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疆到美的 多家知名企业“反内卷、反加班”

从大疆到美的 多家知名企业“反内卷、反加班”
2025年03月11日 01:16 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王晶    每经编辑 宋思艰    

  当下“996”文化在互联网行业持续引发争议,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开展反内卷、反加班的行动。

  近日,无人机龙头企业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疆)叫停加班文化,引发广泛关注。据悉,大约两周前大疆开始实施“强制不让加班超过晚上9点”的政策,即一到晚上9点,主管和HR(人事)会分三轮赶人下班,禁止员工加班。该消息在上周末登上社交媒体热搜。

  3月10日晚上8点20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来到位于深圳南山区的大疆总部基地“天空之城”。多位大疆员工确认,公司确实执行了强制下班政策。“今天(指3月10日)晚上8点半我就被赶下来了,(晚上)8点半开始赶一波,让大家在(晚上)9点前陆续都下班,从效果来看,大家上班的时候会更高效一点。”晚上9点,陆续有百位员工从“天空之城”离开。截至发稿,“天空之城”部分楼层灯光依旧明亮,有员工提示称:“灯是持续亮着的。”

  大疆并非首个加入反加班行列的企业。3月10日,有消息称,美的也开始执行强制下班政策。过去,加班文化被视为敬业和拼搏的象征,但长期加班被指不仅会影响员工身体健康,还会导致心理压力过大,并且加班也并不意味着高效。如今,多家大厂开始向职场内卷说不,或将形成标杆效应,不仅会提升企业的雇主品牌吸引力,员工还能通过技能提升与时间管理在8小时内创造价值。不过,也有人担忧“强制下班”是否会成为取消加班费的变相降薪,实际上大厂员工的KPI(关键绩效指标)压力并未减少,或导致一些员工将工作带回家处理。

  实探大疆总部

  近日,在社交平台上,不少大疆员工晒出了自己被“赶”下班的经历;有员工称“经历人生中第一次被赶出公司”;还有的员工称喜迎强制下班晚高峰。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王晶 摄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王晶 摄

  3月20日,在大疆总部基地,有员工对记者表示:大疆长期实行上午9点至10点30分的弹性上班制度,去掉中午午餐、午休的一个半小时,实际上班达到七个半小时即可下班。公司目前不让加班超过晚上9点是希望大家能更好地平衡生活与工作,并且关注提效,现在员工更多的是感受到不鼓励加班的导向,也不会有下班早走的心理负担。

  据她介绍,经过这次政策调整后,包括她在内的一些员工每天早上会早一些抵达公司。她认为,现在更高效,因为大家作息规律,来得也早了,这是一个正循环。

  对于外界质疑的大疆强制下班是否会导致员工回家继续加班,一位工作了三年的员工表示:办公电脑是不能被带回家的,如果要带办公电脑回去,需要申请,所以这次的政策有实质性的好处。以前大疆也鼓励工作日有一天可以晚上7点半下班,但是比较忙碌的时候就不能早走。这次是强制性的,大家都觉得挺好,下班后有自己的生活。

  多家公司“反内卷”

  大疆并非首个加入反加班行列的企业。3月10日,有消息称,美的也开始执行强制下班政策,即规定晚上6点20分强制下班。与此同时,微博热搜下,多个美的官方账号也回应称“被老板催着关灯下班”、“到了(晚上)6点就回家”。

  随后,美的集团方面针对上述消息回应称,早在今年初,美的就明确了关于简化工作方式要求的“六条禁令”,其中就包括“严禁下班时间开会、形式主义加班”。

  此前的2月5日,名创优品创始人、董事会主席兼CEO叶国富在公司内部发布了新春开工寄语,向员工提出六大要求:严禁一切形式主义;简化沟通形式;坚持会议“333”原则;精简决策环节;提升审批效率;坚持数字化提效。其中,坚持会议“333”原则是指:内外部会议以30分钟为宜,最长不超过1小时;汇报资料不超过3页;重大事项若经3次讨论无果则及时叫停。

  此外,去年10月,内卷严重的光伏行业也发出了“反内卷”的声音。2024年10月14日,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发文表示,近段时间以来,光伏产品市场价格持续下滑,整个行业陷入了非理性竞争的恶性循环中。为落实2024年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维护光伏市场公平竞争秩序,引导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于2024年10月14日在上海举行防止行业“内卷式”恶性竞争专题座谈会。各位企业家及代表就“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强化市场优胜劣汰机制,畅通落后低效产能退出渠道”及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充分沟通交流,并达成共识。

