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年,听北京大学教授赵冬梅讲,如何背起从经典到未来的文化行囊

在新年,听北京大学教授赵冬梅讲,如何背起从经典到未来的文化行囊
2025年01月29日 08:42 媒体滚动

转自:上观新闻

在阅读的广袤天地中,《读书周刊》有幸与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赵冬梅展开深度对话,探寻书籍背后的无尽奥秘。此次访谈涵盖了书籍价值、旧书重读、学术与大众阅读的融合以及亲子阅读等方面,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全面且深刻的阅读版图。

愿您汲取其中的阅读智慧,开启属于自己的阅读之旅。

书籍的生命

精神在时间长河中延续

上观新闻:在如今出版业蓬勃发展、新书如潮水般涌来的时代,您如何看待一本书的生命力呢?

赵冬梅:我一直觉得一本书的诞生应当是厚积薄发的过程,绝非在催工之下仓促完成的。就像我自己的创作,每一本书都是十几二十年知识积累与思考沉淀的结晶。回顾历史,古代的作者们著书立说往往怀揣着不朽的梦想:司马迁写《史记》,藏之名山,传之后世;孔子作《春秋》,更是为了给未来的社会留下智慧的指引。在历史学的范畴内,我们的写作是极其严肃且郑重的,都期望作品能够经受住时间的考验,流传久远。

虽说如今我们不敢奢望自己的书能在一两百年甚至一千年后仍被人们传颂,但在创作之时,心中必然要有这样的追求。我们希望所写的书不仅仅在当下能吸引读者的目光,更要拥有跨越时间的价值。每一位严谨的作者都会对自己的作品抱有这样的期许,即便最终能否达成难以确定,但这始终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书籍是人类精神在时间长河中的延续,它们应当超越我们短暂的肉体生命,成为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上观新闻:作为读者,如何判断一本书是否具备这种跨越时间的价值呢?

赵冬梅:从读者的角度去考量,当我们为孩子挑选书籍时,往往会倾向于那些历经岁月沉淀的经典之作。其中包括闻名世界的文学名著,以及本民族文化中的瑰宝,像《论语》、唐诗宋词等。这些书籍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类的智慧精华,能够为孩子们的成长奠定坚实的思想文化基础。

而从出版行业的视角来看,当前市场上虽然新书不断涌现,但其中不乏一些只是一时畅销的作品,它们在内容深度和思想价值上经不住仔细推敲。我平时有听书的习惯,在这个过程中就发现有些登上畅销书榜的书籍,表面上看起来很有吸引力,但实际上只是运用了一些看似科学的数据和新奇的概念进行包装,背后或许还隐藏着商业利益的驱动。真正能够跨越时间的书籍,无论是在内容的丰富性、思想的启迪性还是文化的传承性方面,都能够持续地为读者提供滋养,让不同时代的读者都能从中获得新的感悟和收获,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价值愈发凸显,而不是如过眼云烟般迅速消散。

旧书新韵

它们就像一面面镜子

上观新闻:在您丰富的阅读经历中,一定有许多令您印象深刻的旧书吧?

赵冬梅:那肯定要说到王亚南教授的《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于1948年首次出版。其实我很早就知晓这本书的存在,在20岁左右上政治制度史课程的时候,我的导师就向我推荐过。但那时的我年轻气盛,知识储备和人生阅历都还不足,所以尽管接触过这本书,却始终读不进去。直到最近,我因为要进行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尤其是皇帝制度之下的治理理论的总体梳理和研究,才再次拿起这本书。这一次阅读,我发现它简直就是一座宝藏。

王亚南教授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从独特的视角对中国古代官僚制度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书中的观点和分析方法让我对古代政治制度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它帮助我填补了许多知识的空白,也为我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还有蒙文通先生,我在攻读博士学位的时候才开始接触到他的作品。他在史学史、思想史以及宋史等领域都有着深厚的造诣,他的文章和书籍就像是一扇扇通往新学术世界的大门,每一次阅读都能让我领略到不一样的学术风景,拓宽我的学术视野,激发我的研究灵感。

上观新闻:这些旧书在您不同的人生阶段给您带来了怎样不同的阅读体验呢?

