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黄华
界面新闻编辑 | 谢欣
随着第十批国家药品集采结果的出炉,原研药在国内的供给情况再次引发舆论关注,有大量舆论声音认为,这意味着原研药将“退出”国内公立医院系统。
不过在实际上,单把几批药品集采中原研药未中标就等同于原研药“退出”国内公立医院,尚有失偏颇。当然不可否认的是,随着国家药品集采的持续推进,大批集采未中标的原研药在公立医院市场份额的确出现了显著下滑。
但与此同时,原研药在国内并没有消失。当公立医院难以再成为原研药的销售出口时,包括电商、高端私立医院、商保、零售药店等在内的渠道承接了这会对原研药的需求。在新旧渠道交替之间,国内的医药市场正在迎来改变。
原研药没有消失
自第十批国家药品集采结束起,原研药问题再次被关注。在前述第十批集采中,有50多个产品降幅超90%,最终没有一家外企有产品中标,由此也导致了“原研药退出公立医院”的声浪持续至今。

需要说明的是,就制度设计而言,集采从未堵死原研药。
尽管跨国药企因为种种原因在集采中丢标,也不意味这类产品不能进入公立医院销售——按照规定,集采的份额只占医院用药的70%-80%,医院仍有剩余20%-30%的空间进行自我选择,并不受集采结果限制。理论上,药品只要在当地还处于挂网状态,医院就可以依据需求采购药品。
如果原研药没有进院,实际是集采+医院选择的结果。在目前的医疗环境中,医院要承担多方压力,其中包括控费、考核、反腐等等,这些都有可能迫使医院做出“一刀切”的决定,最终对于普通患者而言,较难在公立医院中获得原研药。
但是,通过在国内多年的临床使用,原研药已经获得了较好的口碑。在公立医院难开原研药的现状下,患者需要寻找新方式购买原研药。而诸多渠道之中,电商是增量较为明显的渠道。
从产品个案来看,据界面新闻记者从第三方数据公司了解,拜耳公司知名糖尿病治疗药物——拜唐苹在电商上形成较大销售规模的时间是在2020年之后,而从2020年至今,拜唐苹在电商渠道上的年销售规模一度从3000万元快速突破至6000万元,且2023年至今保持着年销售额约5000万元的水平。
而目前,这一产品在电商上的平均单价是10元/盒。相比之下,2020年的第二批国家药品集采中,拜唐苹报出了0.18元/片的低价,从61.29元一盒直降至5.42元一盒。此后在2022年江西的集采续约中,拜唐苹的中标价为7.51元/盒/30片,相当于每片0.25元,该价格也是拜唐苹的全国最低接续价。
另外,据第三方数据公司统计,拜唐苹目前在国内的年销售规模依旧能达到10亿元水平。虽然这远远比不上产品在集采前的销售规模,但可以看出,基于国内的庞大人口基数,原研药在国内的市场规模依然不容小觑。
同时,跨国药企和电商的合作并非是近期的新鲜事,伴随着互联网药品交易资格证的发放,此类合作可追溯至集采之前,且延续至今。
例如,2015年初,跨国药企中美史克上线天猫官方旗舰店,成为国内首家开设自营电子商务渠道的跨国药企;2018年,拜耳宣布与京东大药房签订战略框架协议,合作包括建设官方旗舰店、精准营销、患者教育、公益项目等等,通过前述合作,拜耳健康消费品在京东平台上开设了官方旗舰店。
而类似的跨国药企与电商平台的合作,在集采开始后就如雨后春笋陆续出现,目前几乎已成为集采后原研药的一种常规销售模式。
而随着跨国药企和电商合作的日益推进,一些更新的合作形式也产生了。例如,2020年10月卫材中国和京东健康成立了合资公司——京颐卫享,提供阿尔茨海默病的全病程管理服务。2021年4 月,阿里健康联合阿斯利康、赛诺菲、拜耳、优时比等知名药企组建了“天猫好药联盟”,阿里健康负责向联盟药企提供天猫好药IP流量、药企数字化营销、用药服务、药品次日达物流、慈善赠药这五项平台服务。
此外,外资药企也会选择将集采未中标的原研药交给一些中国合作方来销售,以优化成本和效率。如赛诺菲与上海医药(19.750, -0.07, -0.35%)、罗氏与百洋医药(24.680, -0.07, -0.28%)等。通过这种方式,一些具有品牌效应的原研药在更有规模优势的国内企业中得以继续销售。
