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指数基金规模急速膨胀后,将走向何方?
指数基金大发展,从券商中国记者多方采访来看,指数基金成为基金公司当前布局大热门,既有顺应市场趋势原因,也有渠道机构“卖货”机制驱动等原因。以中证A500指数(4734.8618, 66.98, 1.43%)基金为例,公募高管被渠道机构“拉人头”,中证A500指数基金发行可谓是全员营销、争先恐后。
值得注意的是,同质产品扎堆、“赎旧买新”等现象再次出现。近期,在中证A500指数基金、红利主题基金的规模扩张冲击下,沪深300指数(3978.4440, 49.55, 1.26%)基金规模停滞不前甚至出现缩水,是否会对沪深300指数以及其成份股的表现产生压制?单一指数基金产品的规模到底可以做到多大?这些现象引发业内关注和讨论。
指数基金数量两年增七成
指数基金,是指以跟踪指数为投资策略的基金产品,以指数成份股为投资对象,以追踪标的指数表现的基金产品。根据交易场所和跟踪指数方法差别,指数基金一般分为ETF、ETF联接基金、普通指数基金、指数增强基金,以及ETF增强产品。
在国内市场,指数基金早在十多年前就已面世,但直到近年才呈现出“全面开花”式发展。特别是ETF、普通指数基金和指数增强基金,在2024年出现迅猛发展。根据同花顺(318.260, 12.83, 4.20%)iFinD数据,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被动指数基金持有A股市值达3.16万亿元,超过主动权益基金的2.89万亿元,是公募基金发展史上的首次“被动超越主动”现象。
宏观数据所折射的,是基金公司、渠道和基民等在发行竞赛中“争先恐后”心态,最具代表性的是中证A500指数和沪深300指数。
中证A500指数的基金最早出现于今年9月底,由10家头部公募率先推出首批中证A500ETF。随后,第二和第三批中证A500ETF,以及“非ETF”指数产品持续上新。短短两个多月里,中证A500指数基金赛道涌入近60家公募。既有易方达、华夏这样的指数大厂,也有金鹰基金、尚正基金等小厂。其中,有基金公司乘着风口进行了“全线”布局,不仅有中证A500ETF,还布局了中证A500普通指数基金和指数增强基金。截至12月20日,近60家公募一共成立了96只中证A500指数基金(不同份额分开统计,下同),总规模达3262.23亿元。无论是产品数量还是规模增速,基金公司在中证A500指数上的布局,均为公募基金史上之最。
从更长维度看,“争先恐后”的心理在沪深300这一主流宽基的布局上,更为明显。根据同花顺iFinD统计,当前规模超千亿元的4只沪深300ETF,成立于2012年至2013年期间,但沪深300指数基金最早在2003年就已面世。仅统计现存基金,2003年至2011年间仅有24只沪深300指数基金成立。2011年后,沪深300指数基金第一次加速扩容,截至2019年末基金数量已增至126只。
2019年后,沪深300指数基金的扩容速度进一步加快。2020年至2024年12月20日成立的沪深300指数基金数量高达121只,基本是过去18年成立的数量总和。仅在2024年,就有富国基金、招商基金、东财基金、永赢基金等公募成立沪深300ETF。此外,富安达基金、贝莱德基金、中欧基金等公募成立了沪深300普通指数基金或指数增强基金。
包括上述基金在内,截至12月20日全市场开放式指数基金数量为4382只,其中有1784只成立于2023年之后,占比超40%,相比2023年底增长比例近七成。其中,2024年以来成立的数量为1106只,占比超25%。也就是说,指数基金累计20多年的产品数量,有四分之一是在2024年这一年里成立的。
“只争朝夕”抢风口
关于本轮指数基金大发展,市场称为“被升主降”。从券商中国记者多方采访来看,指数基金成为基金公司当前布局大热门,既有顺应市场趋势原因,也有渠道机构“卖货”机制驱动等原因,同质产品扎堆、“赎旧买新”等现象再次出现。
一家中小公募高管(下称“公募高管”)对记者分析,近几年指数基金规模迅猛增长(特别是ETF),有相当部分来自于汇金、社保等大机构。这些机构此前大多是将资金委托给基金公司管理,近些年主动权益基金业绩不佳,这些机构逐渐倾向于亲自下场配置指数基金。当下基金公司加速布局指数基金,相当程度上是出于承接这方面资金需求考虑。
