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观新闻
摘要:“到上海来之后,确实觉得很渺小”
“这条路其实是个温州开发区。”均瑶集团党委书记、总裁,均瑶健康董事长王均豪用手一指窗外。窗外是浦东的康桥东路,短短几公里,曾聚集了一众温州人办的企业。今年,王均豪带领均瑶健康团队,从徐家汇整体搬迁至此。这似乎是一个回旋,1999年均瑶集团总部北上上海的第一站就在这里。
均瑶商务楼位于康桥东路一侧,紧邻罗山路地铁站
过去20多年,王均豪依然清晰地记得,当时的南汇县政府招引了一批温州企业,过年时,县领导去他家拜年,他向父母介绍:“这些领导相当于温州市委书记、市长。”父母亲吓了一跳,“这么大的领导给我们拜年啊”。或许正是这份诚意,打动了一批温州企业家。世纪之交,温州企业一度占到南汇引进内资的2/5以上,甚至有人说这是“温州模式”在上海拓展。
王均瑶、王均金、王均豪三兄弟无疑是“温州模式”的见证者。温州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是穷则思变,紧接着的问题是,变富后如何继续走下去。20世纪90年代初,王家三兄弟已经赚了几千万元,仨人一算,“已经足够这辈子用”。“当时温州最好的别墅一套60万元,一辆奔驰40万元,即使再拿出300万元购买门面、收租度日,400万元绰绰有余。”这些价格,王均豪信手拈来。一度,他也曾陷入迷茫,特别是在大哥王均瑶去世后,就连此前定下的“百年老店”梦也被抛之脑后。
手持折扇的王均豪
不过现在,年过半百的王均豪显然找到了答案。采访中,王均豪忽然从衣服兜里掏出一个白色长条状的益生菌产品,撕开包装,倒入口中,用水送服,“另外一款有益肠道健康的益生菌,我刚刚在车上吃了”。这些年,王均豪不断创业,益生菌已是他口中的“第四次创业”。伴随着窗外轰隆而过的地铁声,在均瑶来沪的起点上,王均豪的思绪穿梭于过去与现在。
脑子进水了去造车
“现在这种情况去造车,岂不是脑子进水了?”在说到新能源汽车的造车格局时,王均豪如此反问。
这多少让人有些意外,因为在去年11月,吉祥航空母公司均瑶集团在万米高空之上,发布智能出行科技品牌“吉祥汽车”。但王均豪解释,这并非均瑶要造车,而是均瑶提供营销、研发开展轻资产运作,设计具有航空元素的产品,之后委托车企生产。
如此谨慎的王均豪,似乎与之前的传闻不太一样。温商胆子大是出了名的,尤其是以王均瑶为首的三兄弟,30多年前就已“胆大包天”。“由于媒体给出的‘胆大包天’这一头衔,一下子我们成了改革开放的标志性事件。”王均豪回忆。可发展至今,吉祥航空的护城河优势已经不大,需要不断拓展边界、挖掘潜力,正如王均豪所说,吉祥汽车是希望将吉祥航空千万级数量的高净值客户激活,构建航空与旅游生态闭环,不断拓宽航空业务的“护城河”。
现在均瑶打造“护城河”着眼的是做加法,而30年前更多是做减法,即破除体制枷锁。1991年7月28日,他们承包开通长沙—温州首条私人包机航线,王均瑶被称为“中国包机第一人”,均瑶的航空业务由此起步。最初,“包飞机”的想法来自朋友之间的“吹牛”——当时每逢春节,温州老乡们就会吐槽从长沙至温州不通火车,也无航线,只能乘坐长途汽车跋涉近千公里返乡,“包架飞机”这句挂在嘴边的玩笑话,三兄弟却将其变成现实。
“当时我们也经常往返长沙与温州,一方面为自己方便,也能为老乡铺路架桥,顺便能赚点钱最好了。”王均豪表示,很快他们意识到这是个机会。机会背后,正是王均豪在采访中数次提到的“市场逻辑”,他清晰地记得,当时调查发现约有1万名温州人在长沙做生意,需求客观存在。
王均豪话锋一转,“我们也做好了最坏打算,亏了多少就不干了”。至于具体数字,王均豪现场拿出手机,口中复述着当时一趟飞机所需的费用,并在计算器上飞快按键。忽然间,他想起来,当时三兄弟凑在一起,对着计算器来回按过,并最终得出结论:该航线承包半年的保证金是60万元。
王均豪拿出手机,算起当年承包飞机的费用
但当时尚处于市场机制起步阶段,包机仍存变数。王均豪记得,当时想要买机票需县团级以上干部出具的介绍信才行,“像我们乡镇企业的介绍信还坐不了飞机”,这让真实客源有了变数。更关键的是,包机引来媒体广泛报道,对此不少人质疑说:“飞机为什么包给一个农民?”王均豪回忆,当时,“差一点把我们停下来”。随着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发表南方谈话,“胆大包天”才变成敢为人先。
2004年,均瑶集团砍掉做了10年的纯牛奶业务,当时均瑶牛奶在上海的市场份额仅次于光明,这是王均豪口中的“断腕工程”。“当时很多同事不理解,以为大哥走了,公司不搞了,均瑶品牌也不要了,跑到他的墓前哭。”王均豪说,现在回过头来看肯定是对的,不然到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爆发,整个集团可能被拖下水。
当时的牛奶市场正陷入价格战,甚至出现了“牛奶比水便宜”的反常现象。最初,王均豪打出“好牛奶不掺水”的广告,力求自救,但很快败下阵来,由此均瑶选择完全退出纯牛奶市场,转做乳酸菌这一细分市场,开发出常温乳酸菌饮料。说到这时,王均豪忽然又说回到之前的话题,“牛奶都能‘断臂’砍掉,没有核心竞争力,我会去造车吗?”
