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乌兰察布集宁区:创建双拥工作新格局

内蒙古乌兰察布集宁区:创建双拥工作新格局
2025年01月15日 09:30 退役军人事务部

集宁区作为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中心城区,充分发挥乌兰察布市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主战场、主阵地作用,连续四届接受了“全国双拥模范城”实地考评验收,为乌兰察布市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四连冠”贡献了集宁力量。

2024年是新一轮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之年。为扎实做好创建工作,集宁区紧紧围绕双拥工作大局,重点从九个方面广泛开展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活动,助力乌兰察布市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五连冠”,奋力推动乌兰察布市双拥工作高质量发展。

坚持政治首要标准。坚持做好新时代双拥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引导全区广大军民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组织领导坚强有力。区党政军领导高度重视双拥工作,将双拥工作纳入集宁区年度工作计划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体系,把双拥工作作为事关全局、涉及长远的大事来抓,提上重要议事议程。党政主要领导任区双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双拥工作,构建了党政领导挂帅、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各行各业共同参与的双拥工作格局。充分发挥领导小组议事协调作用,定期召开双拥领导小组工作会议,调动成员单位积极性,形成部门工作合力。建立健全党委议军会议、军政座谈会、双拥专题会等制度,军地密切联系、互通情况,及时研究解决部队建设中遇到的问题。近年来,安置随军家属3人;解决部队子女入学、入托23人;接收部队伤(病)残人员69人,发放病故军人一次性死亡抚恤金368万元。

宣传教育广泛深入。积极打造双拥宣传教育新阵地,以“互联网+双拥”模式,开通“集宁双拥”微信公众平台,通过平台向公众提供与双拥优抚安置相关的政策法规,提高双拥工作的群众知晓度、社会参与度。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国防教育和以爱国拥军、爱民奉献为主要内容的双拥宣传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及部队教育规划。依托集宁区人武部、区属各中小学、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公园广场等阵地为功能场所开展国防教育宣传活动。投资110万元,在集宁区城区主次街道、大众活动场所利用阅报栏、宣传橱窗、电子屏幕、建筑围挡等公共设施进行国防教育和双拥宣传,加大创建国家级双拥模范城宣传力度,营造浓厚的双拥氛围。先后为377名立功受奖的现役军人家属上门送喜报,并予以资金奖励。为烈属、军属和退役军人等家庭悬挂1.3万余块。

拥军工作扎实有效。全区各级各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创新形式,注重实效,拥军工作蓬勃开展。倾力服务部队备战打仗,建立完善拥军支前军地协调机制。积极支持国防和军事工程、国防交通基础设施等建设;为驻地官兵及优抚对象搞好优质优待服务。在车站、医院、银行、旅游景点等公共服务场所设置“军人窗口”等标识,积极主动提供优质服务。深化科技拥军、教育拥军、法律拥军、文化拥军,区委宣传部、区人武部斥资60万元,在吾悦广场言知书屋建设强军拥军主题文化馆,开启强军书屋之旅,近10万人次参与;教育部门制定《军人子女教育优待办法》,对就读中小学的军人子女给予入学照顾,对报考高中的实行加分优惠政策;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与乌兰察布市中心医院、集宁区第三人民医院签订医疗优待定点服务机构;文化新闻部门积极开展军地文化共建工作,定期到驻地部队开展流动送图书活动,全区乌兰牧骑民兵连深入驻地部队常态化开展慰问演出50余场。

拥政爱民成果显著。区人武部秉承“视人民为父母、把驻地当故乡”的理念,以实际行动参与和支持地方经济建设,如持续开展“亮丽北疆党旗红”军地基层党组织互学互帮互促活动,交流党建工作经验,规范村党支部组织生活,建强战斗堡垒;与北师大集宁附中结对,每年投入10万元国防教育建设基金,帮助学校建强国防教育示范校,建强国防教育示范班;积极参与包联村马莲渠乡大十号村“绿色革命”“厕所革命”和“垃圾革命”,定期开展环境卫生大整治活动,用实际行动改变村容村貌;投入20万元乡村振兴专项经费,为大十号村所有行政村进村主干道路两侧安装路灯,营造军民鱼水一家亲浓厚氛围。

