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老北京的冬至民俗文化

说说老北京的冬至民俗文化
2024年12月21日 00:00 媒体滚动

转自:劳动午报

时至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古云“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民间有“冬至大如年”之说。北京历史上对冬至节气格外重视,民谣有曰“肥过冬至瘦过年, 冬至馄饨夏至面。”那老北京冬至时节有哪些民俗与文化活动呢?

为什么说“冬至大如年”

据宋代孟元老所编《东京梦华录》载:“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农、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官放关扑,庆贺往来,一如年节。”而清代顾禄所著《清嘉录》则云:“郡人最重冬至节。先日,亲朋各以食物相馈遗,提筐担盒,充斥道路,俗呼冬至盘。节前一夕,俗呼冬至夜。是夜,人家更速燕饮,谓之节酒。女嫁而归宁在室者,至是必归婿家。家无大小,必市食物以享先,间有悬挂祖先遗容者。诸凡仪文,加于常节,故有‘冬至大如年’之谚。”由此可见,“冬至大如年”之说历史久矣。

古人认为自冬至起,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是大吉之日。而冬至为进“九”之始,从寒冬逐步向阳春推进。宋代诗人刘敞《冬至》诗曰:“寒事欲无几,春归方有期。嘉辰正须醉,爱日为君迟。”

古人还认为到了冬至之后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上升,是个吉日。元末明初诗人孙蕡《冬至》诗云:“冬至至日日初长,久客客怀怀故乡。梅蕊惟愁雪烂熳,柳条又是春相将。”

古人甚至把冬至当作阳历年的开始,认为“冬至一阳生”,是回到原点的标志。而冬至又为阴历十一月中气,与地支中的“子”位相合,是地支中的第一位。从汉代开始,人们便重视冬至节气,将其视为节日,唐宋直至元明清各朝依然为人们所重视,故有“冬至大过年”之说。

老北京人素来重视冬至节气,因为冬至这天靠近阴历十一月初一。十一月初一被认为是“一阳生”,十二月初一是“二阳生”,正月初一是“三阳生”。这三个日子加在一起就是“三阳开泰”,被视为大吉大利之日,所以明清时每逢冬至这天,人们便换上盛装,拜贺尊长,亲朋之间互相馈赠食物,并悬挂祖先画像,买来食物供奉先祖。

冬至举行多项祭祀活动

古人认为冬至是阴阳之气转化的开始,象征着吉祥和福气,所以这一天多举行各种祭祀活动,包括祭天、祭祖等。不仅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的敬畏之心,也展示了对生活的美好期望和对祖先的感恩之情。

朝廷于冬至要举行祭天大典,即皇帝率领文武百官到郊外举行祭天仪式,谓之“冬至郊天”,祈祷上天保佑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故《礼记外传》有曰:“王者冬至之日,祭昊天上帝於圜丘。注曰:冬至日,祀五方帝及日月星辰于郊坛。”

据《天坛公园志》载:天坛为我国现存的最大祭天坛庙,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早期帝王在这里合祀天地。嘉靖九年(1530年)世宗下令在天地坛大祀殿之南建圜丘坛专以祭祀皇天,祈谷坛用于祈祷上天保佑五谷丰登。嘉靖十三年(1534年)二月,诏令定名南郊祭坛为“天坛”。清代沿用明制,“定每岁冬至日大祀天于圜丘”。从明永乐年间到民国初废止“祭天”为止,天坛祭天整整延续了490年,有22位皇帝举行过654次(含祈谷礼)之多,其中清康熙帝在位61年,冬至亲祭达43次。

除了祭天,冬至还有其他祭祀礼俗。依照清宫典制,每年皇帝要按照节令祭日和相关规定到景山寿皇殿祭祀祖先。有时也派礼部官员或近臣前来祭祀。特别是正旦(正月初一)、清明、霜降、中元、冬至、万寿七祭之时,都要举行盛大祭祀活动,皇帝要亲祭。其中冬至之祭更为隆重,多为皇帝亲临礼祭。

民间冬至之祭不到祖茔,而是在家中设供案,上摆供品,然后按辈分对着先祖的牌位礼拜,以表达对先人的怀念和敬意。

冬至不但是民间的传统节日,也是佛教的重要节日。佛教寺院大多会举行祭祖法会,僧众要前往禅师塔基、祖堂祭供历代祖师大德。全体僧众和信众仪表庄严,缅怀感恩前贤的功德。

“冬至馄饨夏至面”食俗

民间有“冬至饺子夏至面”一说。然而,查阅史籍时却并未发现冬至吃饺子的明确记载,但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记述。

明代《帝京岁时纪胜》载:“预日为冬夜,祀祖羹饭之外,以细肉馄饨奉献。谚所谓冬至馄饨夏至面之遗意也。”清代《燕京岁时记》云:“夫馄饨之形有如鸡卵,颇似天地混沌之象,故于冬至日食之。”清末民初《清稗类钞·饮食·馄饨》对这种冬至节令食品解释得更加具体:“馄饨,点心也,汉代已有之。以薄面为皮,有襞积,人呼之曰绉纱馄饨,取其形似也。中裹以馅,咸甜均有之。其熟之之法,则为蒸,为煮,为煎。”

