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产品加工巨头:6921亿中粮、2800亿新希望、1913亿北大荒、1619亿首农……

中国农产品加工巨头:6921亿中粮、2800亿新希望、1913亿北大荒、1619亿首农……
2024年06月14日 18:36 食业家

 3308 

/

“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这是我国农粮企业日益明确且日益紧迫的愿景与目标。据预测,到2024年,全国范围内规模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将增至9万家,实现的营业收入将超过19万亿元。

众多大型农粮企业正迅速崛起并不断发展壮大。近期,全国农产品加工行业的领军企业纷纷公布了全年业绩报告,因此这些千亿级企业的经营状况也得以显现。请为他们点赞!

6921亿中粮

剑指国际大粮商

中粮集团是与新中国同龄的中央直属大型国有企业,是中国农粮行业的翘楚。目前中粮集团已经成为全球资产第一的国际大粮商,搭建起集收储、加工、物流、贸易、分销于一体的全球产业链,年进口粮食量约占中国进口量的一半。

截至2023年底,中粮集团资产总额7307亿元,2023年度,中粮集团整体营业总收入6921亿元,利润总额212亿元。

粮食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基辛格在1970年代曾说过这样一句名言: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国家;而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了人类。如今世界粮食市场的话语权和定价权基本被四大粮商垄断,中国粮食问题目前之所以安全,是因为有中企在奋力保卫。

2800亿新希望

营收规模第一的民营农牧企业

在糖酒食品产业,无数民营企业在经济周期与产业结构转换起起伏伏,而刘永好和他的新希望集团却犹如一棵常青树,始终屹立在商业舞台中央。

刘永好透露,2023年集团销售额约2800亿元,展现了显著的增长态势和卓越的业绩成果。值得一提的是,与2022年相比,新希望六和成功实现了扭亏为盈,为公司的稳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起,刘永好开始进入金融、地产、化工等行业。虽然这些领域利润丰厚,但即使在楼市最疯狂的时候,刘永好始终选择农业作为自己的支撑点。在其他领域,刘永好是投资人,运用的是资本力量,但在农业这个大本营,他一直是以实业家的身份在精心经营。

1913亿北大荒

隐形的千亿农牧巨头

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大荒集团”),被誉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

最新数据显示,北大荒品牌价值高达2018.59亿元,全年营收1913.1亿元,粮食总产455.89亿斤,粮食生产连续13年稳定在400亿斤以上,实现“二十连丰”,较去年增加4.56亿斤,同比增长1.01%,粮食生产实现‘二十连丰’。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14亿人吃饭问题,北大荒集团发挥了重要作用。

70余年来,北大荒集团狠抓粮食生产的同时,拉长产业链,陆续构建了米、面、油、乳、肉、薯、种、药等十大产业化龙头。九三国产优质大豆油、完达山“乳此新鲜”巴氏鲜奶、北大荒有机米、北大荒丰缘高筋小麦粉……这些闻名遐迩的北大荒绿色产品已经深深植入全国消费者心中,培育了“北大荒”“完达山”“九三”“丰缘”等一批中国驰名商标。

1619亿首农

首都的米袋子、菜篮子、奶罐子

2017年12月,北京市委市政府和北京市国资委对首农集团、京粮集团、二商集团三家市属国企实施联合重组,组建首农食品集团,重组后的首农食品集团资产、营收双超1000亿元。

2023年,首农食品集团营业收入1619.71亿元,利润总额31.01亿元,归母净利润13.14亿元,在市管34家直接出资实体企业中,分别排第4名、第11名、第9名。

很多北京市民或许不知道,三元牛奶、龙门米醋、六必居酱菜、古船面粉、白玉豆腐、金狮酱油,这些北京人餐桌上耳熟能详的“明星食品”都是来自首农食品集团。作为首都“奶瓶子”、“米袋子”、“菜篮子”,首农食品集团是当之无愧的“富一代”!

