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球科技产业风起云涌。在前沿技术日新月异、逆全球化趋势加剧的双重变局中,科技创新力量正重塑全球产业格局。如何在新一轮产业升级中找准方向、实现突围,是关乎未来的重要命题。
科技产业版图重构之际,12月12日,由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指导,21世纪经济报道和渣打银行联合主办,由广东省网商协会、广东省机器人协会支持的“粤港澳大湾区新经济发展论坛暨21世纪科技年会”在广州召开。
本次大会以“智创未来,新质领航”为主题,汇聚近20位顶尖专家、行业领袖与企业精英,共同探讨如何在全球市场的激烈竞争中构建新质生产力、寻找突破产业壁垒的创新路径。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杨云飞在致辞中表示,“新质领航”有三个关键的要点,首先是数据成为核心要素,其次是智能化定义效率,此外,生态协同成为发展路径。新质生产力为企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但真正落地有赖于企业的深度实践,企业需持续提升创新能力,加大研发投入,培育创新型人才,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指出,我国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内外两个原因。内部原因是中国经济在过去40年,由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阶段转换,外部原因则是技术封锁、关键领域的“卡脖子”倒逼中国要发展新质生产力。
在他看来,中国的科技创新有很大空间,但是创新并不容易,要用崭新的方式来激励创新。而科技金融可以用金融的手段和工具,去支持实体经济和科技创新。
展望2025年全球和中国经济,渣打大中华区高级经济师刘健恒表示,2025年,全球供应链调整将继续,人民币国际化将受惠于风险多样化趋势,金融业机遇可期,国内政策工具充足,稳定经济的选择相对丰富。
在外部环境不断变化的背景下,“构建新质生产力”成为企业应对挑战的重要方向,其中AI和出海能力成为关注焦点。
优必选CBO谭旻表示:“人形机器人已经成为新质生产力的AI代表。”人形机器人被称为“人工智能皇冠的明珠”,几乎集成了目前所有人工智能技术,以及先进制造业的硬件合成,是软件、硬件、软件+硬件融汇型技术的代表。
但是谭旻也指出,人形机器人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如何逐步进入新智能制造,是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共同的目标。
美年大健康产业集团副总裁郭璋在会上表示,医疗健康领域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包括算力、模型、数据和场景。随着AIGC的发展以及医疗技术进步,体检流程与内容也在不断革新。
谈及出海和国际化,伟仕佳杰副总裁郑杰指出,企业应避免盲目出海,如果出海仅仅是为了逃避国内的市场竞争,出海之后依然以原有的低价策略去抢占市场,必然是行不通的。出海不能被简单地理解为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而是中长期整体解决战略。企业需要明确出海的目标,包括短期的市场开拓和长期的品牌建设。
从新质生产力到全球化路径,与会专家和嘉宾一致认为,科技驱动、精准策略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会上,首场圆桌论坛聚焦新经济话题,围绕“新技术革命下的产业跃迁”展开,多位企业代表分享了如何借助数字技术打破行业边界,实现降本增效与创新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安路科技总经理文华武介绍道,公司主营的FPGA芯片具有“可编程性”的特色,有“万能芯片”之称,比传统集成电路更加灵活。FPGA芯片应用非常广泛,例如通信、工控、汽车、医疗、无人机等领域,在赋能各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中发挥重要作用。在他看来,FPGA芯片应用呈现出新型化和多样化的特点,催生了各行业的数字化转型。
