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小学二年级语文老师,王丽对学生们将网络黑话、烂梗写进作文的现象忧心忡忡。一次,在批改“看图写话”时,一位学生在描写“黑猫警长抓小偷”时,直接以“完了,芭比Q了”结尾;还有一次,在描述“小明和爸爸钓鱼”的场景中,有学生用“老爸真是666啊”来夸赞钓鱼收获很大。
王丽表示,尽管她在课堂上反复强调,作文禁止使用网络语言,但仍有学生对网络黑话、烂梗“情有独钟”。“使用网络黑话、烂梗可能是孩子们‘找寻同类、确认自己人’的一种方式,”王丽认为:“但不加节制地使用这些网络语言对学生们的负面影响很大。”
王丽所担心的网络黑话、烂梗“污染”校园的情况,并非个案。“小学生把‘栓Q’写进作文”曾冲上热搜,一度引发“小学生是否不会好好说话了”的质疑与担忧。
《中国教育报》此前发起的一份线上调查显示,超过83%的参与者表示,发现孩子在日常说话中使用网络烂梗;有75%的参与者明确表示,对孩子说话使用烂梗的现象很反感,但似乎又无计可施,需要全社会加以警惕,共同应对。
北京外国语大学法学院教授姚金菊告诉《财经》,所谓网络黑话,是在互联网空间中,某一特定群体基于交际需要自发创造、形成的不同于现有的语言表达体系,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隐语。其构词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对一些外语词汇的汉化使用,有的是以缩写/拼音指代等方式进行的词语压缩,有的是去除某些现有表达的原有含义,再造其具体指代。
姚金菊强调,特定主体在特定语境下,造词玩梗可能无可厚非,但是,当前的中小学生正面临一个严峻的问题:当他们脱离网络空间,回归现实生活后,仍在使用原本具有特定语境的一些网络黑话,甚至是一些低俗、恶趣味的烂梗。这将在无形中影响着学生的审美趣味、价值观念,乃至人际关系。
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刘宝俊表示,中小学生正处于接受文化知识教育的阶段,网络烂梗“入侵”中小学生群体,必将严重影响中小学生对规范汉语的掌握,形成畸形的语言观念、文化观念和价值观念。
整治网络黑话、烂梗是大势所趋,有关部门与一些学校已有相应举措出台。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媒体研究中心秘书长黄楚新对《财经》表示,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青少年对社交媒体的使用,一些低俗、暴力、歧视性质的网络语言借由未成年人之口开始流入校园,甚至影响到整个学生群体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由于这些语言的“反叛性”和“娱乐性”,有时会被青少年视为“酷”或“潮流”,但殊不知这种看似彰显个性的黑话、烂梗,不仅内容空洞、意义低俗,而且还会扭曲青少年健康的人际关系,传播不良的价值观念。
令老师和家长们尤其忧虑的是,过度使用网络语言后,孩子们似乎不会“好好说话”了,其语言能力和表达能力可能在逐渐退化。正如山东大学文化传播学院副教授周妍所强调的,网络黑话、烂梗的日益流行令人担忧——网络语言的积极意义不够突出,负面意义却在加重。“除了我们常见的表达低俗化、品位下降,以及对审美无感地过度满足用户快感,还导致年轻人过早接触到被解构的经典,从而无法正确认识和理解经典。”
黑话、烂梗“入侵”校园
在一次户外露营时,当家长陈凯问小朋友们想听什么歌曲时,大家异口同声说要听《小伙见了一沓钱》,陈凯觉得该歌的歌词存在“低俗”“侮辱性”词汇,于是厉声喝止,但小朋友们仍然大声唱了起来。