政策法规落到实处。认真贯彻执行《军人优待抚恤条例》《伤残抚恤管理办法》等优待抚恤相关文件,建立重点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按时足额发放优抚对象优待抚恤金,努力提高重点优抚对象的生活质量。2024年以来,累计发放优待抚恤金2332.48万元。认真做好接收安置工作。接收2024年退役士兵并及时办理落户手续、党(团)组织关系转接、社会保险关系接续等。为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发放一次性经济补助696.8万元。安置大学本科毕业生士兵14人、符合政府安置条件退役士兵29人,安置计划分配军转干部2人。为加强做好退役军人创业就业的指向性、针对性,经全面排查,将有就业创业意向的159名退役军人的职称或技能水平、期望的就业方式和月收入水平等详细登记在册;召开退役军人和随军家属专场招聘会3场,联合区就业服务中心举办招聘会1场,共有150家企业参加,提供就业岗位200多个,达成就业意向34人;主动与民营企业对接,推荐13人入职企业。将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纳入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集宁烈士陵园再次提质改造,圆满完成了陵园入口平台的扩建,修建伫立长14.5米、高5米的“集宁烈士陵园”不锈钢雕塑,按照退役军人事务部规定,修建了国家级纪念设施保护标志碑,在清明节、烈士纪念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做好祭扫纪念服务保障工作,以英烈事迹和精神教育引导广大军民坚定理想信念,树立尊崇捍卫英雄烈士的价值导向。

双拥活动坚持经常。针对双拥工作主体多元化、形式多样化、手段综合化的特征,积极探索新的工作方法和活动形式,各成员单位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双拥工作计划,开展广大军民喜闻乐见的双拥活动。区领导带队走访慰问6支驻区部队及新中国成立前参军、“三属”、优抚对象和生活困难退役军人380人次,发放慰问品、慰问金总价值81.06万元,走访慰问抗美援朝老战士8人,发放慰问金8000元;区双拥办联合区红十字会为辖区内29名新兵家属送上慰问品和慰问金;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开展“送政策进军营”活动,帮助部队官兵了解熟悉优抚、双拥、安置等关系他们切身利益的政策法规;举办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优待优惠合作单位签约授牌仪式,与医疗、教育、金融等8家企业签约合作,为持有优待证的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提供优待优惠,提高优待证“含金量”,拓展服务场景,壮大该区社会化拥军优属的队伍和力量;全区各乡镇、街道办事处组织双拥文艺演出10余场;集宁区工商联发出《“拥军优属、你我同行”倡议书》,引导全区广大非公企业、商协会等积极组织开展新形势下拥军优属工作。

军民共建富有成效。军地基层单位结对共建,军地职能部门需求对接渠道畅通,军地双方签订共建协议,军地互办实事成效显著。驻区部队继承和发扬我军拥政爱民的优良传统,连续5年参与集宁区京津源风沙治理及208国道绿化植树,栽种“生态林”“爱民林”近百亩,栽植各类树木近100万株,树木存活率90%以上,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区人武部发动专武干部、民兵和预备役人员与区委、区政府密切配合走村入户开展秋粮抢收工作,为驻地乡村振兴助力;集宁区公安分局、武警部队、铁路派出所联勤联动,开展协作联动、巡防联勤、情报信息共享,提升应急处突实战效能。

军政军民关系融洽。按照军地相互尊重、互相支持的原则,全区驻地部队和单位、部门互相征集实事问题,形成军地互办实事“双清单”。清单事项内容包含部队官兵子女入学、随军家属户口落户、学生开展军事体验活动等。区双拥办主动对接、全程跟踪、后期回访,实现动态管理,以落实军地“双清单”作为新一轮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的有力抓手,建立健全军地长效合作机制,努力构建全社会联动、军地合力、同心同向的集宁双拥工作新格局。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1-16 海博思创 688411 19.38
  • 01-16 亚联机械 001395 19.08
  • 01-14 富岭股份 001356 5.3
  • 01-13 超研股份 301602 6.7
  • 01-13 兴福电子 688545 11.68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