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财经天下WEEKLY 张向阳
编辑 | 吴跃
随着首个非遗版春节的来临,人们告别了龙年,走进了蛇年。在过去一年中,尽管外界环境波澜起伏,但仍有不少企业家带领公司穿过重重迷雾,实现了业绩的增长,过上了一个实实在在的肥年。为此,《财经天下》特别推出“大佬的肥年”专题,将目光聚焦在这群了不起的企业家身上。本篇讲述的是河南夫妇靠卖猪去年大赚超190亿元的故事。
01 大增500%,年赚超190亿
2024年,牧原股份(37.710, -0.50, -1.31%)赚翻了。
在2023年的时候,猪企普遍处于“卖一头亏一头”的状态之中。作为中国也是全球养殖规模最大的猪企,总部位于河南南阳的牧原股份,也不例外。2023年,牧原股份归母净利润亏损了42.63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亏损了40.26亿元。
2024年,牧原股份不仅实现了经营业绩的扭亏为盈,而且增幅惊人。
![](http://n.sinaimg.cn/sinakd20250129s/520/w840h480/20250129/9277-402917d16edf777bee6ee793aa7b9421.jpg)
不久前,牧原股份发布了2024年年度业绩预告,预计全年实现净利润180亿元至190亿元,同比增长532%至556%;归母净利润170亿元至180亿元,同比增长499%至522%;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90亿元至200亿元,同比增长585%至610%。
虽然牧原股份在业绩预告中并未提及营收具体情况,但从几项利润指标,尤其是更能反映企业主营业务实际经营情况的扣非净利润来看,超过了190亿元,对于牧原股份而言,2024年的确是丰收年。
养猪行业存在“猪周期”,几乎不存在业绩持续稳定增长的猪企,尤其是在早些年,几大巨头猪企的养殖规模还不是很大、行业集中度偏低的时候,亏的年份巨亏、赚的年份大赚的特征尤其明显。
在近几年的“超级猪周期”中,牧原股份的归母净利润在2020年达到了274.51亿元的历史最高。回头看,这也是其到目前为止这一指标的最高峰。而2024年牧原股份归母净利润预计超170亿元,是牧原股份发展史上的第二高,仅次于猪企们赚得盆满钵满的2020年。
回顾牧原股份的2024年,第一季度的时候,还未从亏损的泥沼中走出,整个第一季度归母净利润亏损了23.79亿元;第二季度开始扭亏,归母净利润为32.08亿元;第三季度更是大赚96.52亿元。综合来看,其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04.81亿元,同比增长近669%。
可见,第四季度在猪价有所下降的情况下,牧原股份仍实现了超65亿元的归母净利润。
综合全年来看,牧原股份及背后的秦英林家族2024年无疑过了一个肥年。
不只是牧原股份,养猪行业的大小巨头们的业绩,2024年普遍迎来了爆发。
截至1月20日,A股养猪三巨头——牧原股份、温氏股份(16.250, -0.19, -1.16%)、新希望(9.100, 0.24, 2.71%)之中,温氏股份也发布了业绩预告。养殖规模位列行业第二的温氏股份,预计2024年营业收入超1000亿元,归母净利润90亿元至95亿元,而上一年亏损了64亿元。
温氏股份不光养猪,还养鸡。不过,其在公告中称,2024年,生猪养殖业务利润同比大幅上升,实现扭亏为盈。
在其他猪企中,如天邦食品,预计20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3.60亿元至15.60亿元,上年亏损近29亿元;大北农(4.150, -0.04, -0.95%)预计2024年归母净利润3亿元至4亿元,上年亏损超21亿元……
2024年对猪企而言,过得都还不错。但是,对比下来,牧原股份2024年的业绩冠绝行业。