陈凯后来得知,这是一年级音乐老师在课堂上播放过的一首歌曲。“课堂上竟然给孩子们播放这种低级趣味的歌曲,老师太不负责任了。”陈凯表示,自家小孩平时背一首唐诗很费劲,但这首将近400字的歌词已经背得滚瓜烂熟了。“小孩经常在我耳边唱来唱去,我每次听了都想扇他一巴掌。”陈凯不解,一所市重点小学的音乐老师为什么会在课堂上给学生们听一首低俗歌曲。“我了解了一下,这首歌班上几乎人人都会唱。”陈凯告诉《财经》:“不管是出于和孩子们拉近距离的目的还是其他原因,他都无法接受老师在课堂上播放这种歌曲。”
近年来,网络黑话、烂梗“入侵”校园的现象愈演愈烈。
据姚金菊了解,最近在校园比较流行的网络黑话是,“我是奶龙!我才是奶龙!”“今夜星光闪闪爱你的心满满,想你一晚又一晚把爱你的心填满。”有人反馈,一些短视频平台内容较为低俗,尤其是在一些县城和农村地区,孩子们刷短视频接触的网络黑话、烂梗尤其多,诸如“尊嘟假嘟”“你个老六,我真服了”“我嘞个jiao”等。
姚金菊表示,如果孩子们天天说这些网络语言,可能都不会好好思考了,去好好说话了。很多孩子其实并不知道那些“梗”到底是什么意思就到处乱用了。比如,有人指出,小学生们经常称呼的“老六”到底是什么意思?是“愚笨”?还是“爱开玩笑”?抑或是“好心办坏事”?孩子们只是经常挂在嘴边,可能并不知道也不想知道究竟是什么意思。
周妍对《财经》分析,网络烂梗主要分为两种:第一种指的是本身内容低质、庸俗、恶俗,甚至丧失道德底线的网络语言,如前几年流行的“化粪池警告”,这就是从一个严肃的刑事案件中被别有用心之人制造出来的烂梗,缺乏对生命基本的尊重;第二种则是由于使用过度频繁而显得乏味、缺乏生命力的梗,如“我在XX很想你”“想你的风又吹到了XX”句式,本身带有文艺范,但经过无数次复制后逐渐显得烂俗。
作为一名对网络语言颇有研究的教授,周妍格外关注网络黑话、烂梗对孩子们的影响。在小学门口接孩子放学时,周妍发现小学生聊天时,会频繁使用“你个老六”这种网络语言。孩子们不考虑网络语言具体含义,但能立刻理解词语适用的语境,并在社交圈内反复使用。周妍的孩子告诉她,有时同学在课上发言后,另一位同学会突然冒出来一句“6”来引发其他同学的嬉笑。如果同学没有回答上来问题,一些中小学生会在下面窃窃私语说“栓Q”或“芭比Q了”,如果同学回答问题后受到老师表扬,那么一些同学则会说“YYDS”。
此外,周妍了解到,学生们说得较多的网络黑话、烂梗“尊嘟假嘟”“丸辣”等,通常缺乏内涵,有的还带有一定攻击性。有的学生还会做出诸如“电摇”(一种“鬼畜”动作,腿部深蹲、手臂上下晃动)等带有挑衅意味的肢体动作。这些带有攻击性、挑衅意味的表达方式甚至会导致同学之间产生不必要的矛盾与摩擦。
周妍表示,随着大量无营养的网络用语被普遍使用,大家表达能力也在逐渐退化。不仅是学生,成人也是如此,网络语言已经成为大家表达情绪的工具,似乎比传统语言更简单,情绪冲击力也更大。例如在想形容美好时,很多人只会说“太美了”“好漂亮”“很好”,或者用“YYDS”“绝绝子”表达内心更强烈的感慨。
在黄楚新看来,网络黑话、烂梗“入侵”中小学校园,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社会现象。他表示,有一些在青少年之间传播的网络黑话、烂梗令其印象深刻。例如,“绝了”“老六”等网络用语,经常出现在青少年之间的社交互动中,甚至如“唐”这样的网络烂梗,已经脱离了调侃的范畴而带有很强的侮辱性和攻击性。还有一些网络流行词,如“躺平”“佛系”等词语,虽然起初有时用作自嘲,但随着频繁使用,也逐渐被一些青少年错误地理解为放弃追求、不负责任的态度。这类“冷幽默”或“讽刺性”语言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纠正,很容易污染健康纯净的校园文化风气。
“学校和家庭在教育中应当加强对网络语言的规范性教育,培养青少年正确的网络素养,避免这些网络黑话渗透污染中小学校园文化。”黄楚新表示。
“所有小孩都懂这个梗”
网络语言有着明显的时代特征和社会烙印。那么,网络黑话、烂梗是如何一步步“入侵”校园的?
