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也明确提出,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2024年,一系列重要会议部署表明,科技创新将成为牵引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主引擎。
国企是配合落实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杠杆力量,当前正加速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拓展。作为国资国企大省,广东更是快马加鞭。
今年12月,广晟控股集团2024年度科技创新培训班开班,邀请乌克兰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檀润华等嘉宾为员工专题授课、研讨互动;3个月前,粤海集团举行科技创新与数字化转型大会,诺贝尔奖获得者阿里耶·瓦谢尔教授通过视频传来寄语;今年5月,由广新集团旗下星湖科技与广新创新研究院联合设立的广新生物,聘请中国工程院陈坚院士作为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首席科学家,联合攻关“卡脖子”关键技术难题……
与顶尖科学家密集“往来”,足见广东国资国企大力“拓新”的积极性。除强化原始创新与关键技术攻关外,今年广东国企还通过频繁的资本运作、战略合作、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推进数智化改造等方式,列队在听得见“炮火”的一线,向“新”图强。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学教授林江在接受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采访时分析,在广东面临经济转型、新旧动能转换的过程中,国企起到了“润滑剂”和“加速器”的作用。广东国企大力“拓新”,既是自身发展的需求,也是稳经济、促转型的需要。他还建议,广东应探索强化国企民企合作的新机制,通过国企的影响力和优势带动民企发展,增强市场信心,从而稳投资稳消费,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这是最理想的一种情景”。
日前,GOVY AirJet的亮相吸引了众多目光。作为广汽第二款飞行汽车产品、广汽全新飞行汽车品牌GOVY高域首发产品,其可垂直起降,一键式无人飞行,集合了广汽在低空经济领域的技术实力和全新探索。
2024年被认为是“低空经济元年”,许多国企抢先布局,成立产业投资公司或发布相关产品,广东国企的力度和进度走在全国前列。以广汽为例,2021年公司启动飞行汽车研发,其间攻克了多项关键技术,今年3月完成首款产品的飞行验证。而在群雄竞逐的AI+赛道,2022年广汽研究院投入具身智能机器人的研发,第三代具身机器人将于12月26日对外发布。
“今年,广汽启动多项重大改革,包括对自主品牌实施一体化运营,将总部迁至番禺并发布‘三年番禺行动’,推动二次创业再出发。以此为契机,推动新能源、智能网联、自动驾驶、人形机器人及飞行汽车等前沿领域持续向上突破。”广汽相关负责人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表示。
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应用下,加上新一轮技术改造的推动,各行各业“含新量、含绿量、含金量”不断提高。
在广州水投自来水公司的水厂电站里,一批“机器人管家”陆续上岗,实现24小时设备区域全覆盖自动巡检;自动化生产流水线上,每10秒即可造出一个水表;在碳排放数字化管理平台的辅助管理下,部分净水厂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8000吨,碳减排比例优化至24%。
广州水投相关负责人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介绍,集团以“前沿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金融支持+人才支撑”为指导,构筑产业生态链,积极对接超50家水务行业上下游产业链企业,与国内外顶尖高校的院士和教授团队开展技术交流合作,有效贯通科研成果转化、孵化、产业培育链条,打造了新的利润增长极。
近年来,广东国资国企的科创版图“新”潮澎湃:粤海旗下公司项目支撑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提前高质量完工并节约成本超20亿元,获广东科技一等奖;广晟集团控股的风华高科片式电阻器自研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尽管国资国企业态多元,经营模式各异,但向新而行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
产业投资和资本运作是进军新兴产业的有效手段。
今年7月,广东省国资委党委召开扩大会议提出,聚焦主责主业,加强产业上下游的并购重组,促进企业资本运营与产业经营融合发展。
