技术、运动及控制技术、多功能执行终端技术。从产业进展来看,运动及控制技术进展显著,行业领先企业已经从常规稳定行走,发展出对复杂地面环境的强自我调节能力和强适应性;多功能执行终端(灵巧手)也快速迭代,并伴随着独立第三方企业的增多,在技术和产品上呈现出丰富多元的供给状态。而作为智能机器人最本质特征的智能化技术,则处于探索阶段,相关产品多处于方案演示和技术验证状态。

智能化路径展望:分场景,分阶段,堆积木式发展。机器人实现通用智能化是长期过程,核心是环境要素、人机交互、任务实施所面临的复杂性远超现阶段大模型技术的处理能力。结合人工智能科技企业、人形机器人企业的技术路线来看,聚焦细分环节和具体应用场景、分阶段提升将是实现通用智能化的主要路径。聚焦细分应用场景,控制初期环境和变量的复杂度,逐个场景实现智能化,相当于逐个解锁“技能包”;分阶段,则是结合人工编程和大模型,以应用落地为优先级,并随着数据的积累逐步从半智能变为全智能。

下一阶段产业重要特征将是现有企业对资本、人才、数据等核心资源的竞争。相关大型企业基本都已入场,新创设企业已显著增多,产业发展可能从新入局进入到存量企业对核心资源的争夺阶段。而从智能机器人的发展路径来看,持续融资能力、优秀技术人才吸引力、场景数据的获取能力可能是下阶段企业竞争的关键。短期难以实现大规模商业化,融资能力是持续发展的关键;产业热度高,人才选择多,对尖端人才的吸引和绑定是技术竞赛的基础;大模型的基础是数据,而场景数据具有稀缺性,数据资源也是重要竞争要素。

(作者:邹刚 田溪)

政策持续发力,化工行业延续回升态势——2025年1月化工行业月报

行业观点:政策持续发力,化工行业延续回升态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2月石油煤炭加工、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化学纤维、橡胶塑料制品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4.3%、9.4%、7.6%、9.7%。相比于11月,下游化纤、橡胶塑料同比增速分别提高2.7、2.0个百分点,复苏节奏进一步加快;化学原料和制品略弱于上月0.1个百分点,仍保持在较高增速水平;上游石油煤炭加工增速有所回落,但略高于全年4.2%的增速水平。整体来看,随着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化工行业复苏行情正在由下游向上游传导,带动行业经济指标逐步好转。出口方面,海外市场需求强劲,12月化工品出口金额同比上涨10.2%,创下全年最大涨幅。价格方面,12月国际原油价格呈现震荡走势,下游产品跌多涨少,涤纶、氨纶、氮肥、磷肥、草甘膦、PVC、环氧丙烷、顺丁橡胶等产品价格下跌,锦纶、钾肥、乙烯、丙烯腈价格上涨。供给端,PTA、涤纶长丝、PVC、乙烯、苯乙烯、丙烯、环氧丙烷、聚丙烯、丁二烯、顺丁橡胶产能增加,尿素产能减少。需求端,随着欧美经济体进入降息周期和国内消费支持政策陆续出台,居民消费动能得到提升,预计化工品消费需求将稳步增长,行业景气度有望持续改善。

数据分析:

炼油板块景气度略有上升,月内原油价格维持震荡。12月布伦特原油期货结算均价为73.15美元/桶,WTI原油期货结算均价为69.47美元/桶,较上月均基本持平。

化纤市场涨跌互现,涤纶、氨纶价格下跌,锦纶价格小幅上涨。12月PX中国主港现货均价较上月基本持平;PTA华东地区市场均价跌幅1.1%;华东地区涤纶长丝POY市场均价跌幅1.3%;涤纶长丝DTY跌幅3.1%;涤纶长丝FDY均价跌幅1.3%;锦纶POY市场均价涨幅1.0%;氨纶市场均价跌幅1.3%。盈利方面,涤纶长丝POY、DTY、FDY盈利均有所下滑,锦纶POY盈利小幅上涨。

农化市场涨跌互现,氮肥、磷肥、草甘膦价格下跌,钾肥价格上涨。12月尿素市场均价跌幅3.1%;磷酸二铵市场主流均价跌幅0.4%;氯化钾均价涨幅5.9%;草甘膦跌幅3.3%。

