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营管理 > 《中国企业家》2004 > 正文
 

曾鸣:大师的盛宴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8月12日 09:41 中国企业家

  以平常心去看待大师,才能学到真经

  文/曾鸣

  6月里,波特和韦尔奇几乎前后脚来到中国。而几天后李嘉诚先生又在汕头大学给长江商学院的同学们作了精彩讲演,一时大师云集,令人耳目不暇。而大师们带来的冲击,却很
值得回味。

  真理是朴素的

  波特和韦尔奇的讲演场面非常的轰动,听众有两种近乎对立的反映。一部分人认为讲得真好,心服口服。其实大部分道理平时都听过,但非要大师讲才信。另一部分人则认为讲得不怎么样,没什么新东西,都是些已懂的道理,没有什么可以立即帮助自己成功的秘诀。可管理没有灵丹妙药,只是朴素的真理的高超应用。真正的大师往往没有什么奇谈怪论,说的只是大白话。就像李嘉诚先生强调的,“知止”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础。大部分企业的失败是由于贪婪和缺乏自知之明。简单的道理却没有多少人能做到。

  三位大师对经营基本理念的强调,提供了辨别真伪的一个最好的坐标,也是对不少心态相当浮躁的中国企业家的一贴清醒剂。真理是朴素的。以平常心去看待大师,才能学到真经。

  东西方差异

  韦尔奇讲演时的咄咄逼人、对观众反应的极度敏感和对现场气氛的掌控,不愧为“全球第一CEO”的明星风范;而李嘉诚的循循善诱,娓娓道来,全然一派“华人商界领袖”的气度。东西方差异表现得极为明显。另外很有意思的一点,是两者都强调人的重要性,但韦尔奇反复强调挑选最好的人,而李嘉诚则强调内省的重要。韦尔奇坚持末位淘汰是最有效的机制,这种残酷竞争即使对被淘汰的人也是一种仁慈。而李嘉诚则非常自豪,在西方的经营模式里渗入一点中国人的人情味,90%的高层员工终身都在他的公司工作。

  管理学家和企业家的不同

  韦尔奇认为GE的战略就是“数一数二”,而波特则明确指出目标并不等于战略。谁对谁错?听众一定要明白两者出发点的根本不同。波特是管理学家,他讲的是普遍规律,要求的是严谨。韦尔奇是企业家,他讲的都是个例,往往没有普遍的借鉴意义。GE作为一个庞大的、成熟的多元化企业,在总部层面的确没有明确的战略。听韦尔奇讲话,重要的是领悟他的管理逻辑。GE可以照着“数一数二”的原则,轻轻松松地把电视全球第四的RCA卖给汤姆逊,换回对方全球第六的医疗设备,然后利用GE的资源和管理优势,将新业务发展成全球第一。中国企业又有多少资本可以腾挪?

  另一个非常容易误导的问题是,当被问到GE有多少名战略规划人员时,韦尔奇斩钉截铁地说“一个也没有”。如果有哪个中国企业家虔诚地去执行这句话,就会大错特错。因为中国企业处于和GE完全不一样的历史发展阶段。GE在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推行战略规划,曾经拥有极为庞大的规划人员。发展到今天,战略规划已经成为GE员工非常基本的一项能力,正式冗长的规划也和已成为巨无霸的GE不相符合。为了打破官僚性,韦尔奇才强调总部不需要专门的战略规划人员。而大部分中国企业现在连战略是什么还没弄清楚,也没有任何战略制定的能力,如果从韦尔奇那里以为找到了不需要战略的借口,那就大错特错了。

  另一个很有意思的细微差别是,作为企业家的韦尔奇对任何问题,即使明显有困难回答的问题,都要给出自己的答案,而作为管理学家的波特,虽然同样自信,却常常会说“我不知道”,“别人有不同的看法”。

  听管理学家讲演,重要的是怎么去超越,但不能违背一些基本的管理原则。

  听企业家讲演,一定要明白他的经验的背景是什么,“悟”出运用的奥妙,千万不能生搬硬套。

  (作者为长江商学院教授)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阿拉法特逝世
驻伊美军围攻费卢杰
胡锦涛出席APEC峰会
有影响力企业领袖评选
世界杯预赛国足VS香港
歌手江涛涉嫌携带毒品
车市“小鬼”当家?
今冬采暖季节实用攻略
新北京规划为宜居城市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