1327亿光明

魔都的米袋子、菜篮子、奶罐子

经久不衰的大白兔,火了几十年的光明冰砖,专注于鲜奶的光明乳业……可以说,“光明食品”凝结着几代人的青春记忆,其背后的光明食品集团2023年营收却高达1327亿元。

光明集团之所以能够凭借低调的作风取得这样的成就,不仅是因为企业几十年如一日的高要求,还得益于集团“多品牌”的战略发展之路。

据光明食品集团公布的数据,其旗下拥有上海市著名商标高达49个,其中就包含光明、大白兔、冠生园等全国知名的品牌。除此之外,还有光明米业、海丰等上海当地知名品牌。可以说,在上海市的乳制品、粮食、蔬菜、休闲零食等多个食品品类中,光明食品集团都是当之无愧的龙头企业。

1261亿伊利

强势领跑中国乳业

2023年,伊利营业总收入1261.79亿元、归母净利润104.29亿元,再创历史新高,实现连续31年稳健增长。

过去十多年,伊利营收从2013年的477.79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1261.79亿元,期间复合增速为11%,两倍于行业增速,稳居全球乳业五强、亚洲乳业第一可谓实至名归。

财报显示,伊利在液奶基本盘、奶粉奶酪第二增长曲线、冷饮等新增长极以及新品占比这四大维度都已呈现全面引领趋势。作为中国乃至亚洲乳业的主要代表,伊利已经连续4年蝉联全球乳业五强,也同时连续十年蝉联亚洲乳业第一。不出意外,2024年伊利将继续蝉联全球乳业五强甚至能更进一步。

1108亿牧原

年生猪出栏6381.6万头

凭借生猪养殖,牧原股份一飞冲天。

2023年,牧原股份营收1108.61亿元,连续两年营收突破千亿大关。值得注意的是,牧原股份在2019年营收仅为202.21亿元,三年时间完成了业绩三级跳。

数据显示,2023年,牧原股份累计销售生猪6381.6万头。然而,在猪周期下行期间,2023年牧原股份却亏损42.63亿元,原因在于其养殖的猪只数量过多,整个行业都在亏损,牧原股份不可能不亏。

数据显示,2019年,牧原股份生猪出栏量仅为1025.33万头,可见短短数年间,牧原股份的发展势头迅猛。

899亿温氏

中国的鸡猪养殖霸主

2023年全年,温氏股份实现营业收入899亿元,同比增长7.4%,创历史新高。按照温氏股份的规划,到2024年,企业营收有望攀升至千亿元级别,这将是公司发展历程中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转折点。

尽管过去几年受猪周期影响,养猪板块业绩有所波动,但 2023 年的温氏股份,大有王者归来的气势。根据财报数据显示,温氏股份 2023 年共销售 2626.22 万头肉猪(含毛猪和新品),同比增长46.65%;销售肉鸡11.83亿只,实现肉鸡销售收入346.95亿元,同比增长2.21%。

根据农业农村部公布数据,2022年全国生猪出栏7.26亿头,全国白羽肉鸡、黄羽肉鸡累计出栏130.22亿只,温氏股份肉鸡出栏量约占行业的9%。

881亿蒙牛

半只脚踏进“千亿乳企俱乐部”

2023年,蒙牛实现全年收入986.2亿元,同比增长6.5%,经营利润为61.7亿元,同比增长13.8%。

半只脚已经踏进“千亿乳企俱乐部”的蒙牛,如果细分到不同的产品来看,仍有亮眼之处。营收占比超过80%的液态奶产品为蒙牛贡献了820.7亿元营收,同比增长4.9%;冰淇淋产品营收60.3亿,同比增长6.6%。同时特仑苏持续扩大在高端市场的领先地位,低温酸奶业务也已经实现连续19年市场份额第一,冰淇淋业务更是国内外双管齐下推动全面创新。

2024年将成为蒙牛乳业营收接近千亿元大关的关键时刻,令人充满期待。

598亿双汇

中国最大的肉类供应商

双汇是中国最大的肉类供应商。依托超强产业链布局,2023年,双汇发展实现营收598.93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0.53亿元。

分产品来看,公司包装肉制品收入264.14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44.10%;生鲜产品收入309.70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51.71%;其他产品收入90.18亿元,同比上升23.85%,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15.06%。

与此同时,双汇发展开始向其他领域“掘金”,把预制菜业务作为“第三曲线”。目前,双汇已推出自加热米饭、啵啵袋等方便速食类产品,以及双汇八大碗和家宴礼盒等中华菜肴类产品,促进预制菜业务的发展。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24 安乃达 603350 --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23.35
  • 06-17 爱迪特 301580 44.95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11.88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86.96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