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河北日报
大河之北·河北非遗文化解读 戏剧篇
河北梆子:梆韵新声
本报记者 王思达
推陈出新,绽放时代新风采
“水有魂,山有韵,绿水青山最怡人。金山银山不是梦,山水相谐人相亲。”
2024年9月27日晚,石家庄大剧院内,伴随着悠扬深情的吟唱,石家庄市河北梆子剧团创排的河北梆子现代戏《山韵》迎来了首演。
《山韵》围绕女大学生村官灵歌与村民山根爷之间的感人故事展开,描绘了驻村第一书记群体在脱贫攻坚战中的艰辛付出与无私奉献。
惊喜,是不少年轻观众看过首演后的最大感受。“编剧设计了许多诙谐幽默、网感十足的唱词,拉近了传统戏剧和年轻人之间的距离。”90后观众郑志新说。
这是河北梆子在当下的探索,也是古老戏曲艺术与时代的融合。
河北梆子的创新精神是与生俱来的。早在清朝末年,它就在时装戏上进行了大胆探索。
“清朝末年,河北梆子日渐成熟,开始自己编写、排演剧目。受当时旧民主主义思潮的影响,一批反映现实生活、抨击时弊的时装戏应运而生。”省文化和旅游研究院原副院长赵惠芬介绍。
在赵惠芬看来,当年河北梆子创排的时装戏,是河北梆子向现代化迈进的第一步。河北梆子与时代同行的创新基因、进步基因,在那时就已深深植入。
进入新时代,传承200多年的河北梆子依然年轻。
河北梆子与时代同频共振,多部贴近生活的现代戏使这项璀璨夺目的传统艺术焕发新的魅力和风采。
作为近年来最具影响力的河北梆子现代戏之一,《李保国》一经推出就广受好评,上演200多场次,先后荣获第十六届文华大奖、第十四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李保国生前是河北农业大学教授,他扎根太行山区30多年,让140万亩荒山披绿,打造了“富岗”苹果、“绿岭”核桃等全国知名品牌,累计助农增收35亿元以上,10余万农民在他带领下脱贫致富。2016年李保国因病去世后,习近平总书记对他的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批示,称赞他是“新时期共产党人的楷模,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太行山上的新愚公”。
“写这个戏,不容易。”2024年12月20日,谈及2016年创作《李保国》时的经历,著名戏剧家孙德民这样说。
在他看来,作为近年来影响最为广泛的重大典型之一,李保国心系群众的为民情怀、奋发作为的责任意识和无私奉献的价值追求,是时代精神的生动写照。这与河北梆子关注时代发展、展现家国情怀的艺术特点十分吻合。
为了写好这部戏,孙德民用三个多月的时间,沿着李保国生前工作的路线进行采访,光笔记就写了“满满三大本”,将“套袋”“推墙”“送行”等鲜活细节写入剧本中。
这些感人细节映射出伟大的精神,才有了河北梆子《李保国》所演之处无不盛况空前、百姓们流着泪看完的震撼场景。
创新,除了在台词剧本上贴近时代,还有河北梆子表演形式上的探索。
三位主演,极尽简单的舞台,故事情节只通过三块幕布呈现的狭窄逼仄的牢狱空间展示,并在演出中大胆将河北梆子的唱腔融入交响组歌中……
这是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河北艺术职业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彭蕙蘅在排演河北梆子现代戏《牺牲》时,进行的大刀阔斧的改革。
“新”,是这出戏给戏迷留下的最突出印象。
作为一部具有强烈现代审美意识的探索性戏剧,《牺牲》独辟蹊径,通过对狱中杨开慧的英雄人格、母性人格、女性人格等不同侧面刻画,展开坚守与放弃、灵魂与肉体、理想与现实的戏剧冲突,展示了早期共产党人对理想与信念的追求与坚守。
这部戏在人物塑造上注重内心的起伏变化和细节表现,符合现代审美意识,更能为年轻观众所接受。
“现代灯光、舞美、音效等技术的运用,能够让古老的艺术形式在现代科技的加持下更加生动,但我们所追求的不限于此。”彭蕙蘅说,“我喜欢做乘法,不喜欢做加法,加法只是加了一幕剧,而乘法会多出无限可能。我希望能给大家呈现出一个不一样的河北梆子现代戏。”
薪火相传,雏凤清于老凤声
“这段唱词感情如果再饱满一点,感染力会更强。”2024年12月24日,位于石家庄市桥西区的吴桂云戏剧家工作室内,56岁的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吴桂云正指点她的弟子郝士超。
作为在2023年“摘梅”的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郝士超已是河北梆子青年演员中的佼佼者,但他依然按照老师的指导细致琢磨,认真调整着。
1985年,老一辈河北梆子艺术家们创排了大型戏剧《钟馗》,轰动国内外。这部开创性的精品大戏,迅速成为河北梆子的经典“看家”剧目。这部剧,也是吴桂云的重要代表作之一。
2022年10月,郝士超拜吴桂云为师,成为《钟馗》的新一代传承人。
“吴桂云老师为‘钟馗’这个角色付出了几十年的心血。后来我也饰演钟馗,但在演唱和人物塑造方面还有欠缺,在一些细节上需要老师时常点拨。”在郝士超看来,师徒传承在戏曲行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传统戏曲是角儿的艺术。”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院长赵涛说,自剧院建院以来,一代又一代戏曲名家在薪火相传中将河北梆子发扬光大。
如今,随着老一辈河北梆子艺术家逐渐淡出舞台,中青年演员们开始挑起“大梁”。
“郝士超是梅花奖获得者,孙娜是2024年全国戏曲表演领军人才培养计划中河北省的唯一入选者,丁云飞获2023年全国地方戏精粹展演表演艺术传承英才奖,张警月荣获首届京津冀河北梆子青年演员大赛金奖。”说起近年来剧院青年演员获得的成绩,赵涛如数家珍。
赵涛告诉记者,过去戏曲这种传统艺术只有剧团里师父带徒弟这一种模式,而当下,戏曲艺术传承的方式已大大拓展。