据周妍的观察,在以四大门户网站为代表、以Web1.0为特征的20世纪90年代,受制于媒介接近权差异与技术条件差异,网络语言主要以简单、高效,以及符号化为主。在以BAT(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崛起为代表、以Web2.0为特征的21世纪最初十年,网民规模不断扩大,用户通过网络生产传播信息时,网络语言逐渐具有戏谑性和批判性,具有对公众事件的监督效果,“梗文化”开始兴起。而在以移动互联网为特征的2010年以来,网络语言的社会批判或舆论监督的色彩减弱,反之,恶搞戏谑、博眼球、为了新奇而新奇的情况越来越多,趋向于游戏化、戏谑化和低俗化,黑话、烂梗由此出现。
周妍分析,从技术发展层面来看,短视频技术的下沉与流行进一步降低了中小学生接接触网络黑话、烂梗的门槛。过去,使用网络需要认识汉字,才能看懂帖子;伴随着技术更新迭代,现在的未成年人还未识字,已经“触网”,短视频让低幼年龄的未成年人,也能熟稔地接收网上的内容。他们消费互联网内容的同时,算法推荐又可以进一步向其推送相关的同质内容,这就导致网络语言对他们产生比成年人更大的影响。
周妍称,从社会心理层面来看,烂梗最初发酵的原因,可能是内容质量差或使用泛滥,又迎合受众的新鲜感需求,加剧使用频率,一些人会因为从众效应:如果我不使用,我就out了,故而“硬凹”网络语言。对于很多年轻人而言,使用同一种语言,理解某些特定符号,是达成共识、产生共情的前提和基础。
周妍举了一个例子,她的小孩到新班级报到,全班同学彼此陌生,有一个孩子喊了一句“家人们”,气氛就活跃了,因为所有小孩都懂这个梗。有人一唱《孤勇者》,所有人都跟着唱,马上能实现共情,集体感立刻彰显。相较于严肃的语言规范使用方式,网络用语更轻松便捷,也更能调动情感,引发共鸣,提供给用户情绪价值。“情感在今天显得格外重要。网络语言只要能戳中公众某一个情绪点,就能扩大影响力。”
导致大量中小学生被各种网络黑话、烂梗影响的原因之一是,未成年人“触网”的时间与机会越来越多。
根据《第5次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报告》,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从2018年的93.7%增长到2022年的97.2%,小学阶段的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从89.5%提升至95.1%,这意味着“触网”年龄越来越低,几乎所有的中小学生都在使用互联网,从而更容易接触到网络黑话和烂梗。
“随着智能手机和各类社交APP的全面普及,现代人的沟通交往方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的中小学生大多是‘00后’甚至‘10后’,是在网络时代成长起来的‘网络原住民’。他们的生活几乎无时无刻不被包裹在数字技术构成的网络空间之中,在这样的环境下,网络语言的使用不可避免。这些网络语言往往具有区别于原本语义的特定含义,情绪表达直接,互动性强,因而很容易被青少年接受并传播,可以说,网络语言是青少年彰显个性,表达情绪,塑造身份符号寻求群体认同的重要方式。”姚金菊分析。
那么,“网络原住民”们接触网络黑话、烂梗的渠道有哪些?黄楚新分析,首先,最常见的是社交媒体和即时通讯平台,如抖音、快手、微博、微信等。尤其是短视频和直播平台,平台中网红主播的素质良莠不齐,往往在娱乐内容中掺杂着这些低俗语言。其次,许多在线游戏也成为青少年交流的主要场所,游戏中的语音聊天功能常常成为网络黑话传播的温床。此外,一些青少年在校园生活中对网络流行文化的过度模仿,也会加剧这些网络黑话、烂梗的流行,最终形成线上线下的闭环传播。