此外,年内布局过中证A500指数基金的一家公募的品牌总监(下称“公募品牌总监”)对记者表示,他所在公司之所以布局该基金,和银行渠道的“鼓动”有很大关系。“仅从我们公司来说,不是一定要发中证A500指数基金,但银行渠道能给予支持,我们难以拒绝,索性就顺势布局了。”
“从银行角度讲,哪类基金受欢迎就卖哪类。银行找我们聊的时候,中证A500指数发行正火,渠道销量很可观,建议我们上报场外指数基金。”上述公募品牌总监说到,基金业对指数基金发展趋势有基本共识,大公司基本包揽了ETF市场,小公司只能布局场外指数基金,银行是后者重要的销售渠道。中证A500指数基金销量可观,但依然存在“赎旧买新”问题,一些资金从别的产品上赎回,然后买入中证A500指数产品。这种方式短期内会带来销量,但长期不一定能持续。长期发展本质上是取决于指数的赚钱效应,如果指数亏损,资金热度可能会很快下降。
一家头部公募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布局中证A500指数产品的基金公司,未来可能会达到80家。“扎堆布局一只指数”情况近年也有过,同业存单基金就是一个例子。以此推测,中证A500指数产品仍会持续一段时间。“先发出来再说吧,这种产品布局基金公司就是‘只争朝夕’的。”
数据显示,同业存单基金最初于2021年底出现,当时频繁出现“百亿爆款”,截至目前仍在持续扩容,但后续发行热度下降,发行规模和存量基金规模都出现明显缩水。融通基金在今年12月17日成立的同业存单基金,规模为6.87亿元。截至12月20日,全市场同业存单基金数量达到了92只,但总规模只有1107.55亿元,较3344.07亿元的发行规模缩水了66.88%。
前述公募高管对记者表示,近期他被好几个人拉去充户数了,“有券商的,也有银行的,认购10元甚至1元都可以”。从他观察来看,近期的中证A500指数基金发行可谓是“全员营销”。无论是基金公司还是渠道机构,不仅市场部员工,全公司员工都要承担一定销售任务。该高管表示,指数基金发行需要行情密切配合,和此前相比近期行情降温明显。但各大基金公司仍在持续申报中证A500产品,后面能否发出来?持续营销能否做好?管理费能否覆盖成本?这都是需要观察的。
指数基金规模能“长多大”
指数基金“大行其道”完全复制跟踪同一指数的基金数量明显过多,我们是否需要这么多的指数基金?有基金研究人士向记者发出了疑问。
一串串数字反映出指数基金规模的急速膨胀。截至2024年12月22日,境内指数型产品规模达到4.9万亿元,较2023年底增加62%。其中ETF规模为3.74万亿元,较2023年底增加123%。资金流入方面,今年ETF获资金净流入超万亿元,其中宽基ETF净流入占比超90%。规模超千亿元的ETF数量达到6只,均为宽基ETF。
有指数研究人士认为,随着近期中证A500指数基金的发售,国内宽基指数规模发展或已进入稳定期。具体产品来看,跟踪沪深300指数、中证A500指数、中证500指数、科创50指数、上证50指数(2682.2385, 34.07, 1.29%)和中证1000指数(6449.228, 114.81, 1.81%)(6449.2279, 114.81, 1.81%)的基金规模分别为1.13万亿元、2450亿元、2069亿元、1945亿元、1838亿元和1406亿元。他举例道,在中证A500指数基金规模持续攀升的过程中,部分宽基指数基金规模出现下滑。
在部分领域,指数基金的发展短暂呈现出“见顶”态势。数据显示,我国宽基ETF在股票ETF中的占比已达到64%,这甚至已高于美国市场的60%。上述指数研究人士认为,就单一指数基金产品来看,可能只有头部的几家公司能够做大,进入规模流动性的良性循环,尾部产品的规模往往会逐渐萎缩,甚至迷你化。
而对于单一指数基金产品的规模到底可以做到多大?市场上却有不同观点。指数基金只是试图复制指数的表现。基金经理日常工作首要考虑的是申赎对净值的冲击和影响。因此,指数基金的规模越大,申购赎回能够产生的冲击和影响就会越小。以美股为例,ETF规模最大的SPDR标普500指数ETF规模超过了6100亿美元,占标普500指数总市值的1.1%。而A股规模最大的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占沪深300指数总市值的比例为0.6%,对比美股,国内单一ETF规模的扩张仍有潜力可言。