转战三大院外市场
而另一方面,电商、零售药店、高端私立医院作为三大院外市场,也是原研药从公立医院离开后的必争之地。
以医药电商为例,据京东健康医药业务部相关人士向界面新闻记者介绍,京东健康目前正在推进“原研药专区”,希望能为需要原研药的用户提供购买途径;就目前情况而言,存在用户不知道何为原研药、也不了解如何购买原研药的情况。
事实上,京东健康近年在不断加强和原研药企的合作。此前,在2024年11月的进博会上,京东健康就宣布和欧加隆、梯瓦、默沙东、赫力昂、辉瑞、雅培、欧姆龙等公司进一步深化合作。前述人士透露,原研药企和电商的合作需要非常细致的准备工作,在原研药企的产品在电商平台上线之前,往往需要较长的准备周期,可能会有一年多。
另外,对于电商而言,原研药的生意并不容易。前述京东健康医药业务部相关人士表示,“原研药”实则是个“圈内人”的概念,公众并不熟悉,更多人过去曾接触到的概念可能是“进口药”,由此,在实际的电商选购场景中,要准确找到自己疾病所需的原研药就更困难,因此,在原研药外溢到电商的时期里,首先就需要大量的市场教育。
不过,在近期的舆论之中,原研药在电商平台上的关注度显然与日俱增。据京东健康平台数据,自2024年12月起,京东健康用户在平台上搜索原研药产品的情况开始增加,每周都呈现环比上涨的趋势中。
此外,零售药店一直是跨国药企重要的院外市场。以全球首款销售额破百亿美元的“昔日药王”——辉瑞立普妥为例,据米内网数据,该产品在2021年中国城市实体药店终端,立普妥的销售额超过18亿元。
另据跨国药企安斯泰来于官网发布的自家“院外突围史”,第三批国采后,其原研产品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商品名:哈乐)销售规模、公立医疗机构销售额均大幅下滑,为了自救,公司与百洋医药进行零售渠道战略合作,使得产品在零售端的销量自60万盒增长十几倍,药店覆盖数量从2000家增至12万家以上。前述过程也体现了跨国药企在经历集采后对于零售市场的重视程度。
不过,在电商和零售药店发展原研药业务之际,一个需要注意的变化在于,2023年11月,国内开始启动试点互联网药店医保支付工作——以上海为例,参保市民在饿了么、美团平台下单带有“医保”字样的非处方(OTC)药品,可通过医保个人账户支付药品费用,这样的变化意味着,监管部门可以从支付端进一步管控医保资金的使用,而在短期内,它也可以让参保居民通过医保个人账户购买一些品牌的OTC药物,比如芬必得(布洛芬缓释胶囊)。
除了电商和零售药店,高端医疗机构也在争取原研药市场。不过,比起电商依靠平台销售原研药产品相比,高端医疗机构则是依靠原研药来吸引患者就医。以最近的流感季为例,诸多高端医疗都纷纷表示自家可提供原研药。例如,上海和睦家长宁院区就在社交媒体上明确表示“上海和睦家提供多种原研药”,包括罗氏芬、拜复乐、速福达、达菲、达喜等等。
另据百汇医疗方面介绍,针对近期高发的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该机构也为患者准备了常见进口原研药物,包括达菲、速福达、泛捷复、希刻劳、罗氏芬、可乐必妥、拜复乐、希舒美等等;目前,其医保资质正在申请中,预计近期会被纳入,目前只有商保和自费。
助推中高端医疗险
另外,当公立医院不再容易处方原研药产品后,商业保险的发展也受到了影响。也就是,从趋势上看,出于对使用原研药的需求,中高端医疗险的需求在增加。
一位华东地区的保险经纪人向界面新闻记者介绍,医疗险之中,百万医疗险和中高端医疗险是近年来被咨询较多的产品,但在原研药焦虑之中,中高端医疗险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产品。
