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鸣: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王一鸣: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5年01月02日 18:04 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12月21-22日,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2024年会在京顺利召开。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国研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鸣在“经济转型动能:谋划与改革”主题大会上发表演讲。

王一鸣表示,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激活因子”。今年二季度以来,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大,总体态势是供给端强于需求端。政策短期的刺激难以解决持续的内生动力问题,要解决内生动能问题必须推进经济转型。房地产市场收缩,新旧动能转换面临挑战,如新能源汽车等新三样难以完全对冲缺口。对此,需从科技创新、产业升级、需求端和绿色发展等方面着力,培育新动能推动高质量发展。同时,要提升金融服务与经济转型的适配性,在创投发展、支持科创、数字金融、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等多领域探索创新,以开启新一轮增长周期。

一、我国新旧动能转换进入关键期

今年以来,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二季度后下行压力明显增大,经济运行总体表现为供强需弱的态势。从前三季度数据看,供给端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明显高于GDP4.8%的增速。工业生产较快增长,除了大规模设备更新等政策因素外,主要源于出口拉动。而在需求端,无论是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都低于GDP增速。

当前经济运行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国内需求不足,而消费需求不足更为突出。1-11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5%,增速明显低于疫情前2019年8%的水平。今年6、7、8三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仅增长2%、2.7%、2.1%,10月受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拉动,社零增速回升至4.8%,但11月又回落至3%。内需不足引发产能利用率下降,产品销售价格回落,企业盈利空间受到挤压。今年上半年,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3.5%,但1-11月转为下降4.7%,表明需求端走弱有可能向供给端传导。

在此背景下,出台一揽子增量政策对改变经济下行态势、弥合供需失衡形成的产出缺口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由过去的小步微调转向大力度一揽子增量政策,对扭转市场预期、提振社会信心尤为重要,股市、房市、消费、投资都发生积极变化。

当前,经济转型和动能转换进入关键期。从经济转型看,过去受依靠投资和出口的传统发展方式影响,经济面临下行压力时,往往采取发债上项目等方式拉动投资,通过投资带动经济增长。虽然投资能带动一定的当期需求,但最终会转化为供给能力,而供大于求的“剩余”部分主要通过扩大出口得以释放。随着我国制造业占全球比重超过30%,扩大出口面临的外部压力越来越大,如果不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会面临越来越多国家的贸易限制措施,也将使外部环境更趋严峻。

从新旧动能转换看,房地产业是过去一个时期拉动经济的主要动能,随着市场供需深刻变化,房地产业进入深度调整期。2021年房地产市场峰值时,新建商品房销售额达18.2万亿元,今年前11个月销售额同比下降20.9%,全年销售额可能降至9.2万亿元,相较于2021年峰值,形成9万亿元的收缩。近年来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设备等“新三样”增势强劲,但短期内还难以抵补房地产深度调整形成的缺口。

二、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主要路径

新旧动能转换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必由之路。面对压力与挑战,必须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推动新旧动能接续转换。

一是加快培育科技创新新动能。要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从根本上说要依靠科技创新。2023年,我国研发经费投入33357.1亿元,投入强度达到2.65%。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的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显示,我国综合排名由去年的第12位上升至第11位。但我国科技创新仍存在短板弱项,一是原始创新能力不足,重大原始创新偏少,基础研究相对薄弱,如2023年我国基础研究占R&D的比重为6.77%,远低于OECD国家15%~25%的水平,二是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三是科技领军人才仍然偏少。

加快培育科技创新新动能,一是要从“跟随型”创新转向“引领型”创新。过去在技术追赶阶段,科技进步的主要路径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技术源头在海外,基础研究、核心技术、原始创新能力较为薄弱。面向未来,科技创新要从“技术追赶”转向构建“局部领先优势”,形成必要的反制能力,增强在国际科技竞争中的主动权。二是从终端产品创新转向中间品创新。改革开放后,我国技术和制造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在终端产品领域如核电、水轮机、高铁、工程机械和通信设备等,形成了国际竞争力,但承载关键核心技术的零部件、元器件、基础材料、工业软件等中间品,部分仍要依赖进口。中间品产品迭代快、技术含量高、专业化分工细,创新难度大,必须在技术上实现突破。三是从集成创新转向原始创新。无论是构筑局部领先优势,还是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都需要加强前瞻性基础研究,增强原始创新能力。以基础研究的突破带动引领性原创成果、战略性技术产品的重大突破,在更多领域跻身国际领先行列。

