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基金陈凯杨:积极求变 不断丰富债市投资策略和配置手段

中欧基金陈凯杨:积极求变 不断丰富债市投资策略和配置手段
2024年06月17日 01:55 东方财富网

  低利率时代,固收投资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随着债券收益率不断走低,过去相对简单的赚钱模式逐渐失效。”近期,中欧基金固定收益投资部总监陈凯杨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传统的固收投研体系必须改变,更丰富的投资策略和资产配置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自2023年加入中欧基金以来,陈凯杨与团队通力协作,致力于打造一支策略覆盖广、产品布局全、人才专业化的大固收团队,同时更加强调全员研究与团队作战。在他看来,“野蛮生长”的时代已经过去,只有把投研做深做细,把组合管理做精做优,让基金持有人的体验更稳更优,才能真正践行金融的人民性,满足居民财富管理的需求。

做精做优是大势所趋

  低利率大背景下,固收投资业务正面临一场深刻的变革。在投资端,传统的固收投研模式必须求新求变。在需求端,零售财富管理业务对于固收产品的需求正旺。

  面对市场环境的变化,陈凯杨认为,一方面,基金公司应立足于普惠金融的本质,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人民性,提升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另一方面,发挥公司权益投资的投研优势,做强混合资产策略产品,为客户提供完整的资产配置方案。

  目前,中欧基金固定收益投资部下设6个小组,分别为现金及短债组、利率组、指数组、信用组、混合资产组5个投资策略组,以及1个提供研究支持的研究组。产品方面,目前中欧固收已布局了货币基金、同业存单、短债基金、债券指数基金、信用债基金、一级债基、二级债基、偏债混合型基金等全系列产品。

团队作战重要性凸显

  作为债券投资老将,陈凯杨深知团队作战的重要性。陈凯杨表示:“固收投资是一项长期的事业,我们从更长远的角度,确立团队建设的目标,构建三层次人才梯队,为未来5到1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固收业务发展做好准备。”

  除固定收益投资部外,中欧基金专设了信用研究部,独立负责信评体系的建设及信用研究。据陈凯杨介绍,信用研究部保持一定的独立性有助于更好地防范与把控信用风险,同时该部门还会借助公司权益研究优势辅以信用研究,将研究成果输出给公司各投资团队,实现协同作战。

  全员研究是中欧固收团队的另一特质。在陈凯杨看来,全员研究能够确保团队内每位成员在同一层面进行沟通,也能帮助投资人员保持对市场的敏感性。“中欧基金的平权文化为全员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土壤,因为只有在最简单和平等的环境中,每一位投研同事才能专注于做最擅长的事情,并为团队作出自己的贡献。”陈凯杨说。

保持学习状态不断成长

  在从业的近20年间,陈凯杨见证了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在债券市场发展初期,那时‘车马很慢’,央行降息降准政策出台后,几个基点的行情能走数月,而现在的信息传递太快,市场反应迅速,可能政策还没出台就得提前卖出了,正如金融市场中的一句格言‘buy the rumor, sell the news(买入传闻,卖出事实)’。”陈凯杨坦言。

  目前债券市场收益率行至历史低位,在陈凯杨看来,随着信用利差、等级利差被极致压缩,以及信用债券供给不足,叠加资金利率偏高,传统的杠杆和票息策略施展空间持续收窄。面对收益率率波动明显放大的新环境,投资团队需要具备更强的久期把握能力、择时能力和交易能力。

  陈凯杨认为,目前债券市场已步入以大固收为内核的多元资产投资时代。对于中欧固收团队而言,一方面,要丰富策略工具箱,除了传统的纯债策略,还要做强混合资产策略。另一方面,参考海外经验和国内降费趋势,指数化投资是未来业务发展的重要方向。

  在访谈中,陈凯杨多次表示,固收投资是一项需要长期付出精力的事业,最大的挑战在于必须不断地学习和迭代。“对我来说,保持学习状态,并去挑战困难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同时也是固收投资最吸引我的地方。容易的事情轮不到我们去做,10年才能做成的事情就没人和你竞争。”陈凯杨说。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陈凯杨 中欧基金 信用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24 安乃达 603350 --
  • 06-17 爱迪特 301580 44.95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23.35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11.88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86.96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