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出海东盟“风起” RCEP助力互联互通“加速度”

中国企业出海东盟“风起” RCEP助力互联互通“加速度”
2024年06月15日 05:00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4年6月,《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全面实施满一周年,关税减免、原产地累积规则等政策落地为中国与东盟经贸往来及产业链构建带来重大利好,在RCEP政策红利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下,中国与东盟产业合作不断深化。

  6月13日,大华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华银行中国”)发布最新研究报告《大华银行企业展望调查报告2024(中国内地篇)》(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随着中国与东盟的供应链合作不断深化,45%受访中国企业表示将在未来三年内发展东盟业务,在众多海外市场中居首位。

  2023年,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继续增长,规模达6.41万亿元,东盟连续4年保持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中国也连续多年为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从更长周期来看,2013年以来,中国与东盟贸易年均增速8.8%,高出同期中国整体年均增速3.8个百分点。

  大华银行中国批发银行部代理主管、企业银行部主管兼北京分行行长辛韬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独家采访时表示,RCEP对区域经济有着非常大的贡献和促进作用,助力互联互通跑出了“加速度”。接下来要继续坚定在RCEP的框架下进行更多更深层次的合作,包括贸易、资本等多个层面,进行长期战略布局。

  扬帆起航,中国企业正纷纷迈向广阔的海外市场,未来中国与东盟的合作仍存在广阔空间。

图片来源:IC photo图片来源:IC photo

  中国企业稳中求进

  作为东盟业务最深、网络最广的银行之一,大华银行自2020年在新加坡推出年度《大华银行企业展望调查报告》,调研面向七个主要市场展开,包括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越南、中国内地及中国香港。

  今年,中国内地600家大中型企业的决策者或高层管理者参与了调研,《报告》全面展示了不同行业企业当前的商业信心、所受到的通胀影响和对未来的展望,帮助中国企业更好地了解当前商业环境、为未来的机遇和挑战做好规划,《报告》还针对出海发展、供应链管理、数字化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等重要话题提供了独家见解。

  整体而言,《报告》显示企业对于未来发展持乐观稳健的态度,随着运营成本上升跃居为企业面临的首要挑战,企业也积极采取多种方式降本增效,例如积极拓展海外业务、开发新的客群市场和数字化等。

  从宏观背景看,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支撑高质量发展的要素条件不断集聚。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9629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3%,比上年四季度环比增长1.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1538亿元,同比增长3.3%;第二产业增加值109846亿元,增长6.0%;第三产业增加值174915亿元,增长5.0%。

  反映在《报告》上,受访企业中超九成认为当前商业环境是积极的,约九成对2024年业绩提升保持了乐观,和去年基本持平。近1/2的受访企业认为当前商业环境非常良好,近3/10的受访企业预计2024年的经营业绩将大幅提高。具体到行业,对当前商业环境最为乐观的企业所属行业为科技、媒体与电信业(66%),酒店与房地产业(53%),经营业绩预期最高的企业所属行业为商业服务业(47%)、社区与个人服务业(42%)。

  与此同时,受通胀等因素影响,65%受访企业表示运营成本的上升是企业面临的主要挑战。为积极应对挑战,企业未来三年内将把拓展海外业务、开发新的客群市场和数字化转型作为主要手段,同时企业也表示将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和企业治理(ESG)作为接下来三年的主要任务之一。

  面对营运成本增长的压力,东盟企业更希望提高产品和服务价格,而中国企业更倾向以数字化形式降本增效。《报告》显示,受访的中国企业中,超过八成表示会在2024年加大数字化投入,其中大多数企业的预算增幅水平保持在10%至25%。企业会着重在客户关系管理、物流和供应链管理、客户服务、合作伙伴管理等领域推进数字化。

  在辛韬看来,中国市场本身是生机勃勃的,即便面临一些挑战,很多企业都有一种逆流而上的精神,大家觉得应该“撸起袖子加油干”,持续不断修炼内功。

  “时代在发生变化,之前高歌猛进、容易赚钱的时光已经过去,现在全球进入了一个需要深耕和高强度投入才能带来收益的时代。”大华银行中国商业银行部主管王灝向记者感叹:“中国的企业家精神依然令人感动和振奋。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看到许多企业家已经在前瞻性地布局未来,根据当前形势规划未来五到十年的企业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当提及供应链管理,采购成本上升是当下最多企业认同的挑战。因此企业依托数据分析和洞察实现更好的决策,并通过数字化供应链获取实时信息,这些是企业当下打造更具韧性的供应链的主要手段。

