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业人事大腾挪:背后折射哪些行业难题?

保险业人事大腾挪:背后折射哪些行业难题?
2024年09月18日 18:10 市场资讯

2024年已行至9月中旬,回首前八个月,保险行业人事变动频繁。

据不完全统计,涉及保险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临时负责人等核心高管的变更达五十多次。拆解人事变动大潮,发现不少“70后”“80后”逐渐担任包括“一把手”在内的核心职位,同时更多具有基层从业经历、以及财务精算专业的高管走到台前

不过,目前人事变动频频,从侧面也凸显了保险业的困境 。除了到退休年龄以及自己主动辞职,其他主要与险企为求业务及业绩突破、主动调整管理层有直接关系。  

核心职位调整  有基层经历的高管逐渐增多

近段时间,大型保险公司“一把手”职位发生了巨变。

8月28日,国寿集团发布消息称,经中央决定,蔡希良任集团党委书记,免去白涛党委书记职务。而且,人保集团党委书记也进行了变更。两大巨头在如此相近的时间更换集团掌门人,在行业内引发了热烈讨论。另外,“国寿系”和“新华系”为行业其他公司提供了高管。中汇人寿总经理和瑞众人寿拟任董事长分别由新华保险原副总裁、首席财务官杨征和中国人寿原副总裁、董事会秘书赵国栋担任。

事实上,中小险企高管流动性更高、人事更迭更频繁。

近日,空缺三年后,三峡人寿董事长一职迎来补位。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官网公布,张君担任三峡人寿董事、董事长任职资格获得批复。公开信息显示,张君曾在重庆两江新区财政局、重庆市住建投资公司等单位任职;自2024年3月起担任三峡人寿党委书记。

另外一家小型人身险公司则更换董事长。瑞泰人寿发布公告,表示公司收到监管批复,2024年8月28日起由吴德生担任公司董事、董事长,陈景东不再担任公司董事、董事长。

这两家都是小型险企,从数据来看,其经营发展情况都承压,一边是保险业务收入下滑,另一边是经营亏损在持续,怎么解决这样的困境是摆在这些公司新的董事会与管理层面前的大事。   

更早一点,大家保险、珠江人寿、工银安盛人寿、海保人寿、恒安标准人寿、幸福人寿、横琴人寿等公司核心高管也都发生了变更。

比如4月份,创始人之一的兰亚东挥别了横琴人寿,钱仲华为其新一任执行董事及董事长。保险业“老将”王慧轩先后辞去了幸福人寿董事长和诚泰财险董事长的职务。5月份,王都富担任工银安盛人寿董事长、执行董事的职务。在此前的一年半时间里,其董事长一职一直处于空缺状态。7月份,大家保险监事长孙先亮升任公司第二任总经理。

财险行业方面,从今年年初到现在,据笔者统计,有近20家中小财险公司高管变动

9月6日,阳光信保共有三位高管任职资格获批。尹铭获批担任阳光信保董事、总经理;高玲春获批担任阳光信保副总经理;赵星获批担任阳光信保总精算师。

作为保险圈的红人,尹铭从业经历非常丰富,在加入蚂蚁集团之前,曾是国寿财险较为年轻的总公司高管成员之一,有近十年省级分公司“一把手”的从业经历。2015年,尹铭加盟蚂蚁集团出任副总裁。蚂蚁集团保险事业部从财富事业群中独立出来,由尹铭担任总经理。2016年事业部升级为保险事业群。尹铭掌舵的五年里,蚂蚁保险业务取得了显著突破,做出了很多创新,比如相互宝、定损宝等。

另外,华安财险、富德产险、前海财险等险企高管也出现调整,一些险企董事长和总经理双双变动。比如,大地保险“将帅”落定,大地保险原总裁雷建明出任董事长,副总裁李晓民则升任总裁。这两位皆有基层多个岗位的工作经验。

业绩未达预期  亏损险企数量增多

频繁的人事变动映射了行业当前发展的现状。

近两年行业步入转型深水区,加之资本市场不景气影响投资收益,保险公司的业绩大多表现不佳、未达预期,高管被股东替换也随之而来。   

根据144家非上市公司披露的2024年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除信泰人寿外,已披露净利润数据的143家险企中,仅88家实现盈利,包括人身险公司31家、财险公司52家,再保险公司5家。投资方面,不同保险公司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投资策略,投资收益率最高的达到5.10%,最低的达到了-0.43%。