在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大会上,牧原股份称,受益于生猪出栏量的增长,以及生猪价格的上涨,公司利润大幅增长,同时,公司主要生产指标同比也有较大提升。
02 老板稳坐河南首富之位
牧原股份业绩大增,其掌舵者秦英林继续稳坐河南首富之位。
在2024年胡润百富榜上,秦英林、钱瑛夫妇以1350亿元的财富位列榜单第16位,蝉联了河南首富,就连雷军也是他身后的追赶者——雷军以1300亿元财富排在第19位。
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末,秦英林、钱瑛夫妇通过直接和间接的方式持有牧原股份54.63%的股份,为牧原股份实际控制人。2024年12月,牧原股份董事会换届,秦英林连任牧原股份董事长兼总裁,张瑛继续任董事。
不管是个人财富还是企业规模,牧原股份在行业内都是第一,且领先优势明显。
这一切,缘起于22头猪。
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马山口镇河西村,是秦英林出生的地方。幼时家境艰苦,父母靠养鸡、养猪供他上学。高中读到半路,秦英林一度想丢下学业回家帮父母养猪。父母劝他回学校努力学习——知识才能改变命运。
《南阳日报》曾报道称,高中毕业后,秦英林本可报考更好的大学,但他毅然选择了河南农业大学畜牧专业。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了南阳一家国营肉联厂。这让很多人都艳羡——他终于可以走出农村,端上“铁饭碗”了。
可是,秦英林想的却是养猪。
秦英林的妻子钱瑛,毕业于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兽医专业。两个人在同一个单位上班。但是,很快,他们就辞职去创业了。
1992年,乘着改革的春风,27岁的秦英林和妻子钱瑛又回到了河西村。在乡亲们异样的目光中,夫妻二人买来了22头猪,正式走上了养猪致富之路。不幸的是,这22头猪因病几乎死光。他们不改执着,四处托人贷款,从头开始。
一点点突破困境后,他们的养猪事业终于有了起色。1995年,秦英林开始规模化生猪养殖。2000年,成立了牧园养殖公司,并开展生猪育种工作。2002年,公司更名为河南省内乡县牧原养殖有限公司。
这就是牧原股份的前身。
十多年后的2014年,秦英林夫妇带着壮大起来的牧原股份登陆A股。随之,夫妻俩的财富水涨船高——上市当年,就以90亿元的财富超过辅仁药业的朱文臣,成为了河南首富。
这一次的登顶只是个开始。之后,秦英林连续多次成为河南首富,尤其是在猪价的一片涨声中,牧原股份凭借“自繁自养一体化”的养殖模式快速扩张,秦英林的财富雪球也越滚越大。
2019年,秦英林成为了千亿富豪;2020年,他在胡润富豪榜上的财富达到了2000亿元,这位河南首富的故事也迎来了高潮。
牧原股份的业务线也越来越长。其从2020年开始加快布局屠宰产能,逐渐形成了集饲料加工、生猪育种、生猪养殖、屠宰加工为一体的猪肉产业链。
牧原股份屠宰事业部的总裁是秦英林、张瑛的儿子——秦牧原。1995年出生的秦牧原,已经成为牧原股份的核心高管之一。更有意思的是,秦牧原与牧原股份同名。可见,秦英林、张瑛夫妇也将牧原股份视作其子。
在猪价的周期起伏之中,秦英林仍然保持着1000亿以上的财富。2024年,虽然牧原股份的股价年内是负增长,但秦英林依然是河南首富。
作为行业龙头与行业首富,牧原股份与秦英林也在做公益,同时在为养猪事业连接高校科研。
2024年9月,牧原股份向杭州市西湖教育基金会捐赠1亿元,其中4000万元用于资助西湖大学参与支持共建的南阳市西湖牧原合成生物研究院的建设及发展。
这已是秦英林及牧原股份第四次向杭州市西湖教育基金会捐赠了。2023年,牧原股份向杭州市西湖教育基金会捐赠1亿元。2019年与2020年,秦英林分别向西湖教育基金会捐赠其所持1亿元、8亿元市值对应数量的牧原股份股票。
公告显示,秦英林担任西湖大学董事会副主席,钱瑛担任西湖大学荣誉董事,牧原股份首席人力资源官王春艳担任南阳市西湖牧原合成生物研究院副院长。
此外,2022年,河南农业大学120周年校庆之际,作为该校1985级校友,秦英林向母校捐赠了10亿元,用于共建农大牧原畜牧产业联合研究院。