黄楚新认为,一方面,青少年正处于价值观塑造期,对互联网中疏于审查的不良信息缺乏辨识力,容易受到网络黑话、烂梗的影响。另一方面,低龄的中小学生处于语言表达习得期,网络黑话、烂梗往往成为他们传递夸张情绪、彰显极端个性的一种方式。他们借助网络用语将自己和同伴构成的小团体与其他人区隔开来。此外,部分青少年所在的家庭和学校对网络素养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也无法理解网络黑话、烂梗,因此未能有效引导其正确使用语言。
事实上,家庭和学校作为青少年成长的重要环境,在防范网络黑话、烂梗“入侵”方面却存在明显的教育缺失。刘宝俊直言,中小学生正处在求新猎异的心理年龄,喜欢流行、时尚、新潮的东西,对不良文化缺乏抵抗能力,最容易被其“感染”。另外,社会(包括家长、教师、学校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等)对网络烂梗这种消极的、畸形的流行文化认识不足,认为无伤大雅,无需“惊诧”,这是个大问题。
做一只“有生命的蝴蝶”
王丽最大的担忧就是,学生们频繁使用网络语言,可能会导致他们语言能力和表达能力的退化。
此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341名受访者进行的调查显示,69.0%的受访者担心网络烂梗泛滥影响青少年“好好说话”,乱用词汇和养成不文明的语言习惯被认为是主要的影响。让青少年远离网络烂梗侵扰,68.1%受访者建议加强青少年网络素养教育,帮助青少年正确对待网络文化。
据周妍观察,一些未成年人看短视频时,把网络用语当作知识去学习,通过模仿快速掌握使用语境,在大量的使用中,模糊了正确书面用语和黑话、烂梗的使用界限。这就影响了汉语的纯洁性,长此以往会影响未成年人的语言素养、文化素养以及身份认同。
周妍举例称,孩子们或许不理解“老登”(东北方言,指年老但不正经的人)这个词的内核,但通过短视频呈现的场景和声音,他们很快就明白了这个词可以用来攻击他人,并在现实生活中进行模仿。当网络黑话、烂梗的传播范围越来越广,为了与群体保持步调一致,未成年人通常会主动接纳。网络传播加上人际传播的复合影响,使得黑话、烂梗对青少年地渗透更快、更深。
2024年10月11日,网信中国公众号发文称,为整治网上通用语言文字不规范使用乱象,塑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网络环境和育人生态,中央网信办、教育部印发通知,部署开展“清朗·规范网络语言文字使用”专项行动。专项行动要求,各地网信、教育部门要强化协同联动,形成依法管理和正面引导合力,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群众反映集中的问题,聚焦未成年人等特殊群体权益保护,畅通举报渠道,集中清理不规范、不文明网络语言文字相关信息,严格落实整治任务。鼓励各地结合工作实际,加强语言文字相关法律法规科普宣传,倡导文明用语用字,营造全社会重视和参与的良好氛围。
这之后,武汉多所小学宣布禁用网络用语。据《潇湘晨报》报道,为引导孩子规范书写词汇,武汉市育才小学、武汉光谷第五小学、武昌区中山路小学等多所小学的语文教师推出了网络用语“禁用令”。武汉市育才小学一位语文教师在批改学生作文时,看到“芭比Q了,这下我们都玩完”后觉得既生气又无奈。随后,这位语文老师在班里宣布:学生在作文里禁用网络用语。
据多家媒体报道,南京市浦口区车站小学名语文教师朱文洁,在一次批改作业中她发现学生一听到“背带裤”这个词就一直忍不住笑,除了“背带裤”,朱文洁还发现有些学生在课堂、试卷和日记中会用到“老六”“完了,芭比Q了”“come on the way ABC”等网络热词。