谈及数字化,彩讯股份副总裁杨安培表示,数字化转型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2022年底以前,国内数字化转型已经取得成绩,随着2022年末AI大模型技术出现,数字化有了新内涵,因为AI变量的出现,所有公司都重新要思考自己的业务。
他还提到,AI在未来3~5年将重塑一切,服务方式甚至客户需求结构都将改变。针对这些变化,核心是要找准自身的生态定位,找到天花板较高的场景,尽快让行业模型、企业模型和应用、数据形成数据飞轮的良性循环。
可见,AI已经成为重要课题,亚信安全CMO周海涛谈道:“AI是一个非常明确的方向,但同时也有不确定的未来。”他强调,AI技术的发展充满复杂性和创新性,这为网络安全领域带来了机遇与挑战。
对于未来3~5年的行业发展,周海涛提出了三点关键见解,第一,企业需持续强化核心技术优势,扩大竞争壁垒;第二,在AI、大模型、算力等领域积极探索,并以新技术推动企业创新;第三,重视高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云从科技作为AI四小龙之一,同样专注在AI赛道。云从科技联合创始人、监事会主席刘君认为,2023年初大模型的爆发是AI 2.0时代的起点,但是面临两大核心挑战,一是AI行业尤其是高精尖领域资金需求极大,但行业缺乏耐心资本;二是不论是传统AI还是大模型技术,其价值都需要通过大量真实业务场景的打磨和优化才能体现,否则只能停留在理论层面。
在金融行业数字化方面,宇信科技董事会秘书周帆表示,当前银行业正迎来数字化浪潮,数字化转型不仅推动了分布式架构的普及,还加速了数字化与AI技术的深度融合,为金融科技的发展创造了更多机会。
她指出,过去10至15年间,银行的科技年均投入增长约10%,软件投入年均增速更高达20%,直接带动了业务规模的扩张。她预测,未来金融行业的数字化竞争将呈现头部集中的趋势。
擎朗智能COO万彬则从机器人行业角度剖析了AI技术的应用趋势。他总结出三个应用趋势,一是机器人通过历代AI技术的集成和迭代,认知能力得到了极大提升,能够实现更细化、复杂的判断。二是人机交互的友好性提升,交互性变得越来越强。三是大模型等AI技术更多地应用在软硬件上,通过算法应用训练,机器人可以实现更强的适应性,实现具身智能的跃迁。
整体而言,新技术革命正在加速产业变革,AI、大模型等技术的深度应用为各行业注入了前所未有的创新动能。同时,资金、场景、技术与人才的协同发展将是企业在未来竞争中制胜的重要因素。
随着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中国企业正加速探索“出海”的新路径。第二场圆桌论坛以“中国企业 扬帆出海”为主题,多位行业嘉宾分享了关于金融支持、跨境电商、云计算、AI硬件等领域的最新趋势与挑战,绘制了一幅出海新蓝图。
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企业及投资银行业务华南区企业金融部主管李书放表示,企业出海面临的挑战在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各有不同,从初步的市场考察,到资金配置和融资,再到日常的资金流动和外汇管理,渣打可以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支持。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大所副所长栗蔚指出,AI将扩展服务类型和有效提升能力,企业走向国际竞争需要练好内功。
广东省网商协会执行会长兼秘书长刘飞娜分享了跨境电商行业的变化趋势。她谈道,中国的跨境电商正从“铺货型”往“品牌化”方向发展,并从“产品出海”延展至“服务出海”。相比早期的粗放式增长,如今的跨境电商更加注重精细化运营,卖家也从聚焦某些区域市场转向全球化市场布局。
北京声智科技副总裁黄赟贺从AI硬件的角度探讨了出海的未来发展。她表示,早期智能硬件的出海大多依靠与智能音响、智能家电等产品的互联实现,并未在技术上实现突破。如今在大模型的赋能下,国内企业逐渐开始探索AI硬件作为AI大模型落地方式的可实施性和市场接受度。
作为出海企业代表,名创优品也在进一步拓展。名创优品集团首席财务官张靖京表示,背靠中国优质的供应链资源,同时聚焦万亿IP经济,叠加全球型渠道布局和全球设计,是未来要做的事情。
从云计算到跨境电商,再到AI硬件与IP经济,嘉宾们一致认为,出海已不再是粗放扩张的简单过程,而是考验企业战略布局和综合能力的系统工程。唯有练好内功,精细化、本地化运营,才能在全球化浪潮中把握机遇。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