  封面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孔泽思 摄

  AI延伸阅读

  多家企业开启“反内卷”的深层次背景(由DeepSeek生成)

  一、‌经济转型压力:从“规模扩张”到“质量效率”‌

  ‌产能过剩与利润归零的倒逼‌

  中国制造业(如光伏、家电)长期依赖低成本劳动力扩张规模,但全球需求放缓导致价格战加剧,行业陷入“增产不增收”的恶性循环。例如,2023年光伏组件价格暴跌40%,头部企业净利润率跌破5%,倒逼美的、海尔等企业通过“反形式主义加班”降低隐性人力成本,聚焦技术升级‌。

  互联网行业(如电商、本地生活)用户增长见顶,平台从“流量争夺”转向“存量深耕”。拼多多取消“仅退款”规则、美团优化骑手考核,本质是减少无效内耗,提升单位人效‌。

  ‌国际竞争的技术壁垒升级‌

  欧美通过《芯片与科学法案》《反强迫劳动法案》等限制中国低端产能出口,迫使企业转向高附加值领域。例如,大疆为规避美国制裁风险,将研发重心从“低价走量”转向无人机核心算法突破,要求研发团队“强制双休”以保障创新效率‌。

  二、‌政策与监管的强力驱动‌

  ‌中央政策定调“高质量发展”‌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破除内卷式发展”,明确要求企业减少低效重复劳动。市场监管总局对“二选一”“大数据杀熟”等内卷式竞争开出的百亿级罚单,直接推动互联网平台调整运营策略‌。

  人社部2025年修订《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将“隐形加班”(如微信群指令、居家待命)纳入监管,企业为避免法律风险主动规范工时管理‌。

  ‌地方政府的产业升级考核‌

  广东、浙江等地将“单位GDP能耗”“研发投入强度”纳入政绩考核,倒逼地方政府清理低效产能。例如,深圳对“人均产值低于50万元”的企业征收阶梯式能源附加费,迫使富士康等代工厂优化生产流程,减少无效加班‌。

  三、‌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变革‌

  ‌人口红利消退与人力成本飙升‌

  中国劳动年龄人口连续11年下降,制造业普工工资年均涨幅超8%,但“996”模式导致员工流动率高达30%。企业发现:延长工时反而增加培训成本和事故风险(如2023年某新能源电池厂因员工过劳导致生产线爆炸),倒逼美的通过“18:20清场”降低综合用工成本‌。

  ‌新生代劳动者的价值觉醒‌

  90后、00后员工将“工作尊严”置于薪酬之上,抵触“开会表演”“PPT内卷”等形式主义。智联招聘调研显示,83%的Z世代因“无效加班”选择裸辞,迫使企业重塑管理文化。例如,海尔取消“周末团建打卡”、小米推行“会议禁带电脑”,以提升年轻员工留存率‌。

  四、‌技术革命重构生产逻辑‌

  ‌数字化工具替代低效人力‌

  美的“数字化看板”自动生成经营分析报告,取代80%的人工报表;大疆用AI巡检系统减少60%的质检人力。技术升级使企业意识到:依赖“人海战术”反而阻碍效率提升‌。

  华为“AI编码助手”将程序员从重复劳动中解放,推动考核标准从“代码行数”转向“算法创新”,客观上消解了“熬夜冲KPI”的文化土壤‌。

  ‌全球化协作的时区约束‌

  跨国企业(如TikTok、Shein)需24小时对接欧美市场,原“全天候待命”模式导致员工身心俱疲。强制9点下班后,SHEIN改用异步协作工具(如Notion、Figma)提升跨时区沟通效率,反而缩短产品上线周期‌。

  总结:反内卷是多重危机的系统性响应

  企业“反内卷”并非单纯的人文关怀,而是‌经济转型、政策约束、人力成本和技术革命‌四重压力下的生存选择:

  ‌经济层面‌:告别“以命换增长”的草莽时代,向精益管理要利润;

  ‌政策层面‌:规避法律风险,响应国家产业升级号召;

  ‌社会层面‌:适应劳动力从“工具人”到“价值主体”的认知跃迁;

  ‌技术层面‌:用数字化重构生产函数,摆脱低水平人力消耗。

  这场变革的终极目标,是推动中国企业从“内卷红海”跃入“创新蓝海”,在全球价值链中争夺更高生态位‌。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张迪

加班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3-14 浙江华远 301535 --
  • 03-14 胜科纳米 688757 --
  • 03-11 新亚电缆 001382 7.4
  • 03-11 矽电股份 301629 52.28
  • 03-10 江南新材 603124 10.54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