2024年12月20日下午,记者在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排练厅见到朱桂林、王艺时,他们正在为晚上的演出进行最后的排练。
15岁的朱桂林和13岁的王艺是剧院武戏实验班学员。排练中,他们稚气未脱的脸庞和精湛的“唱念做打”功夫让人印象深刻。
“武戏演员的翻、打、腾、跃是真功夫,更是苦功夫。由于动作危险性高、容易受伤,武戏演员的成才率、成角率相较于其他行当更低。”赵涛说。
为了培养更多武戏人才,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联合河北艺术职业学院开办了河北梆子武戏实验班,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剧目课程等教学标准。如今,19名专攻武戏的学生已经在河北艺术职业学院学习了4年,成为剧院延续武戏优势的底气和后备力量。
在河北梆子后备人才的培养方面,彭蕙蘅大胆创新。
20多年前,彭蕙蘅在艺术巅峰期作了一个很多人不理解的决定——调入河北艺术职业学院任教。对此,她有自己的想法:“河北梆子要繁荣,人才培养是根本。”
为了带好学生和徒弟,彭蕙蘅独辟蹊径,创立了“教、学、创、演、研”五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如今,彭蕙蘅仍坚持每周一到周五为孩子们亲自授课。
说到学生们取得的成绩,她自豪地列举着:康佳欢、康佳乐连获两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高明慧获第23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河北省“十佳金花”称号……
戏迷是戏曲发展的土壤,培养好、维系好戏迷,就稳住了河北梆子的生存和发展根基。
“有地儿听,有地儿学,有地儿唱,还有那些难得一见的‘角儿’给自己一对一辅导,我们戏迷的开心谁懂啊?”2024年12月23日,河北梆子票友李旭一边展示手机里的照片一边说。
他介绍自己在多个河北梆子名家工作室“赶场”的经历:“这是在许荷英戏剧家工作室,许老师一个字一个字地给我们校准;这是雷保春老师在他的工作室对我进行指导;这是邱瑞德老师在河间市参与名家工作室进乡村、进校园系列活动时的现场照片……”
依托名家工作室,多位河北梆子名家定期办讲座、走基层,和戏迷们零距离互动,把戏曲种子种在更多人心中。
这些种子,也种到了年轻人心中。
面对90后、00后成为演出市场消费主体这一变化,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也在积极调整宣传方式。“我们正通过举办校园巡演、社交媒体宣传等,加强与年轻人的互动,让他们了解河北梆子的魅力,成为我们的观众和粉丝。”赵涛说。
传承是岁月的信物,记录了悠久历史的痕迹。河北梆子,植根燕赵厚土,坚守着文化根脉,在时光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相 关
让更多年轻人爱上河北梆子
“最近几年,来剧场看演出的年轻观众越来越多了,几乎每场演出都能看到90后甚至00后的身影,这对剧院和演员们来说是莫大的鼓励。”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院长赵涛告诉记者。
35岁的石家庄市民焦国英,就是河北梆子的新戏迷。
2024年上半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让焦国英走进了河北梆子剧场。“小时候在电视上看过戏,但现场看戏曲表演,还是第一次。”焦国英回忆,虽然看得一知半解,需要一边看字幕一边听朋友解释剧情,但河北梆子大气的台风、丰富的内容和独特的唱腔,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慢慢地,焦国英开始了解河北梆子、学习河北梆子。时间不长,他成了河北梆子剧场每周演出时的铁杆粉丝——不管刮风下雨,几乎场场不落。
“以我个人经历看,很多年轻人对戏曲不是不喜欢,而是不了解。如果能让更多年轻人有一次现场观演的机会,我想不少人会喜欢上河北梆子。”焦国英说。
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立足当下,戏曲想要求生存、求发展,就要积极主动地拥抱年轻人,多方位、多形式、多角度地去传播弘扬,去赢得更多年轻人的热爱。
“如今,演出市场消费主体是年轻人,而很多红色剧目中的革命先烈在当年其实也是年轻人。”赵涛介绍,为让年轻观众共情,剧院一方面在创作时把主人公塑造成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贴近年轻人审美需求,另一方面提升舞台效果,增强感染力。
不仅如此,河北梆子还积极拥抱现代科技——在河北梆子剧场,LED大屏幕如画卷般铺展,将绚丽多彩的视觉效果与精湛的戏曲表演完美融合,为观众带来沉浸式的观赏体验。灯光、舞美、音效技术的巧妙运用,更是将每一个音符、每一句唱词都雕琢得细致入微,让河北梆子在现代科技的加持下焕发新生。
此外,河北梆子演员们还通过举办校园巡演、社交媒体宣传等方式,加强与年轻群体的互动。“剧院开设了微信公众号、抖音及快手账号,经常性地推送演出视频以及戏曲知识。我们的演员也经常在线上和戏迷互动,传播戏曲文化。”赵涛说。
2024年“世界戏剧日”,河北梆子演员们走进石家庄市栾城区新开大街小学,开展“戏剧文化进校园”活动,给师生们现场表演河北梆子。在现场互动环节,演员们不仅耐心地向学生们传授戏曲的基本知识和技巧,还邀请部分孩子上台,手把手指导他们完成简单的戏曲动作,共同参与表演,在孩子们心中种下热爱戏曲、传承文化的种子。
文/本报记者 王思达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