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网络“晒文化”背后的隐忧
如今,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活跃在网络世界,他们在社交媒体上“晒”自己的学习成果、兴趣爱好、成长点滴以及对偶像的热爱。虽然,他们的网络“晒文化”不仅可以满足外界对自己的认可,也能找到兴趣相投的伙伴,但是这一现象背后也引发了关于网络安全和教育引导的讨论。
晒学习成果与生活 希望自己的努力得到认可
成长过程充满了变化和惊喜,孩子们希望在社交平台上记录这些瞬间,多年以后,这些晒出的内容可以成为他们回顾过去、感受自身成长变化的重要依据。正在上初中二年级的学生小苗说:“我会把我在学校的每一个重要时刻都晒出来,等我长大了,再回头看这些照片和文字,肯定会很有感触,就像在看一部属于自己的成长纪录片。”
今年16岁的小童(化名),正在上高中一年级,他通过父母手机已经注册了两个社交平台。每次考试结束,会晒出自己的成绩单,并配上自豪的文案。有时父母还通过快手或抖音发布,以此鼓励孩子学习进步。“平时学校和父母管得很严,上学时不能带手机,只有在周末作业完成后才能玩一下手机,晒一下自己的成绩。这是对我一种激励。”小童说。此外,校园活动也是他分享的重点,像参加文艺演出、运动会比赛、社团活动的照片和视频,展现自己在校园中的精彩瞬间和多元发展。学生小陈表示:“我在学校参加了演讲比赛,拿到了一等奖,当时特别激动,就想第一时间在朋友圈分享,让大家都知道我的努力得到了认可。”还有许多中小学生热衷于在社交平台上晒自己考试取得的高分、获得的奖状和荣誉证书等。
晒兴趣爱好与特长 希望得到他人的欣赏和点赞
“晒”“大家好,今天分享一下我的书法作品和舞蹈艺术。”书桌前,一双小手在宣纸上写起了毛笔字,并将写的作品一一摆放在地面上。随后,又开始表演了最近新学的一组舞蹈。今年9岁的女孩丽丽(化名)喜欢书法和舞蹈,在兴趣班学习书法和舞蹈已经有三年时间,平时她会将自己的作品利用父母手机发到朋友圈,获得不少网友点赞。每逢双休日,在练习书法和舞蹈时,都是由父母拍摄视频和照片发布到网上。记者发现,绘画、书法、音乐、舞蹈、体育等兴趣爱好相关的内容,在中小学生的社交平台分享中占据较大比例。他们会晒出自己创作的绘画作品、书法字帖、演奏乐器的视频片段,或是在运动场上比赛的情景。一些擅长手工制作的学生,还会展示自己精心制作的手工艺品,如手工编织的饰品、陶艺作品等。这些分享不仅是对自身特长的展示,也是在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希望得到他人的欣赏。
晒日常生活点滴 社交互动与友情交流
记者调查发现,小学高年级和初中生,对于美食、旅游、宠物等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也是喜爱晒的内容。他们会分享和家人一起享用美食的照片,记录旅行中的风景与趣事,或者展示自己可爱的宠物萌态。还有晒与朋友的合照、聊天记录截图,表达对友谊的珍视。“在假期旅游归来后,同学们会在朋友圈发布旅游照片,配上文案,分享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仿佛带着朋友们一同游历。”初中三年级的学生张帅(化名)说。六年级的倩倩(化名)也表示:“与好朋友们一起度过了一个开心的周末,拍了好多照片,我想把这些快乐的瞬间都保存下来,也让其他同学知道我们的友谊有多深厚。”
另外,追星现象在中小学生中也较为普遍。他们会关注偶像的动态,并在社交平台上分享偶像的照片、演唱会视频、新作品发布信息等。一些粉丝团还会组织集体应援活动,中小学生们热衷参与其中,并在社交平台上晒出照片,表达对偶像的热爱与支持。例如,当偶像参加某个综艺节目时,粉丝们会在社交平台上掀起一阵讨论热潮,纷纷晒出节目截图和自己的观后感。
说法:家长观点各异
在采访过程中,很多家长并不反对孩子“触网”,认为孩子能通过网络多接触新兴事物。吕先生的女儿今年上小学二年级,他发现,随着年龄增长,孩子通过网络认识世界的意愿更强烈了。“女儿8岁生日时,我给她买了一台平板电脑,本来是为了学习。现在,她已经会自己搜索感兴趣的电影、纪录片。”吕先生认为,作为互联网新一代,孩子们在课余时间上网冲浪、增长一下见识,未尝不可。最近,吕先生的女儿又学会了新技能——用妈妈的手机刷社交账号。“她会搜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比如动画片和游戏。”吕先生说,“特别有意思的是,女儿的童言童语经常能收获更多点赞。好多网络流行语我们都是跟她学的。”也有家长对孩子上网持保守态度,认为孩子不应过早地接触各种社交平台,甚至开个人账号,以免对网络形成依赖。刘女士的女儿今年上高一,她已经没收了女儿的手机多次。没想到女儿用平板电脑上网课的时候总找机会偷偷玩一会儿。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因为中小学生正处于情感丰富且渴望交流的阶段,社交平台为他们提供了一个便捷的情感表达和社交分享渠道。他们希望通过分享日常生活中的点滴,与朋友、家人以及更多的人建立情感联系,分享快乐、分担烦恼。比如,在遇到开心的事情时,他们迫不及待地在朋友圈分享,就是希望能将这份喜悦传递给身边的人;而在遇到困难或不开心的时候,也会在社交平台上倾诉,寻求安慰和支持。
律师:提醒孩子注意保护个人隐私信息
甘肃金城律师事务所律师潘从金认为,中小学生在社交平台上晒出的个人信息、照片、地理位置等内容,如果不加以注意,可能会被不法分子利用,导致信息泄露和网络安全问题。一些不法分子可能会通过这些信息对学生进行诈骗、骚扰等行为。比如,学生在晒旅游照片时不小心暴露了自己的家庭住址,就可能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带来潜在的安全隐患。家长要关注孩子在社交平台上的动态,监督他们的网络行为,提醒孩子注意保护个人隐私信息。教导孩子不要随意在社交平台上透露家庭住址、联系方式、学校名称等敏感信息,提高孩子的网络安全意识。比如,家长可以定期检查孩子的社交平台账号设置,确保隐私设置合理。
心理专家:为青少年创造健康网络环境
兰州文理学院教育学院教授、兰州市心理健康工作者协会智库首席专家王成德认为,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营造健康、积极的网络环境。网络平台运营商要加强对社交平台内容的审核与管理,过滤不良信息,防止不良信息对中小学生的侵蚀。例如,设置青少年模式,限制青少年接触不良信息;学校应将网络素养教育纳入课程体系,通过课堂教学、专题讲座等形式,向学生传授网络安全知识、社交礼仪、信息辨别能力等方面的内容。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社交平台的功能和作用,引导他们合理使用社交平台,避免沉迷其中。例如,学校可以开设“网络社交与安全”课程,系统地讲解社交平台的使用技巧和注意事项。学校可将网络素养教育纳入课程体系,通过课堂教学、专题讲座等形式,向学生传授网络安全知识、社交礼仪、信息辨别能力等方面的内容。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社交平台的功能和作用,引导他们合理使用社交平台,避免沉迷其中。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孙建荣
记者 孙建荣
责任编辑:李婧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