他解释称,百万医疗险通常覆盖的是国内普通医院、普通门诊之内超出医保部分的报销,因此在公立医疗体系无法轻易获得原研药之后,这部分保险只是解决了医疗费用问题,但没有解决医疗资源问题;作为对比,中高端医疗险原本就覆盖三甲医院特需部、国际部、高端私立医院的服务,在此类场景中容易获得原研药,并且一些平价中端医疗险的费用相对较低。
不过,界面新闻此前曾报道,千元级中高端医疗险未必能轻易撬动中产市场。究其原因,除了现有的中高端医疗险市场存在诸如服务质量不稳定、服务内容比较单一、服务范围有限等问题之外,高端医疗险属于微利市场,其利润率明显低于百万医疗险,这也导致了中高端医疗险的长期发展面临考验。
行业环境方面,公众的看病用药问题已经遇到了新的矛盾,一方面,国内近些年持续深化医疗改革,医保控费、集采、按病组(DRG)和病种分值(DIP)付费等政策不断推进,但另一方面,来自国内外的创新药械产品不断获批上市,由此就需要新的解决方案。
在这一阶段中,百万医疗险、惠民保等产品逐步被接受,在前述产品之后,千元以上的中高端医疗险也逐步被推广。政策方面,在2024年中发布《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之后,商业保险在国内的发展又再度受到关注。
另据国家金融监管局披露的数据,2024年前11个月,国内健康险保费规模为9220亿元,若是按照月平均保费预测,2024年的健康险保费规模将超过万亿元。不过,在这万亿元高点之际,国内原研药市场的变化究竟能给商业保险发展带来何种影响,目前还不够清晰。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女子吐槽银行8个窗口6个不营业,银行:领导就给这些人,都上岗了 收起女子吐槽银行8个窗口6个不营业,银行:领导就给这些人,都上岗了
- 2025年02月20日
- 01:45
- APP专享
- 扒圈小记
15,397
网传“河北邢台一局长酒后砸店伤人”,官方通报:停职,纪委监委立案调查
- 2025年02月20日
- 01:47
- APP专享
- 扒圈小记
4,668
特朗普发文警告泽连斯基:“最好尽快行动,否则他的国家将不复存在”
- 2025年02月19日
- 22:41
- APP专享
- 北京时间
2,857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投资研报 扫码订阅
股市直播
-
北京红竹今天 07:48:31
3、1.76万亿每天都保持1.5万亿以上,市场的活跃度很简单,该交易就交易,只是别激进,别追高,追着资金玩就行。上涨3377家,下跌1842家,涨停106家,跌停1家。情绪还是没问题的,掌握好节奏。这几天人形机器人(sz300024)大方向没问题,短期别追高,可以把目光放到DS上。特别是滞涨调整到20日线附近的,人形机器人(sz300024)如何出现洗盘,资金就有可能跷跷板,DS和人形机器人(sz300024)一来一回的。另外,咱们第三个方向铜缆指数即将新高,如果找不到DS里面的品种,可以看看铜缆。 -
北京红竹今天 07:48:27
2、创业板挺有意思恒生科技指数最有性价比,日线级别上涨段还没完成,波段反弹结束盯好5394点。科创50目前就是个中阴阶段,一个震荡结构,可上可下。排第三的就是这创业板了,假如它不新高,继续回落跌破2173点,也没什么波动反弹结束信号,直接进入三十分钟级别二买区间。这么说可能有同学不清楚怎么回事,晚上直播我拿图展示下,就清楚了。我要表达的意思,就是指数回落可以有,但还是洗盘,别太担心。 -
北京红竹今天 07:48:21
1、提示个洗盘预期我这里用的是洗盘,不是大风险。那个品种呢?当然是一直关注的品种,人形机器人(sz300024)这两天它绝对是每个人都谈论的话题,人声鼎沸呀,上周五高位股资金筹码松动,资金切换到了滞涨品种,这两天滞涨品种补涨,涨的是那叫一个欢。本周在小课中讲解的几个案例全部大涨,昨晚小课新讲解的领益智造(sz002600)盘中创出新高,上海电气(sh601727)盘中也碰了一下涨停。滞涨品种一旦也补涨到位,那就要注意获利了结的资金兑现,出现一波洗盘。还有个逻辑,就是人形机器人(sz300024)大级别向上没问题,也没有看到任何风险,只是五分钟级别上涨已经有2个中枢了,一旦三买形成并且跌破,洗盘一波还是可以有的。具体走势图晚上直播和大家讲解。大白话,洗盘可以有,大风险没有,别追高。 -
