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复100字朋友圈揭开了AI淘汰赛序幕

李开复100字朋友圈揭开了AI淘汰赛序幕
2025年01月08日 18:02 市场资讯

过去一年,最先商业化的3种AI应用。

出品 | 创投之家    作者 | 高飞

最近AI圈子都在关注李开复创办的大模型公司“零一万物”。

坊间传闻,零一万物正在进行业务切割,其预训练团队、infra团队以及算力卡部分将卖给阿里。虽然已经发文辟谣了,但这家公司自己也明确正在进行团队调整。

为了辟谣,李开复本人也发了一条朋友圈,其中一句话吸引了我的注意:2025年将是大模型考验年,是应用爆发年,更是商业化淘汰年。

行业大佬一句话,宣告了2025 AI大模型淘汰赛开启。

李开复是中文AI行业的元老级人物,资源、人脉、行业积累如此资深,在投入大模型创业后,也面临捉襟见肘的商业化困境。其他玩家只能感受到深深的寒意。

不过,一面是海水,一面是火焰。深扒了一圈国内外AI工具的营收数据后,我发现,一片哀嚎之下,其实有一批需求定义明确、用户基础深厚的AI产品,已经悄悄跑通PMF:

  • AI搜索产品Perplexity,去年预计收入1.27亿美元

  • AI编程工具Cursor,截止去年11月收入6500万美金

  • 去年底频频上头条的AI恋爱输入法,很多同类产品月流水已经跑到千万元;

  • 连古董级互联网产品百度文库,最近也被好几位科技大V爆出,靠AI拉动增值业务,已经做到20多亿年收入,和WPS差不多,但净利润是WPS的2倍。

在接下来的资本寒冬,这些提前跑通PMF的新老玩家,可能会改写整个AI行业的潮水流向。

AI投资,寒冬来了

过去一年,在大模型的发源地美国硅谷,“并购”已经取代“融资”,成了头条关键词:

  • 2024年3月,估值300亿的Inflection AI的创始团队卖给微软。

  • 6月,亚马逊挖走Adept的核心人才。

  • 8月,谷歌买下AI明星社交产品Character.AI的创始人及其核心团队。

  • 开源路线的明星公司Stability AI,2024Q1亏损超3000万美元,多位高层流失如果不是前Facebook总裁带头注资,这家公司今天也不复存在

国内投资格局基本追随硅谷脚步。尽管并购事件还不多见,但投资正在肉眼可见的缩水。

一方面,整个创投圈大环境不温暖。据清科创投数据,2024年前三季度,国内VC/PE出手接近3800亿元,投资了近5500家公司。但剔除极值案例后,金额和案例数据都同比下降了30%

具体到AI领域,IT桔子数据显示2024年国内AI行业投资事件和金额同比都变少了,但平均每个投资事件投资金额上升了。

一句话总结:AI创业者来说,有钱的越有钱,没钱的越没钱。

2025年,马太效应必然更明显。钱多的投资人倾向于继续加注头部明星产品钱少的投资人更愿意找ROI高的、看得见盈利空间的产品。

他们共同的诉求,是尽快看到盈利的可能性。毕竟连财大气粗如字节也开始找PMF了。据说字节内部最近认为,像豆包这种Chatbot类产品可能只是AI应用的“中间态”,不是“终极形态”,因此豆包的优先级已经让位于即梦。

另一个更明确的迹象是,前几天Chatbot明星产品Kimi的概念股在股票市场整体下跌5.8%。更早时还有圈内爆料,一些投资人担忧KIMI的商业模式和盈利能力,认为烧钱换用户的模式难持续。

除了ChatGPT,其他Chatbot类产品似乎或多或少都在遭遇商业化瓶颈。

而如果总结那些营收势头还不错的AI产品,你会发现,他们似乎都走出了一条不同于ChatGPT的“类Agent”产品形态。

2024年,最先商业化的3种AI应用

总结2024年商业化可圈可点AI工具,可以大致三类。

第一类是AI搜索“当红炸子鸡”Perplexity。外媒The Information报道,Perplexity预计2024年底付费订阅用户24万,年化收入1.27亿美元,剑指“十亿营收俱乐部”。

