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保理业务:诸多困扰仍然羁绊发展步伐(2)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8日 10:44 金时网·金融时报

  缺人才认知度低是两大软肋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世界工厂”的地位日益凸显,赊销结算方式越来越被国内企业所接受,保理这项综合金融服务开始更多地进入中国银行和企业的视野。

  “在当今国际、国内市场贸易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您的企业是否在竞争中占有优势?是否受应收账款的困扰?如果是上市公司,你是否想有效解决财务报表中的应收账款问题?我行的保理业务为您企业的应收账款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使企业在竞争中占得先机,获得更大利润。”“它有利于您将商品打入国际市场、在海外竞争中获得商机,然而它却又使您困惑———收汇安全问题、银行融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难题?我行的出口保理业务正是为您量身定做的最佳解决方案。”这是两家银行网站向企业推介保理业务时的开篇语。从中不难看出,我国商业银行已经找准了开展这项业务的切入点与契合点,准备大干一番。

  我国是目前全球保理业务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被公认为最有潜力的新兴保理市场。而且随着保理业务的进一步开展,我国银行业在国际保理商协会(FCI)也拥有了更大的话语权。中国银行代表不久前当选为FCI执行委员会委员,这是中国内地会员首次参选并当选FCI执委。中信银行获得FCI最佳出口保理商服务进步奖。许多银行针对保理业务特点,有针对性地在系统、流程、服务等方面进行了开发。中信银行国际业务系统实现了国际结算业务流程的全面电子化处理;同行业第一个实现了与会计、国家外汇局申报系统、信贷系统、SWIFT系统的自动对接,全行持有国际保理证书(FCI)的产品经理有20多人,通过率在国内同业遥遥领先。许多银行还将以保理业务为主的国际业务作为经营转型的着力点。中信银行将国际业务列为业务转型的三大战略之一。今年上半年,广东发展银行通过与台湾建华银行的合作,实现了国际保理业务零的突破。

  但是,总体来说,国际保理业务在我国发展迟缓,58亿欧元的保理业务量与我国快速增长的进出口总量相比极不相称,也远远满足不了中小型企业的出口需求。国际商会中国国家委员会银行委员会保理专家粘雯认为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因素:

  银行缺乏专业的国际保理人才。国际保理业务集国际结算、贸易融资、信用担保、应收账款管理等多重功能,并涉及国际贸易、银行、法律等多个专业领域,不仅要求从事国际保理业务的人员具备熟练的英语能力,还要有较丰富的国际贸易、金融和法律知识,熟悉相关的国际保理惯例规则。我国上世纪90年代才引入国际保理业务,从产品推广、人员培训、贸易融资授信、风险控制、

操作系统建设等诸多方面都有待提高。

  企业认知程度低。保理业务是在赊销(O/A)结算方式上产生的一种综合金融服务,在欧美兴盛多年,早已是成熟有效的结算融资工具,我国的出口企业仍满足于传统的信用证项下的结算和融资方式,保理对于他们来说还相对陌生,市场接受程度较低。另一方面,我国出口企业的信用风险管理机制缺乏也是重要原因。据

商务部统计,我国出口业务的坏账率高达5%,在发达国家,这一数字是0.25%至0.5%,我国每年因出口产生的海外坏账在300亿美元左右。在对1000家中国外贸企业的调查中,68%的企业有过因海外买家信用风险所造成的拖欠货款和合同违约的遭遇。很多企业急于在海外市场上拿到订单,对海外买家的信用风险没有有效的防范措施,也不知道运用保理这项金融组合产品消除风险、保障利益。

  同时,也有专家指出,中小企业对保理业务不太热衷,还与中小企业出口商品多为日常消费品和电子产品,利润率较低有很大关系。

  中信银行国际业务部总经理周华介绍说:“一直以来,在中小企业中存在这样一种认识,银行既要给我提供服务,最好同时又不要收费。”比较而言,使用信用证费用小于5%,而保理综合费用为6%至10%。超出几乎一倍的费用对于中小出口企业来说,负担确实较大。

  此外,我国大量出口的服装、手工艺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主观检测性强,容易引起合同纠纷。而在保理业务中,买卖双方对产品有争议或买方挑剔产品质量时,保理商又不承担付款责任。种种因素,使出口商宁愿选择传统的信用证贸易结算方式。

[上一页] [1] [2]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