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谢晓玲
“大家可别小看我手中这块‘小不点’,它就是有‘工业维生素’之称的镍,很多大国重器的制造都离不开它。”在金川集团镍冶炼厂镍电解一车间,电解班班长兼特级首席工程师柴国梁举着手中一截直径2厘米左右的镍花自豪地说,“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缺镍少钴,需要耗费巨资从国外购买。金川镍矿的发现和开采,让中国甩掉了贫镍的帽子。”
1994年参加工作的柴国梁,已在镍电解槽边坚守了30个春秋。
30年里,他从一名普通员工成长为拥有14项国家授权专利的湿法冶炼特级技师、有色冶金高级工程师、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衔人、甘肃省技术技能领域拔尖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先后荣获“全国技术能手”“全国有色金属行业劳动模范”“甘肃省劳动模范”“陇原工匠”“优秀共产党员”等诸多称号。
30年里,他亲历了公司镍产能从2万吨到20万吨的跨越式增长,见证了金川镍品位稳步提升和品种多元化发展,专注做优“中国镍”成了柴国梁越来越清晰的人生目标。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能有机会坚守生产一线,与祖国的镍精炼事业共成长,我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柴国梁说,“我们从矿山下挖出镍品位不到1%的矿石,经过高硫浮选、顶吹熔炼、浇注成高硫阳极板等多道工艺,最终生产出高品质、高纯电解达到99.96%以上的镍,这是一个很神奇的过程。”
在这个神奇的过程中,柴国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主动探索,专注创新,解决了一个个生产难题,成为同事们眼中的“智多星”。
一次生产过程中,柴国梁随手拿起一个矿泉水瓶,看着与阴阳极液出口粗细相似的瓶身,顿时眼前一亮。
“能否利用水瓶一头大一头小的特点,控制阴阳极液位差?”柴国梁经过反复试验与改良,最终发明了能够旋转180度角的液位调节装置,解决了电解镍生产过程中电解槽阴阳极液高度差影响镍板质量的难题。目前,这项研发被广泛应用于生产一线,提高了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2023年,他参加的《极板监测技术在镍电解生产中的研究与应用》项目,创新通过红外成像的图像识别及温度判断处理,实现电解槽阴阳极导电状态实时、在线监测,使岗位作业向自动化、机械化迈进,解决了传统作业中岗位人员劳动强度大、作业时间长、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
柴国梁所在的电解班,承担着集团电解镍、电镀专用镍的生产任务,相关产品产量占集团年产量的43%。每块电解镍的生产都要经过10多道工序、40多个参数控制,才能从含镍量70克/升左右的电解液中精炼出99.96%以上的高纯电解镍。
“用万里挑一的严谨、专注、务实和精益求精的创新精神,达到镍99.97%的目标。”瞄准高端镍市场,柴国梁一次次试验,一次次失败,一次次重来……最终成功破译了高品质电解镍的“密码”。
他主创的高品质电解镍生产集成装置的创新与应用项目,生产的高品质电解镍填补了国内空白,打破了国外先进企业在中高端用镍市场的垄断,被广泛应用到航天、电池、造币等高端领域,抢占了国内70%的高端市场用镍。
由他领衔的柴国梁劳模创新工作室积极推进“五个一管理法”和新员工“三段式”导师带徒培养模式,开展职工“原创”和“创客”活动,累计立项181项,形成先进操作法8项、合理化建议84条,团队获得发明、实用新型专利42项,被评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全国机械冶金建材行业示范性创新工作室、甘肃省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甘肃省技能大师工作室。
被聘为金昌技师学院兼职教师后,他主讲的创新课程《立足岗位创新驱动没有不可能》,入选全国总工会“五小”精品课。
……
“人总要有一点拼搏精神的。”柴国梁说,“为国家生产高品质电解镍,始终是金川镍冶炼人的使命担当。作为共产党员和新时代的产业工人,我们要自觉肩负起产业报国的重任,努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作出更多贡献。”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