氯碱行业,12月PVC乙烯法均价为5301元/吨,跌幅3.6%;PVC电石法均价为5007元/吨,跌幅4.1%。吨毛利方面,乙烯法PVC和电石法PVC亏损幅度均有所扩大。重质纯碱市场均价跌幅1.2%;固体烧碱市场均价涨幅0.2%。

乙烯产业链,12月乙烯东北亚现货均价为884美元/吨,涨幅1.6%;聚乙烯现货均价为939美元/吨,跌幅1.2%;苯乙烯华东市场均价较上月基本持平;环氧乙烷现货均价较上月基本持平。价差方面,聚乙烯-乙烯、环氧乙烷-乙烯、苯乙烯-乙烯的价差均有所减少。

丙烯产业链,12月丙烯现货均价为842美元/吨,较上月基本持平;聚丙烯期货收盘均价为7435元/吨,跌幅0.5%;丙烯腈市场均价涨幅4.6%;环氧丙烷市场主流均价跌幅4.7%。价差方面,丙烯腈-丙烯价差有所扩大,聚丙烯-丙烯与环氧丙烷-丙烯价差收窄。

C4产业链,12月丁二烯中国现货均价为1194美元/吨,跌幅2.3%;顺丁橡胶现货均价跌幅4.2%;SBS市场主流均价为4350元/吨,涨幅1.1%;ABS现货均价为11622元/吨,涨幅0.8%。价差方面,SBS-丁二烯、ABS-丁二烯价差有所扩大,顺丁橡胶-丁二烯价差收窄。

风险提示:

(1)产能过剩风险;(2)贸易摩擦风险;(3)能耗、碳排放不达标的风险。

(作者:王刚 游文利 梁博)

国产“大模型月”,算力短缺算法制胜,淘汰赛提速 ——计算机行业2025年1月报

下游需求整体环比略有企稳,但仍明显弱于上一年同期。根据财政部数据,1-11月,国内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累计同比增速为2.8%,全国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累计同比增速为1.3%,分别明显弱于上一年同期的4.9%和3.9%。环比维度,分别相较于1-10月的2.7%、0.9%略有回升,已有企稳迹象。

全国软件业务收入增速保持平稳,利润增速略有回升。根据工信部数据,2024年1-11月,我国软件业务实现收入122903亿元,同比增长10.7%,实现利润总额14822亿元,同比增长9.2%,增速较1-10月略有回升。

分领域来看,信息技术服务收入增速相对较快,信息安全收入增长继续收窄。(1)信息技术服务:根据工信部数据,2024年1-11月,信息技术服务收入82674亿元,同比增长11.8%,在全行业收入中占比为67.3%。(2)软件产品:工信部数据显示,2024年1-11月,软件产品收入27493亿元,同比增长7.7%,占全行业收入的比重为22.4%。其中,工业软件产品收入2682亿元,同比增长5.6%。(3)信息安全:根据工信部数据,2024年1-11月,信息安全产品和服务收入1987亿元,同比增长5.9%,自2024年年初以来同比增幅进一步收窄。

国产大模型密集发布,以算法及数据拉平算力差距,国产厂商模型各项指标基本追平全球最高水平。(1)长上下文扩展、改进的策略优化、简洁的RL框架、long2short,多项关键技术促Kimi k1.5以更优资源分配和效率追平OpenAI o1正式版。(2)MoE与Lightning Attention结合,MiniMax巧妙高效实现对400万个token上下文输入的支持,AI Agent应用效果大幅提升。(3)大模型价格屠夫DeepSeek,以大规模强化学习方法显著提升模型推理能力,并以蒸馏方式显著增强小模型推理能力。(4)豆包实时语音大模型超过GPT-4o,发布的1.5Pro大模型已在多项测评中跻身第一梯队,并建立了自主的数据生产体系,不使用其他任何模型生成的数据。(5)基于自主研发的多模态Agent模型CogAgent和代码模型CodeGeex,智谱推出GLM-PC,左脑负责代码生成和逻辑执行,右脑负责图像和GUI认知。(6)技术差距明显缩小,国产大模型厂商淘汰赛提速。尽管国内算力受限,但国产厂商以算法探索和数据优化作为模型支撑点,与全球最高水平模型差距进一步缩小。但另一方面,零一万物已在近期明确表示不再训练基础大模型,而主要和阿里合作,聚焦在大模型应用落地方面,我们分析,或有更多缺乏独特技术和资金的国产大模型厂商在2025年掉队。

