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根据地环境史研究的力作

革命根据地环境史研究的力作
2025年01月16日 02:00 媒体滚动

转自:团结报

  □ 张永帅

  近年来,有学者指出,应在近代史研究中增加生态系统变迁的视角和人与自然关系的维度,进而为解说“革命史”等问题提供助益。陕西师范大学程森教授新著《战争状态下的人与自然:华北根据地环境史研究(1935—1949)》一书,便是从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角度系统展开革命根据地环境史研究的一部力作。

  全书分为绪论、正文、结论与展望三大部分,总计41万余字。正文共七章,以华北根据地为时空范围,围绕着垦荒和修滩两大农业活动、植树造林的环境治理实践、疫灾流行与环境卫生整治、地貌改造与河道环境治理及人与野生动物关系等专题进行细致研究,建立起战争状态下华北根据地环境史研究的基本框架。在综合研究了上述问题的基础上,全书最后总结了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环境治理思想,并对进一步开展华北根据地环境史研究提出了五点展望。本书逻辑清晰缜密,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和鲜明的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别开生面的战争环境史研究,是环境史与革命史、中共党史相结合的有益尝试。学界目前已有不少成果涉及或讨论了战争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但这些研究多着眼于战争对环境的改变或环境因素对战争胜负的影响,研究视角较为单一,缺少对战争状态下“人”的生产生活的立体式分析。程森教授在开展华北根据地环境史研究时,始终紧扣局部抗战、全面抗战和解放战争三场战争,分析在战争背景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根据地军民在革命中与自然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协同演变的历史关系。本书以一种“下沉”的视角,对战争状态下“活生生”的人与自然做了具体而微的考察,一定程度上拓宽了战争环境史的研究视野。同时,将环境史的视角与方法引入革命史与中共党史,对深化中共党史的研究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跳出“环境衰败论”的窠臼,强调退化中的调适。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学界普遍采用衰败论的叙事方式分析有史以来中国的环境变迁,即认定人类的活动使环境持续恶化和被破坏,愈至近代,环境的衰败愈发明显。随着环境史学科的成熟,学者们逐渐认识到衰败论叙事的局限性,而本书便是突破衰败论这一僵硬壁垒,对环境退化与调适之间关系作辩证分析的有力之作。例如,既看到战争环境下大规模的垦殖、河滩地开发及毁林开荒等造成的环境危机,更重要的是注意到中国共产党在生态困境中的反思与调适,并领导群众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展开的一系列环境治理实践。本书的整体基调是积极向上的,尽管在长期的战争影响下,华北地区的环境不可避免地呈现出“退化”的总趋势,但作者并未大唱退化的悲歌,而是强调“结构化的生态退化不应一直被视为束缚区域发展中人的能动性发挥的障碍”,这一观点对我们今后进行环境史研究,走出衰败论的线性叙事路径具有启发性意义。

  三、了解之同情,以历史主义的眼光理解战争状态下的环境改变。钱穆在《国史大纲》的序言中说:“所谓对其本国以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以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本书在探究华北根据地人与自然的互动关系时便满怀历史温情,对生命充满敬畏。在生存受到威胁的情况下,根据地的垦殖、滩地开发、打山和除兽害等运动的规模均超出以往,群众向自然索取的力度不断加大。在分析这些活动造成的环境效应时,倘若忽略当时的生产关系,撇开战争下为求生存的客观事实,一味将环境恶化的责任诿卸给当时的人民群众,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做法。因此,作者多次强调不能简单、片面地用“破坏”来盖棺定论,而是应对当时当地人所处的自然环境与社会境况作具体地了解与感知,将华北根据地军民的生产、生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放在战争的客观环境下去评判。以“了解之同情”的态度去考量根据地环境变迁,尊重人类的生命与生存,这一方面体现了作者的优秀素养,另一方面也包含了环境伦理学的理念,能为当前推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提供一些反思。

  四、以小见大,选题独到。在众多的环境因素中,作者选择了土地、水、植被、病菌、地貌、野生动物等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这些自然要素在根据地具有代表性,通过考察其在这一时期与人的频繁互动,作者以小见大,较全面、系统地反映出华北根据地时期人与自然互相作用的具体面貌。此外,本书虽是相对专业的环境史著作,但并不晦涩难懂。一方面,土壤等是大众熟悉的环境因素,独到的选题拉近了华北根据地环境史与读者的距离,易于激发读者的兴趣与共鸣。另一方面,作者视野宏阔、叙事精炼,既能清晰阐明有关概念与观点,贡献于学界,又通俗流畅,是非专业环境史爱好者了解华北根据地环境史的良好窗口。

