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25周年 新浪财经致敬公募基金25周年评选活动火热进行中,刘晓艳、李一梅、王凡、陈戈、杨小松、江向阳、王小青、邓召明等70+掌舵人物,蓝海竞逐,迈向下一个五年征途>>谁是您心中最优秀领军人物?谁家是您最信赖的基金公司?谁是您最青睐基金经理?【点击投票】
诺德基金董事长潘福祥:回归价值投资本源,开启公募基金业新征程|公募基金25周年系列专访
1998年,我国首批公募基金发行,开启了公募元年。
彼时,潘福祥已在清华大学主讲《证券投资学》近7年。为了教学,潘福祥也成为了第一代股民,在穿越牛熊之间,他悟出了投资之道。至今,潘福祥还坚持每周一出现在清华的课堂上。
2006年参与组建诺德基金,至今潘福祥已陪伴公司走过17个年头。有着学者和基金公司“掌舵人”双重身份的潘福祥,见证了我国公募基金业的飞速发展,对公募基金波澜壮阔的25年发展历程也有着自己的感悟。
近日,《国际金融报》记者在诺德基金的会议室见到了潘福祥,听他回忆我国资本市场和公募基金的往事,讲述对公募基金行业的期待。
回归价值投资本源
走过25年,公募基金规模不断发展壮大、创新产品“百花齐放”,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作为亲历者,对于基金业跨越式的发展,潘福祥感受颇深。
“近二十余年,我国资本市场也经历了从初生的状态不断走向完善的过程。在此过程当中,公募基金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机构投资者中最重要的力量,公募基金通过理性、科学的投资运作模式,率先让中国资本市场树立起了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的理念,为中国证券市场的成熟和健康发展做出了非常巨大的贡献。”潘福祥感叹。
回忆起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时间节点,潘福祥毫不犹豫地指出是2005年的股权分置改革。在2005年之前,我国资本市场尚处在摸索阶段,当时的“同股不同权”制度很难真正实现投资者利益一致化。这也是造成90年代我国资本市场投机炒作和市场操纵“乱象”的原因,企业无法通过自身的成长来让价值得以提升,也较难实现企业投资者回报与资本市场发展的良性互动。
而2005年的股权分置改革让这一痼疾得以解决。潘福祥认为,股权分置改革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让资本市场焕发出了新的活力,也激活了公募基金通过长期的价值投资来挖掘出上市公司价值创造的基因,更是为投资者寻找到了更多较好的长期投资产品。
这场里程碑式的改革后,我国资本市场也走出了一轮牛市行情,个人投资者也开始更信赖公募基金产品,愿意加入到这个让资产保值增值的行列中来。
我国资本市场不断深化改革,迈出了一步又一步坚实的步伐。
如果对未来做预期,潘福祥认为今年开始推进的全面注册制,应该也会成为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另一个非常重要的节点。这让整个资本市场真正进入到了一个不是单纯只靠行政指令和计划去推动,而是由投资者对上市公司进行科学全面的分析和研究来定价的市场,从而真正挖掘企业的长期价值。
共享优质企业长期价值
过去十年,我国公募基金行业在不断探索创新中开启了高质量转型。
对于公募基金高质量转型的核心,潘福祥认为主要就是资本市场整体的运作和实体经济的发展有了更紧密的结合。资本市场为实体经济发展“输血供氧”,同时也让投资人共享了实体经济发展及我国经济改革开放的成果。
“简单来说,就是把资本市场从单纯炒股票的概念转变成是一个价值挖掘、价值创造乃至分享财富的过程。”潘福祥表示,资本市场通过有效的资源配置,把各类资金精准高效转化为资本,促进其向最有潜力的朝阳行业协同集聚,慢慢催生、孵化出这些领域的龙头企业。最终,普通投资者通过投资这些长期能获取较好收益的产品,来一同分享这些领域未来发展和优质企业成长所创造的价值。
所以对公募基金而言,想要获得稳定持续且良好的投资回报,有时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耐心。对此,潘福祥坦言,虽然对投资者来说想要尽可能获得短期高回报是人之常情。但如果一味追求短期高收益,那么投资者势必会把买基金这一中长期的投资行为转变成“炒短线”,对基金进行频繁申赎、高抛低吸。
“我们发现多数投资者在市场中赚的钱依然来自于博弈,大家通过频繁地买进卖出,认为自己能够抓住市场的涨跌规律来进行投资。但如果当我们站在一个更长的时间维度去考量,其实想要靠概率来替代市场中的搏杀,最后基本是很难赚到钱的。”潘福祥说。
对此,潘福祥建议,想要逐渐扭转这一局面,公募基金行业所提供的产品最终还是要回到风险收益相匹配的资产配置能力上,构建出针对不同群体的多层次产品体系,并且在充分了解投资者的实际需求后,明确产品定位,努力为广大投资人提供与其个人投资目标、风险收益相匹配的产品。