2025年将是AI Agent在全场景批量化商用的一年,GPT系列和o系列合并,大模型将向AGI更进一步。(1)一方面,AI Agent感知环境、自主规划与决策、执行行动等特征非常匹配企业级场景复杂的业务需求、多步骤的业务逻辑、大量的行业数据与知识积累等应用特点,而企业应用对数据安全和合规的担忧则逐步在被技术解决,另一方面,OpenAI面向浏览器的智能体Operator和智谱面向PC的智能体GLM-PC也在个人应用场景诸如在线订餐、预定酒店等推广尝试。(2) OpenAI的GPT系列主要强于知识和数据存储能力、语言理解和输出能力,而o系列则强调逻辑推理能力。若GPT系列和o系列能无损合并,则在三大能力方面,大模型再无短板,AI的发展将向AGI再进一步。

(作者:雷棠棣(金麒麟分析师) 吴吉森)

2024年国内乘用车市场“量增价跌”——乘用车市场洞察2025年1月

本月观察:2024年国内乘用车市场“量增价跌”。2024年国内乘用车销量2260.8万辆(总批发量减出口量),创2019年以来的新高。但销售均价结束2019年以来的连涨势头。2024年国内乘用车销售均价为17.8万元(采用官方指导价口径),较2023年下降0.5万元。2024年年内国内乘用车销售均价“前高后低”,逐季下降。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是以旧换新补贴拉动了经济价位车型的销量和占比。以旧换新政策对旧车车龄年限要求较长,持有长车龄旧车的消费者购置新车或大多仍选择经济价位车型。同时,中央报废更新补贴和多数地方置换更新补贴并未与新车售价挂钩,购买经济价位车型显得更佳实惠。按商务部数据,粗略测算享受以旧换新补贴的新车成交均价约13.5万元,低于全国均价。据乘联会数据,2024年售价10万元以内车型销量占比同比提升1.6个百分点,而售价30万元以上车型销量占比同比降低1.2个百分点。对补贴政策更敏感的经济价位车型销量占比的提升压低了整个市场的销售均价。

中国乘用车市场跟踪—总体:2024年中国乘用车总批发销量同比增长5.8%,再创历史新高。12月乘用车销量312.0万辆,同环比+11.7%/+3.9%;1-12月累计销量2756.3万辆,同比+5.8%。新能源车型:12月销量151.7万辆,同环比+34.6%/+4.7%,渗透率48.6%;1-12月累计销量1229.0万辆,同比+35.8%,渗透率44.6%。燃油车型:12月销量160.3万辆,同环比-3.7%/+3.3%;1-12月累计销量1527.3万辆,同比-10.2%。

中国乘用车市场跟踪—国内:2024年国内乘用车销量同比增长3.1%,在以旧换新补贴政策的带动下内需稳中有升,销量连续四年实现增长。全年新能源车型渗透率逼近50%,插电混动车型增长强劲,油车市场继续萎缩。12月国内乘用车销量269.4万辆,同环比+13.6%/+4.3%;1-12月累计销量2260.8万辆,同比+3.1%。新能源车型:12月销量139.3万辆,同环比+36.6%/+1.5%,渗透率51.7%;1-12月累计销量1105.0万辆,同比+40.2%,渗透率为48.9%。其中,纯电12月同环比+23.2%/+3.7%,1-12月同比+19.9%;插混12月同环比+62.0%/-1.5%,占新能源车40.9%;1-12月同比+79.6%,占新能源车43.7%。燃油车型:12月销量130.1万辆,同环比-3.7%/+7.5%;1-12月累计销量1155.8万辆,同比-17.7%。