03 量价齐升,成本持续下降
“凭什么比别人多(赚)一点,还要靠管理……”在2024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秦英林分享了关于自己养猪数年对行业周期的理解,强调了管理的重要性。
2024年牧原股份大赚,确实与管理密切相关。
猪企利润能迎来爆发式增长,直接因素有三个:成本、销量、售价。而牧原股份在这三方面均有优势——猪卖得更多了,成本持续下降,同时,生猪销售价格也上升了。
牧原股份披露的销售简报显示,2024年销售生猪7160.2万头,其中商品猪6547.7万头,仔猪565.9万头,种猪46.5万头,生猪销售收入共1362.25亿元。
从2019年至2023年,牧原股份生猪销售量分别为1025.3万头、1811.5万头、4026.3万头、6120.1万头、6381.6万头。可见,牧原股份2024年的生猪销量,再创历史新高。
从2019年到2024年,牧原股份的生猪销量,五年间增长了6倍。
仅2024年,牧原股份销售的生猪就增长了778.6万头。牧原股份2024年的增量比绝大多数猪企一年的销售总量还要多。
同时,从2024年4月份开始,牧原股份的商品猪价格开始了较为明显的上涨,8月份迎来阶段性高点19.71元/千克,虽然9月出现转折开始下降,但是,仍高于上年同期,且养殖成本还在下降。
近两年,牧原股份的生猪养殖完全成本持续下降,2024年以来更是持续走低。
牧原股份完全养殖成本1~2月为15.8元/千克,3月降至15.1元/千克,4月降至14.8元/千克,5月降至14.3元/千克,6月降至14元/千克左右,7月降至13.8元/千克,8月降至13.7元/千克,而且,还在持续下降。
牧原股份称,9月的生猪养殖完全成本已降至略低于13.7元/千克,10月的生猪养殖完全成本已降至13.3元/千克,11月降至13.1元/千克,12月实现了13元/千克左右的目标。
相较于2024年年初,年末时生猪养殖完全成本已降近18%。
相比之下,其他猪企的成本也在下降,但牧原股份领先于行业。这离不开牧原股份一体化的养殖模式,对饲料等原材料成本的控制,以及生产效率的提升。
近些年,行业扩张迅猛,牧原通过其“自繁自养一体化”的模式跑了出来,助其超过温氏股份一跃成为行业第一,并且差距越来越大。牧原股份称,公司统一采用“全自养、全链条、智能化”养殖模式,并在此养殖模式下,探索出了“轮回二元育种体系”。而同行业可比公司中,绝大多数上市公司都多多少少采用了与农户合作的模式。
牧原股份曾提到过,养殖模式的不同,对于养殖成本构成和平均养殖成本等均有一定影响,进而造成毛利率的差异。
此外,利用技术创新,提升生产效率、降低豆粕使用量,也使牧原股份的养殖成本得以进一步降低。
近两年,饲料原材料价格在降低,而且下降比较明显。此外,牧原股份长期以来致力于推动低豆日粮在养猪上的应用,降低了豆粕的使用量。此外,成活率、饲料料比等生产环节生产效率的改善,都使其进一步控制了养殖成本。
牧原股份还与西湖大学合作成立了实验室,通过合成生物技术生产氨基酸,未来想进一步替代豆粕。
通过降各种成本,以及提高生产、管理效率等措施,叠加行业周期的变化,牧原股份2024年赢得了阶段性大丰收。
牧原股份称,公司将持续做好生猪健康管理和生产管理,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提升养殖成绩,进一步降低公司整体生产成本。“在不考虑饲料原材料价格波动的情况下,公司希望今年可以阶段性达到12元/千克的成本目标。”
未来,价格起伏不定,供应量到了一定的阶段,因此,降成本仍是猪企们追逐的核心。
农业农村部生猪产业监测预警首席专家王祖力表示,2025年生猪供应量会超过2024年,行情相对会差一些,生猪养殖效益大概率将转向微利甚至亏损。“未来两三年,行业产能可能长期维持在相对饱和的状态。这意味着,产能难以大幅减少,养猪业或将进入微利时代。”
![](http://img.t.sinajs.cn/t5/style/images/face/male_180.png)