朱文洁决定引导学生们正确认识网络语言。“大风可以吹起一张白纸,却无法吹走一只蝴蝶。”在班会上,朱文洁把跟风说烂梗的小朋友比喻成气球,“气球是空心的,风一吹,气球就飞走了。而如果做一只蝴蝶,风吹过来,蝴蝶在花蕊上悠闲自得、随风飘扬。”朱文洁用这个比喻引导学生们要做有思考、有判断的蝴蝶,不要做盲目跟风的气球。
姚金菊表示,应当辩证地看待网络黑话、烂梗“入侵”校园的现象。一方面,要警惕这些黑话、烂梗对学生语言能力、审美、价值观的危害。另一方面,也要关注此类现象在青少年构建群体认同感,反映社会现象,争取自我表达的话语权以及促进语言文字的进化发展等发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语言表达权利,包容其个性与创造性,同时加强监管和引导,对这一现象加以利用,避免“一刀切式”的全盘否定。
如何“好好说话”?
网络黑话、烂梗在校园大行其道,如何引导与规范中小学生使用网络语言?
周妍表示,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听说读写能力养成的关键时期,如果在还没养成基本的汉语能力和素养时,就接触到网络黑话、烂梗,会影响个体学习规范的汉语和正式的表达,语言不仅是表情达意的工具,更是个人思维方式的具象化呈现,过早接触网络黑话、烂梗,会破坏语言逻辑和思维方式。一些网络黑话、烂梗基于对经典文本和历史的片面解构得出,未成年人先入为主地接触到这些语言,很有可能对历史、名著及其背后蕴含的内核产生曲解。
周妍举了一个例子:“一些小孩还没有看过《西游记》的书和电视剧,就已经接触到了关于唐僧的恶搞段子,认为他神神叨叨、不明是非,而忽视了他的隐忍、善良。”
周妍认为,当孩子们摄入了足够经典和优秀的文本,习得更好、更美、更高级、更能表达自己心情的语言,他们就会自然而然地对这些低质的、庸俗的表达产生免疫力和抵抗力。因此,网络黑话、烂梗对于中小学校园的“入侵”是必须加以引导和规范的。
如何规范网络语言的使用,周妍认为需要多元主体的协同。一是,政府等相关职能部门需要起一定的防御和过滤机制。二是,媒体发挥意见领袖作用与公共职能。三是,互联网平台需要承担起向善传播的职能。“一方面,要加强对青少年模式下的内容审核,过滤掉烂俗的、不健康的网络语言;另一方面,现在很多视频的配音和字幕都由AI工具生成,其内容不仅含有各种烂梗,还存在谐音字、错别字,也会对青少年的语言文字表达产生负面影响。”
前述中央网信办在部署开展“清朗·规范网络语言文字使用”专项行动中明确,要聚焦部分网站平台在热搜榜单、首页首屏、发现精选等重点环节呈现的语言文字不规范、不文明现象,重点整治歪曲音、形、义,编造网络黑话、烂梗,滥用隐晦表达等突出问题。
黄楚新表示,治理网络黑话、烂梗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首先,互联网平台需加大内容审核力度,通过技术手段和举报机制,提高对黑话烂梗的识别处理效率,并加强对用户发言行为的规范。其次,平台还需要将正能量注入算法系统之中,推送积极向上的内容以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最后,平台应加入到家校共治之中,堵不如疏,平台及时屏蔽,家长以身作则,老师规范引导,共同开展青少年网络素养教育,倡导文明用语用字,让学生感受文字之美,语言之美。