中国乘用车市场跟踪—出口:2024年乘用车出口同比增长19.7%,增速较2023年有所放缓,油车依旧是出口主力。12月乘用车出口42.6万辆,同环比+1.1%/+1.6%,占乘用车总销量13.7%;1-12月累计出口495.5万辆,同比+19.7%,占乘用车总销量18.0%。新能源车型:12月出口12.5万辆,同环比+15.6%/-+59.3%,渗透率29.3%;1-12月累计出口123.9万辆,同比+6.1%,渗透率25.0%。其中,纯电12月同环比-18.8%/+39.0%,1-12月同比-10.6%;插混12月同环比+288.8%/+110.3%;1-12月同比+183.2%,占新能源车23.0%。燃油车型:12月出口30.1万辆,同环比-3.9%/-11.7%;1-12月累计出口371.6万辆,同比+25.0%。

(作者:杨耀先 李腾辉)

2024年动力电池装车情况盘点——动力电池行业2025年1月报

本月观察:2024年国内动力电池装车情况盘点。从总量来看,2024年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548.4GWh, 同比增长41.5%,继续维持较高增长。从车型来看,插混车型装车量占比持续提升,2024年达到21.8%,较2023年提升4.8个百分点。从材料体系来看,在电池性能提升和整车降本影响下,磷酸铁锂电池在续航600公里以下纯电动乘用车上的装车量超75%,在续航超过600公里车型上的占比由2022年的28.9%提升至2024年的36.0%。从电池形状来看,方形电池在市场中仍占据绝对主流地位,2024年国内新能源汽车方形电池装车量占比为96.8%。从竞争格局来看,纯电动车型动力电池格局稳定,插混车型动力电池格局则有较大变化,蜂巢能源、中创新航、欣旺达(21.430, -0.49, -2.24%)后来居上,进入前五行列。从上下游关系来看,近年来车企寻求动力电池供应商多元化,其自制电池也开始装车,车企对电池企业话语权有望增强。新技术层面,钠离子电池在A00级车上得到应用,但装车规模较小,未来有待放量。

2024年12月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同比增长57.2%,出口量同比下降7.0%。2024年12月,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75.4GWh,环比增长12.2%,同比增长57.3%。其中三元电池装车量14.3GWh,占总装车量19.0%,环比增长5.5%,同比下降13.4%;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61.0GWh,占总装车量80.9%,环比增长14.0%,同比增长95.1%。2024年12月,我国动力电池出口12.9GWh,环比增长3.6%,同比下降7.0%;其中三元动力电池出口7.7GWh,环比下降9.5%,同比下降19.1%,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出口5.0GWh,环比增长28.8%,同比增长15.9%。

2024年12月三元动力电池价格下降,磷酸铁锂电池价格稳定。根据百川盈孚数据,2024年12月底三元方形动力电芯价格0.45元/Wh,磷酸铁锂方形动力电芯价格0.38元/Wh,三元方形动力电芯价格比11月底下降0.01元/Wh。

2024年12月碳酸锂、镍盐、钴盐价格均下降。2024年12月底碳酸锂价格7.55万元/吨,较2024年11月底下降0.20万元/吨;硫酸镍价格2.60万元/吨,较11月底下降0.27万元/吨;硫酸钴价格2.68万元/吨,较11月底下降0.02万元/吨。

2024年12月三元材料价格出现分化,磷酸铁锂价格稳定。2024年12月底三元523/622/811市场价格分别为10.71/13.01/14.26万元/吨,三元622价格较11月底上涨0.01万元/吨,三元523价格较11月底下降0.01万元/吨,三元811价格稳定;磷酸铁锂价格3.55万元/吨,与11月底持平。

2024年12月负极材料价格继续维持稳定。2024年12月底高/中/低端人造石墨负极均价分别为5.40/2.65/1.75万元/吨,高/中/低端天然石墨负极价格分别为5.20/3.30/2.18万元/吨,均与11月底持平。

2024年12月隔膜价格稳定。2024年12月底干法/湿法7μm/7+2μm陶瓷涂覆隔膜的价格分别为0.41/0.84/1.04元/平,与11月底持平。

2024年12月电解液和六氟磷酸锂价格延续回升趋势。2024年12月底磷酸铁锂电解液和三元常规动力电解液价格分别为1.94/2.57万元/吨,较11月底提升0.03/0.01万元/吨。国内六氟磷酸锂价格6.25万元/吨,较11月底上涨0.40万元/吨。