不过,在中证A500指数基金、红利主题基金的规模扩张冲击下,近期沪深300指数基金规模停滞不前甚至出现缩水,是否会对沪深300指数以及其成份股的表现产生压制?这一现象引发业内关注。
“不同类型基金,适宜规模也有所不同,整体上,货币基金和指数基金规模可以适当偏大些。”华南一位基金评价人士表示,过犹而不及,无论哪种类型基金的规模都要跟长线资金规模、指数发展趋势等因素结合起来。
“一般观点认为,如果基金持有人来源足够多元分散,基金的流动性会更好,规模稍大些也不会影响正常运行,但这种观点并没有考虑到极端情况。实际上,监管对大规模基金市场影响的干预,是有过案例的,这些案例恰是出现在持有人结构和流动性都较好的货币基金上。从这点来说,对单只规模过大的指数基金,特别是ETF,可以考虑设定一个规模上限。”前述公募高管称。
一花独放不是春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院,指数基金发展应该是全面的,不应扎堆在个别指数上。”前述公募高管对券商中国记者表示。
尽管国内宽基指数规模发展或已进入稳定期,但是国内策略指数基金占比较低,仍有较大发展空间。上述指数研究人士对记者表示,在宽基投资需求外溢效应下,围绕宽基指数的“宽基+Smart Beta”等衍生策略指数产品,可为投资者提供颗粒度更高的资产配置工具,未来发展空间较大。此外,国内科创创业领域指数仍有较大布局空间。
在产品层面,沪上一位基金评价人士表示,公募基金可从投资标的和投资策略两个维度进行探索。在投资标的上,可开拓国内被动投资市场尚未充分开发的领域,如跨境资产、债券和商品等。在策略上,可通过开发新型指数或采用Smart Beta等策略,在传统指数框架中融入多元化因子,打造更为精细化和多样化的投资组合。
据记者了解,近期债券ETF有望迎来扩容。11月29日,广发基金、博时基金、大成基金、易方达基金、华夏基金、南方基金、天弘基金和海富通基金等8家公司向证监会递交的相关债券ETF资料已于11月29日获接收。
策略基金方面覆盖红利、价值、成长、低波、质量、动量等多种丰富类型,不过国内策略基金有三分之二为红利指数基金,其他类型基金仍有较大发展空间。据记者了解,相关指数公司正在这方面着重补齐A系列相关策略指数体系,后续拟进一步丰富宽基相关策略指数体系。
据记者了解,12月16日,国泰基金和华夏基金分别向证监会递交了富时中国A股自由现金流聚焦ETF、国证自由现金流ETF的申请材料。
国内ETF市场有望迎来更多多样化的ETF,这使得投资者能够更好地定制投资组合,满足特定需求和风险偏好。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责任编辑:韦子蓉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特朗普要求从乌克兰获得任何能得到的东西 以收回投入的资金 收起特朗普要求从乌克兰获得任何能得到的东西 以收回投入的资金
- 2025年02月22日
- 22:30
- APP专享
- 扒圈小记
31,186
国能置业公司发布关于网络关注员工招聘情况的说明
- 2025年02月23日
- 06:09
- APP专享
- 扒圈小记
2,549
于东来:胖东来超市公司决定在郑州开店
- 2025年02月23日
- 02:31
- APP专享
- 北京时间
2,400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投资研报 扫码订阅
股市直播
-
趋势领涨今天 12:05:42
内蒙古自治区10个新能源项目分别在呼和浩特市、鄂尔多斯(sh600295)市、巴彦淖尔市等地开工复工。这些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发电量超过130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煤400多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000多万吨。 -
趋势领涨今天 12:05:30
=加入潜伏擒牛VIP,享四大顶级服务=【1】购买VIP自动加入私密小直播间!【2】每周3-5只超短金股调入调出服务,适合实时看盘的投资者!【3】每周一份高端内部绝密文章:包含近期布局、热点版块、指数预判!【4】每月2~3只高端中线金股服务!(VIP超短、中线个股均有涉足,让上班族也能跟上VIP节奏!)现月课7.5折,1288元!季课6.9折,3558元,续费季度更划算!新朋友可先月课体验!点网址,直接买,订购地址:【更多独家重磅股市观点请点击】【更多独家重磅股市观点请点击】 -
