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产量连续9年居全球首位

新能源汽车产量连续9年居全球首位
2024年12月27日 02:19 媒体滚动

转自:千龙网

原标题: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结果出炉,我国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总量继续增加

新能源汽车产量连续9年居全球首位      

记者从12月26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获悉,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显示,我国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五年来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平均在30%左右,是全球经济发展的最大增长源。

国务院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表示,从普查的结果来看,五年来,我国经济经受住了多重内外风险考验,总体保持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与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相比,我国经济发展在规模总量、结构优化、创新驱动、安全保障、绿色转型等方面呈现出诸多积极变化,展现出稳固的基础、强大的韧性和巨大的潜能。 新京报记者 姜慧梓

总量 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平均在30%左右

普查后,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接近130万亿元,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五年来,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平均在30%左右,是全球经济发展的最大增长源。产业发展基础更加夯实,普查结果显示,2023年末,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数比2018年末增长52.7%,法人单位的资产总计增长57.4%,均实现大幅增长。

分产业看,2023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56.3%,比2018年提高了2个百分点以上。服务业经营主体大幅增加,成为支撑经济增长、促进高质量就业的重要力量。第二产业保持较快发展,2023年末,全国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达到404.8万个,比2018年末增长23.8%;制造业法人单位的资产总计达到151万亿元,增长41.7%。

分地区看,2023年末,中部、西部地区拥有第二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占全国的比重分别比2018年末提高了1.4个、0.6个百分点,中西部地区经济占比提高。同时,随着区域重大战略深入实施,经济的聚集效应进一步显现。2023年,京津冀区域、长江经济带区域、长江三角洲区域、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拥有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数都实现了较快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2023年末,全国从事战略性新兴产业活动的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5.8万个,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和服务业的比重超过1/5。2023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发明专利申请量比2018年增长了65.1%,创新成果大量涌现。

其中,“五经普”首次增加数字经济的调查结果。2023年,我国共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法人单位291.6万个,实现营业收入48.4万亿元,占全部二、三产业企业法人单位营业收入的比重为10.9%。

此外,在发展与安全、可持续发展方面,2023年,我国原煤产量达到47.2亿吨,原油产量达到2.1亿吨,发电量达到9.5万亿千瓦时,粮食安全得到有力保障。2023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规模连续14年位居全球首位。2023年,我国新能源(2.480, 0.02, 0.81%)汽车产量达到945.8万辆,比2018年增长6.9倍,产量连续9年居全球首位,占全球的比重超过60%,继续领跑全球。

解读 经济体检”数据如何利用?

国务院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蔺涛在回答新京报记者提问时表示,将利用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的结果,开展产业活动单位在活动发生地核算和相关试算工作,积极推进经营主体活动发生地统计,进一步健全常规统计的监测制度。

同时,通过分析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进一步发现新产品新服务、了解新业态新模式的具体活动方式,结合国际标准行业分类的修订情况,对我国现行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注释》等进行修改完善,细化新兴领域的经济活动,为加强新经济新领域的纳统覆盖打基础。

此外,普查结果还将用于健全完善统计基本单位名录库,为各类抽样调查提供完备的抽样框和结构数据,为测算、核算新经济新领域数据提供基础资料等。

蔺涛表示,下一步,国家统计局将聚焦经济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数字经济等领域,组织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等社会力量,充分利用“五经普”数据,深入开展课题研究分析,并将陆续发布有关研究成果。同时,深化普查数据的共享与服务,依法依规为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提供普查资料的信息服务,推动普查数据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就业 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总量继续增加

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显示,与第四次经济普查相比,我国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总量继续增加,其中,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有所减少、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增加,就业结构呈现一些新变化。

二、三产业从业人员两位数增长

普查结果显示,2023年末,全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42898.4万人,比2018年末增加4574.8万人,增长11.9%,其中女性从业人员17047.4万人。

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负责人王冠华表示,从总量来看,尽管近年来面临着多重风险挑战,但在经济恢复向好、经济结构优化以及稳就业政策支持等多重利好政策影响之下,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规模继续增加。

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增加,为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创造了有利条件。王冠华表示,2019年到2023年五年间,我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年均值分别是5.2%、5.6%、5.1%、5.6%和5.2%,虽然部分年份有所波动,但是2023年以来,随着经济恢复发展,就业形势总体趋于稳定。

产业结构调整带动就业结构变化

总量稳中有增的同时,就业结构呈现出一些新变化,第二产业的从业人员有所减少,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增加。

“五经普”数据显示,2023年末,第二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1.64亿人,比2018年末减少826万人,下降4.8%。第三产业从业人员2.65亿人,比2018年末增加5401万人,增长25.6%。

分析原因,王冠华表示,就业结构的变化主要是由于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她具体分析,近年来,我国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第三产业,即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提升,带来了从业人员结构相应发生变化。

同时,技术进步和社会分工变化也是重要原因,近几年,中国工业生产效率有较大提升,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发展的背景下,不少工业企业通过智能化改造提高生产效率,带来了从业人员的调整。

此外,随着互联网发展和社会分工的精细化,一些工业生产环节,如设计、检测等被分离出来成为第三产业的一部分,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有一部分转移到第三产业,也带来了从业结构的变化。

新兴服务业吸纳就业作用不断增强

值得注意的是,科技服务、信息服务、商务服务等新兴服务业快速发展,其吸纳就业的作用在不断增强。

“五经普”结果显示,2023年末,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从业人员比2018年末增加507万人;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从业人员比2018年末增加1617万人;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的从业人员五年间增加了517万人。