不过,黄楚新也提醒,网络黑话、烂梗难以根治,一是,其具有一定程度上的文化娱乐性和反叛性,迎合了部分青少年对传统文化和社会规范的叛逆心理,因而对青少年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二是,因为互联网平台的内容监管不到位,许多不良信息传播迅速且隐蔽,往往不容易被及时发现和清理。三是,家长和学校的监管和教育资源有限,无法完全避免青少年接触到这些不良语言,也不能有效引导正确地使用语言,导致网络黑话、烂梗治理起来具有相当的难度。
“治理中小学生滥用谐音梗现象需要多方面的努力。通过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合力共治,营造一个健康、规范、适宜未成年人语言能力发展的良好环境。”姚金菊建议。
姚金菊特别提到,治理网络黑话、烂梗,除了需要网信与教育部门加强监管、互联网平台积极作为,学校、教师也应强化教育、引导学生。“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间常用网络用语的理解,读懂这之中的情感价值需求,尝试解构这些网络用语的价值内涵,将正确价值导向融入其中,创造出符合中小学生年龄特点,具有正确价值导向,符合校园生态的新型热梗,在校园内形成新的群体认同。”
(应受访对象要求,文中王丽、陈凯为化名)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女子吐槽银行8个窗口6个不营业,银行:领导就给这些人,都上岗了 收起女子吐槽银行8个窗口6个不营业,银行:领导就给这些人,都上岗了
- 2025年02月20日
- 01:45
- APP专享
- 扒圈小记
15,539
网传“河北邢台一局长酒后砸店伤人”,官方通报:停职,纪委监委立案调查
- 2025年02月20日
- 01:47
- APP专享
- 扒圈小记
4,718
特朗普发文警告泽连斯基:“最好尽快行动,否则他的国家将不复存在”
- 2025年02月19日
- 22:41
- APP专享
- 北京时间
2,895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投资研报 扫码订阅
股市直播
-
徐善武今天 08:50:05
市场全天探底回升,三大指数涨跌不一。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1.76万亿,较上个交易日放量356亿。盘面上,市场热点快速轮动,个股涨多跌少,全市场超3300只个股上涨。从板块来看,AI眼镜概念股再度爆发,机器人(sz300024)概念股维持强势。盘面的情况异常的复杂 多空双方激战的非常厉害,两市的成交额比上一个交易日放量350亿。从早盘我们可以看到港股恒生指数出现了明显的低开,其实今天是最容易出现调整的一天。但是也正是在这种调整预期比较大的情况下,我们看到市场迅速地出现了增量资金,昨天我们看到市场是明显大幅缩量的,但是今天成交量突然就出现了增加。我感觉确实有一只“神秘的大手”在不停地平衡着市场。这几天主力就是在压指数上下巨震吸筹码,每天都是在盘中高抛低吸,早上拉高散户追,下午杀跌散户离场。多空双杀。明天早上应该还会先继续震荡洗筹码,洗完了还要继续创新高,所以明天早上低开是机会,高开不要追。而是防冲高回落。现在的A股市场走势比较纠结,港股恒指反弹也有转弱的迹象,而且市场看空的情绪也开始比较高了,这会给股民散户营造出要大跌的感觉。但是从汇率市场来看,今天人民币汇率保持在7.26附近,近期有一定的稳定升值,从量的角度来看,持续破1.5万亿,今天有望突破1.8万亿成交额;政策来看,当前稳定外资信心,多部门围绕资本市场改革继续发力,央行持续释放出货币政策宽松的信号。一方面是从表象营造出走弱的迹象,另一方面则是高层本质上要改变A股市场,活跃资本市场,所以股民朋友到底该相信哪个?我觉得还是要以量为主,虽然说内资主力机构有时候会大幅的流出,但是每一次的走弱或者跳水,基本上都是短期内被化解,这就说明神秘力量对于市场的支撑是有效的。 -
