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自然资源工作答卷之五:这一年,我们纵深转型、时空赋能

2024自然资源工作答卷之五:这一年,我们纵深转型、时空赋能
2024年12月27日 09:07 自然资源部

  近期,《咬文嚼字》发布“2024年十大流行语”,其中“数智化”一词居于首位。过去一年,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作为战略性信息资源和生产要素,时代给予测绘地理信息彰显价值的巨大舞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重大部署,强调“建设和运营国家数据基础设施,促进数据共享”。随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提出,加快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推进实景三维中国建设与时空信息赋能应用。

  这一年,测绘地理信息工作坚持数据为王、应用为本、创新为要、安全为基,聚焦实景三维中国建设和应用,加快推进测绘地理信息事业转型升级,有力服务支撑高质量发展。

数据为王,夯实地理空间信息基础设施

  大数据时代,谁掌握数据,谁就把握了主动。为数字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更加实用、好用、易用的测绘地理信息数据资源,提升数据获取和服务支撑能力,是测绘地理信息转型升级的重要任务。

  这一年,自然资源部门加快建设“地上下、陆海域、二三维”一体化的实景三维中国数据资源体系,不断提升数据的新鲜度、覆盖度、精细度、丰富度。

  2024年,自然资源部进一步打响实景三维中国品牌。9月,自然资源部在济南召开2024新型基础测绘体系及实景三维中国建设研修班,提出测绘工作的核心任务是建设实景三维中国,显化实景三维中国作用,明确实景三维中国是国家的空间信息基础设施,是测绘地理信息数据要素的大合集。12月,在宁波召开实景三维中国和时空大数据平台建设与应用交流会,提出要切实发挥地理空间数据要素保障效能,进一步推进实景三维中国建设与时空信息赋能应用,加强应用推广,加快构建应用生态。

  实景三维中国建设全面推进——获取了735万平方千米地形级、城市级、部件级实景三维数据。自然资源部门开展国家基础地理空间数据库年度更新,完成1∶5万地形数据库年度更新,联动更新全国1∶25万地形数据库。实景三维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全国共有66个城市开展了实景三维城市建设,已有42个城市完成建设并验收。

  同时,自然资源部在浙江省、河北雄安新区等6个地区启动实景三维中国建设应用先行区建设。

  以实景三维中国建设为抓手,自然资源部门大力推动基础测绘主体产品升级、技术体系和生产组织模式再造,着力打通跨层级、跨地域、跨部门的数据汇集利用的堵点,大幅提升测绘生产效率。

  截至目前,全国10个国家新型基础测绘建设试点完成并通过验收。试点探索以重新定义基础测绘产品模式作为核心和切入点,带动技术体系、生产组织体系、政策标准体系和应用服务体系全面转型升级。

  在山东,省市县一体化的协同联动生产组织新模式,真正实现了“一个地理实体只测一次”,数据一次更新、全域使用。在浙江,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精准动态更新新模式,让地表变化区域实现精确获取、及时更新。

  为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优化营商环境,《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多测合一”改革的通知》印发,进一步明确了改革的主要内容和核心任务,提出坚持只测一次、推动成果共享、破除行政壁垒、促进公平竞争、强化监督管理、依法追究责任等措施。

  各地结合实际,在明确测绘事项、摸清技术标准、明晰工作主体、解决主要问题等关键方面下功夫,出台了一系列配套制度、实施方案、技术规程等,有力推动了部门间、前后阶段与环节间的数据共享,避免了重复测绘和多头提交,建设项目审批实现提速、提质、提效。

  初步统计,建设项目测绘时间普遍压缩30%以上,测绘成本普遍降低20%以上,大幅提升了企业和群众的认同感、满意度。

  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是国家现代测绘基准体系基础设施。2024年,自然资源部形成《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管理办法》,联合多部门完成全国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安全摸底检查,规范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建设、服务和管理;统筹整合全国自然资源系统3300多座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资源,基本建成基于北斗的全国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一张网,构建了统一的测绘基准服务平台,可提供全国用户统一注册、无缝漫游与协同高精度定位服务。

  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天地图)作为自然资源部门推动地理信息数据开放共享、提升地理信息公共服务的主要渠道,是数字中国建设、数字经济发展中重要的时空信息基础设施。