赵冬梅:就拿《红楼梦》来说吧,我在十一二岁的时候第一次读它,那时的我天真懵懂,只是单纯地把它当成一个浪漫的爱情故事来看待。我会不自觉地将自己代入其中,尤其是林黛玉的角色,幻想着那些美好的情感和情节,关注的重点也仅仅是人物之间情感纠葛的发展脉络。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人生经历逐渐丰富,对社会、人性等方面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再读《红楼梦》时,感受就完全不同了。比如读到鸳鸯抗婚这一情节,我看到的不再仅仅是表面上的热闹与冲突。我能深刻地感受到贾家这个大家族内部的腐朽与堕落,长子的荒淫无道、对母亲财产和身边人的觊觎、妻子的无能与纵容,以及王熙凤的无奈与精明、老太太的洞察一切却又无能为力。这一切都让我体会到一种深深的悲凉,仿佛看到了一个曾经辉煌的家族在内部矛盾的侵蚀下逐渐走向衰败的过程。

这就充分说明了旧书的魅力所在,它们就像一面面镜子,随着我们人生阅历的增加,能够映照出不同的景象,让我们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都能从中挖掘出新的内涵和意义。每一次重读,都是一次与作者和书中人物的重新对话,也是一次对自我和人生的重新审视。

学术与大众

搭建知识传播的桥梁

上观新闻:您刚刚提到了学术书籍,也提到了大众读物,学术书籍与大众阅读需求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呢?

赵冬梅:在学术界,我们有大量深入专业的研究成果,但这些成果大多是以严谨的学术语言和规范的学术格式呈现的,对于普通大众来说,往往晦涩难懂。然而,将学术知识普及给大众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一项工作。

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并且开始积极尝试学术普及,比如复旦大学的姜鹏老师带领大家阅读《资治通鉴》,陈正宏老师引导读者理解《史记》。这绝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要做到深入浅出,需要学者具备扎实深厚的学术功底和高超的语言表达能力。

一方面,学者要能够将复杂的学术知识进行提炼和转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让普通读者能够轻松理解;另一方面,还要确保在这个过程中知识的准确性和史观的正确性,不能为了追求通俗易懂而歪曲或简化重要的学术内容。这对讲述者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需要在专业性和通俗性之间找到一个恰当的平衡点。

上观新闻:在这个过程中,您认为存在哪些困难和机遇呢?

赵冬梅:从困难的角度来看,首先,学者们长期在专业领域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已经习惯了用专业的学术语言和思维方式进行交流和写作。要让他们突然转换思维,用大众能够接受的方式进行表达,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其次,出版行业和学术评价体系也存在一些问题。在过去,学者的写作很大程度上只注重满足学术规范和评审要求,而忽视了其传播价值和社会影响力,往往只有极少数的同行会关注这些作品。

现在虽然科普类写作被纳入了项目申报的范畴,但如果评审机制不够科学合理,就可能会引发一些不良现象。例如,只看重选题的新颖性而忽略了内容,或者过于依赖权威的意见而忽视了市场和读者的反馈。这样可能会导致一些表面华丽但实际内容空洞的科普作品获得支持,而真正有价值的作品却被埋没。

但从机遇的方面来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文化知识的需求日益增长,大众对历史、科学、文化等领域的兴趣越来越浓厚。这就为学术知识的普及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受众群体。通过合适的方式将学术知识传播给大众,不仅能够提升公众的文化素养,还能让学者的研究成果得到更广泛的认可和应用,实现学术价值的最大化。同时,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发展也为学术普及提供了更多的渠道和手段,使得知识的传播更加便捷和高效。

亲子阅读

真正从成长和需求出发

上观新闻:您曾说给孩子推荐书籍非常重要,您在这方面有什么独特的经验和心得呢?

赵冬梅:在给孩子推荐书籍这件事情上,我确实有很多的感悟。我发现孩子们的读物看似简单,但其中有些故事蕴含着深刻的内涵,甚至有些是我们成年人需要仔细思考才能领会的。

比如我儿子小时候,有一套关于野外生存的书籍,里面详细介绍了如何包扎伤口、过滤水等实用技能,他非常喜欢。这让我意识到,孩子们对于能够激发他们好奇心和探索欲的书籍往往有着浓厚的兴趣。

中国古代的诗词和古典散文是非常适合推荐给孩子的文化瑰宝。唐诗宋词中的作品大多是士大夫们在追求理想、游历山川的过程中创作的,其中既有对民间疾苦的关注,也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还有像《岳阳楼记》《记承天寺夜游》等古典散文,它们用优美的文字描绘出了壮丽的景色和深刻的情感。即使孩子在年幼时不能完全理解其中的深意,但这些经典就像在他们心中种下的一颗种子,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积累,他们会逐渐领悟到其中的美妙和价值,从而培养他们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上观新闻:除了古典文学,还有哪些现代作品适合推荐给孩子呢?

