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李录都失效了?

连李录都失效了?
2025年01月06日 17:50 市场投研资讯

(来源:东四十条资本)

2024年年末发布的“投中2024年度投资人”榜单,“从总”又上榜了,连续三年,霸榜最佳回报。也就是说,按投中榜单的标准,回报在10亿美元或70亿人民币以上的case,前年没有,去年也没有。

承载悲观情绪的是什么?按目前一级市场的情况,无非是退出和DPI,我也经常在各类访谈中听到,做投资“只有收益是前面的1,其他再多都是0”的论断,那么不妨再提一则新闻:

今年城堡投资(Citadel)提出给客户分红,但你猜结果如何?绝大多数客户都希望把钱继续放在基金中。“据一位知情人士透露,最近几周城堡基金向客户提出利润分配建议,但几乎无人接受。城堡去年获得的数十亿美元利润中,只有约3亿美元流出了公司。”

同样是资产配置中的一环,LP给VC的是钱,给对冲基金的也是钱,怎么VC这就逮着DPI不放,城堡要分红都分不出去?本来一级市场就没啥流动性,LP都争着抢着要流动性,反倒是流动性本来就强的二级市场,投机性极强的对冲基金给流动性,投资者反而又不要了。

所以你说,投资人要的真是DPI吗?DPI跟回报是一回事儿吗?到底哪类资产、哪种行为是投机?什么又是价值投资?就像被批投机的游资,为了带动市场情绪,拼命打造垃圾股连板龙头,居然成了A股唯一的死多头,秉承价值投资理念的公募跟随市场买入卖出,工具又多,耐心资本就长这个样子?

这些,说得清吗?

看自己想看的,听自己想听的,相信自己想相信的,却做着自己不得不做的,或者干脆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的,呈现出的只有割裂。

最近喜马拉雅资本创始人李录先生的一篇演讲,最大程度体现出了这种割裂感。虽然时代是演讲的主题之一,但这次却不尽是称赞,反而有声音认为李先生是吃尽了时代和周期的红利,沉浸在上一个时代的主流叙事里了。

这个变化太有时代性了。

演讲的契机是光华管理学院《价值投资》课程十周年,主题是“全球价值投资与时代”。看标题就知道,除了李录一直以来践行和布道的价值投资,还结合了当下时代人的困惑以及李录的思考、看法和应对。

由于演讲全文超过27000字,先做一个简短的总结,建议有时间还是找来原文阅读:

关于时代的困惑:李录提到了国内就业率、消费信心不足、竞争导致低效内卷等负面现象,以及国际层面的中美关系博弈、国际秩序重塑等大问题。他认为,这些短期内无法解决的“时代的困惑”,引发了人们对于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心。

对困惑的思考:李录首先给了一个前提,“现代化的本质是市场经济和现代科技的结合所带来的自动的、复利性的、持续性的经济增长。”具体到国内,李录的意思是,中国三四十年的巨大经济发展并非独有,但社会治理、人文心理和政治制度未能同步发展,这种落差带来了上述等很多问题。他以二战后的几个发展阶段,对土地、虚拟经济和政府职能看法的转变为例说明,促进经济增长的是市场大小,技术、人力、资本等生产要素流通是否充分,旧观念会深刻影响对今天经济的判断,政府要做的就是从指挥、指导型转变为共和、商议、支持和服务型。

如何应对当下的内部问题和外部环境:李录认为,商品、服务和思想的自由交流越多、越充分,它们创造的增量就越大。他以威尼斯与荷兰为例,回溯了现代金融制度&工具的发展脉络,加之完整的信用体系和法律制度,李录将其定义的现代国家的必备条件。而国内目前储蓄率居高不下,国有金融配置效率有限,也没有成熟的信用体系,需要多借鉴发达国家现代化的“共性”:政府要放权,让市场配置资源,要有程序正义……只要在经济链条上持续点燃、激活、串联起来这些独立的节点,就能就有可能再次引燃中国经济,其中他认为最重要的变量就是消费占GDP的比例。

如何继续进行价值投资:李录先是给财富下了定义,“财富是你在整个经济体的购买力中所占的比例”,而投资的目的就是“保存和增加你的购买力”,他再次点名了格雷厄姆、凯恩斯、巴菲特、芒格等价值投资的奠基和践行者,给出了价值投资六条基本理念:

1、股票不仅是一张可交易的纸,它代表了公司的一部分所有权。

2、市场先生提供给价值投资人的是服务,而非指导。

3、投资必须要有充足的安全边际。

4、投资人要明确自己的能力圈。

5、去有鱼的地方钓鱼。

6、财富是经济体中的购买力占比。价值投资的目标是在最具活力的经济体中,持有最有活力的公司的股份,来保持和增长财富。

应该承认,李录全场输出有案例有结论,有观点有感情,不光逻辑性极强,且深入浅出,刨除篇幅原因,我认为不难看懂,因为李录也再次把他讲的内容称之为常识。既然是常识,那自然不应是难懂的。