![](http://img.t.sinajs.cn/t5/style/images/face/male_180.png)
![](http://n.sinaimg.cn/sinanews/eb9bf575/20190108/TouXiang120.png)
![](https://tvax4.sinaimg.cn/crop.408.0.488.488.50/008em4K3ly8gmuakthdk0j31400u04as.jpg)
![](https://tvax4.sinaimg.cn/crop.320.140.800.800.50/008em4Khly8gmubbbgo1aj31400u0go7.jpg)
![](http://n.sinaimg.cn/sinanews/eb9bf575/20190108/TouXiang120.png)
![](https://tvax4.sinaimg.cn/crop.408.0.488.488.50/008em4K3ly8gmuakthdk0j31400u04as.jpg)
![](https://tvax4.sinaimg.cn/crop.320.140.800.800.50/008em4Khly8gmubbbgo1aj31400u0go7.jpg)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动画团队谈《哪吒2》合作:受尊重、结款快,他们是行业标杆 收起动画团队谈《哪吒2》合作:受尊重、结款快,他们是行业标杆
- 2025年02月15日
- 05:42
- APP专享
- 扒圈小记
3,663
哪吒2票房超110亿 进入全球影史票房TOP12
- 2025年02月15日
- 05:30
- APP专享
- 扒圈小记
2,235
超157亿元!饺子登顶中国导演票房榜,仅靠《哪吒之魔童降世》《哪吒之魔童闹海》两部作品
- 2025年02月15日
- 02:31
- APP专享
- 北京时间
1,583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http://n.sinaimg.cn/finance/72219a70/20180103/_thumb_23666.png)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投资研报 扫码订阅
股市直播
-
趋势起航今天 04:27:02
【2月15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完成20061.8万人次】据交通运输部,2025年2月15日(春运第33天,农历正月十八),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20061.8万人次,环比增长0.5%,比2024年同期增长11.6%。 -
趋势领涨今天 04:04:48
【公募主动量化基金业绩攀升 成长配置权重提升贡献超额,收益】开年以来,A股市场活跃度明显改善,利好公募量化基金超额,收益的获取。数据显示,金信量化精选、华商计算机行业量化、浦银安盛港股通量化优选等多只基金年内回报超过10%,博时智选量化多因子、博时ESG量化选股、招商量化精选、申万菱信智能生活量化选股等多只基金净值创成立以来新高。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公募主动量化基金超额,收益多来源于小微盘,而近几个季度以来公募主动量化基金逐步提升成长配置权重,而这也成为公募主动量化基金业绩持续攀升的重要因素之一。 -
趋势起航今天 03:56:04
