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尹耀增
“经络不通,筋脉不畅,小时候脚肯定受过伤”,“双手向上举,看看能举多高,正常人双手举过头顶手掌可以贴在一起,你才举了一半儿就不行了,这是肩周炎……”
12月17日,记者走进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三角城镇“金银滩祖传正骨法”女性传承谱系中第五代传承人杨新春的传习所。不大的理疗室里挤满了人,杨新春和她的两位徒弟以娴熟手法为患者检查病情。“低不下去头,脖子也很僵硬。”“来,坐这儿,你的富贵包已经很明显了,这是经常低头看手机等不良姿势导致的,我们的手法能够治愈。”
杨新春口中的“手法”即2018年入选青海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金银滩祖传正骨法”,杨新春也被认定为海北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金银滩祖传正骨法”,相传其祖先是明朝洪武年间从“南京竹子巷”发配而来,正骨技艺也是从那时带到了青海省湟中县,在当地历经数代传承后,立下传女不传男的祖训。此后的传承人均为宗族中的女性,解放前均未留名,如今仅能向上追溯到前五代。第一代为张氏,第二代传人是张氏之女王氏,王氏又将技艺传给其侄女王桂英,第三代传人王桂英在1955年出嫁到海晏县后传给女儿常增莲,此为第四代传人,杨新春是常增莲的女儿,为第五代传人,自此祖传正骨技艺在海晏金银滩落地生根。
因正骨祖传技艺仁心难育、仁术难练,杨新春自5岁起便跟随外婆王桂英和母亲常增莲训练脚法,8岁开始学习人体骨骼结构、经筋等知识并进行摸诊训练,15岁在母亲的帮助下为动物治疗骨伤,开始接触筋骨损伤患者,同时大量阅读书籍自学中医理论,学习和实践一直持续到20岁。在家庭的长期熏陶下,正骨技艺在杨新春心中悄然种下种子,随着时光流转,杨新春对这一祖传技艺愈发热爱与崇敬,20岁的草原姑娘历经15年勤学苦练,终于完全掌握古法接骨术。
“我第一次独立摸诊,是给学校一位同事的儿子进行脱臼复位,当时很紧张,加之孩子哭得厉害,看着心疼,于心不忍。回到办公室后,我反复思量,若要将正骨祖传技艺发扬光大,必须要从心理上克服这第一次的畏难和紧张情绪。那次的脱臼复位很成功,孩子当即停止哭泣。”杨新春回忆到。
此后,她在完成海北民师教学工作的同时,为家乡人民免费治疗筋骨损伤长达20多年。
“我们‘金银滩祖传正骨法’的核心技术是摸诊,即凭借灵敏双手诊断伤者病情,无需借助任何工具。比如,我的手触碰到患者患处,就能清楚地知道患者的软组织、骨缝、骨骼的损伤状况,随后依据各部位情形进行手法复位,最后用白布条或小夹板固定,一个月后骨缝伤基本可康复。”杨新春向记者讲述为患者做理疗的原理。
高尚的仁心与精湛的手法是杨新春毕生所求。她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向所有感兴趣的女性传授祖传正骨技艺,广受社会赞誉。
2019年至今,杨新春举办和参加的各类公益活动达30余场,参与人数超4000人次,为65岁以上老人及残疾人免费理疗1600余人次。
“2018年,孩子腿脚突然出现问题,走路很容易摔倒,在省内外多家医院检查治疗都没有效果。2023年下半年,经人介绍,来到杨老师这里,经过杨老师两周的理疗,走路明显稳多了。”患者家属王贵山感激地说。
如今,杨新春成立了自己的公司,组建专业团队,在海晏县、西宁市开设5家传习所,收徒12名,吸引众多乡村妇女加入到学习和就业的队伍中来,带来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这种理疗手法深受当地百姓信任与喜爱,我将坚守初心,传承发扬祖传技艺,在保留原有技术的基础上融入更先进的方法,让祖传正骨法继续更好地服务百姓。”杨新春说。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