这些常识,我认为也都是对的,比如他在解答“投资的意义和价值”这个问题时说,之所以开“价值投资”这门课,就是要“把常识变成共识,这样社会才不会动辄将资本市场上的人妖魔化,为这个行业强加原罪。”

既然李录都是对的,那为什么还会有人认为他停在上一个时代的叙事中?原因之一,李录先生没有进一步解读常识下反常识的那些东西。

近日程苓峰写文章批驳李录,我虽然不建议逐字逐句寻李录话里毛病的方式,但归根结底,有些李先生没有提到或刻意忽略的问题,是回避不掉的。至于那些问题是什么,这里我就不详述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搜索程苓峰的原文。

自从“历史的终结”出世以来,30多年时间,福山修修补补,提出“身份政治”等理论,解释自由主义旗帜下政治逐渐衰败的诸多阴影,但于事无补,直到2022年终于亲自宣告了“历史的终结”的终结。作为学者,福山的研究不可谓不深刻,可他也没有为了维护自己,选择忽略现实。因此在《政治的秩序起源》中,他从对民主普遍胜利的乐观展望,转变为对不同国家政治秩序多样路径的理解。

我想恰恰在当下充满困惑信息又充分流动的时代,因为忽视和没法解答对那些无法回避的问题,所以李录这套可能会被认为先验主义的叙事,注定无法打动所有人,甚至开始失效了,有些人更开始对变局前代表先进的、科学的东西嗤之以鼻,尤其是决策层、激进的年轻人,甚至包括一些此前乐于接受这套叙事的精英人士。

因此每次类似文章一出现,结局基本都是“火炉上撒盐”,热闹一阵很快就平息了,如去年深圳一机构合伙人在报纸撰文,提到激励创新的秘密,他归纳为“我要发财”,本质上和李录先生呼吁的一样,大市场,小政府,法治社会,人性自私等,当然可以再加上一条,打开IPO。但实际上,除了一级市场以及利益相关方,谁在乎IPO开不开呢,更别说两亿散户了。

这就跟集体主义叙事的逐渐消亡一样。今年元旦假期没调休,实现“上4休3”,社交媒体立马走一波“上4休3真好啊,突然想生孩子了”,A股大跌三天,又刷一波“原本春节想去旅游消费一波,现在算了”。看到了吧,现代人的屁股都是有方向的,务实的,这时候不是比谁声量大,不是比谁逻辑强,不是比谁历史成就高,而是要手底下见真章,才能让人眼前一亮,才能重新把叙事的主动权拿回来。

这方面,李想是个不错的研究对象。

2019年理想汽车的资金链危机,靠着张颖指点找到王兴、张一鸣等有钱的朋友渡过难关;2022年遭遇问界狙击,理想汽车用不到一年时间,再次完成了蜕变;而自从去年理想MEGA遇到滑铁卢后,微博话痨李想基本沉寂下来,转头年底来了一波PR,宣布理想要做“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企业”。

李想具体的思考和实现路径,这里就不做细致总结了,腾讯新闻那篇专访说的已经挺清楚,通篇看下来,是非不评价,我认为李想没有回避关键问题,且给出了基于科学、理性精神的解答,愿景清晰,既有数据和先验的东西做支撑,也并且给人一种不断反思、进步的印象。李录先生一边美国银行、谷歌、伯克希尔哈撒韦、华美银行等美股上“躺赢”时,一边输出上一个时代的叙事。李想说,“成长是一切”。

如果说于东来抓住了共同富裕的时代情绪,那么李想或许会成为雷军之后新一代企业家的图腾。“一个时代过去了,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一个新的时代会变得更好。”这句话是李想接受腾讯新闻采访接近尾声时说的,我毫不怀疑他放这句狠话的信心。

 当然了,如果实在不相信李想也没关系。像李录先生笃信自由市场也好,亦或是保持绝对的功利主义、个人主义也好,总归在当下略显混乱的环境中,坚定地相信些什么东西,日子会好过很多。只是,现在的舆论场,需要的是李想的狠话和雷军的劳模,需要的是只花 600万 美元就可以吊打 Gpt 4.0 Deepseek,需要的是段 sir 的平常心聊价值投资,而不是只抱着失效的大旗不放了。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1-14 富岭股份 001356 --
  • 01-13 兴福电子 688545 --
  • 01-13 超研股份 301602 --
  • 01-06 思看科技 688583 33.46
  • 01-06 惠通科技 301601 11.8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