二、杭州六小龙杭州六小龙分别是游戏科学、深度求索、宇树科技、云深处科技、强脑科技和群核科技。它们均为“互联网之都”杭州近年来崛起的处于新技术领域前沿、在业内具有影响力的“科技新贵”。周末吹得非常火爆,主要原因:1、杭州“六小龙”之一群核科技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2、江苏省通过机关报做了南京为何出不来“杭州六小龙”的反思;3、瑞银的一篇研报刷屏,DeepSeek催化中国资产重估周末,很多人拿美国七姐妹跟中国巨头相比,结论是中国科技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美国七姐妹是苹果、谷歌、亚马逊、微软、Meta、特斯拉、英伟达;中国七大巨头是小米、联想、比亚迪(sz002594)、中芯国际(sh688981)、阿里巴巴、腾讯、美团。瑞银报告说DeepSeek催化中国资产重估;高盛报告说,DeepSeek突破性的低成本人工智能模型已成为全球投资者重新评估中国资产的“催化剂”。不管外资是不是吹,但DeepSeek必将催化中国资产全面重估,科技股继续是市场主线。 -
趋势起航今天 03:55:19
2015年发生股.灾时,中证金融公司和中央汇金作为国家队救市,买了很多股票,后来中证金融公司一部分股票减持,另一部分股票都转给了中央汇金。现在财政部和中证金融公司又将很多股票转移给了中央汇金,中央汇金的大股东是中投公司,中投公司有四张牌照,中央汇金现在又收到了中证金、信达、长城等三张牌照,相当于中央汇金现在手握七张牌照,后期进行证券整合、处理不良资产是手到擒拿,所以,证券整合、资产重组应该要拉开序幕,下周就看市场炒不炒作了!中金公司(sh601995)现在有钱,有股票,基本能够控制整个市场,所以,将他们称之为平准基金,应该不为过!但经过这次整合以后,后期应该不会推出平准基金了,中央汇金大概率就是所谓的平准基金。 -
趋势起航今天 03:55:11
一、平准基金周末影响最大,也是大家最期待的就是平准基金,主要是上面又出现了大动作。1、东兴证券(sh601198)、信达证券(sh601059)、统一股份(sh600506)、银宝山新(sz002786)实际控制人将变更为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重点是这四家公司以前的大股东都是财政部,现在变成了中央汇金。2、长城资产:公司股东拟将所持公司73.53%股权划转至中央汇金;3、中国信达:财政部拟无偿划转221.37亿股内资股至中央汇金;4、中证金融公司:公司股东拟将所持公司66.7%股权划转至中央汇金。中国的四大国有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分别是中国信达、长城资产、东方资产和中国华融,全部成立于1999年。当初成立的目的主要是处理四大行乱账和不良资产。这四家公司大股东开始都是财政部,后来中国华融因为自身问题,大股东改成了中信集团。中证金融公司成立于2011年10月,主要业务是为融资融券业务提供资金和证券的转融通,为开展转融通业务筹集资金和证券。大股东是沪深交易所、四大期货交易所和中证登公司,也就是证监会的亲儿子,这里,你们就应该懂了,为什么当初转融通做空不能停了吗? -
趋势起航今天 03:55:05
两大事件 股民沸腾 平准基金要来了吗这个周末消息面不平静,主要是央行公布了经济数据、杭州六小龙有一个要上市和平准基金要问世,这三件大事,不管拿出哪一件都会让股民沸腾,但影响最大的还是六小龙和平准基金,周末都吹爆了!所以,我们现在再来聊一聊这两大事件。 -
趋势领涨今天 02:18:16
【公募主动量化基金业绩攀升 成长配置权重提升贡献超额收益】开年以来,A股市场活跃度明显改善,利好公募量化基金超额收益的获取。数据显示,金信量化精选、华商计算机行业量化、浦银安盛港股通量化优选等多只基金年内回报超过10%,博时智选量化多因子、博时ESG量化选股、招商量化精选、申万菱信智能生活量化选股等多只基金净值创成立以来新高。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公募主动量化基金超额收益多来源于小微盘,而近几个季度以来公募主动量化基金逐步提升成长配置权重,而这也成为公募主动量化基金业绩持续攀升的重要因素之一。 -
趋势领涨今天 00:54:51