趋势领涨今天 11:17:03
一号文件发布,主要有几个要点:1、进一步扩大粮食单产提升工程实施规模 推动棉花、糖料、天然橡胶等稳产提质;2、支持发展智慧农业(sz000816) 拓展人工智能、数据、低空等技术应用场景;3、不允许城镇居民到农村购买农房、宅基地 不允许退休干部到农村占地建房。这些消息基本都是在市场预期之内,没有特别的地方,唯一超预期的是农业新质生产力,包括现在的生物育种技术、无人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数字技术等。这些都是近期炒作的热点,涨幅也是比较大,所以,明天一号文相关的板块冲高回落的概率较大。 -
趋势领涨今天 10:16:31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提“农业新质生产力”】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提“农业新质生产力”。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金文成对此表示,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内涵是比较丰富的,包括现在的生物育种技术、无人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数字技术等,这些应用能够有效改变农业生产发展的状况,对我们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把握住这次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机遇,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要抓好顶层设计,从制度层面、政策层面来构建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来支持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同时,要构建农业的科技创新体系,提升科技创新的能力和水平,打造我们的自主创新平台,利用这些平台来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为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 -
趋势领涨今天 04:04:48
高德红外(sz002414)董事长称多个脑机接口技术已超马斯克。武汉高德红外(sz002414)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立在亚布力论坛年会表示,公司5年前就开展了脑机接口研究,并在不断突破脑机接口顶尖技术。高德红外(sz002414)实现了65000个通道的脑机接口,远超马斯克的3072个通道,是马斯克的20倍,并且实现了双向信息的读取与写入,而马斯克的技术则为单向。他直言,“很多技术层面的指标,我们已超过埃隆·马斯克的Neuralink公司。”不知道是不是当初的亩产万斤? -
趋势领涨今天 03:05:10
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院长张亚勤院士表示,“10年后,机器人(sz300024)会比人都多,每个人身边都会有10个机器人(sz300024),包括物理或者虚拟的。未来3-5年,影响最大的受益者是IT行业本身,如英伟达、微软、亚马逊、谷歌meta、苹果,一大批芯片云计算公司等,是大受益者,他们提供技术和基础设施。 -
趋势领涨今天 01:54:15
【DeepSeek“低调”参与2025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科创板日报》23日讯,《科创板日报》记者从2025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主办方获悉,DeepSeek参与了今年大会,但是方式颇为低调,主要是以闭门会和工作坊的形式参与。 -
