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模有着‘一帆风顺,平安吉祥’的美好寓意,近来不断有人前来预订。”近日,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东山海船钉造项目传承人吴添才正全神贯注地拼装一艘新的船模。从大帆船到小船模,40多年来,吴添才在一锤一锯之间,赋予帆船新的生命力。
东山四面环海,这里的人们习水善舟。在长期的造船和航行过程中,东山形成了一套特有的海船钉造技术,所造海船具有高抗风浪能力、高防水性等优势,适合东山海域乃至台湾海峡的海况,这也成就了明清时期铜山港(现为东山港)在闽台通航通商中的重要地位。
2009年,东山海船钉造技术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东山老船匠以船模制作的方式传承技艺,让东山海船在时代浪潮中再次扬帆起航。
造船兴起 海贸繁华
东山岛是一片向海而生的热土,铜山海商曾在海上丝绸之路上大放异彩,这得益于当地海船钉造技艺的精湛。
东山造船,俗称“钉船”。我们可以从一些考古中,探寻其久远的历史。1968年,位于东山县陈城镇的大帽山贝丘遗址被发现,揭开了四五千年前东山岛便是南岛语族海上迁徙的“桥头堡”之一。
“根据大帽山贝丘遗址的发掘资料,可知东山人千年前就已具有造船与航海能力,他们横跨台湾海峡,甚至航行至澎湖列岛、东南亚。”东山县博物馆原馆长陈立群说。
明景泰三年(1452年),随着为抗倭而设的铜山水寨移驻西门澳,带来福船、哨船、冬船、快马船等各类船只和战船维修技术,东山制造大型船只的技术条件日益成型。
“铜山水寨进驻之后,最初各种战船是在福州钉造,但战船日常维修技术的输入,以及市场的需求,东山在明嘉靖年间进入建造大型海船的时代。”据中共东山县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张哲民考证,铜山港造大船的起始时间,最迟约在明嘉靖中期。主要依据黄道周《乞言自序状》记载,父年方十八,当事勒军卫治兵,编户三丁取一,即良家子无免者。父当行,抱祖母哭,哀动左右乃免。以大户督造战舰,从族人造舰。“舰,大型战船也。这是目前了解到的铜山港最早钉造大船的文字记载。”
东山造船业的发展,也得益于当时航海贸易的兴盛。明嘉靖年间,铜山周边萌发海上贸易,闽南沿海兴起私造商船入海贸易的热潮,市场需求带动了民营造船业的发展。同时,铜山比邻的云霄、诏安、漳浦山区盛产林木,为造船业提供了主要的材料来源。
“东山海船以福船为基础,糅合浙、粤海船优点,按照当地实际需求进行建造,有战船、渔船和运输船三大类,均具有较高的抗风浪能力,稳性好,十分适合在东山海域、台湾海峡航行。”吴添才说。
随着东山造船技术渐趋成熟,一艘艘商船穿梭于海上丝绸之路,架起了东山与世界的海洋文明交流之路。特别是清代中期以来,铜山港成为闽南、粤东与台澎渔船商舶往来驻靠要港,是当时漳州重要的吞吐口岸。
“造船业的发展,为当时海上贸易提供了有力保证。”张哲民说,明嘉靖以来,铜山港万船云集,樯桅如林,为闽粤与台澎商舶渔船往来驻靠要港与货物集散地。铜山海商驰骋于台澎、温州、上海、天津、广州、朝鲜、越南、新加坡等地进行航运、易货贸易,促进了东山商业的繁荣发展。
清代以来,东山的修造船行业称为“船寮”,专司渔船、货船的钉造和维修,涌现了“文章师”“阿马师”“郑波师”“狮庆师”“阿阔师”“阿亭师”等一大批有名的船匠,他们除了建造舢板、拉山网船外,还建造钓艚、牵风船、大桡船和运输船等。
新中国成立后,东山的造船业得到发展,1954年成立造船生产合作社,而后改为东山县水产造船厂。1975年至2005年间,该厂造木质拖网船近千艘,同时从外地学习技术经验,大力改造传统船型,发展了水泥船、玻璃钢船、钢船等,推动了东山远洋捕捞的发展。
钉造技艺 独树一帜
历经岁月沉淀,东山船匠在造船实践中总结积累了船型、船长与船宽、船长与桅高等一整套独有的营造法则。船匠依靠这一套营造法,可在没有任何设计图纸的情况下,建造各种木质海船。
据吴添才介绍,东山造船工序繁复,主要程序涉及安龙骨、安龙柱、八字(船尾)和狗骨(肋骨)、放闸、封船身、安船梁、铺甲板、建船楼、安尾金和舵、立桅、张帆、安龙眼、填油灰等。“环环相扣,一步都不能少。”
虽然东山的造船采用福船的构造原理,广泛应用水密隔舱技术,但根据使用功能的不同,东山造船有着自身的特色。如,原产于东山的深海捕鱼作业渔船——大桡船,其船艏、舯、艉部均较宽,舷樯高,舷外倾,稳性好,装载能力强,但航速较尖底的福船慢。
吴添才说,大桡船应用始于明清时期,是一种适合放钓的船体,早期龙骨长约10米、船宽3.8米、型深1.4米,船上可配备10多名作业人员和竹筏、舢板,载重35吨。既可装运渔产品,也可当货船用于运输粮食、白糖、布匹等货物。上世纪60年代,东山县水产造船厂进行技术革新,将船长扩大至22米,船高扩大至5米,船宽扩大至6米,型深扩大至2米,并配有尾楼船。
上世纪70年代初,东山大桡船又被改造为机帆船形制,船内设计发动机机舱,加装螺旋桨增加航速,船身加宽加深,船上安装起网机、吊杆等设备,可满足钓鱼、拖网、灯光捕捞等多种渔业作业,被广泛运用于东海南部海区,深受闽粤一带渔民喜爱。