【“惠“聚元宵】乐享头彩!即日起《潜伏擒牛》VIP课程全场六折,半年VIP课程低至881元/月;更有月课1088元/月,季课6折3088元/三个月。活动过后价格会提升,切勿错过!加入至尊擒牛VIP:享四大顶级服务 【1】购买VIP自动加入私密小直播间!【2】每周3-5只超短金股调入调出服务,适合实时看盘的投资者!【3】每日一份高端内部绝密文章:包含明日布局、热点版块、指数预判!【4】每月2~3只高端中线金股服务!VIP超短、中线个股均有涉足,让上班族也能跟上VIP节奏!赶紧戳,直接购买:【更多独家重磅股市观点请点击】【更多独家重磅股市观点请点击】 -
趋势领涨今天 00:53:46
二、杭州六小龙杭州六小龙分别是游戏科学、深度求索、宇树科技、云深处科技、强脑科技和群核科技。它们均为“互联网之都”杭州近年来崛起的处于新技术领域前沿、在业内具有影响力的“科技新贵”。周末吹得非常火爆,主要原因:1、杭州“六小龙”之一群核科技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2、江苏省通过机关报做了南京为何出不来“杭州六小龙”的反思;3、瑞银的一篇研报刷屏,DeepSeek催化中国资产重估周末,很多人拿美国七姐妹跟中国巨头相比,结论是中国科技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美国七姐妹是苹果、谷歌、亚马逊、微软、Meta、特斯拉、英伟达;中国七大巨头是小米、联想、比亚迪(sz002594)、中芯国际(sh688981)、阿里巴巴、腾讯、美团。瑞银报告说DeepSeek催化中国资产重估;高盛报告说,DeepSeek突破性的低成本人工智能模型已成为全球投资者重新评估中国资产的“催化剂”。不管外资是不是吹,但DeepSeek必将催化中国资产全面重估,科技股继续是市场主线。 -
趋势领涨今天 00:53:41
这个周末消息面不平静,主要是央行公布了经济数据、杭州六小龙有一个要上市和平准基金要问世,这三件大事,不管拿出哪一件都会让股民沸腾,但影响最大的还是六小龙和平准基金,周末都吹爆了!所以,我们现在再来聊一聊这两大事件。一、平准基金周末影响最大,也是大家最期待的就是平准基金,主要是上面又出现了大动作。1、东兴证券(sh601198)、信达证券(sh601059)、统一股份(sh600506)、银宝山新(sz002786)实际控制人将变更为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重点是这四家公司以前的大股东都是财政部,现在变成了中央汇金。2、长城资产:公司股东拟将所持公司73.53%股权划转至中央汇金;3、中国信达:财政部拟无偿划转221.37亿股内资股至中央汇金;4、中证金融公司:公司股东拟将所持公司66.7%股权划转至中央汇金。中国的四大国有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分别是中国信达、长城资产、东方资产和中国华融,全部成立于1999年。当初成立的目的主要是处理四大行乱账和不良资产。这四家公司大股东开始都是财政部,后来中国华融因为自身问题,大股东改成了中信集团。中证金融公司成立于2011年10月,主要业务是为融资融券业务提供资金和证券的转融通,为开展转融通业务筹集资金和证券。大股东是沪深交易所、四大期货交易所和中证登公司,也就是证监会的亲儿子,这里,你们就应该懂了,为什么当初转融通做空不能停了吗?2015年发生股.灾时,中证金融公司和中央汇金作为国家队救市,买了很多股票,后来中证金融公司一部分股票减持,另一部分股票都转给了中央汇金。现在财政部和中证金融公司又将很多股票转移给了中央汇金,中央汇金的大股东是中投公司,中投公司有四张牌照,中央汇金现在又收到了中证金、信达、长城等三张牌照,相当于中央汇金现在手握七张牌照,后期进行证券整合、处理不良资产是手到擒拿,所以,证券整合、资产重组应该要拉开序幕,下周就看市场炒不炒作了!中金公司(sh601995)现在有钱,有股票,基本能够控制整个市场,所以,将他们称之为平准基金,应该不为过!但经过这次整合以后,后期应该不会推出平准基金了,中央汇金大概率就是所谓的平准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