赵冬梅:在现代作品中,《小王子》无疑是一部非常值得推荐给孩子的童话。这部作品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刻的人生哲理。孩子在不同的年龄段阅读它会有截然不同的理解和感悟。

在孩子小的时候,他们可能会被小王子在各个星球上的奇妙冒险所吸引,被书中可爱的角色和有趣的情节所打动。而当孩子逐渐长大,他们会开始思考书中更深层次的含义。例如小王子与地理学家的对话,地理学家只负责记录星球上的地理信息,却从不亲自去探索,这一情节能够启发孩子对于知识、探索和实践的关系进行思考。

还有《水孩子》《格列佛游记》等作品,它们都有着独特的世界观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水孩子》通过讲述一个孩子在水中的奇幻经历,传递了关于成长、道德和自然的教育意义;《格列佛游记》则以幽默诙谐的方式展现了不同的社会形态和人性特点,能够极大地拓宽孩子的视野,让他们了解到世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在给孩子推荐书籍时,我们一定要注重书籍的内容质量和思想深度,而不能仅仅被书名或排行榜所左右。我们要真正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需求出发,为他们挑选那些能够滋养心灵、启迪智慧、传承文化的优秀书籍,让阅读成为他们成长道路上的良师益友,伴随他们一生,成为他们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

总之,无论是旧书还是新书,无论是学术著作还是儿童读物,每一本书都有着它独特的价值和意义。我们作为读者,要用心去阅读、去品味、去思考,在书的世界里不断探索和成长,让书籍成为我们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桥梁,成为我们心灵的栖息之所和智慧的源泉。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赵冬梅 读者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APP专享直播

开播时间 | 2-18 09:00
华夏基金:解盘一刻
开播时间 | 2-18 09:00
汇添富基金:金蛇起舞 策略添富 汇添富基金2025年度策略会
开播时间 | 2-18 09:00
光大证券雪姐:阳光早参-A股探底回升!市场主线在哪里?
开播时间 | 2-17 20:00
创金合信基金 张师旗:创金看市丨跌宕起伏,春季攻势如何演绎?
开播时间 | 2-17 19:30
富国基金:黄金与AI,新杠铃策略?
开播时间 | 2-17 19:00
南方基金:基金经理面对面 2025年如何稳健开局?
开播时间 | 2-17 19:00
南方基金:基金经理面对面 2025年如何稳健开局?
开播时间 | 2-17 16:00
南方基金:基金经理面对面 科技领航者 科创综指最新解读来了
开播时间 | 2-17 16:00
光大证券李泉:中央汇金将控股五大机构,金融“国家队”成焦点
开播时间 | 2-17 15:30
平安基金:低利率时代,“固收+”能上车吗?
开播时间 | 2-18 09:00
华夏基金:解盘一刻
开播时间 | 2-18 09:00
汇添富基金:金蛇起舞 策略添富 汇添富基金2025年度策略会
开播时间 | 2-18 09:00
光大证券雪姐:阳光早参-A股探底回升!市场主线在哪里?
开播时间 | 2-17 20:00
创金合信基金 张师旗:创金看市丨跌宕起伏,春季攻势如何演绎?
开播时间 | 2-17 19:30
富国基金:黄金与AI,新杠铃策略?
开播时间 | 2-17 19:00
南方基金:基金经理面对面 2025年如何稳健开局?
开播时间 | 2-17 19:00
南方基金:基金经理面对面 2025年如何稳健开局?
开播时间 | 2-17 16:00
南方基金:基金经理面对面 科技领航者 科创综指最新解读来了
开播时间 | 2-17 16:00
光大证券李泉:中央汇金将控股五大机构,金融“国家队”成焦点
开播时间 | 2-17 15:30
平安基金:低利率时代,“固收+”能上车吗?
上一页下一页
1/10

热门推荐

法治课|93岁男子因强奸罪被判15年,为何能获监外执行 收起
法治课|93岁男子因强奸罪被判15年,为何能获监外执行

法治课|93岁男子因强奸罪被判15年,为何能获监外执行

  • 2025年02月17日
  • 08:29
  • APP专享
  • 扒圈小记
  • 63,930
APP专享
北约秘书长称欧洲准备为乌克兰提供安全保障

北约秘书长称欧洲准备为乌克兰提供安全保障

  • 2025年02月17日
  • 21:16
  • APP专享
  • 扒圈小记
  • 1,709
APP专享
阿根廷总统米莱被控欺诈

阿根廷总统米莱被控欺诈

  • 2025年02月17日
  • 13:53
  • APP专享
  • 北京时间
  • 1,649
APP专享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更多>
股票简称 最新价 涨跌幅
以下为热门股票
三峡能源 4.31 0.00%
京东方A 4.67 +1.74%
TCL科技 5.08 +1.80%
中远海控 14.74 -0.47%
格力电器 43.51 -0.37%
广告

7X24小时

  • 01-17 宏海科技 920108 5.57
  • 01-16 亚联机械 001395 19.08
  • 01-16 海博思创 688411 19.38
  • 01-14 富岭股份 001356 5.3
  • 01-13 超研股份 301602 6.7
  • 广告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关闭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