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之滨,麓山脚下,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3所名校水乳交融,自建校起就没有围墙,城市与大学充分融合。
近日,湖南省教育厅印发《岳麓山大学城高校学分互认、后勤共保、设施共用实施方案(试行)》(以下简称《方案》),要求进一步拓宽岳麓山大学城高校学生学习和成长渠道,实现区域高等教育优质资源互惠互补、共建共享,打造岳麓山大学城优势特色。这无疑为3所学校的融合互通再添一把火。
《方案》有何特色亮点?一起来看看。
209门线上课程互选
每年各增加10门学分互认线下课程
《方案》指出,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将实施线上优质课程学分互认,3所高校的209门国家级线上一流课程、省级线上一流课程和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纳入3所高校学生互选课程,实行学分互认。
同时,逐步放开人文艺术、自然科技、经济社会、创新创业等通识教育线上线下选修课程互选。从2025年起,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每年各增加10门左右学分互认的线下专业选修课、学科拓展课;到2027年,各高校开放学分互认的线下专业选修课、学科拓展课数量不少于90门,每校不少于30门。
专业必修课方面,《方案》要求3校探索共建同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对同类专业必修课程,实施学分互认,支持学生到其他高校修读同类课程。
微专业是近年来国内高校正在探索的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方案》也对3所高校打造互选微专业提出了相关要求。
中南大学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湖南大学的化学、电气工程,湖南师范大学的外国语言文学、教育学……《方案》要求3校依托优势学科,各自打造1—3个微专业,每个微专业开设4—8门课程,供各高校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校内和跨校选修。
“湖南师范大学现有国家级一流课程49门,省级一流课程178门,其中一半以上为线上或线上、线下混合课程,为实施3校课程互选打下良好基础。”湖南师范大学教务处副处长罗明介绍,为响应《方案》号召,此次学校共上报了15门课程、1门微专业,供3所学校学生选修。“3所学校资源共享大有可为,也一定会大有作为。希望未来,3校资源共享的程度更深、范围更广,为学生的成长、成人、成才提供优良环境和丰富渠道,培养更多高质量人才。”
打破传统校园边界
食堂、校园卡、资源设施互通共享
《方案》表明,3所高校还将开展后勤共保、设施共用,如推动校园“一卡通”互通,各高校学生持校园“一卡通”可出入其他高校的校园、教学楼、图书馆、体育馆及其他公共场所;以开放为原则、不开放为特例,逐步互相开放学生食堂;有条件开放岳麓书院,中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学生持校园“一卡通”和学生证每年可免费预约进入岳麓书院参观一次;推动资源设施应享尽享,将具备条件的教室资源、图书资源、科研设施、体育场馆、训练场地、展厅展馆等纳入共享范围。
对于湖南师范大学的大四学生邬倩来说,能够共用教室、图书资源是最大的好消息。宿舍在天马公寓的她,每次要坐半个多小时公交到校本部的图书馆自习,而湖南大学的图书馆则近了许多。
“不管是学分互相认证,还是食堂、校园卡互通,都打破了3所高校之间的界限。”湖南大学播音系学生李昭霖说,“对于我们学生来说,能够享受到其他两所学校的图书馆、实验室等资源,不仅能帮助我们拓宽知识面、提升综合素质,也为高校间的学术交流提供了更多机会。”
据悉,3所高校将在2025年春季学期推出12门互选通识教育选修课程、24门互选线下专业选修课程和学科拓展课程以及4个互选微专业,并开放食堂、体育场馆、图书馆、仪器设备等36项资源设备。后续将结合实际逐步扩大互选课程及共享共保资源设施的范围。■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蒋诗雨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