宋谈股经今天 07:47:05
【VIP直播间】教学个股继续上涨,还在支撑之上!想了解布局逻辑的,跟上节奏的!速戳抢购查阅〉〉【更多独家重磅股市观点请点击】【更多独家重磅股市观点请点击】 -
巨丰投资张翠霞今天 07:20:21
4小时运行结束,总结全天市场运行,1)沪指窄幅震荡一天,科创波动较大,但收盘基本都报收十字星,多空平衡信号,但对比昨日普涨修复,以及港股盘中大幅调整来看,今日震荡属于强势,明日又到周五,观察能否延续周五周一上涨规律,市场主线继续聚焦科技方向;2)量能,沪深两市今日成交额17915亿元,较上个交易日17492亿元增加426亿元;3)行业板块方面,以加权涨幅来看56家行业36家红盘,文教休闲、通用机械、医疗保健等板块涨幅居前;电信运营、船舶、保险等板块跌幅居前;4)市场延续结构型行情,题材热点快速轮动。详细解盘,可关注《翠霞首席课》的“热点直击”和“操盘指南”~~~ -
宋谈股经今天 07:14:32
【“黑嘴”误导AI大模型作为操纵市场新工具 近期5家上市公司“躺枪”】2月20电,本月以来,大量虚假的“利好消息”以AI问答截图形式在几大投资者交流平台传播扩散。一批账号“马甲”通过散布所谓“某公司入股DeepSeek”“某公司为DeepSeek提供技术服务”等谣言,误导AI大模型给出错误回答,将AI作为其构设“信息陷阱”坑骗股民的新工具。据财联社记者统计,近期已有慈星股份(sz300307)、华胜天成(sh600410)、并行科技(bj839493)、诚迈科技(sz300598)以及三六零(sh601360)等5家上市公司被“黑嘴”利用AI问答编造传播不实信息。截至目前,除慈星股份(sz300307)外,前述公司均已通过发布公告、在投资者互动平台回复等方式,对相关谣言进行了公开澄清。(财联社) -
宋谈股经今天 07:06:00
2月20日收评:沪指窄幅震荡微跌,AI眼镜概念股集体大涨1、沪指全天窄幅震荡,创业板指探底回升。AI眼镜概念股集体爆发,明月镜片(sz301101)、杰美特(sz300868)、博士眼镜(sz300622)、星星科技(sz300256)、水晶光电(sz002273)、瀛通通讯(sz002861)等多股涨停。机器人(sz300024)概念股继续活跃,双飞集团(sz300817)、三丰智能(sz300276)、中大力德(sz002896)、新时达(sz002527)等封板。有机硅板块走强,远翔新材(sz301300)、硅宝科技(sz300019)、宏柏新材(sh605366)涨停。AI医疗概念股再度走强,宝莱特(sz300246)、光正眼科(sz002524)、昭衍新药(sh603127)、国际医学(sz000516)等封板。下跌方面,DeepSeek概念股走势分化,每日互动(sz300766)跌超10%。个股涨多跌少,沪深京三市超3300股飘红,今日成交1.79万亿。截止收盘沪指跌0.02%,深成指涨0.2%,创业板指跌0.06%。2、板块概念方面,AI眼镜、机器人(sz300024)、有机硅、AI医疗等板块涨幅居前,保险、船舶、游戏、腾讯云等板块跌幅居前。3、两市共3169只个股上涨,103只个股涨停,1787只个股下跌,1只个股跌停,23只股票炸板,炸板率21%。 -
趋势领涨今天 07:04:29
=加入潜伏擒牛VIP,享四大顶级服务=【1】购买VIP自动加入私密小直播间!【2】每周3-5只超短金股调入调出服务,适合实时看盘的投资者!【3】每周一份高端内部绝密文章:包含近期布局、热点版块、指数预判!【4】每月2~3只高端中线金股服务!(VIP超短、中线个股均有涉足,让上班族也能跟上VIP节奏!)现月课7.5折,1288元!季课6.9折,3558元,续费季度更划算!新朋友可先月课体验!点网址,直接买,订购地址:【更多独家重磅股市观点请点击】【更多独家重磅股市观点请点击】 -