古人为什么要在冬至之日吃馄饨呢?一说馄饨初为宋代祭祖的供品,是原始宗教中祖先崇拜在后世的演变。馄饨像鸡卵,鸡卵如混沌未开之象,人们于冬至之日吃馄饨乃是纪念远古混沌未开时,盘古氏开天辟地创造世界之功。析其“馄饨”二字,本是傍三点水,盖因做食物之名,又因祭祀祖先,也就由“混沌”改成食字为旁的“馄饨”了。二说冬至之日为道教的元始天尊诞辰。道教认为,元始天尊应世象征混沌未分、道气未显的第一大世纪,故民间冬至有吃馄饨的习俗。三说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他们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战乱,能过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所以在冬至这天便有了家家户户吃馄饨的习俗。

据传,清末民初时,中原地区连着几年遭受大灾,不少流落到各地,但每到冬至时节,都要沿袭当地“捏冻耳朵”之俗,即吃饺子,各地人纷纷效仿,遂成民俗。因京师一带多有中原人迁居,北京的“冬至馄饨夏至面”也逐渐改成了“冬至饺子夏至面”。

冬至游戏“九九消寒图”

明清乃至民国时期,冬至这天,当数九寒天之时,一些文人雅士还喜欢相约九人于每逢数九之日聚宴摆“九九件”,就是宴席间要摆九碟九碗以取九九消寒之寓意。元代杨允孚《滦京杂咏》运:“试数窗间九九图,馀寒消尽暖回初。梅花点徧无馀白,看到今朝是杏株。”原注:“冬至后,贴梅花一枝于窗间,佳人晓妆,日以,胭脂图一圈,八十一圈既足,变作杏花,即回暖矣。”大约元末在北京地区的闺阁中已流行画梅花的习俗。

所谓“九九消寒图”,就是上下横竖九格,总数为八十一,按照“上阴下晴、左风右雨、雪在当中”的口诀,颜色也有规矩,根据每天天气填描,这样等到“九九”之后春回大地,一幅消寒图便大功告成了。

相对而言,有些文人、士大夫的游戏,则要更加讲究一些。他们大多会择恰逢数为“九”之日,相约九人饮酒,取“酒”与“九”谐音之意,席上用九碟九碗,成桌者用“花九件”席,仍然是表示“九九消寒”之意。

明清时期“九九消寒图”已经非常流行。《帝京景物略》载:“日冬至,画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则春深矣,曰九九消寒图。”另一种消寒图,以清道光帝御制词“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二句,每字各九画,用双钩装潢成幅。日以“阴晴风雪”注之,“自冬至始,日填一画,凡八十一日而毕事。”而今“九九消寒图”的冬至游戏早已消失了。

旧有“冬至藏冰”之俗

古时,冬至节气过后,便有“藏冰”习俗。所谓藏冰,是指冬至三九之时,河流湖泊冰冻三尺后,掘出冰块,储于冰室(俗称冰窖),以供夏天时消暑所用。明代《帝京景物略》记载:“十二月八日,先期凿冰方尺,至日纳冰窖中,鉴深二丈,冰以入则固之,封如阜。”冬至日时把凿成一尺见方的冰块收藏入二丈深的冰窖中,入了夏天启冰,赐给文武大臣。《大清会典》“工部都水清吏司藏冰”条云:“凡伐冰取诸御河……岁以冬至后半月,部委司官一人,募夫伐冰,取其明净坚厚者,以方尺有五寸为块。凡纳冰,紫禁城内窖五,藏冰二万五千块;景山西门外窖六,藏冰五万四千块;德胜门外窖三,藏冰三万六千七百块,以供各坛庙祭祀及内廷之用……”

民国以后,京城的冰窖转由商人经营,每座冰窖有着各自的采冰区域,冬至以后清理冰窖,大寒前后雇人采冰入窖封藏,天热后提供给各大饭庄、饭馆、肉铺以及大宅门和小商贩。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随着冰柜、冰箱的出现,冬至冰窖藏冰之习俗即逐渐消失。

主讲人介绍:

户力平,北京史地民俗学会理事。多年业余从事北京文史研究,特别是北京地名、风物、民俗及古村落研究,并在《北京晚报》《北京日报》《劳动午报》等报刊发稿千余篇。做客北京电台文化节目百余次。已出版《光阴里的老北京》《北京地铁站名掌故》《京西海淀说故》《香山传说》等。

□主讲人:户力平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皇帝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12-30 钧崴电子 301458 --
  • 12-30 赛分科技 688758 --
  • 12-24 星图测控 920116 6.92
  • 12-23 黄山谷捷 301581 27.5
  • 12-20 天和磁材 603072 12.3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