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信基金或迎首位女掌门!人才选拔市场化不足、权益瓶颈难突破

建信基金或迎首位女掌门!人才选拔市场化不足、权益瓶颈难突破
2024年12月12日 12:08 市场投研资讯

(来源:机构之家)

12月11日,据基金人事消息,“万亿”公募建信基金即将迎来领导层的更迭。掌舵6年的总裁张军红或回归建设银行总行,接任者系建信金融资产投资副总裁谢海玉。

注:以上人物系建信金融资产投资副总裁谢海玉

谢海玉,女,拥有博士研究生学历和高级经济师职称。公开履历显示,谢海玉于2001年加入建设银行,先后在总行资金部、资金交易部、金融市场部等多个岗位工作。曾担任建信金融资产投资首席投资官。现任建信金融资产投资副总裁、党委,兼任建信金投私募基金(北京)董事兼总经理。

为了加强不良管控,2016年10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的指导意见》,允许银行申请设立符合规定的新机构开展市场化债转股,随后五大行陆续出资成立市场化债转股实施机构,试点开展债转股及配套支持业务。其中,建信金融资产投资是建设银行的全资子公司,于2017年7月26日成立,公司注册资本金为270亿元。

据建设银行的定期公告显示,建信金融资产投资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为21.09亿元,同比增长5.18%;2023年净利润为40.89亿元,同比增长9.77%。

倘若谢海玉成功出任建信基金的首位女性总经理,那么在“万亿”公募的行列中,继易方达基金的刘晓艳之后,又会有一位女性“掌门人”登场,为公募基金领域的女性领导力版图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高管尽出建行,近两年变动频繁

建信基金成立于2005年9月,注册地在北京,是国内首批由商业银行发起设立的基金管理公司,背靠国有大行建设银行。股权结构方面,建信基金由建设银行控股65%,其余股权由信安金融服务公司和华电集团持有,持股比例分别为25%和10%。

数据来源:天眼查数据来源:天眼查

建信基金自成立以来,已更换六任董事长和两位总经理,均来自建设银行体系内。首任董事长为江先周,历任建设银行行长办公室副处长、国际业务部处长、国际业务部副总经理、基金托管部总经理,于建信基金主政长达9年。首任总经理孙志晨的任职时间则长达17年之久,曾担任建设银行筹资部证券处处长、零售业务部证券处处长、个人银行业务部副总经理。2018年4月,其卸任总经理后成为建信基金的第四任董事长,直到2022年5月因股东安排离任。

现任总经理张军红,毕业于国家行政学院行政管理专业,获博士研究生学位。历任建设银行筹资部储蓄业务处主任科员、零售业务部主任科员、投资托管业务部副总经理、资产托管业务部副总经理等总行部门的多个岗位。2018年4月,其接班孙志晨,出任建信基金总经理一职,至今已掌舵6年。先是在建设银行总行的多个部门接受全方位的历练,随后被委以重任,前往子公司建信基金执掌帅印,其职业轨迹清晰地勾勒出建设银行内部一条极具代表性的晋升路线。

同为国有大行背景的公募基金,建信基金的总经理人选一直以来被普遍认为市场化、专业化程度不及交银施罗德基金、工银瑞信基金等权益业务发展更出色的银行系基金。交银施罗德基金的三任总经理莫泰山、战龙与谢卫,其任职均是市场化选聘的结果。三人于证券及基金行业均具备深厚且多元的从业履历,在行业内享有较高知名度与影响力。工银瑞信基金的现任总经理高翀则来自工商银行总行资产管理部,在投资研究板块有着专业视野与丰富经验。此外,在投研战线深耕的江明波、杜海涛等专业人才也都曾担任过副总经理一职。

值得注意的是,自2023年开始,建信基金核心管理层出现了一系列重大调整。2023年2月17日,建信基金第五任董事长刘军任职仅8个月便匆匆离任。同日建信基金公告,新任副总裁为宫永媛。2023年3月,原副总裁张威威调任建信人寿任副总裁。同年9月,建设银行总行首席财务官的生柳荣出任建信基金第六任董事长。到了2024年,建信基金副总裁岗位再度出现人员更迭。

产品结构失衡,权益老将离任

建信银行2024年半年报显示,建信基金的资产管理业务规模为1.29万亿元。根据Wind数据,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建信基金在管基金的管理规模合计为9143.55亿元。其中,货币基金的管理规模达到6985.07亿元,规模占比达到76.39%;债券型基金的管理规模为1668.23亿元,规模占比达到18.24%;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的管理规模合计占比不足5%。与其他“银行系”基金相似,存在产品结构上的明显失衡——“强固收、弱权益”。

数据来源:wind,机构之家整理数据来源:wind,机构之家整理

此外,尽管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的管理规模较小,但基金数量却较多,两者均超过40只。在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中,管理规模最大的基金为建信中证500指数增强,截至三季度末,规模也仅为58.56亿元;其次便是建信新能源,规模为33.64亿元;排名第三的是建信臻选,规模为24.02亿元。这三只基金就占据建信基金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管理规模之和的27.31%,留给剩下的80多只基金的规模并不多。

数据来源:wind,机构之家整理,数据截止到2024年12月11日,系建信基金旗下“迷你基”数据来源:wind,机构之家整理,数据截止到2024年12月11日,系建信基金旗下“迷你基”

除了规模相对较小,建信基金的主动权益类产品在业绩表现上也不尽如人意。根据Wind数据,截至12月11日,建信基金旗下共有59只主动权益类产品,录得负回报仍有15只;近三年有收益率数据的基金共有48只,收益率飘绿的基金46只,这些数据进一步揭示了建信基金在主动权益类产品上所面临的挑战。

值得一提的是,2007年毕业后就加入建信基金的权益老将姜锋也在今年选择了离职。这无疑让本就孱弱的建信基金权益团队雪上加霜。2024年6月4日,建信基金发布公告,基金经理姜锋因个人原因申请离职。该公告发布时,姜锋管理的产品中仍有一只基金任职时间未满一年,按照规定要有18个月的静默期才能重新注册为基金经理。姜锋的这一决定显得极为迫切且决然,在市场范围内激起了广泛的探讨与诸多猜测。

从经营成果来看,建信基金的盈利能力在减弱,业务开展遭遇困境。据建设银行的定期公告显示,建信基金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为4.13亿元,同比下降30%;2023年净利润为8.83亿元,同比下降24.59%。

2023年,张军红在回顾建信基金发展历史时表示“建信基金需要进一步做大做强,要不断发力非货币基金尤其是权益基金,从而提升核心竞争力”,且自2023年开始建信基金不再将货币基金投资业绩纳入考核,同时推动非货投资部门加大在投资业绩上的考核权重。

然而,对于建信基金来说,想要扭转权益业务发展颓势,仅仅是改革考核方式还远远不够。除此之外,建信基金还需要稳定投研团队,防止有新的优秀基金经理流失,在团队建设上更加专业化、市场化。一方面,建信基金在核心关键岗位的人才选拔上应该积极践行市场化策略。另一方面,在高管团队的构建层面,建信基金应吸纳具有丰富资产管理背景的资深专业人士,以此为契机精心打造更具强大竞争力的投研及销售团队架构,从而充分激发专业人员的潜能,使其在业务推进过程中能够释放更大的效能与价值。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建信基金 建设银行 基金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12-20 天和磁材 603072 --
  • 12-19 国货航 001391 --
  • 12-13 中力股份 603194 20.32
  • 12-10 林泰新材 920106 19.82
  • 12-09 博科测试 301598 38.46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