(作者:李亚男 李腾辉)

2024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再创新高——汽车行业2025年1月月报

本月观察:2024年中国车市完美收官,汽车产销量再创新高。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披露,2024年,中国汽车产销累计完成3128.2万辆和3143.6万辆,同比增长分别为3.7%和4.5%,产销量再创新高。其中乘用车在以旧换新政策支持下全年销量为2756.3万辆,同比增长5.8%;货车受房地产及基建行业拖累,全年销量为336.2万辆,同比下滑5.0%;客车销量小幅增长,全年销量为51.1万辆,同比增长3.9%;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高景气,全年销量为1286.6万辆,同比增长35.5%;汽车出口再上新台阶,全年出口量为585.9万辆,同比增长19.3%。

2024年12月汽车销量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2024年12月中国汽车销量为348.9万辆,同比+10.5%,环比+5.2%;其中乘用车销量为312.0万辆,同比+11.8%,环比+3.9%;货车销量为30.8万辆,同比-0.4%,环比+14.6%;客车销量为6.1万辆,同比+9.6%,环比+31.8%;当月汽车出口量为50.4万辆,同比+1.1%,环比+2.9%。2024年1-12月汽车累计销量3143.6万辆,同比+4.5%;同期汽车累计出口量为585.9万辆,同比+19.3%。

2024年12月新能源汽车市场维持高增长,当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端渗透率达49.0%。2024年12月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59.6万辆,同比+34.0%,环比+5.6%。当月新能源汽车批发端渗透率为45.8%,较上月增加0.2个百分点;当月纯电动汽车销量为97.3万辆,同比+17.9%;混动汽车销量为62.2万辆,同比+70.8%。2024年1-12月,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286.6万辆,同比+35.5%。零售市场方面(注:本文中未特别注明,销量数据均为批发销量,此处为零售销量数据),当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为130.2万辆,渗透率为49.0%;2024年1-12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为1089.9万辆,渗透率为47.6%。

(作者:李腾辉)

受益于智算需求,光器件公司业绩普遍向好——通信行业2025年1月报

电信业务收入平稳增长,电信业务总量保持两位数增长。根据工信部数据,2024年前11个月,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15947亿元,同比增长2.6%。按照上年不变价计算的电信业务总量同比增长10%。

电信业务细分领域增速情况:(1)固定互联网宽带业务:据工信部数据,2024年前11个月,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完成互联网宽带业务收入2520亿元,同比增长5%,占电信业务收入的15.8%,占比较前10个月提升0.1个百分点,拉动电信业务收入增长0.8个百分点;(2)移动数据流量业务:据工信部数据,2024年前11个月,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完成移动数据流量业务收入5824亿元,同比下降1.3%,占电信业务收入的36.5%,占比较前10个月回落0.3个百分点;(3)新兴业务:据工信部数据,2024年前11个月,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共完成包括IPTV、互联网数据中心、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在内的新兴业务收入3952亿元,同比增长7.9%,占电信业务收入的24.8%,拉动电信业务收入增长1.9个百分点。其中云计算和大数据收入分别同比增长6.8%和60.7%,物联网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3.6%;(4)语音业务:据工信部数据,2024年前11个月,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完成固定语音和移动语音业务收入177.2亿元和996.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0.9%和下降4.8%,共占电信业务收入的7.4%,占比同比回落0.3个百分点。

移动互联网流量延续较快增势,11月DOU值保持较高水平。根据工信部数据,2024年前11个月,移动互联网累计流量达3066亿GB,同比增长12%。截至11月末,移动互联网用户数达15.68亿户,比上年末净增4380万户。11月当月户均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DOU)达到19.11GB/户·月,同比增长5.9%,比上年同期提高1.07GB/户·月。

5G网络建设有序推进。根据工信部数据,截至2024年11月末,5G基站总数达419.1万个,比上年末净增81.5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的33.2%,占比较上年末提高4.1个百分点。

(作者:吴吉森)