“诺德基金也正在努力地朝这个方向去做各方面的储备,目前虽然已有了一定的成果,但我们还是希望能够再通过三至五年的积累,在立足于投资者切身利益的基础上,布局更多策略的产品、组合,力争为不同类型的投资者提供一个能在较长时间维度里实现相对不错且持续回报的基金产品。当然,我也始终认为这实际也是我们公募基金行业共同的责任。”潘福祥说。
锻造核心竞争力
随着基金业的蓬勃发展,基金公司之间的竞争不断加剧,人才也在加速流动。
对此,潘福祥认为,行业竞争激烈,人才加速流动,这都是一个良性发展的过程。即使在这个过程中,会有严苛的考核、足够的竞争压力,但这正是整个行业能够吐故纳新、始终充满活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那么,中小型基金公司又该如何保持竞争优势,留住人才呢?
潘福祥表示,“对中小型基金公司而言,我们会始终强调个人与公司一起成长和发展。与此同时,想要培养并留住人才,除了需要公司管理层的一致努力,建立更灵活、包容的机制外,同样也需要为公司的投研人员和业务骨干去创造能发挥他们特长和能力的空间。尤其是在投研团队层面,我们也一直在努力打造能形成自身特色且一脉相承的投资文化内核。”
“在这样的一套基础框架下,诺德基金会更愿意为不同类型的研究员、基金经理创造一些机会,让他们能够在实操过程中逐渐形成具有自己个性的投资方法和策略。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多给予他们一些宽容、时间以及提升在成长过程中的容错率。我相信,长此以往,团队乃至公司就会慢慢体现出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潘福祥说。
诺德基金最核心的定位,其实就是它的企业文化,即“一诺千金,厚德载物。”
潘福祥向记者介绍:“公司的名字其实蕴含了我们希望能成为一家受人尊重且让投资者信赖的资产管理公司。不论是过往还是将来,我们始终会把坚守职业操守、规范运作管理、健康良性发展作为公司前行的首要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努力为广大持有人提供中长期良好的业绩回报。”
此外,潘福祥也强调,不论是公司还是整个公募基金行业,要想更好地向前发展,还是需要去为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提供足够丰富的产品,而不是一窝蜂地去进行剑走偏锋式的布局。只有在切实满足实际需求后,投资者才愿意信赖及长期追随这家基金公司。
机遇和挑战并存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公募基金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也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
在潘福祥看来,在我国资产管理行业中,公募基金业可能并不存在“天花板”,当前的规模也还远远不够。潘福祥认为,中国经济正从“量的增长”向“质的增长”转型,虽然在这过程中经济增速出现了下降,但因为基数足够大,质量的提升也会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同时也会涌现出更多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优秀企业。可以说,中国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和优秀企业的持续增多,是推动整个行业未来进一步发展最重要的基础。
此外,中国普通老百姓财富结构的根本性变迁,也为中国基金业迎来“黄金发展期”奠定了基础。当前,在中国宏观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此前依靠经济扩张带来的财富增长机会被逐渐削弱,通过资本市场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正在成为投资者一个非常重要的投资方向,甚至可能会慢慢变成一个主要的方向。可以说,居民财富正在加速从房地产向金融资产转移,这也为公募基金行业带来了增量资金和巨大的机遇。
谈及公募基金行业发展所面临的挑战时,潘福祥指出,虽然我国公募基金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多种可能性,但当前行业的整体管理能力还较为有限。“尤其当未来出现百万亿资金投资需求的时候,我们其实还没有足够多且能去满足不同类别、不同风险偏好投资者需求的产品”。
潘福祥进一步表示,“未来随着公募基金行业规模的不断攀升,我们更应该考虑如何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通过科学且多元化的资产配置,来构建和市场容量相匹配的产品组合,从而让投资者够获得一个长期相对稳定的业绩回报。”
来源:国际金融报
责任编辑:石秀珍 SF183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