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高校学子为非遗注入青春活力

甘肃高校学子为非遗注入青春活力
2024年12月22日 02:35 兰州晚报

同学们感受非遗魅力

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学生安雅楠(中) 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学生安雅楠(中)

在华夏文明的长河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如熠熠星辰,承载着千年智慧与历史记忆。

在浩如烟海的非遗版图中,甘肃省这片厚植文化底蕴的土地以多姿多彩的非遗项目闪耀古今。在“一枝独放不是春”的传承理念中,我省文化部门将非遗之“花”广撒高校,将非遗保护与传承融入教育教学中,着眼于培育大学生这一数量庞大的非遗“粉丝”群体,为推动非遗的创新性发展注入青春力量,让更多年轻人感受“百花齐放春满园”的非遗魅力。

1

让“冷门绝学”后继有人

妙手补千年,残卷获新生。古籍修复是一场先“望闻问切”,再小心翼翼“修旧如旧”的工程。为了让古籍重新绽放光彩,让这些珍贵的残卷重获新生,今年10月14日,一场由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省文旅厅主办,省图书馆等单位承办的“古籍保护课程进校园”甘肃站活动在西北师范大学启动。

作为一名专攻古代文学专业的学生,西北师范大学古代文学专业研一学生郭雨鑫满怀期待地来到西北师范大学教师发展中心二楼报告厅,除了参加现场活动外,她还想亲自动手参与一下古籍保护的内容和细节,为自己的专业赋能。但直至她看到和拿起一个个看似简单实则并不简单的工具时,才真正意识到古籍保护走进高校的真正意义。

碑帖传拓、雕版印刷、线装书缝订、古籍修复……在甘肃省古籍保护中心修复师的示范、演示下,她制作完一张雕版印刷的图案后感慨地说:“在这样的活动中,让我深刻感受到古籍保护的重要性,也更好地理解了文化传承的使命感。”

发端于1902的西北师范大学,历经120余年发展,不仅馆藏资源丰富,也十分重视古籍文献的挖掘、整理、修复与研究——馆藏古籍10万余册,其中善本597种8617册,23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83种入选《甘肃省珍贵古籍名录》;开设有文献学、博物馆学、考古学等与古籍保护相关的学科专业;成立于1983年的古籍整理研究所是国内高校第一批创立的古籍研究所,在古籍整理研究与人才培养方面成绩喜人。

活动现场,各个相关专业的学生踊跃体验着古籍修复的过程并分享着各自的喜悦,见证此情此景的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研究馆员王红蕾有感而发,“古籍保护需要有后备力量,而后备力量的一个重要来源就是我们高校学子,希望在校的学生能够熟悉古籍、热爱古籍,将来成为古籍的守护人。”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2023届毕业生安雅楠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会成为古籍修复队伍中的一员,而且一做就是三年。正是这三年,让她的青春显得与众不同又无可替代。如今的她可谓是掌握非遗技艺较多的一个小非遗匠人,古籍修复、书画装裱、彩陶制作、碑帖传拓、壁画临摹等技艺她都能上手操作。更厉害的是,她还掌握了线装书的装订,学习了鱼鳞装、包背装、册页、金镶玉蝴蝶装的装帧技艺。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学习非遗技艺时,两三个月没有突破,安雅楠想过放弃;在修复古籍上的“虫洞”时,一两个小时才修复了一页,安雅楠想过放弃;一坐就是几个小时,看着密密麻麻的破损古籍无计可施时,安雅楠想过放弃。但她还是挺了过来,“我正青春,现在不奋斗更待何时?”

凭借踏实认真的学习态度,2022年7月,兰州职业技术学院择优推荐2020级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学生安雅楠赴甘肃省图书馆古籍保护中心进行岗位实习。2023年7月,安雅楠顺利入职甘肃省图书馆,继续跟随古籍保护中心的老师们深造,为古籍事业奉献青春力量。

2

青春力量为非遗传承“蓄势储能”

2021年秋季,兰州职业技术学院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正式开设了《古籍修复技术》实训课程。课程方向很明确,注重实训。省图书馆选派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导师、甘肃省技能大师、甘肃省古籍修复技艺非遗传承人——何谋忠先生担任学校特聘教师,承担课程理论及实践授课工作。

2022年9月,兰州文理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的45名新生正式入学,开启非遗专业系统学习。至2024年底,兰州文理学院在非遗传承的道路上已走出一波“高光行情”——文旅部非遗传承人群研培院校、甘肃省非遗研究基地、非遗传承教育实践基地。学校开设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本科专业还设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等特色科研平台,已初步形成非遗保护专业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模式和科研基础。

2023年11月7日,兰州职业技术学院迎来非遗传承的春天——甘肃省图书馆、兰州职业技术学院馆校联合创办的“兰州职业技术学院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学生实践基地”和“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甘肃传习所人才培养基地”在本校落地,从而让更多青春力量加入传统古籍修复技艺队伍中,为古籍修复人才培养、文化遗产保护提供“沃土”,也为古籍修复科学研究、实训基地建设储备新生力量。

2024年12月9日,“甘肃非遗进校园”首场演出在兰州文理学院拉开大幕,成为冬日里“唤醒”原生态文化记忆的非遗秀场。将首场“甘肃非遗进校园”的演出放在兰州文理学院,除了加强省文旅厅与省内高校在非遗领域的深度合作,强化高校师生、青年学子对我省多彩非遗的认识和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还有更深层的意义——让非遗传承“醒过来”“活起来”“传下去”。

兰州新区太平鼓文化传承中心带来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鼓定太平》,鼓声中带着威严的气势、磅礴的力量;来自金昌的省级非遗项目节子舞《节子声声》率先亮相,融合节子舞与广场舞元素,潇洒干练,展现了西部人粗犷豪放的性格和勇往直前的精神;清水木人摔跤,一人演两角色,脚下定乾坤,难解难分,难辨真假;武山旋鼓舞《远古的呼唤》动作刚健、节奏铿锵……

“没想到,甘肃的非遗这么多彩绚烂。”来自武威的兰州文理学院文学院文化产业管理大三学生祁琪告诉记者,以前只知道武威有国家级非遗凉州攻鼓子,看了展演才了解甘肃如此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多姿多彩的非遗项目,以后要多学习、多了解我省非遗和多元文化,为今后学习和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通过学校等教育机构开展非遗教育教学,是非遗保护传承的重要途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34条明确要求“学校应当按照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开展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

截至2024年8月,全省共认定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8801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3049人。其中,花儿、环县道情皮影戏、天祝格萨(斯)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83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68名;省、市(州)、县(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分别达493项、2481项5741项,省、市(州)、县(区)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分别达758名、3425名、8798名。全省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名录体系。

据了解,近年来我省积极探索非遗进校园有效途径,除各地文旅、教育部门积极携手开展非遗展演进校园外,省文旅厅依托兰州文理学院、兰州资源环境大学等11所国家级和省级非遗研培参与院校,广泛开展雕刻类、刺绣类、曲艺类、传统音乐类等非遗项目培训,助力院校提高传承人文化素养、拓宽文化视野、激发非遗传承活力。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高宏梅 文/图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非遗 古籍修复技术 甘肃省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12-30 钧崴电子 301458 --
  • 12-30 赛分科技 688758 --
  • 12-24 星图测控 920116 6.92
  • 12-23 黄山谷捷 301581 27.5
  • 12-20 天和磁材 603072 12.3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