趋势领涨今天 07:04:20
DeepSeek大股东就是幻方,最近几年,幻方在股市赚了很多钱,但同时也造就了DeepSeek,DeepSeek现在估值在500亿元美元到1000亿美元之间,创始人有望成为国内首富,这个时候放开小散,不在股市收割韭菜,这才是男子汉的形象!AI眼镜概念今天大爆发,板块涨幅超过5%,伟达光电30CM、博士眼镜(sz300622)、明月镜片(sz301101)等多股出现20CM,这个概念昨晚的利好比较多,消息面上,近日,中国信通院泰尔终端实验室联合S-Dream Lab,从基本配置、音频、图像、防抖、交互、续航、安全隐私7个模块、超60个测试项,对RayBan-Meta Wayfarer智能眼镜的主要使用场景和功能进行全面、客观的功能、性能、可用性和可靠性测试。对这个板块构成利好刺激,但这个板块已经炒过很多次了,很多个股已经出现了几.倍的涨停,大家追涨还需谨慎。今天大盘虽然出现了探底回升,但市场有两个不好的现象:一是大盘量能没有出现明显放大,特别是沪市还是缩量的,无量当然就走不远;二是内资昨天流入不到140亿元,今天盘中最大流出近400亿元,下午虽然出现了回流,但最终还是流出近300亿元,市场量能萎缩,内资走向对大盘影响比较大;三是港股连续上涨以后,今天出现了大跌,港股如果连续回调,最终会影响A股,虽然港股上涨不能带动A股,但A股是跟跌不跟涨的。所以,我们认为大盘短期还有调整的压力,看回踩20日线附近吧,不排除这几天会有再次急跌。 -
趋势领涨今天 07:04:10
三个坏现象 小心大盘急跌今天大盘没有延续昨天的强势,两市大盘低开低走,盘中虽然出现了翻红,但整体走势比昨天弱了很多,盘面上,两市个股涨多跌少,AI眼镜、PEEK材料、人形机器人(sz300024)、有机硅概念、智能穿戴、混合现实、人脑工程、无线耳机、折叠屏、苹果手机、CXO概念等板块涨幅靠前;猪肉、中特估、远程办公、财税数字化、租赁同权、航运概念、鸡肉、租赁同权等板块跌幅靠前,两市近120只个股涨停,3只个股跌停,创业板走势与主板基本同步。早盘央行公布经济数据,2月份的LPR保持不变,1年期与5年期的LPR同样保持不变,货币政策没有收紧也没有放松,这个应该是在市场预期之内,但应该不是今天大盘走弱的主要原因,大盘走弱的主要原因还是近期港股大涨对A股造成了资金分流。另外,A股市场资金都涌向了科技股,科技股太拥挤,短期需要一次洗盘,所以,现在最好的走势就是拉升一些人气补涨的蓝筹股,比如券商、新能源、补涨科技股等,造成高低切换,清除一些不稳定的筹码,随后再上行,遗憾的是,今天券商有异动,但不成气候,人气少了很多。随着大盘走稳,两融余额规模持续上升。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2月19日,A股市场两融余额达18724亿元,创出2025年以来的新高。两融余额的增长说明大资金在做多,同时也说明外部资金在加速进场。2024年10月8日,单日两融交易额一度突破4000亿元,此后逐渐下滑,至2025年1月上旬已开始跌破1000亿元,但随着近期市场的回温,2025年1月14日两融交易额重返千亿元大关,近日一度突破2000亿元。两融余额增加,说明大盘中期趋势走好,后期每次回调都是机会,但短期还是有调整的压力。中午市场有一个大消息,引发了市场企稳,有市场消息称幻方量化的管理规模极度缩水,降至100多亿元。对此,幻方人员表示,目前规模有200多亿元。谈及规模下降原因时,该人员表示,属于正常的规模变动。公开资料显示,幻方量化是国内头部量化机构之一,创始于2015年,旗下有两家百亿量化私募平台,分别是2015年6月成立的浙江九章资产和2016年2月成立的宁波幻方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