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评论员 贾运可
近日,江苏舜天(维权)(SH600287,股价3.60元,市值15.80亿元)因12年虚增营收超百亿元被证监会重罚,这一事件再次引发了公众对企业诚信和监管有效性的关注。从2009年至2021年,江苏舜天通过参与虚假的专网通信业务,虚增了大量营收和利润,最终导致公司被证监会处以1000万元的顶格罚款,相关责任人也分别获得程度不等的处罚。公司股票7月8日停牌一天,7月9日复牌,公司股票简称将变更为ST舜天。
这一事件不仅暴露了企业财务造假的问题,也引发了对监管措施和企业内部治理的深思。
首先,江苏舜天的财务造假行为显然并非一朝一夕的错误,而是长达12年的系统性操作。通过虚构的专网通信业务,江苏舜天实现了大量虚假收入和利润。这不仅欺骗了投资者和公众,也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江苏舜天辩解称其为受害者,实则难以令人信服。作为一家上市公司,其管理层和财务团队显然应对业务的真实性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其次,证监会的调查和处罚显示了监管机构在打击财务造假方面的力度和决心。证监会不仅对江苏舜天进行了高额罚款,还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严厉处罚,并采取了市场禁入措施。这一系列措施传达了一个明确的信号:财务造假行为将受到严厉惩罚。然而,罚款和禁入措施是否足以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仍然值得进一步探讨。监管机构需要持续强化与公安、司法机关的协同,加大刑事追责和民事赔偿力度,以全面提升违法成本。
再次,江苏舜天财务造假事件也揭示了企业内部治理的漏洞。作为一家国有控股企业,江苏舜天的管理层显然未能有效履行职责。无论是总额法与净额法的选择,还是虚假的自循环业务,管理层在多个环节上都存在失职行为。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加强财务透明度和信息披露,以确保企业运营的合法合规。
此外,投资者也应加强对企业财务报告的甄别和分析。江苏舜天通过总额法虚增营收,直到2022年才调整为净额法,这一过程中投资者如果能对财务数据保持警惕,或许能在早期发现异常。投资者不仅需要关注企业的业绩增长,更应关注其财务报告的真实可靠性,以避免成为财务造假的受害者。
总的来说,江苏舜天的财务造假事件为市场敲响了警钟。企业应加强诚信建设,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切实履行社会责任;监管机构应持续加大打击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维护市场秩序和公众利益;投资者则应增强财务知识,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共同推动市场健康发展。只有各方共同努力,才能建立一个诚信、透明、公正的市场环境。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