第二类是AI生产力工具,包括编程领域的Cursor和创作领域的百度文库。

国外数据机构Sacra估计截至2024年11月Cursor年化经常性收入(ARR)达到6500万美元,同比涨6400%估值4亿美元飙升25亿美元。

相较于几位AI创业新秀,文库的营收表现可能也验证了成熟产品+AI有用武之地。根据自媒体人“王智远”爆料,文库的AI月活跃用户已经达到9000万,其中付费用户4000万,付费率提升60%,日活同比增长了150%。

第三类,是以恋爱输入法为代表的AI情感陪伴类产品。

“Love键盘“蜜小语”“Lovekey键盘”,这些输入法通过提供暧昧对话,或者恋人的线上回复话术,吸引了大量男性用户,通过设置付费墙或高级功能,也做到了千万级月流水和累计营收。

2025 AI商业化公式:从“我问你答”,到“我说你做”

前不久,Perplexity创始人在公开访谈说了一个观点如果我们能够帮助人们找到所有问题的答案,并帮助他们完成所有任务,我们肯定能成为伟大的公司。

这个回答看来很普通,实际上打破了ChatGPT开创的Chatbot类产品形态——不是“我问你答”,而是“我说你做”的Agent(智能体)产品形态。

Agent跟Chatbot最大的不同,就是跳脱单一的环节交付,比如回答一个问题,做一张海报,做一期排版……而是能像人一样,收到一个任务指令后,自主思考并拆分工作流,逐步完成每个环节,最后完成整个任务,实现端到端的交付

拿自动驾驶做比方,自动驾驶系统就是驾驶这个场景的Agent,如果你拥有一辆自动驾驶汽车,你就完全不需要自己开车了,这也是前几年自动驾驶像今天的AI一样融资火爆的原因。

Agent的角度来看,上面几款产品能吸引用户付费的原因就很明显了。Perplexity近期上线电商搜索,主打的就是用户从搜索商品评价到下单,在一个搜索框完成,不需要跳转,不需要切屏

也许Perplexity的终极形态,就是以搜索为入口,成为用户上网完成各种操作的Agent。

把这个逻辑推而广之,Cursor可能就是编程场景的Agent。

跟其他AI编程工具相比,Cursor主打“懒人工作流”,不止是一个代码编辑器,还能把代码生成优化的整个工作流闭环,而且允许用户在同一个对话窗口中同时编辑多个文件,最后生成完整的应用程序框架。

引用一位即刻用户评价:cursor生成代码的composer功能体验“太过丝滑”,一个ctrl+k,一个cursor tab tab tab,一气呵成。

主打一站式AI内容创作的百度文库,可能就是创作领域的Agent。

内容创作工作者的痛点大致有两个,一是素材多且格式繁杂,跨文字、图片、视频、音频,转换费时。二是工作流繁复,从搜资料,搜模板,文字、图表、时间轴、框架、格式等等细节修改,才能最终成篇。

文库负责人在几个公开场合的解读来看,他们的AI+转型背后逻辑就是,用一个聊天窗口,读取所有常见内容格式,同时从搜信息,生成图表,整理时间轴,找模板,排版,改文、改图表、报告,贯穿一个人的整个内容创作工作流,最后交付成篇。

比如职场人刚需的PPT场景,不少WPS AI用户一直希望增加更多实用功能,比如更多模板、布局更专业、自动生成演讲稿、侧边栏功能等等——这些都涵盖在一个人做PPT背后的完整需求里。试用之下,这些能力在文库都可以实现了。

未来,可能所有做信息类、辅助类AI工具产品,都要往一站式、端到端、帮助用户完成任务的Agent产品形态,思考和发展了。

写在最后

AI大模型的竞赛,已经从海选阶段,进入淘汰赛。焦虑是必然的,但比焦虑更重要的,是想清楚一个关键问题。

前两年,用户还对文本长度、推理能力感到新鲜,如今,无论哪家厂商模型上下文扩充多少、响应时间多少毫秒、版本号更新几轮,都很难再让人兴奋起来。

用户,只有一件事是重要的:说那么多,到底有什么真正有用的地方?能帮我完成什么任务?交付什么服务?

这将是2025年,每个AI创业者必须回答的核心问题

(转自:创投之家)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AI 李开复 美元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1-16 亚联机械 001395 --
  • 01-16 海博思创 688411 --
  • 01-14 富岭股份 001356 --
  • 01-13 兴福电子 688545 --
  • 01-13 超研股份 301602 --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