北京红竹今天 07:48:31
3、1.76万亿每天都保持1.5万亿以上,市场的活跃度很简单,该交易就交易,只是别激进,别追高,追着资金玩就行。上涨3377家,下跌1842家,涨停106家,跌停1家。情绪还是没问题的,掌握好节奏。这几天人形机器人(sz300024)大方向没问题,短期别追高,可以把目光放到DS上。特别是滞涨调整到20日线附近的,人形机器人(sz300024)如何出现洗盘,资金就有可能跷跷板,DS和人形机器人(sz300024)一来一回的。另外,咱们第三个方向铜缆指数即将新高,如果找不到DS里面的品种,可以看看铜缆。 -
北京红竹今天 07:48:27
2、创业板挺有意思恒生科技指数最有性价比,日线级别上涨段还没完成,波段反弹结束盯好5394点。科创50目前就是个中阴阶段,一个震荡结构,可上可下。排第三的就是这创业板了,假如它不新高,继续回落跌破2173点,也没什么波动反弹结束信号,直接进入三十分钟级别二买区间。这么说可能有同学不清楚怎么回事,晚上直播我拿图展示下,就清楚了。我要表达的意思,就是指数回落可以有,但还是洗盘,别太担心。 -
北京红竹今天 07:48:21
1、提示个洗盘预期我这里用的是洗盘,不是大风险。那个品种呢?当然是一直关注的品种,人形机器人(sz300024)这两天它绝对是每个人都谈论的话题,人声鼎沸呀,上周五高位股资金筹码松动,资金切换到了滞涨品种,这两天滞涨品种补涨,涨的是那叫一个欢。本周在小课中讲解的几个案例全部大涨,昨晚小课新讲解的领益智造(sz002600)盘中创出新高,上海电气(sh601727)盘中也碰了一下涨停。滞涨品种一旦也补涨到位,那就要注意获利了结的资金兑现,出现一波洗盘。还有个逻辑,就是人形机器人(sz300024)大级别向上没问题,也没有看到任何风险,只是五分钟级别上涨已经有2个中枢了,一旦三买形成并且跌破,洗盘一波还是可以有的。具体走势图晚上直播和大家讲解。大白话,洗盘可以有,大风险没有,别追高。 -
宋谈股经今天 07:47:05
【VIP直播间】教学个股继续上涨,还在支撑之上!想了解布局逻辑的,跟上节奏的!速戳抢购查阅〉〉【更多独家重磅股市观点请点击】【更多独家重磅股市观点请点击】 -
巨丰投资张翠霞今天 07:20:21
4小时运行结束,总结全天市场运行,1)沪指窄幅震荡一天,科创波动较大,但收盘基本都报收十字星,多空平衡信号,但对比昨日普涨修复,以及港股盘中大幅调整来看,今日震荡属于强势,明日又到周五,观察能否延续周五周一上涨规律,市场主线继续聚焦科技方向;2)量能,沪深两市今日成交额17915亿元,较上个交易日17492亿元增加426亿元;3)行业板块方面,以加权涨幅来看56家行业36家红盘,文教休闲、通用机械、医疗保健等板块涨幅居前;电信运营、船舶、保险等板块跌幅居前;4)市场延续结构型行情,题材热点快速轮动。详细解盘,可关注《翠霞首席课》的“热点直击”和“操盘指南”~~~ -
宋谈股经今天 07:14:32
【“黑嘴”误导AI大模型作为操纵市场新工具 近期5家上市公司“躺枪”】2月20电,本月以来,大量虚假的“利好消息”以AI问答截图形式在几大投资者交流平台传播扩散。一批账号“马甲”通过散布所谓“某公司入股DeepSeek”“某公司为DeepSeek提供技术服务”等谣言,误导AI大模型给出错误回答,将AI作为其构设“信息陷阱”坑骗股民的新工具。据财联社记者统计,近期已有慈星股份(sz300307)、华胜天成(sh600410)、并行科技(bj839493)、诚迈科技(sz300598)以及三六零(sh601360)等5家上市公司被“黑嘴”利用AI问答编造传播不实信息。截至目前,除慈星股份(sz300307)外,前述公司均已通过发布公告、在投资者互动平台回复等方式,对相关谣言进行了公开澄清。(财联社) -