在披露净利润数据的寿险公司中,今年上半年31家盈利,30家亏损,亏损的公司有所增加。

在盈利的寿险公司中,泰康人寿和中邮人寿分别实现净利润60.47亿元、56.9亿元。在亏损的公司中,中信保诚人寿亏损34.41亿元;泰康养老亏损14.76亿元。北大方正人寿、英大泰和人寿、光大永明人寿等3家公司亏损也在5亿元以上。此外,华泰人寿、中华联合人寿、横琴人寿、东吴人寿、海保人寿、鼎诚人寿等也出现亏损。

要注意的是,这些净利润亏损金额较大的险企大多数都更换了核心高管。其中,泰康保险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陈东升亲自担任泰康养老董事长。业内普遍认为,陈东升亲自“挂帅”,说明这家专业养老险公司地位很重要,或迎来新的征途。 

业内人士称,当前寿险行业正处于转型深水区,一些中小险企受“报行合一”影响下,新单保费收入出现“腰斩”,保险业务收入增速出现波动。而且在低利率、资本市场、优质资产稀缺的投资环境下,投资端未见明显改善的情况下,导致上半年业绩表现不佳。

非上市财险公司中,中国人寿财险、中华财险两家保费大幅领先于其他公司,2024年上半年,中国人寿财险实现保险业务收入577.84亿元,同比增长3.37%;中华财险保险业务收入410.16亿元,同比增长3.92%。其余财险公司保费规模均不足百亿元。

从净利润来看,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上半年有近四成财险公司净利润同比下滑。亏损机构集中在中小险企。这个核心数据下滑背后,一方面,受暴雨等灾害影响,财险公司赔付率承压,综合成本率上升;另一方面,在低利率、权益市场波动等因素影响下,投资收益率下滑。   

另外,一些财险公司经营压力上升时,如果资本补充不及时将对偿付能力带来影响,一旦因偿付充足率等指标“破红线”而遭遇业务限制,更容易让保险机构面临更加艰难的风险之中。比如,有五家财险公司由于偿付能力、风险综合评级问未能达到监管要求,不得不暂停互联网保险新业务。

强者恒强  比拼服务和专业度

业绩不好或许是换人的一个重要原因,但在近两年的形势下,资产端变得更加难也成为共识。实际上,整个行业进入转型深水区,“换人”也难以满足股东对于好业绩的目标预期。

作为具有长期资产配置需求的金融机构,保险公司在“资产荒”及长端利率下行背景下投资收益普遍承压,叠加保费端相对刚性且具备较高兑付利率的影响下,利差损的风险进一步加剧。

也就说,基于负债端寿险产品定价和销售产生的死差与费差,与基于投资端保险资金运用带来的利差,带来的边际效益正在大幅递减。尤其是中小型寿险公司,产品高度同质化,费用成本水涨船高,真正带来收益的只剩下“利差”。但是低利率渐成常态,就连“利差”也逐渐收窄,窘态尽显。

为更好地与负债端利率形成长期供给匹配,下调寿险产品利率成为降低负债端成本管理就成为了最直接方式。

继9月1日普通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上限从3.0%下调为2.5%后,10月1日,分红险预定利率上限将从2.5%下调为2.0%,万能险最低保证利率上限将下调为1.5%。

行业正处在分红险、普通型保险产品陆续上新的阶段,近段时间,有多家寿险公司已上新预定利率2.5%的普通型保险产品,包括年金险、终身寿险等。9月份,预定利率为2.5%的普通型和分红型保险产品出现了并行销售。   

随着定价利率的下调,未来人身险行业将继续深耕产品多元化,大多数产品模式将向“低保底+浮动”方向发展。比如分红险,红利利益是浮动的,具有不确定性。消费者需要自主查询险企公包括长期投资收益率、历史分红实现率等重要指标,参考其利益演示及历史分红水平。

随着各家产品收益率差异持续缩小,在保险代理人质量、投资分红能力和配套专业服务能力突出、养老医疗资源多的头部险企有望进一步凸显优势。

越来越多大型险企对保险服务边界的不断拓展、延伸,比如投资养老健康服务生态去整合资源,解决服务资源不足的问题,以“保险+养老社区”、“保险+健康管理”等模式增加代理人与客户之间的粘性,增加拓展市场的深度与广度。

另一边,因缺少资本金、缺少人才、缺少稳定经营能力、缺少股东支持、缺少业务规模效应,一些中小公司在异常激烈的行业竞争中,转型困难重重。

这种转型阶段还在继续,未来高管的变动或许不会停止。    

(转自:东方资色)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险企 保险 保险业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9-25 强邦新材 001279 --
  • 09-19 长联科技 301618 21.12
  • 09-18 铜冠矿建 920019 4.33
  • 09-13 无线传媒 301551 9.4
  • 09-13 合合信息 688615 55.18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