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沫
清华大学校园内古树众多。2017年登记在册的古树有237株,其中树龄大于300年的古树14株,100年至300年之间的古树223株。这些古树大多位于原清代的皇家园林——清华园里,由清代内务府栽种。不过,清华大学校园内最为年长的一株古树,却并不在旧时清华园的范围内,而是矗立于万泉河东岸的高坡上,俯视着河西的清华园。
这株古树,是一株树龄约382年的国槐(2017年北京市园林局在给古树挂牌时鉴定为约375年),有人称之为“至尊长者”。根据树龄推算,这棵古槐长于1642年左右。清华大学校园里的古树,绝大多数都是清代栽种,唯有这棵国槐,长于明代崇祯年间。
国槐高18米,树势高大伟岸、粗壮;树冠完整、均衡,冠幅达15米;胸径1.27米,需三人才能合抱。如今,它位于清华大学三教和六教两座现代化建筑间,更显得苍劲端庄。这棵国槐见证了这一带数百年的历史变迁。
海淀地区的繁盛是从清代康熙皇帝修筑畅春园开始的,皇家园林的修建,促使海淀镇的商业迅速发展,使海淀成长为京西第一大镇,海淀的人口也迅速增长。明末清初,当这棵槐树还是幼年时,此地还是人烟稀少之地。
明代文献中,清华大学所在地附近有记载的村落只有两个,一个是位于槐树西北约二里的水磨村,一个是槐树东南约6里的鹰房村。到了清代,鹰房村已经不在,仅余地名;水磨村的北半部被乾隆皇帝征用修建长春园,南部则一直延续到21世纪初,以“水磨社区”之名存在。
从17世纪中叶始,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海淀西北陆续修建起畅春园、圆明园、清漪园等皇帝离宫,几代皇帝在海淀离宫居住的时间甚至超过了紫禁城。御园周围建起了众多的赐园和私园,方便朝廷大臣和皇亲国戚们随时面圣,另外还有大批八旗驻军保护皇帝和御园的安全。于是提供各种服务的商业设施应运而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民众来海淀谋生。
随着众多人口的迁入,海淀地区陆续形成了一些新的村落。同时,也增加了许多寺院和庙宇,既有敕建的皇家寺院,也有民间募资修建的小庙。
清代道光初年,在古槐的东侧,已经发展出了一个规模较大的村落,名叫西柳村。
1830年前后,在槐树约190岁的时候,西柳村在村西头新建了一座小庙,有佛殿三间、配殿六间,槐树被圈入庙中,位于佛殿之前。槐树南边约十几米处,种植了两株银杏:东侧是一株雄银杏,西侧是一株雌银杏;在大殿的北侧,还种植了两株桧柏。
光绪十八年(1892年)春,43岁的“太监道士”刘守智在西柳村古庙的基础上营建永安观。清末同治以后,清宫太监入道成为一种风潮,人数众多。除了太监们对全真教的认同、最高统治者的默许和支持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太监对养老及身后事的担心。例如,同治年间的著名“太监道士”刘得印,与同道们将北京附近的二三十座庙宇改造为道观,还在金山宝藏寺外筹款购买了大片“太监道士”专用的坟地。
刘守智,京都顺天府大兴县人,清宫太监,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任六品北海总管。刘守智戒名至智,字秋樵,为全真随山派传人,曾担任北京白云观第二十一代监院,兴建永安观后,刘守智成为该观的开山住持。1910年秋,62岁的刘守智为永安观立下了十条戒律,同时将永安观送给白云观永远管理,他本人则让出住持之位,并立碑为证。
永安观有前殿关圣帝君殿三楹、中殿娘娘殿三楹、后有佛殿五楹,佛殿两侧各有顺山房一间用作祠堂,东西前后配房十八间,钟、鼓楼各一座,旗杆两座,是个三进的庭院式道教建筑。
根据资料记载,当时的永安观有附属土地十六顷二十五亩五分二厘,观内收入为历年收租。永安观曾有一座碑,正面有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刻《永安观宗祠记》,记载了刘守智修观立祠的功德,背面刻有清宣统二年(1910年)刘守智会同白云观住持、永安观监修和西柳村各位首事人共同签署的一份合同,记有永安观庙产、永安观戒律和向白云观移交管理权等事项。碑现已不存,但碑文被收录在《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中。
永安观以北有隶属于永安观的塔院一所,有围墙保护,植树建塔,以便使羽化的道友归真于此。
2019年5月31日晚,清华大学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学校在建设新土木馆大楼时,北京市文物局发现古代墓葬95座,多为明清墓葬。其中有一部分是属于永安观塔院的,另有一座应该就是刘守智本人的。
1954年以前,西柳村和永安观位于清华大学东侧,与清华大学之间隔着万泉河和京绥铁路。清末以后,中国近代学生群体逐渐认识到教育在改造社会、开启民智中的重要性。1911年清华建校后,学生们以清华园为中心,在校园内外开展了一场长时段、多项目,以平民教育为核心的教育社会服务。其中就包括针对农村失学儿童开办的露天学校。
1919年底,清华青年会的社会服务部在永安观内开办清华附近的第二所露天学校,给农村失学儿童免费上课。闻一多、吴泽霖等在校就读期间均曾服务于露天学校并担任教员,永安观殿前的古槐或许也见证了他们忙碌的身影。
除了将殿前空地和配殿房间用于公益活动,永安观还有偿租赁观内的房舍。1922年至1923年间,梁漱溟和熊十力受聘在北京大学讲课期间,便租住在永安观。
由于毗邻清华大学,永安观偶尔还能接到承办会议的生意,例如在1928年,中国农村合作信用社租借永安观举办了为期三个月的讲习会。
1934年,作家马加在左联成员、清华学生李秉忱的邀请下来清华居住,给《清华周刊》撰稿,后来租住在永安观佛殿东侧的祠堂,其间写下了著名小说《寒夜火种》。当时与他同住的还有在清华大学做工的一位油漆匠。
1954年,北京市建筑事务管理局将当时京绥铁路以东的一片土地划归清华大学建设新校区,永安观和西柳村就在其中。这时的永安观已经荒废,墙倒屋塌,周围一片荒凉,只见杂乱的树木和荒草。
划归清华大学以后,永安观因为庙宇较大、墙为白色,当时校内员工不知其名,称其为“大庙”或者“白庙”。1978年至1991年,永安观的建筑大部分被拆除。2002年修建清华大学第六教学楼时,被彻底拆除。
时至今日,虽然永安观的建筑已经荡然无存,但永安观内的五棵古树作为保护对象,一直生长良好。这五棵古树分别是:两株桧柏(距今约200年)、国槐(距今约382年)和位于最南端的两株银杏(距今约200年)。
古槐作为一级古木,受到了精心的照顾和专业的养护,焕发出勃勃的生机。这株古槐,见证了明朝的灭亡,清政府的建立、兴盛和灭亡,还见证了清华大学的建立和发展壮大。它伫立在东西两座现代化建筑间,如今依旧苍翠、安详。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