重点区域工商业储能电站经济性分析

2024年我国工商业储能新增装机预计超过7GWh,2025年达到12GWh,进入到量速齐增阶段。受分布式新能源消纳问题越加严峻影响,“工商业光伏+工商业储能”渗透率将提升;另外,随着工商业储能经济性提升,可建设场景增加,项目时长、规模将增大,或将使工商业储能复制我国工商业屋顶光伏发展路径。

工商业储能电站重点分布区域为江苏、浙江、广东、安徽、河南、湖北、山东、湖南、重庆。工商业储能电站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建设,经营期为10-15年,回收期约5-8年,经济性在各类储能电站应用场景中最优,重点分布在江苏、浙江、广东三省;安徽、河南、湖北、山东、湖南、重庆也分布较多。

浙江、江苏、广东地区工商业储能收益率较高,湖南、安徽等地次之。以2024年全年的分时电价为基准,在工商业储能电站造价为1.2元/Wh,年运营天数为330天,节能收益分享比例为20%-30%情况下,浙江、江苏、广东地区工商业储能的投资回收期约5年;湖南、安徽地区投资回收期约6年,河南、湖北、重庆、山东地区投资回收期约7年。

工商业储能电站在设计时需依据具体用户电力负荷曲线、电力报装容量、分时电价时段来合理确定容量,以确保运营收益达到预期。工商业储能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电站容量设计不合理、工商业用户生产用电不稳定或停产等原因导致实际储能充放电次数达不到设计充放电次数的情况,使得储能充放电达成率较低,投资回报达不到设计值。因此,在建设时,为工商业储能合理定容较为重要。

“工商业光伏+工商业储能”相比单独的工商业光伏和工商业储能,会产生1+1 > 2的效果。工商业储能本身具备投资经济性,工商业光伏增配工商业储能,对工商业光伏投资来说并不是累赘,相反,国家正推动分布式光伏具备“可观、可测、可调、可控”功能,工商业光伏加配工商业储能是较优解决方案。同时,“工商业光伏+工商业储能”场景中,由于光伏的存在,可以减少储能充电限制,提高工商业储能电站的充放电达成率,有利于保障工商业储能的经济性。另外,生产特点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中午休息”的工商业用户,在其内部建设工商业储能的充放电达成率也有较好保障。

可关注工商业储能电站项目贷、供应链金融,以及工商业储能系统集成企业业务机会。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备案工商业储能容量合计超过10MWh的企业法人及其企业详见工商业储能电站企业库。

风险提示:需关注工商业储能电站消防/安全风险;工商业储能电站充放电达成率降低的风险(电站容量设计不合理的风险);储能电站所在工商业用户的经营(用电)稳定性风险;分时电价政策调整的风险。

(作者:冯俊淇)

精细化管理,高质量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点评

事件:

2025年1月23日,国家能源局正式印发《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

点评:

分布式光伏时隔11年迎来新规。截至2024年底,分布式光伏发电累计装机达到3.7亿千瓦,占全部光伏发电装机的42%,占全国发电总装机的11%。分布式光伏发电已经成为能源转型的重要力量。2024年10月,国家能源局公开征求《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于近日正式印发《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

工商业光伏装机空间或受影响,具体需看各省的执行力度。户用光伏可采用任意一种上网模式,但工商业只能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或“全部自发自用”,不得采用“全额上网”的模式,其中大型工商业原则上只能采用“全部自发自用”,仅在电力现货市场连续试运行地区可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2024年,户用光伏因电网接入容量受限而出现新增装机下滑,工商业分布式成为主要驱动力(6.890, -0.01, -0.14%),其中“全额上网”的工商业分布式占比高,工商业无法采用“全额上网”模式后,装机空间必然受到影响。管理办法中将“自发自用余电上网”中自用比例的要求由各省级能源主管部门结合实际确定,因此,实际效果将受到各省份执行力度影响,若比例要求过高,2025年工商业分布式新增装机将大概率下滑。

正式管理办法仍未放开“隔墙自供电”。在2024年10月印发的征求意见稿中提到“涉及自发自用的,用户和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应位于同一用地红线范围内,或用电方与发电项目投资方为同一法人主体”,然而,在正式出台的管理办法中删除了“或用电方与发电项目投资方为同一法人主体”的表述,意味着自发自用模式必须在同一用地红线范围内,暂不允许跨越用地红线进行“隔墙自供电”。