  经过十多年的建设,天地图已建成包括1个国家级节点、32个省级节点(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节点)和300多个市县级节点的架构体系,形成了能够满足多样化应用需求的在线服务数据体系,但也存在数据资源不够丰富、服务功能不够完善、联动更新不够及时、运行支撑不够集约等问题。

  2024年,自然资源部印发实施方案,全面启动新一代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动天地图由单一地理信息服务向综合地理信息服务转型。预计到2025年,天地图瓦片地图服务日均请求响应能力达到30亿次以上,能够支撑百万级开发用户;实现优于1米分辨率影像服务陆地国土覆盖范围超过90%,并不断提高时效性。

应用为本,激活地理空间数据要素潜能

  2024年,一款国产游戏大作《黑神话:悟空》成功地向公众展示了实景三维在游戏制作中的强大潜力,也展示了实景三维跨界应用的无限可能。

  应用是测绘地理信息的生命线。

  2024年,自然资源部门主动推进空间地理数据与其他生产要素耦合协同,促进各类生产要素在时空上快捷精准智能匹配和高效流通,加速激活和释放空间地理数据要素潜能。

  在重庆,“实景三维+”赋能危岩地质灾害风险管控,创新危岩三维涌浪模拟、电子围栏、剖面分析等技术,通过精细化三维场景可视化的方式,全面提升危岩地质灾害多跨协同、挂图作战的实战实效能力,2024年有力支撑成功预警和处置地质灾害灾险情37起。

  在青岛,以实景三维数据为底座,实现了港口港区资产、码头船舶调度作业的可视化、精细化管理,整体作业管理效率提升了3%,年度可为港口增收逾亿元。

  在雄安新区,地质工作者构建新区起步区万米深度内多尺度地下空间三维结构,基本查清雄安新区地下地质结构、地下水流系统以及地热资源分布,有效支撑雄安新区地下资源开发利用,助力“透明雄安”建设。

  ............

  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实景三维已形成22大类100余种应用场景。8月29日,自然资源部和国家数据局联合发布了2024年实景三维数据赋能高质量发展创新应用典型案例,聚焦支撑自然资源管理、赋能政府决策、助力数字经济发展、服务百姓美好生活、服务数字文化建设和支撑数字生态文明六大应用场景,综合确定了60个实用好用的实景三维建设典型案例,从大空间到小场景,呈现了不同领域的多元探索。

  地理空间数据唯有和应用场景结合,才能更好体现其价值。

  10月28日,国家数据局宣布启动重点联系示范场景建设,天地图入选首批18个重点示范项目。天地图已累计注册用户超112万个,支撑应用系统超95万个,地图服务接口日均访问超10亿次,有效支撑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和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支撑水利、农业等40多个行业或部门5100多个政府用户应用,支撑约1.6万家中小微企业应用。天地图应用生态加速形成。

  当然,更好地激发数据要素潜能,还有赖于建立健全数据基础制度,有效促进数据要素高效流通使用。

  10月,由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自主采集加工形成的“先农坛高精度实景三维数据集”,获得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证书。数据的权益认定机制可实现对数据生产、加工和应用过程中各参与方利益的保护和管理。这也是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内全国首个实景三维数据知识产权证书。

  从数据产权、流通交易、收益分配等方面构建测绘地理信息数据基础制度,无疑是一项崭新的课题。

  2024年,自然资源部开展了一系列工作,着力补齐基础数据管理制度政策供给短板。自然资源部组织开展了地理信息数据产权登记、公共数据开发利用等数据制度研究,地理信息数据分类分级试点,自动驾驶地理信息数据分类分级。

创新为要,着力建设智能化测绘技术体系

  6月24日,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和两院院士大会召开。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仁作为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之一,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戴上沉甸甸的奖章。

  这是测绘地理信息科技创新的高光时刻。在自然资源部召开的座谈会上,李德仁表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殊荣不只是对他个人的表彰,也是对自然资源系统特别是全国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的表彰。

  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测绘技术与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融合。近年来,数字化测绘产品在数字经济、数字治理与数字生活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时空基底和关键生产要素作用,但其精细程度、更新周期、服务方式难以满足数智新时代下的高质量发展需求。因此,迫切需要推动数字化测绘向智能化测绘迈进。

  过去一年,智能化测绘技术体系建设不断推进。

  4月20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智能化测绘的混合计算理论与方法研究”启动会在江苏省徐州市举行。该项目由陈军院士领衔,旨在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与测绘的深度融合,发展形成智能化测绘混合计算的理论方法,从源头和底层上破解智能化测绘的核心科技问题。