宋谈股经今天 07:06:00
2月20日收评:沪指窄幅震荡微跌,AI眼镜概念股集体大涨1、沪指全天窄幅震荡,创业板指探底回升。AI眼镜概念股集体爆发,明月镜片(sz301101)、杰美特(sz300868)、博士眼镜(sz300622)、星星科技(sz300256)、水晶光电(sz002273)、瀛通通讯(sz002861)等多股涨停。机器人(sz300024)概念股继续活跃,双飞集团(sz300817)、三丰智能(sz300276)、中大力德(sz002896)、新时达(sz002527)等封板。有机硅板块走强,远翔新材(sz301300)、硅宝科技(sz300019)、宏柏新材(sh605366)涨停。AI医疗概念股再度走强,宝莱特(sz300246)、光正眼科(sz002524)、昭衍新药(sh603127)、国际医学(sz000516)等封板。下跌方面,DeepSeek概念股走势分化,每日互动(sz300766)跌超10%。个股涨多跌少,沪深京三市超3300股飘红,今日成交1.79万亿。截止收盘沪指跌0.02%,深成指涨0.2%,创业板指跌0.06%。2、板块概念方面,AI眼镜、机器人(sz300024)、有机硅、AI医疗等板块涨幅居前,保险、船舶、游戏、腾讯云等板块跌幅居前。3、两市共3169只个股上涨,103只个股涨停,1787只个股下跌,1只个股跌停,23只股票炸板,炸板率21%。 -
趋势领涨今天 07:04:29
=加入潜伏擒牛VIP,享四大顶级服务=【1】购买VIP自动加入私密小直播间!【2】每周3-5只超短金股调入调出服务,适合实时看盘的投资者!【3】每周一份高端内部绝密文章:包含近期布局、热点版块、指数预判!【4】每月2~3只高端中线金股服务!(VIP超短、中线个股均有涉足,让上班族也能跟上VIP节奏!)现月课7.5折,1288元!季课6.9折,3558元,续费季度更划算!新朋友可先月课体验!点网址,直接买,订购地址:【更多独家重磅股市观点请点击】【更多独家重磅股市观点请点击】 -
趋势领涨今天 07:04:20
DeepSeek大股东就是幻方,最近几年,幻方在股市赚了很多钱,但同时也造就了DeepSeek,DeepSeek现在估值在500亿元美元到1000亿美元之间,创始人有望成为国内首富,这个时候放开小散,不在股市收割韭菜,这才是男子汉的形象!AI眼镜概念今天大爆发,板块涨幅超过5%,伟达光电30CM、博士眼镜(sz300622)、明月镜片(sz301101)等多股出现20CM,这个概念昨晚的利好比较多,消息面上,近日,中国信通院泰尔终端实验室联合S-Dream Lab,从基本配置、音频、图像、防抖、交互、续航、安全隐私7个模块、超60个测试项,对RayBan-Meta Wayfarer智能眼镜的主要使用场景和功能进行全面、客观的功能、性能、可用性和可靠性测试。对这个板块构成利好刺激,但这个板块已经炒过很多次了,很多个股已经出现了几.倍的涨停,大家追涨还需谨慎。今天大盘虽然出现了探底回升,但市场有两个不好的现象:一是大盘量能没有出现明显放大,特别是沪市还是缩量的,无量当然就走不远;二是内资昨天流入不到140亿元,今天盘中最大流出近400亿元,下午虽然出现了回流,但最终还是流出近300亿元,市场量能萎缩,内资走向对大盘影响比较大;三是港股连续上涨以后,今天出现了大跌,港股如果连续回调,最终会影响A股,虽然港股上涨不能带动A股,但A股是跟跌不跟涨的。所以,我们认为大盘短期还有调整的压力,看回踩20日线附近吧,不排除这几天会有再次急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