在长期的技术改进中,东山海船钉造技术逐渐成熟,尤其以填油灰、立桅、安龙眼和安尾金等技术闻名。
填油灰俗称“捻缝”,指的是以桐油加石灰填塞船板间的缝隙,为木船防水。细心的东山船匠经常被请到浙江、广东等地教人“捻缝”。在造船的过程中,东山也讲究安龙眼。“龙眼一般钉在船头两侧,一般渔船的眼珠朝下,寓意渔民可以看清海里的鱼虾,满载而归;运输船的眼珠则朝前,寄托眼望财路、生意兴隆的美好期许。”吴添才说。
东山的木帆船立桅技术独树一帜,自古享誉闽粤。吴添才介绍,立桅杆时,桅井上宽下窄,呈梯形状,两边设置桅杆夹,桅井与桅头尺寸必须按一定比例设置,以确保桅杆插进桅井严丝合缝且不损坏龙骨。
不只造船,东山生产的渔具也不赖。创办于民国时期的东山“芳成”号,仅桨橹、钩头、船锚等渔业生产用具就多达六七百种。其独创的桨橹,技艺精湛,成为当时誉满浙江舟山、闽南、粤东一带的知名品牌,产品供不应求。
“东山造船历史悠久,海船钉造技术是一代又一代船匠心血和汗水的结晶,尽管现在钢船盛行,但海船钉造技术仍在修造中小型船舶中被广泛使用。”陈立群说。
研制船模 助力传承
在东山县博物馆展厅里,陈列着一艘仿制东山大桡船的船模,长约3米,吸引群众游览参观。该船模由吴添才等东山老船匠共同制作,是近年来东山抢救性保护东山海船钉造技术的成果之一。
吴添才生于造船世家,是吴家第四代造船传承人。他13岁起就跟着父亲在造船厂学艺,从斧、凿、锯、钻等基本功开始,逐渐掌握了安龙骨、装船体、捻缝、张帆等造船全套技术。“从晚清时期开始,我家代代相传,均以造船修船养家糊口。”吴添才回忆,旧时,为了方便造船,一家人居住在南门湾海岸边。
东山造船业没落之后,吴添才只好转做木工谋生。2004年,经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学会同意,东山县博物馆发动一批退休的造船工人,成立“中国水下考古队船模研制所”,着手复原古代东山海船。热爱造船的吴添才欣然加入。
两年时间里,吴添才与其他船匠根据长期实践积累的经验,查阅资料,按原样仿制了东山大桡船、牵风船、独木舟等多艘船模,分别被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科研与培训基地、闽台缘博物馆、泉州市博物馆、德化陶瓷博物馆等收藏。同时,他们梳理了东山海船钉造工序、用料、结构等资料,为东山历代海船研究作出了一定贡献。
随后,吴添才一直坚持制作船模。“船模是按比例缩小,该有的配置和大船是一样的。”吴添才说,船模要准确反映实物状态,故其制作工序、用料与制作大船无异,舷、舱、帆、舵、锚一个不少,不仅桅杆、船舵可以活动,船帆也可收放自如。
近日,东山县船模师孔炳煌复原制作的隋朝“五牙舰”船模在中国三峡博物馆举办的历代船模系列展览中展出,备受关注。
据史料记载,“五牙舰”船长54.6米,甲板上有五层船楼,高10多米,是我国特大型木船的典范。
今年4月,在中国航海博物馆船模研制中心牵头主持下,中国三峡博物馆决定将隋朝“五牙舰”和西晋“楼船”船模复原制作任务交给东山县孔炳煌船模作坊。历经半年努力,孔炳煌通过认真揣摩资料,并结合自身多年的船模制作经验,最终以1∶36的比例复现了“五牙舰”模样。
孔炳煌是东山岛著名造船师傅孔文章的后裔,至今已有57年的造船经验。2004年,他结识了台湾航海家刘宁生,开始研究制作中国古代木船船模。
这些年,除了制作船模,作为中国造船工程学会高级会员的孔炳煌还积极走出去宣扬东山木帆船文化。2016年5月,孔炳煌应邀参加在葡萄牙科英布拉大学召开的“丝绸之路背景下的中国和葡萄牙关系”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会上介绍了东山岛及附近地区木帆船造船方法。“这是东山船匠第一次走出国门介绍中国船文化。海船钉造技术是东山岛一项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值得被更多的人所认识、关注。”讲起东山海船钉造技术,孔炳煌十分自豪。
2019年,孔炳煌与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合作,将东山大桡船建造的流程分解为八个阶段,渐进式展示传统木帆船建造流程,相比传统“一个船模+图示+文字说明”的展示方法,更为形象具体。这是东山岛优秀造船技艺的一次展示。目前该组模型收藏于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
2021年11月,孔炳煌多年的努力得到中国航海博物馆船模研制中心的认可,其船模作坊被认定为“中国古船模研制共建基地”。双方通过共建,联合国内专家学者,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以模型复原为主要形式,对中国古帆船进行抢救保护,全力讲好中国航海故事,展现中国航海精神。
“随着科学的进步,古船扬帆的时代已经过去,但古代造船工匠的精神是海洋强国梦的生动体现,也是中国航海文化的一部分,在新时代,我们仍需继续将其发扬光大。”张哲民说。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