趋势领涨今天 01:45:26
=加入潜伏擒牛VIP,享四大顶级服务=【1】购买VIP自动加入私密小直播间!【2】每周3-5只超短金股调入调出服务,适合实时看盘的投资者!【3】每周一份高端内部绝密文章:包含近期布局、热点版块、指数预判!【4】每月2~3只高端中线金股服务!(VIP超短、中线个股均有涉足,让上班族也能跟上VIP节奏!)现月课7.5折,1288元!季课6.9折,3558元,续费季度更划算!新朋友可先月课体验!点网址,直接买,订购地址:【更多独家重磅股市观点请点击】【更多独家重磅股市观点请点击】 -
趋势领涨今天 01:45:17
二、宇树科技携两款机器人(sz300024)亮相2025GDC《科创板日报》22日讯,在2025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上,宇树科技带来两款机器人(sz300024),一是售价9.9万元的Unitree G1人形机器人(sz300024),这款机器人(sz300024)最大的特点是轻量化与高负载能力;二是针对C端,有遛狗和拖物功能的Unitree Go2。近期人形机器人(sz300024)走势很强,现在2025全球开发者峰会已经召开,宇树科技研发的机器人(sz300024)也已经亮相,机器人(sz300024)的行情肯定没有走完,但短期是不是利好兑现了呢?三、马斯克投的飞行汽车试飞成功周末马斯克飞行汽车上天的消息迅速冲上各大网站热点,马斯克投的飞行汽车试飞成功!垂直起降,无外露螺旋桨,水平飞行可达177公里!217万元一辆,已有3300个订单。据了解,Model A可以垂直或水平起飞,最多可搭载两人。这款飞行汽车既可以在城市道路行驶,也能开到天上,满电状态下,水平飞行可达177公里,地面行驶可达322公里。国内研究报告指出,从2025年起,飞行汽车将迈入商业化启航的1.0阶段;预计到2035年左右,智能eVTOL飞行汽车规模化应用加速,成为低空交通出行的主要运载工具;预计到2050年左右,陆空两栖飞行汽车将实现大众化应用,低空交通与地面交通深度融合,构建起三维立体智慧交通体系。摩根士丹利预测,至2050年飞行汽车的全球市场规模将达9万亿美元,而中国潜在市场规模将达2.1万亿美元。飞行汽车是周末吹得最猛的一个板块,对A股市场来说,人形机器人(sz300024),DeepSeek经过连续大幅炒作以后,市场热点会不会借机切换到飞行汽车、低空经济等板块呢?我们认为这个概率还是很大的。 -
趋势领涨今天 01:45:02
暖风频吹 有个板块周末爆棚这个周末虽然美股大跌,但国内继续暖风频吹,主要集中在外资金融机构看好中国创新突破上电视;宇树科技携两款机器人(sz300024)亮相2025GDC;重点是飞行汽车真的上天了!一、外资金融机构看好中国创新据央视报道,外资金融机构看好中国创新突破。多家外资机构认为中国在科技创新领域不断实现突破,并且正在构建更完整的产业链条,这将不断提升中国的国际竞争力。摩根士丹利日前上调明晟中国指数评级,同时认为,中国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展现出较强的竞争力,在多项最新技术突破的支撑下,科技密集型企业有望实现利润率和收益率双增长。高盛发表的研报则看好中国在数据、“云服务”以及软件和应用等领域的发展前景。此外,外资金融机构还加大了对中国企业的调研频次。阿布扎比投资局、汇丰、施罗德、德意志银行、法国巴黎银行等外资机构,近期多次出现在A股上市公司的调研名单中,调研范围涵盖电动车、消费、家电等众多行业。国际金融协会日前发布的报告显示,1月,外国投资者积极布局中国资产,外资净买入中国股票和债券的总金额超过了100亿美元。全球估值最低的只有A股和港股,因为DeepSeek的突破,彻底改变了外资对国内的看法,但这里也有两点不太好:一是,内资继续大幅流出。上周五内资虽然出现了流入,但相比前四天大幅流出近1800亿来说,上周五流入不到70亿元,还是杯水车薪!重点是内资很难连续三天流入,所以,不排除,下周一内资还会继续砸盘;二是,周末巴菲特发布了年度报告,巴菲特提到将永远把绝大部分资金投资于股票,重点是主要是对日本的投资增加,没有提到A股和港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