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天津日报
回望天津感光胶片厂,从民国时期的初创,到新中国成立后公私合营的兴起与辉煌,再到新时代技术与产品的创新与嬗变,不仅是天津工业史的一个缩影,更是天津工业自强不息精神的象征。
清末,随着西方影像技术的传入,摄影照相在中国推广开来。至20世纪初,各地照相业发展迅速,照相器材的需求也随之日益增长。当时中国照相业使用的器材基本依赖进口,为改变民族摄影器材制造业的落后状况,一批有志之士开始了积极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1941年底,在天津南市开设“谦光”照相馆的李文琪与李玉梧,苦于太平洋战争爆发导致的进口感光材料的短缺,决定着手自行研制照相干板。研制之初,这两位年轻的创业者迎难而上,靠参阅各类摄影书籍,潜心学习并研究照相干板的制作工艺。在整个研制过程中,玻璃打底时所需的照相明胶的制作是横亘在他们面前的一大难题。照相明胶既是感光材料卤化银乳剂的重要载体,也能有效提高卤化银乳剂的感光度,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卤化银乳剂的照相性能。为研制出合格的性能稳定的照相明胶,李文琪与李玉梧不断摸索,反复试验,经过一年的努力,终于攻克这一技术难关,成功研制出“牛皮熬制的明胶,手工涂制”的照相干板。
“谦光”照相馆的自制照相干板,不仅实现了自给自足,还出售给同行,很快就因质好价廉而供不应求。于是,李文琪与李玉梧干脆关闭照相馆,于1943年集资创办天津裕中摄影器材制造厂,专门生产销售照相干板。不久,该制造厂研制生产的七星照相干板就在天津上市,因其具有“感光特快、银粒微细、反差适宜、感色性佳、高级人相、无丽不臻、药膜坚固、价格低廉”等优点,并且“全色性能适于室内照相,与日本富士人相、柯达全色人相同”,一经面世就广受好评,销售形势一片大好。但好景不长,因有抢占日货市场、威胁日本在华经济利益之嫌,天津裕中摄影器材制造厂被日伪政府责令停产。为继续生产,裕中厂一边想方设法与日伪周旋,一边转入地下生产,并由李玉梧亲自挂帅前往华东、华北等地打通外销市场。由于裕中厂产品质优价廉,再加上国人提倡和支持国货,很快平济、平包铁路沿线的照相馆都开始大量使用七星照相干板,北平的宝星、利达、信孚、永孚等数家照相材料行也纷纷选择经销裕中厂产品。就这样,在黑暗的日伪统治时期,裕中厂依靠坚韧不拔的精神和过硬的产品质量,在夹缝中艰难前行,在中国照相器材市场闯出了一片天地。
抗战胜利后,由于美货充斥市场,又逢通货膨胀,裕中厂生产难以为继,几近停产,但仍然顽强地依靠生产明胶勉力维持。天津解放后,在党和人民政府的大力扶持下,裕中厂重获新生,很快恢复七星照相干板的生产,并陆续研制出相纸、软片、胶卷、医用X光片等感光产品。1950年,裕中厂更名为天津市七星摄影器材制造厂;1953年,该厂实行公私合营改造;1956年,国家投资建设新厂,并再度更名为天津感光胶片厂;1958年新厂落成投产后,天津感光胶片厂秉承自力更生方针,坚持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相结合,发展依靠人才,创造出多个全国第一,迅速成长为我国轻工感光材料工业的大型骨干企业。此后,天津感光胶片厂持续推进科技创新和产品结构优化升级,在军工领域和民用领域均卓有建树。上世纪80年代,天津感光胶片厂更名为天津感光材料公司,加快轻工感光材料工业企业现代化的步伐。进入新世纪,企业积极搭建转型发展的新平台,成立天感科技园,组建创新型高科技民营企业,形成银盐感光材料、数码影像输出材料及周边技术、PET薄膜及深加工技术产品和文化创意四大产业为主导的产业集群。
八十多年前,两个年轻人靠着一腔热情和自强不息的钻研精神,在国内一穷二白的技术领域,硬生生开发出了媲美进口垄断产品的生产工艺,让中国摄像感光材料摆脱了对进口的依赖,并历经磨难成长为中国光影产业的一面旗帜。天津感光胶片厂的创业发展历程,是天津历经百年风华、仍葆生机活力的工业之路的见证与缩影;在不断前行中所彰显出的敢为人先立潮头、锐意进取求发展的奋进精神,也正是天津工业文化的写照,呈现出天津这座城市的精神文化特质。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