王冠华表示,总的来看,这五年,我国的二、三产业从业人员稳中有增,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下,从业人员结构发生了新变化,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此同时,当前,我国结构性就业矛盾还比较突出,部分群体就业还面临着一些困难挑战。下一步,要把推动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摆在突出位置,强化重点群体就业支持政策,全力以赴稳就业、惠民生、促发展。

130万亿元

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接近130万亿元,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五年来,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平均在30%左右,是全球经济发展的最大增长源。

普查结果显示,2023年末,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数比2018年末增长52.7%,法人单位的资产总计增长57.4%,均实现大幅增长。

404.8万个

分产业看,2023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56.3%,比2018年提高了2个百分点以上。2023年末,全国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达到404.8万个,比2018年末增长23.8%;制造业法人单位的资产总计达到151万亿元,增长41.7%。

945.8万辆

2023年,我国原煤产量达到47.2亿吨,原油产量达到2.1亿吨,发电量达到9.5万亿千瓦时,粮食安全得到有力保障。

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945.8万辆,比2018年增长6.9倍,产量连续9年居全球首位,占全球的比重超过60%,继续领跑全球。

42898.4万人

2023年末,全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42898.4万人,比2018年末增加4574.8万人,增长11.9%,其中女性从业人员17047.4万人。

2023年末,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从业人员比2018年末增加507万人;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从业人员比2018年末增加1617万人;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的从业人员五年间增加了517万人。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APP专享直播

开播时间 | 2-24 20:03
《财访》——从AI医疗和政策支持展望医药行业投资机会
开播时间 | 2-24 20:00
创金合信基金 肖伊莎:创金看市丨中国资产的重估行情已经开启?
开播时间 | 2-24 19:30
富国基金:基金投资收获季如何操作?
开播时间 | 2-24 16:30
国君资管:AI+展露锋芒,港股科技如何演绎?
开播时间 | 2-24 16:00
招商基金 邓和权、王艳丹:把脉市场变化!固收+与红利资产深度研判
开播时间 | 2-24 16:00
易方达基金:基金行业话养老
开播时间 | 2-24 16:00
光大证券李泉:马斯克投资的飞行汽车试飞成功,订单金额已超70亿元
开播时间 | 2-24 16:00
浦银安盛:一壶茶 一席话——江畔系列直播第三期
开播时间 | 2-24 15:30
长城基金:风起东方,中国资产迎价值重估
开播时间 | 2-24 15:30
银华基金:指点迷津 第160期 政策护航,商保如何重构创新药支付生态?
开播时间 | 2-24 20:03
《财访》——从AI医疗和政策支持展望医药行业投资机会
开播时间 | 2-24 20:00
创金合信基金 肖伊莎:创金看市丨中国资产的重估行情已经开启?
开播时间 | 2-24 19:30
富国基金:基金投资收获季如何操作?
开播时间 | 2-24 16:30
国君资管:AI+展露锋芒,港股科技如何演绎?
开播时间 | 2-24 16:00
招商基金 邓和权、王艳丹:把脉市场变化!固收+与红利资产深度研判
开播时间 | 2-24 16:00
易方达基金:基金行业话养老
开播时间 | 2-24 16:00
光大证券李泉:马斯克投资的飞行汽车试飞成功,订单金额已超70亿元
开播时间 | 2-24 16:00
浦银安盛:一壶茶 一席话——江畔系列直播第三期
开播时间 | 2-24 15:30
长城基金:风起东方,中国资产迎价值重估
开播时间 | 2-24 15:30
银华基金:指点迷津 第160期 政策护航,商保如何重构创新药支付生态?
上一页下一页
1/10

热门推荐

全国政协委员陈松蹊:建议降低法定结婚年龄 提高生育人口基数 在全国推行更大力度的生育激励政策 收起
全国政协委员陈松蹊:建议降低法定结婚年龄 提高生育人口基数 在全国推行更大力度的生育激励政策

全国政协委员陈松蹊:建议降低法定结婚年龄 提高生育人口基数 在全国推行更大力度的生育激励政策

  • 2025年02月24日
  • 06:16
  • APP专享
  • 扒圈小记
  • 109,574
APP专享
“女生遭侵犯落水被阻挡上岸至溺亡”案续:检方提起抗诉,建议死刑

“女生遭侵犯落水被阻挡上岸至溺亡”案续:检方提起抗诉,建议死刑

  • 2025年02月24日
  • 05:06
  • APP专享
  • 扒圈小记
  • 24,746
APP专享
“拟录用3名本科生惹争议,删除公示名单”?国企刚刚回应了

“拟录用3名本科生惹争议,删除公示名单”?国企刚刚回应了

  • 2025年02月23日
  • 08:58
  • APP专享
  • 北京时间
  • 7,284
APP专享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更多>
股票简称 最新价 涨跌幅
以下为热门股票
三峡能源 4.26 -0.23%
京东方A 4.57 +0.66%
TCL科技 4.88 +0.21%
中远海控 13.98 -2.58%
格力电器 41.27 -0.22%

7X24小时

  • 01-06 思看科技 688583 --
  • 01-06 惠通科技 301601 --
  • 12-30 钧崴电子 301458 10.4
  • 12-30 赛分科技 688758 4.32
  • 12-24 星图测控 920116 6.9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