  将测绘自然智能与人工智能技术有机结合,构建时空型混合智能计算范式,提升测绘感知、认知、表达与服务的智能化水平,既是从数字化测绘走向智能化测绘的基本任务,也是提升时空信息供给与服务能力、更好地赋能国家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立足于智能化测绘科技创新,10月9日,莫干山地信实验室首个二级科研机构——智能化测绘研究院成立。由自然资源部和浙江省合作共建的莫干山地信实验室肩负着打造世界一流的开放型、枢纽型时空信息科技创新与智能应用中心的使命。

  运行一年来,莫干山地信实验室明确了智能化测绘、时空计算平台、遥感智能处理、实景三维经济、智慧国土、全球可持续发展研究六大重点科技任务,提出推动“顶天—立地”科技创新、探索“联合—流动—开放”机制、发挥部省协同优势的发展新路径。

  同时,随着国际地理信息学院的揭牌,测绘地理信息领域汇聚中外高级人才和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高地正在形成,将有力推动测绘地理信息科技创新。

安全为基,护航新产业健康发展

  发展和安全,犹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当前,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既要充分激活数据要素价值,又要破解共享应用和安全保密难题。

  这一年,自然资源部门继续扎紧织密测绘地理信息“安全网”。自然资源部组织开展测绘地理信息软硬件安全风险漏洞检查和整改,消除安全隐患。同时,自然资源部优化地理信息安全在线培训考试系统,更新试题内容,进一步提升考试权威性。系统自2021年8月上线运行以来,持续免费提供在线培训和考核发证服务。截至目前,共计注册单位2.1万家、用户16.8万人。

  以智能网联汽车、低空经济为代表的新产业是新质生产力的代表。这些新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测绘地理信息的支撑服务。以智能网联汽车为例,自动驾驶技术的核心在于车辆能够自主感知环境、做出决策并执行操作,高精度导航定位犹如自动驾驶系统的“眼睛”和“大脑”。在低空经济发展中,低空数字底座构建、低空空域规划等同样离不开高精度地理信息。

  如何在安全合规的前提下,促进测绘地理信息面向新产业的应用?

  今年7月,《自然资源部关于加强智能网联汽车有关测绘地理信息安全管理的通知》印发,对智能网联汽车行业的测绘数据、测绘行为和测绘活动主体作出规范。其中提出,加强智能网联汽车涉测绘行为管理,严格涉密、敏感地理信息数据管理,从严审核把关导航电子地图,落实地理信息数据存储和出境要求,强化地理信息安全监管。同时,明确促进智能网联汽车发展,鼓励地理信息安全应用探索,优化地理信息公共服务,营造安全发展的良好氛围。

  从2022年开始,自然资源部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重庆6个城市开展智能网联汽车高精度地图应用试点。试点城市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构建了标准体系,提升了地图审核效率,形成了对智能网联汽车高精度地图数据众源采集、实时更新、在线分发、安全传输等环节安全监管的一整套方法和路径。

  2024年,智能网联汽车高精度地图应用试点结合“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深入推进。

  1月1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自然资源部等五部门联合宣布开展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探索包括高精度地图安全应用等9项内容,为高级别自动驾驶规模化、商业化应用按下“加速键”。

  在广州市,8月28日,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发放了全国第一宗面向 L4及以上高级别自动驾驶运营的高精度地图审图号。这对自动驾驶企业规模化合规运营有着重要意义。

  智能网联汽车高精度地图应用试点进一步带动了地理信息与自动驾驶产业,以及其他实体经济领域的深度融合,体现了地理信息乘数效应,彰显了地理信息和数字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

  如今,高精度地图支撑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展,不仅在乘用车、商用车、公共交通领域得到不同程度的推广与应用,而且深化了在智能交通、智慧接驳、智慧物流等方面的创新应用。

  即将告别2024年,迎来2025年,时间再次刻印下前行的坐标。测绘地理信息纵深转型、时空赋能,将不断为数字中国建设、数字经济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陆芬)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1-06 惠通科技 301601 --
  • 01-06 思看科技 688583 --
  • 12-30 赛分科技 688758 4.32
  • 12-30 钧崴电子 301458 10.4
  • 12-24 星图测控 920116 6.9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