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固收】2024Q3,债基也在指数化

【华西固收】2024Q3,债基也在指数化
2024年11月25日 07:49 市场投研资讯

(来源:华西研究)

华西固收

2024三季度,长端利率呈现“慢下快上”趋势,债市以9月24日为界,分为两个阶段。信用利差相较长端利率走出了截然不同的趋势。在此背景下,三季度利率策略较信用策略存在更大优势。三季度期间7-10年国开债指数表现最优,单季收益为1.05%,短久期的1-3年国开债指数季度收益同样可达0.58%。

(一)三季度纯债基金规模缩减2854亿元

2024年三季度纯债基金规模环比下降2854亿元,降至9.2万亿元。指数型债基成为唯一规模逆势上涨品种,其规模环比增长127亿元,增幅为1.3%;其余大类债基规模均出现明显下滑。同时三季度仅有67家管理人规模正增长(二季度有132家),部分中小型管理人脱颖而出。

(二)指数型债券基金

指数型债基延续正增长,三季度增幅为127亿元。政金债类指数基金规模提升,信用类规模有所下降。政金债类规模增加192亿元,存量规模占指数型债基的比例由二季度的74.0%提升至75.0%。政金债指数中,3年是重要节点,3年以上期限的规模均实现扩张,3年以下的有所缩减。其中,7-10年的政金债产品贡献了本季度指数型债基规模的主要增长。

(三)中长期纯债基金

三季度中长债基金(包含部分以纯债形式运作的混合基金)规模下降986亿元,环比降幅为12%,其中仅有利率风格债基实现规模正增长。进一步分析资金流向可见,机构资金在减持各类风格中长债基,而个人资金仅流出信用风格基金。“高降幅”产品具有明显的偏信用风格特点。从基金持仓来看,18只高降幅中长债基中有10只基金三季度持有信用债仓位在50%以上。收益表现可能是“高降幅”产品被机构和个人资金赎回的关键因素。

(四)短债与中短债基金

三季度短债及中短债基规模转为下降,2023Q4以来的加速增长趋势被打破。业绩表现、机构渠道赎回是短债及中短债基金规模下降的关键原因。“个人”渠道成为短债及中短债基金的首要资金来源,且“个人”资金相对具有稳定性。三季度,“个人”、“机构”和“双渠道”类短债及中短债基金规模分别为4587、4480和3738亿元,三季度规模环比减少284、1242和749亿元。

风险提示:基金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收益,不构成投资意见等。

证券分析师:刘郁 S1120524030003

发布日期:2024-11-22;

《2024Q3,债基也在指数化》

如需完整报告,请联系对口销售经理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12-02 先锋精科 688605 --
  • 11-29 博苑股份 301617 --
  • 11-26 科隆新材 920098 14
  • 11-25 佳驰科技 688708 27.08
  • 11-22 英思特 301622 22.36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