  本书当然难免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尽管本书资料较为丰富,但在扩大档案史料的挖掘和分析、对口述史料的整理与利用还有拓展的空间;还可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华北根据地时期人与自然互动的生态学理论、方法的运用与阐释;加强定量研究,通过对自然环境变化及其要素与根据地人的活动相互关系的量化分析,进一步提高研究的精度等。

  纵观全书,资料翔实,取材丰富,具有鲜明的学术特色。本书建立起根据地环境史研究的基本框架,并为今后的研究提出了展望。尽管存在一些不足,但作为华北根据地环境史的开拓性著作,它弥补了革命史、中共党史研究中的自然环境要素的缺失,突破了旧革命史的研究理路并深化了中共党史的研究,其学术意义与现实意义是不言自明的。

  (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读者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APP专享直播

开播时间 | 2-24 20:03
《财访》——从AI医疗和政策支持展望医药行业投资机会
开播时间 | 2-24 20:00
创金合信基金 肖伊莎:创金看市丨中国资产的重估行情已经开启?
开播时间 | 2-24 19:30
富国基金:基金投资收获季如何操作?
开播时间 | 2-24 16:30
国君资管:AI+展露锋芒,港股科技如何演绎?
开播时间 | 2-24 16:00
招商基金 邓和权、王艳丹:把脉市场变化!固收+与红利资产深度研判
开播时间 | 2-24 16:00
易方达基金:基金行业话养老
开播时间 | 2-24 16:00
光大证券李泉:马斯克投资的飞行汽车试飞成功,订单金额已超70亿元
开播时间 | 2-24 16:00
浦银安盛:一壶茶 一席话——江畔系列直播第三期
开播时间 | 2-24 15:30
长城基金:风起东方,中国资产迎价值重估
开播时间 | 2-24 15:30
银华基金:指点迷津 第160期 政策护航,商保如何重构创新药支付生态?
开播时间 | 2-24 20:03
《财访》——从AI医疗和政策支持展望医药行业投资机会
开播时间 | 2-24 20:00
创金合信基金 肖伊莎:创金看市丨中国资产的重估行情已经开启?
开播时间 | 2-24 19:30
富国基金:基金投资收获季如何操作?
开播时间 | 2-24 16:30
国君资管:AI+展露锋芒,港股科技如何演绎?
开播时间 | 2-24 16:00
招商基金 邓和权、王艳丹:把脉市场变化!固收+与红利资产深度研判
开播时间 | 2-24 16:00
易方达基金:基金行业话养老
开播时间 | 2-24 16:00
光大证券李泉:马斯克投资的飞行汽车试飞成功,订单金额已超70亿元
开播时间 | 2-24 16:00
浦银安盛:一壶茶 一席话——江畔系列直播第三期
开播时间 | 2-24 15:30
长城基金:风起东方,中国资产迎价值重估
开播时间 | 2-24 15:30
银华基金:指点迷津 第160期 政策护航,商保如何重构创新药支付生态?
上一页下一页
1/10

热门推荐

全国政协委员陈松蹊:建议降低法定结婚年龄 提高生育人口基数 在全国推行更大力度的生育激励政策 收起
全国政协委员陈松蹊:建议降低法定结婚年龄 提高生育人口基数 在全国推行更大力度的生育激励政策

全国政协委员陈松蹊:建议降低法定结婚年龄 提高生育人口基数 在全国推行更大力度的生育激励政策

  • 2025年02月24日
  • 06:16
  • APP专享
  • 扒圈小记
  • 109,574
APP专享
“女生遭侵犯落水被阻挡上岸至溺亡”案续:检方提起抗诉,建议死刑

“女生遭侵犯落水被阻挡上岸至溺亡”案续:检方提起抗诉,建议死刑

  • 2025年02月24日
  • 05:06
  • APP专享
  • 扒圈小记
  • 24,746
APP专享
“拟录用3名本科生惹争议,删除公示名单”?国企刚刚回应了

“拟录用3名本科生惹争议,删除公示名单”?国企刚刚回应了

  • 2025年02月23日
  • 08:58
  • APP专享
  • 北京时间
  • 7,284
APP专享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更多>
股票简称 最新价 涨跌幅
以下为热门股票
三峡能源 4.26 -0.23%
京东方A 4.57 +0.66%
TCL科技 4.88 +0.21%
中远海控 13.98 -2.58%
格力电器 41.27 -0.22%
广告

7X24小时

  • 01-17 宏海科技 920108 5.57
  • 01-16 亚联机械 001395 19.08
  • 01-16 海博思创 688411 19.38
  • 01-14 富岭股份 001356 5.3
  • 01-13 超研股份 301602 6.7
  • 广告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