到沪背后有两股力量
“我妈今年87岁了,她有时会说这辈子搬家就搬了好多次,从村里搬到镇上、县里、市里,最后搬到了上海。”王均豪又陷入回忆。
1999年12月,均瑶集团总部正式迁到上海,当年集团在原属南汇的康桥工业区买下270亩土地。如今回看,均瑶到沪背后有两股力量:一是拉力,二是推力。
先说拉力,对于这一话题,他以“招商也是招心”开场。当时交通极为不便,过年时,时任南汇县委书记、县长特意跑到三兄弟的温州老家,给他们的父母亲拜年,这让王均豪等人觉得,南汇尊重企业,是用心在招商。同时,南汇不吝以较低的地价,拿出几乎最好的地块——康桥东路两侧是南汇最靠近市中心,且紧邻张江的位置,很快康桥东路集聚了均瑶、天正、美特斯邦威、红蜻蜓、建桥学院等温州知名企业所办企业和学校。1999年,均瑶落地当年,康桥工业区迎来“温州年”。同期,温州至上海的航线热得发烫,均瑶也很快开出温州至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的航线,不少民企老板频频往返两地,票源紧俏。
再说推力,跳出温州发展,是均瑶集团的必经之路。当时均瑶“在温州已很有名气”,不仅占据温州大半牛奶市场,还在1998年拿下温州近百辆出租车的永久经营权证,可谓风生水起。很多员工不明白,为什么要一头扎进上海远郊的一片空地?王均豪回忆:“当时很多同事不愿意上来,康桥半岛别墅半买半送,有些人也不要,后来当然后悔了。”
“到上海来之后,确实觉得很渺小。”王均豪说。他常拿“石头”和“沙子”作喻,在温州,均瑶已是一块石头,发展空间受限;而要做百年老店,就必须走向全国,“那时候也不敢说走向全球”,因此必须在上海滩立足,即使只是“黄浦江的一粒沙子”。王均豪回忆,决定落户上海前,他们也曾对比北京、上海和广州,最终看中上海作为中国经济前沿的优势,可以提供国际化思维和视野,适合民营企业发展。
身处上海的国际化思维,深刻影响着均瑶集团的发展,当年吉祥航空开展“全球招聘”就是很好的例子。吉祥航空刚刚成立时,国内的国营航司一个飞行员也不放,因此面临国内飞行员紧缺问题。但思路一转——国际上并不缺飞行员,干脆进行全球招聘。如今,吉祥航空的国外空乘人员较多,已是业内共识,同时成为独特的竞争优势。
看似不成立的等式与不等式
说到科创,王均豪给出一组看似不成立的“等式”:1+1=11。
看出记者疑惑,他解释道,这是指科学家加上企业家,其迸发的创新能力远大于2,因为“他们会产生化学反应”,同时也象征着科学与产业“两条腿走路”“发挥两者最大的作用”。
几年前,王均豪提出希望与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校长陈卫领衔的江南大学合作,开发益生菌产品。“我的校长任期才5年,怎么能和你签订20年的长期合作?”面对陈卫的反问,王均豪提出一个方案,可以召开校董会投票决定,2021年3月,双方签订长达20年的战略合作协议,江南大学将部分功能性菌株独家授权给均瑶健康使用。
近几年,均瑶健康推进“科学家与企业家深度融合的模式”,与浙江大学、上海理工大学等长三角高校达成合作,目前均瑶健康已拥有20多株功能性专利菌株。目前,跨境电商团队正由王均豪的女儿、均瑶健康副总经理王晨晨负责搭建。
正如“1+1=11”所揭示的,从企业角度看,与科学家的深度合作,足以创造足够大的想象空间;从区域角度来看,不同地区之间的协同与合作正是各自竞相拉长长板、贡献长板,攥指成拳形成合力的过程。近年来,长三角正不断求解“1+1+1+1>4”这组不等式所蕴藏的区域发展密码。
多年来,王均豪时常想起父亲嘱咐他们的一句话:“兄弟一条心,稻草变黄金。”他说:“这何尝不是现在的长三角?如果老想着我是温州人,那我一定会为温州打起小九九。”
王均豪参加长三角品牌发展大会
在王均豪看来,长三角只有各自拿出长板,实现互补,才有更强的核心竞争力。因为即使改革开放走过40多年,中国的蛋糕依旧不够大,“像我们这样的民营企业也刚开始逐步走向国际化,到国外去赚钱”,未来发展空间依旧很大。对此,王均豪建议,这时要看如何共同把蛋糕做大,而不是考虑如何分蛋糕、吃蛋糕。
近几年,王均豪痴迷古琴。采访即将结束,他特意带着记者来到他办公室楼下的均瑶健康公益古琴殿,一把把不同年代的古琴都是他的心头好,“能讲的故事太多了”,一时间他不知从何讲起。听完他与古琴的故事,他的兴致来了,随即在馆内表演了一曲古琴独奏《我是中国人》,时长不过2分钟,他却尤为投入。
一曲结束,王均豪总结:“站在国家战略角度,不要分我是哪里人、你是哪里人,大家都是中国人。”
责任编辑:凌辰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