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德基艺术博物馆的国际知名数字艺术家迈克·温克尔曼(Beeple)全球首场个展“来自人造未来的故事”,到泰康美术馆的“跨越六十年:人工智能的创意之火”展览,近期国内两个大展不约而同引人关注包括AI艺术在内的数字艺术创作。与此同时,随着Midjourney、Ideogram、可图、即梦等越来越多AI生图“神器”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人人似乎都成了艺术家,有望汇聚在1月底将启幕的“首届红树林AI艺术万人展”上,甚至获得画廊签约。
技术的高速发展究竟将载着艺术驶向何方?尤其呈现出“人人化”倾向的AI艺术,会稀释艺术的独创性,还是催生更多人的创作灵感?会让艺术陷入新的套路化,还是拥有更多想象?
尽管刚起步,AI潜能令艺术家无限好奇
“目前的AI艺术多为生成式艺术,侧重图像性。”上海科技大学创意与艺术学院副教授王颉告诉记者。这样的AI作品通常类似于插画或海报,只能依赖屏幕或打印来欣赏,对于艺术创作来说,眼下其最大优势在于以高效的图像合成方便前端构思,“以前一个月的工作量现在一个下午可能就完成了,直接有了1000种搭配组合”。他认为此类图像本身是没有多少绘画性或艺术性可言的。
但显然,AI的潜能令艺术家无限好奇。
在“跨越六十年”展中,给机器人当模特,被一群“AI画家”围观并写生的体验,令很多观众感到格外新奇。这是法国艺术家帕特里克·特雷塞特的互动装置作品《人类学习#1》,来自他与团队长达十多年的研究。只见几位AI画家的创作过程煞有介事,时而“抬头”观察模特,时而“低头”看向画纸,甚至不乏停顿思考的片刻,随后流畅地在画纸上勾勒出模特的形象。这些作品竟然还各有各的性格,有的偏学院派,有的大玩抽象,有的颇似印象派。
正于泰康美术馆“跨越六十年:人工智能的创意之火”展览中展出的帕特里克·特雷塞特《人类学习#1》让一群“AI画家”为观众画写生。
“AI绘画与跨学科创作”,是王颉近年来从事的项目。其中颇为重要的一项实践是,将油画创作方法拆解成机器人能够理解的,借机器人手臂来实现绘画步骤,这相当于手把手向机器人“投喂”绘画逻辑、技巧。王颉说,不在乎机器人最终画出的效果,探索的过程才是最让人着迷的,“我们想探索哪些是机器人很难学会的”。在此过程中,他和团队的确有一些意外的发现。例如,足以精细到远程完成手术的机械手臂,在画起画来竟然偶尔失灵,每一笔下去的轻重以及色彩都难免存在误差,而人在画画时是有容错率的,并且可以随时纠偏。在王颉看来,人在创作时不经意流露出的一些东西其实难能可贵,机器人难以做到的那些东西,恰恰是艺术家可以强化的。
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与科技艺术学院的陈抱阳,尝试创造出有创作力的AI模型,让这个模型生成无数的可能性。就这层意义而言,他认为AI与艺术家应该是共生关系而非竞争关系。在作品《假蜃楼:意识欺骗》中,他创作了一个虚拟世界,设定了一系列规则,让6个基于艺术家本人而创作的数字分身一起玩狼人杀。
如何共创,决定了AI艺术带来的想象
“AI有无穷的可能性,我们刚刚触及冰山一角。”迈克·温克尔曼此前亮相“来自人造未来的故事”展览现场时坦言。近年来高速发展的AI技术尽管为温克尔曼关注,但他更为看重的是人与AI的共创,能够通过AI表达什么。他认为AI是人类创造出的最有人性的东西,因为它集合了人类创作的所有东西,“用AI辅助创作时,我们会发觉它是那样启发人心、激动人心。”
正于德基艺术博物馆“来自人造未来的故事”展览中展出的Beeple《指数生长》运用AI探讨人类与技术的共生关系。
迈克·温克尔曼的数字艺术创作王国,从不局限于AI技术本身,但总擅长利用前沿的技术去生成自身特有的艺术表达。就说此次他带到德基艺术博物馆的作品,基于艺术史上静物与花卉而创作的动态雕塑《指数生长》运用了AI,只见巨大的花藤以强大的力量旋绕伸向天空,无数花朵在其间周而复始地经历着生长、绽放、凋谢,每一秒钟都根据算法动态生长,最终叠加出20亿种可能性。将大自然的有机之美与技术的不断进步并置呈现,他想以此探讨人类与技术的共生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呈现出的指数级增长势态。而另一件曾以约合1.8亿元人民币拍出的动态雕塑《人类一号》其实并没有运用AI,此次在展览中却以特别章节抛出“人类是否会被AI替代”的问题,提醒人类要警惕技术的过度发展,实现人机和谐共存与平衡发展。
将AI看作一种工具或材料,在不少艺术家中已形成共识。徐冰的艺术创作,不时也会用到AI,他却从不认为自己要成为AI艺术家。在他看来,艺术最终是一种通过材料所表达的东西,至于自己的创作使用了何种材料,总是希望以此获得帮助判断艺术和社会关系的一种参照。
在艺术史学家、伦敦蛇形画廊艺术总监汉斯乌尔里希·奥布里斯特看来,未来,艺术将不会被二分为技术创造的艺术或人创造的艺术,更多的艺术是二者融合创造的,艺术作品本身会拥有生命,不断变化与生长。他认为这正是未来艺术有意思的地方。水晶桥美国艺术博物馆策展人舒莎·罗德里格斯提出,对于观众互动性和参与感的强化,是数字艺术的独特优势,以此能够更多地响应社会议题。而这类作品呈现的动态变化,则能不断引发新的对话、新的反馈,从而带来新的体验。
在业内看来,未来AI能将艺术带到什么样的远方,最终取决于人,这对艺术家的独立思考、创意思维提出了更高要求。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