二是培育产业升级新动能。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加快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应用,支持多技术路线探索和交叉融合,推进应用场景建设,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前瞻布局人形机器人、下一代互联网、量子信息、生物制造等一批未来产业。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改造,推动智能制造单元、智能产线、智能车间建设,实现全要素全环节的动态感知、互联互通、数据集成和智能控制,加快新一代智能制造发展。

三是培育新型城镇化新动能。按照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推行由常住地登记户口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推动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社会保险、住房保障、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等享有同迁入地户籍人口同等权利,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根据经合组织的研究,如果农业转移人口按照城市居民消费方式消费,人均消费支出将增长30%。我国近3亿农业转移人口消费需求增长30%,将在需求端形成新动能。

四是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截至2024年9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达到17.3亿千瓦,占我国发电总装机的54.7%,其中,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机分别达到4.8亿千瓦和7.7亿千瓦,总规模达到12.5亿千瓦,均居世界第一。截止2024年11月底,新能源汽车产量超过1000万辆,市场占有率超过40%。绿色转型将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三、提升金融服务对动能转换的适配性

适应经济转型和动能转换的需要,金融体系要进行适应性调整,发展科技金融、数字金融、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

第一,发展科技金融。我国以间接融资为主体的金融体系,对传统重化工业有较为成熟的融资模式,但在支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方面,金融体系仍存在不适应科技创新的融资需求和风险匹配问题。比如,科技创新风险大而金融机构追求稳定收益,科技企业需要“长钱”而金融机构倾向于给“短钱”,科技型中小企业需要“小钱”而金融机构习惯于给“大钱”,科技企业“重研发、轻资产”而金融机构倾向于提供抵押融资。这就要求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系,鼓励发展创业投资、股权投资和天使投资基金,满足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科技企业的资金需求,支持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战略资本更多地投向科技创新;积极探索信贷融资支持科技创新的新模式,拓展商业银行参与股权投资支持科技创新的空间;运用区块链、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降低金融服务科技企业的风险和隐性成本。总之,要提高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力度、广度和精度,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第二,发展数字金融。产业数字金融通过深入产业链和场景,利用云计算、区块链、大数据风控等金融科技能力,构建科技、产业、金融的数字化连接模式,有效控制金融风险,促进金融服务从主体信用向交易信用转变,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推动产业升级开辟了新路径。要加快推进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创新授信和风控模式,完善监管框架和规则,推动金融机构与科技公司跨界合作,创新科技、产业、金融循环模式,重构合作共赢的产业生态。

第三,发展普惠金融。中小企业在推进新旧动能转换中具有不可替代作用,要持续完善金融支持中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功能,通过优化融资增信、风险分担、信息共享等措施,更好满足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改进金融机构服务方式,开发兼具安全性、收益性、流动性的金融产品,有针对性地丰富金融产品供给。

第四,发展绿色金融。推动绿色转型,资金投入大,回报周期长。比如,仅碳减排一项,预计2030年前,我国每年需投入2.2万亿元;2030年至2060年,每年需投入3.9万亿元。如此大规模投入,仅靠政府资金是不够的,还必须以市场化手段引导激励更多社会资本参与。为此,要增加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供给,支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碳减排技术等发展,并完善绿色金融标准,分步建立强制的信息披露制度,并覆盖各类金融机构和融资主体。

总之,只要将应对困难和挑战的压力,转化为推动经济转型和动能转换的动力、就能增强中国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并开启新一轮增长周期。

责任编辑:韩俊禹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高质量发展 王一鸣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1-13 超研股份 301602 --
  • 01-06 惠通科技 301601 --
  • 01-06 思看科技 688583 --
  • 12-30 钧崴电子 301458 10.4
  • 12-30 赛分科技 688758 4.3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