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簇芦苇“编”出一个新产业

一簇芦苇“编”出一个新产业
2024年12月26日 00:00 大众网-大众日报

  □记者 李明

  通讯员 谭芳 刘青 立立 报道

  本报广饶讯 12月23日,广饶县大码头镇山东黄蓝汇工艺品有限公司生产基地的车间里,用苇编手工制作的收纳篮、花篮等有序摆放,几名来自周边村庄的妇女正在将订单进行分类整理。

  “我们逐步向日常生活用品、苇编工艺品转型,推出了伴手礼盒、包装盒等更多融合现代功能和审美需求的产品,原材料也增加了柳皮、木片、竹子等,花色品种不断增多,档次不断提高,使传统手工业重新焕发了生机。”大码头苇编非遗项目传承人、山东黄蓝汇工艺品有限公司苇编技术总监徐尊霞说。

  目前,该公司生产能力达到年编织芦苇制品15万件,木片编织产品30万件,已注册品牌“大码头苇编”,成为黄河入海口地区唯一拥有苇编产品的工艺品公司和加工基地,产品销往全国和世界各地。“公司的产品都是订单式生产,周边村庄的100多名妇女就是我们的工人,坐在家中就能完成产品编织,每天能收入130元左右。”徐尊霞介绍。

  从身价翻了上千倍的苇编手提包,到改良创新的老粗布和香气四溢的虎头鸡……东营市一批承载着传统文化基因的非遗项目不断推陈出新,一批特色鲜明的“非遗工坊”“共富工坊”先后设立,在推动非遗保护传承的同时,拓展了文化赋能乡村振兴通道,铺就了共富之路。

  东营市还深入挖掘非遗的文化和旅游“双重资源”特征,做好文旅融合文章。在黄河口生态旅游区远望楼二楼200平方米的特产超市中,黄河口黑陶、留年旗袍、大码头苇编、黄河之酒、黄河口剪纸等彰显东营地域特色和厚重文化内涵的非遗产品整齐地摆放在货架上。游客在观赏美景之余,纷纷来到超市内,欣赏和选购黄河口特产。

  “景区与多个非遗传承人、非遗企业进行了合作对接,成立了特产超市,既为广大游客购买特色旅游产品提供方便,又为东营当地的非遗技艺、手工产品提供了一个展示平台。今年‘十一’假期,超市仅非遗产品销售额就达10万元。”东营市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魏波介绍。

  “我们充分利用非遗等传统文化资源,持续推进非遗+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带动周边群众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在加强黄河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的同时,实现非遗助力乡村振兴。”东营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李慧芬介绍。通过充分激发非遗项目的带动作用,东营市将非遗保护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转化为产业优势、致富渠道、乡村亮点,培育起了一批具有文旅产业示范性、影响力的文化生态名村、名镇,其中,利津县南岭村、垦利区东王村先后入选第一、二批山东省文化生态名村。

  此外,对濒临失传的非遗项目,东营市推出非遗项目向旅游产品转化“金种子”工程,帮助不同项目间开展跨界合作。在广饶县,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广饶齐笔在孙子文化园内开设起了齐笔非遗工坊、在刘集社区设立了齐笔展厅,专门展示齐笔的制作过程和部分产品。“在景区里制作、展示,可以让更多游客认识和了解齐笔,这样才能更好地建立群众基础,市场才更有活力,传承才更有希望。”齐笔制作技艺传承人郭明昌说。

  东营市还积极探索非遗传承发展的好方法、新途径。在杨庙·黄河里度假区等景区景点、市美术馆等公共文化服务场所,以及东营市一中校史馆等研学教育基地,打造了6处非遗文创专题展览,全面展示黄河流域的精神气韵、风土人情和文化创造,助推非遗从“活下来”到“火起来”。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非遗 东营市 黄河 芦苇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1-06 思看科技 688583 --
  • 01-06 惠通科技 301601 --
  • 12-30 钧崴电子 301458 --
  • 12-30 赛分科技 688758 --
  • 12-24 星图测控 920116 6.9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