作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广新集团是通过投资做大做强的典型样本。目前,集团形成了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科技与食品健康、数字服务与供应链服务三大主业板块,通过投资并购以及推进混改壮大产业影响力。这几年,集团提出了每年新增投资的50%以上要投在战新产业领域。
在广新集团上市公司2024年投资者集体交流会上,广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肖志平提到,未来将当好长期资本,专注于上市公司的长远发展,充分发挥国有资本的优势和积极股东的作用,加强赋能,支持上市公司存量转型、增量拓新,提升上市公司资本价值,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
激活科技创新,离不开风险投资。今年以来,越来越多国资下场投科创,“耐心资本”成为年度热词之一,“投早、投小、投硬科技”趋势加强。
《广东省科技创新条例》提出“不以国有资本保值增值作为主要考核指标”,《深圳市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公开征求意见稿)》提出“对于种子和天使等初早期基金,探索取消返投时序进度、资金规模等要求”等,从国家到省市,支持创投行业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导向鲜明。
“风投创投行业受到了国家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我们深感振奋、信心倍增。”深创投相关负责人对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说。作为国内领先的国资创投机构,深创投今年成功设立总规模51亿元社保基金大湾区科技创新专项基金,为后续募集长线资金及耐心资本奠定良好基础。
截至2024年12月,该集团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全部项目均为初创期和成长期项目,硬科技领域投资占比超过95%。在IPO阶段性放缓的环境下,成功推动美信科技、骏鼎达、星宸科技、广合科技、中瑞股份、百望股份、傲基股份、先锋精科、越疆机器人9家企业实现IPO。同时,助力已投企业在工业软件、半导体设备、新材料等领域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如今更多“耐心资本”集结广东,为地方科创引入了更多源头活水:粤科金融集团参与设立产业龙头创新投资联盟,牵头组建总规模超135亿元的基金群;由广州金控管理的总规模100亿元广州天使母基金今年9月正式落地运营……
如何强化创投行业发展制度保障?上述深创投负责人也建议,加快激发社会资本活力,一方面可适当鼓励各级政府引导基金放宽出资比例限制,另一方面可探索放宽政府出资的返投限制,向社会资本传递强有力的出资信心。此外,在退出方面,逐步实现IPO常态化,科学合理保持新股发行节奏。管理方面,鼓励有条件的区域率先探索符合创投行业特点和发展规律的国资创投管理体制和尽职合规免责细则,形成权责一致、激励约束相容的体系化安排。
外部形势风高浪急,唯有改革是不变的“关键一招”。形成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需深化改革,破除不合时宜的思想障碍与制度藩篱。
今年,广晟集团提出了新质生产力“跃升计划”,全员动员强调要“敢干敢拼敢创”,实施电子信息领航工程、先进材料竞先工程、绿色环保转型工程、智能制造升级工程、资本运作赋能工程、汽车配件联动工程6项重点工程,健全完善“一把手抓第一资源”和科技人才激励机制、将科技成果转化纳入经营业绩考核体系等。
广新集团深入实施“广新创新十条”,健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完善企业科技创新委员会、企业科技副总、科技创新工作专职管理部门等组织架构,实施利润加回、激励加码、比重加大、成果加计、容错减压的“四加一减”正向激励,建立科技创新强激励机制,推进科技型企业“一企一策”分类考核。
企业探索“新打法”的同时,有为政府的保障和支持不可或缺。
今年,广东省国资委设立科技创新处,组织指导所监管企业科技创新工作。此外,还印发了《省国资委拓新工程行动方案》,对《广东省科技创新条例》相关规定进行细化和完善;近年出台了《省属企业年度科技创新考核细则》《广东省属企业科技创新考核激励实施方案》等,调整科技创新考核突出正向激励,推动国有企业敢闯、敢投、敢创新。
林江表示,近年广东国企改革的力度较大,如果在加强国企与民企合作上探索新机制,将更有利于双方发展。“广东民营经济发达,如果国企、民企能真正做到人才、技术,还有一些政策的资源共享,比如建立战略联盟、生产环节上强化合作,对国资国企的发展可能会更快些。关键就在于机制体制。”
当前,广东正处于动能换挡的关键期,国资国企在拓新路上前进一点,广东在新技术、新产业的布局上就能更抢先一些。以“再造一个广东新国资”的魄力,广东国资国企不断为“再造一个新广东”增添助力。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