总体而言,本次管理办法进一步细化了分布式光伏项目的管理规定,对当前较为粗放的发展模式形成了一定的规范和约束,旨在推动行业的高质量与可持续发展。同时,为了确保市场的平稳过渡,此次管理办法设立了充足的过渡期,对于已备案并能在2025年5月1日期前完成并网的项目,将继续按照原有政策执行。

(作者:薛博伟 冯俊淇)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APP专享直播

开播时间 | 2-01 15:00
金麒麟展望:春节档“炸” 翻天!把脉传媒互联网2025投资新趋势
开播时间 | 1-27 15:00
「春节策划」金麒麟展望:春节消费旺!解码食品饮料行业投资机遇
开播时间 | 1-27 10:01
E起年夜饭:聊聊ETF这一年
开播时间 | 1-27 09:00
华夏基金:解盘一刻
开播时间 | 1-26 19:00
华安基金:ETF会客室:春季行情回顾和展望
开播时间 | 1-24 19:19
中欧EMBA特别策划:E家人脱口秀
开播时间 | 1-24 19:00
银华基金:筑梦·启智润心;领航·担当有为;卓越·勇攀高峰
开播时间 | 1-24 16:00
嘉实基金:祥蛇启瑞,新岁祈愿 —— 嘉实基金故宫祈福迎春特别活动
开播时间 | 1-24 16:00
光大证券李泉:春节行情延续,AI带领科技股上涨
开播时间 | 1-24 15:30
国投瑞银:追上军工热点 | 跨年在即,国防军工预计景气度如何?
开播时间 | 2-01 15:00
金麒麟展望:春节档“炸” 翻天!把脉传媒互联网2025投资新趋势
开播时间 | 1-27 15:00
「春节策划」金麒麟展望:春节消费旺!解码食品饮料行业投资机遇
开播时间 | 1-27 10:01
E起年夜饭:聊聊ETF这一年
开播时间 | 1-27 09:00
华夏基金:解盘一刻
开播时间 | 1-26 19:00
华安基金:ETF会客室:春季行情回顾和展望
开播时间 | 1-24 19:19
中欧EMBA特别策划:E家人脱口秀
开播时间 | 1-24 19:00
银华基金:筑梦·启智润心;领航·担当有为;卓越·勇攀高峰
开播时间 | 1-24 16:00
嘉实基金:祥蛇启瑞,新岁祈愿 —— 嘉实基金故宫祈福迎春特别活动
开播时间 | 1-24 16:00
光大证券李泉:春节行情延续,AI带领科技股上涨
开播时间 | 1-24 15:30
国投瑞银:追上军工热点 | 跨年在即,国防军工预计景气度如何?
上一页下一页
3/10

热门推荐

火锅店3天净赚53.2万全给员工 收起
火锅店3天净赚53.2万全给员工

火锅店3天净赚53.2万全给员工

  • 2025年01月31日
  • 05:51
  • APP专享
  • 记经典时刻
  • 29,356
APP专享
冬晓:徐克对《射雕》的魔改,完美地放大了金庸原著的缺点

冬晓:徐克对《射雕》的魔改,完美地放大了金庸原著的缺点

  • 2025年02月01日
  • 00:19
  • APP专享
  • 记经典时刻
  • 14,656
APP专享
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武福星逝世,享年82岁

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武福星逝世,享年82岁

  • 2025年02月01日
  • 06:37
  • APP专享
  • 我是山河君
  • 3,313
APP专享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更多>
股票简称 最新价 涨跌幅
以下为热门股票
三峡能源 4.20 +0.48%
京东方A 4.46 -0.45%
TCL科技 5.01 -0.60%
中远海控 14.27 +0.07%
格力电器 44.89 +0.97%
广告

7X24小时

  • 01-17 宏海科技 920108 5.57
  • 01-16 海博思创 688411 19.38
  • 01-16 亚联机械 001395 19.08
  • 01-14 富岭股份 001356 5.3
  • 01-13 超研股份 301602 6.7
  • 广告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关闭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