  对比来看,中国企业可持续发展部署相对领先,利润和融资依然是主要考量。《报告》显示,一半的中国企业已经在业务中实践了可持续发展,和去年持平,但这一数字高于东盟受访企业(44%),而且22%的企业都表示未来三年将在运营和研发当中融入更多ESG实践。没有实现可持续转型的企业的主要顾虑是影响利润(35%)或增加产品和服务成本(31%)。同时,企业认为最需要的支持举措依然是提供更多的可持续融资选择。

  出海东盟“风起”

  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地缘风险频发、美欧高利率产生连锁反应、出海成为新的增长点……面对前路的挑战和机遇,不少中国企业选择了稳扎稳打,拥抱广阔的海外市场。

  《报告》显示,约九成的企业都表示对拓展海外业务有兴趣,同时约四分之一的企业表示未来1~3年内拓展海外业务是其首要任务之一,东盟依然是首选目的地。

  据辛韬观察,中国企业抱团出海东盟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是整个产业链的转移,包括核心企业及其供应商和经销商一起进入新市场;二是同类型企业的集体出海,以工业园为平台,同时对接区内数十家同行业企业,实现大规模出海。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的竞争优势在于继续发挥成熟的供应链管理能力。

  在王灏看来,中国企业出海已经不仅仅是单个企业的行为,而是带领整个上下游生态圈一起出海。首先,中国企业在出海时会进行整体战略布局,考虑资源、当地政策、劳动力成本等多重因素,可能将各个部门放在不同国家。例如,有的企业会选择将财资中心放在新加坡,采购中心放在泰国。

  具体到国家而言,马来西亚(48%)、印度尼西亚(42%)和泰国(35%)成为东盟国家中最受中国企业青睐的海外展业目的地。这也体现了中国企业着眼于兼具成本效益和产业特色的东盟国家,构建和升级区域产业链。以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为例,科技、媒体和电信、制造业与工程、商业服务等行业都受到了高度关注。

  辛韬分析称,中国企业在东盟市场的关注度与受访企业所处的行业有很大关系,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首选地。例如,电子产业的首选地通常是新加坡和马来西亚;而对于大宗能源类企业来说,首选地通常是矿产资源丰富的印度尼西亚;对于游戏公司、中介机构等服务型公司而言,多数会选择新加坡作为落脚点;新能源汽车企业的首站大多选择泰国。而且企业在进入东盟时通常会以点带面,而不是单点布局。

  “在这些市场中,大华银行的渗透率非常高,有约500家分支机构分布在东盟主要国家。”辛韬表示,大华银行的核心竞争优势在于以点带面,拥有片状网络,能够为客户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1984年,大华银行获准在北京成立代表处。随着中国和东盟的贸易走廊愈发耀眼,大华银行在帮助中外企业寻找互联互通的机会。辛韬表示:“大华银行中国深知企业有多元需求,以应对当下复杂的市场环境。我们依托集团在东盟近500家分支机构的网络优势和专业知识,提供跨境财资管理、贸易融资、供应链融资、汇率及利率管理和企业数字银行等多项特色服务,助力中国企业优化运营成本,拓宽资金渠道,构建高效的区域供应链,把握中国—东盟互联互通机遇。我们也推出了可持续挂钩银团贷款、可持续发展挂钩贸易融资、跨境资金池等创新产品,助力更多企业和机构航向可持续之旅。”

  在所需支持层面,41%受访企业希望能获得融资和补贴等相应资金支持。在中国企业逐渐从产品出海、投资出海转向生态出海的趋势下,37%受访企业表示希望能够对接大型企业,并作为核心企业供应链的一环借力出海。

  企业出海并非一帆风顺。6月6日,美国对东南亚四国(柬埔寨、马来西亚、泰国、越南)光伏产品的关税豁免结束,中国光伏企业在当地的产能面临新一轮调查和关税,这些海外企业如何应对成了关注焦点。《报告》显示,近六成的受访企业表示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影响了其供应链。

  王灝对记者分析称,一些政治家们的考虑最终是脱离不了经济规律的。中资企业的下一步战略规划就是直接到本地去投资设厂生产,贸易保护壁垒这个问题是可以解决的。企业会解决当地的就业、财政收入、物价高企等问题,也会受到一些支持。中国企业最大的底气在于有非常强悍的制造能力,可以真正解决各国老百姓真实的生活需求。

  对于未来,辛韬认为中国企业出海东盟前景广阔。“在整个东南亚市场,华人具有重要影响力。中国人以勤劳和聪明著称,企业家富有进取精神,同时这也成了中国与东盟之间的情感和文化纽带。”

  (作者:吴斌 编辑:李艳霞)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江钰涵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24 安乃达 603350 --
  • 06-17 爱迪特 301580 44.95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23.35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11.88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86.96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