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吴中:推动机器人产业与创新人才“双向奔赴”

苏州吴中:推动机器人产业与创新人才“双向奔赴”
2024年12月12日 19:34 中国金融信息网

转自:新华财经

人才聚则产业兴。“机器人+人工智能”是苏州市吴中区首个千亿级产业集群,2023年产业规模达1369亿元,集聚链上企业超1000家,人才建设方兴未艾。近年来,该区坚定“产业强区、创新引领”发展战略,聚焦“机器人+人工智能”核心产业,深入推动产才融合,让人才“怀才”就“能遇”,让企业“遇才”就“能成”,推动“人才创新高地”和“全国机器人产业集聚第一区”建设融合并进。

以产聚才 推动产业链人才链有机衔接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人才是支撑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源,如何让人才“引得来、留得住”,考验各地智慧。11月20日,在吴中区举行的2024中国机器人产业人才建设大会上,江苏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焦伟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江苏紧密围绕机器人产业发展需求,精准引培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创新能力和实践经验的机器人领域的高端人才,为机器人+应用场景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作为江苏省机器人产业发展的重要一极,当前,吴中区围绕产业链强化人才链,聚焦机器人关键零部件、本体制造、系统集成、人工智能等关键领域,“以赛引才”“靶向引才”“平台引才”,提升招才引智精准度。

链接赛事“以赛引才”。吴中区秉持国际化理念举办各类创新创业大赛,挖掘优秀人才(团队)和项目,拓展引才渠道。今年以来,相继承办2024 ROBOCON国际大学生机器人大赛暨仿生足式机器人国际邀请赛、第九届清华校友三创大赛先进制造与新材料总决赛等细分领域高能级赛事,发挥大型赛事人才项目专业属性强、细分领域精、科技含量高等优势,为全区“机器人+人工智能”产业持续发展汇聚一批技术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的优质人才项目。

精准对接“靶向引才”。瞄准精准引才聚才,吴中区出台《吴中区“机器人+人工智能”精准引才工作方案》,对接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的重点院系和优势学科,全年累计举办高校引才38场次,提供就业岗位10493个,共收到简历24115份,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8553份,达成初步就业意向4229人,推动岗位和人才精准匹配。同时,该区还梳理机器人产业链上下游分布状况和人才需求,绘制“机器人+人工智能”全球人才图谱,以产业链需求为导向精准定位人才、靶向引才。

建强载体“平台引才”。近年来,吴中区相继引进了浙大、哈工大、西安交大、赛迪研究院、中国信通院等多家大院大所,带动一大批高层次人才落户,为开展机器人研究提供强有力支撑。其中,哈工大苏州研究院在吴中区建设了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信息通信等7个研究中心,引进了13个高水平创新团队,形成了以院士领衔、国家级高层次人才为骨干的百余人科研队伍,全力开展智能机器人领域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良好的政策环境,吸引机器人产业人才加速集聚吴中区。截至2023年底,该区累计引育高技能人才达8.47万人。

以人兴产 激发人才引擎“驱动力

今年7月,上海交通大学—东山精密未来机器人前沿技术联合研发中心签约落户吴中。此次合作中,企业将充分依托上海交通大学人才优势,聚焦未来机器人前沿技术开展基础理论突破、关键技术研发和工业场景应用研究,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东山精密并非个例,在吴中区的机器人企业里,处处体现着“才”的作用。

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是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在苏州汇川技术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一台台变频器设备顺利下线。据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变频器是工业自动化领域的核心设备,公司组建人才团队,坚持将每年营收的10%投入研发,围绕降本增效开展技术攻关,不断提升产线性能。其中研制出的MD600简易型通用变频器,相较上一代产品,体积缩小了38%,制造成本降低了52%,但工作效率、节能效果均有了显著提升。

在精密测量领域,传统的接触式检测存在易产生刮痕、测量精度低等痛点,而利用光谱检测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苏州创视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引进了国内外一流高校博士、硕士团队,保持企业创新活力。在全体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公司自主研发并量产了光谱检测传感器等核心部件,成功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为进一步让人才“用得好”,吴中区积极搭建产才对接交流平台,举办科创赋能人才企业、东吴人才产业链沙龙、东吴人才(企业家)创业加速营等活动,支持人才资源融入本土产业网络,聚力打造有效对接、良性互动、共同发展的良好生态环境。2024中国机器人产业人才建设大会上,苏州吴中经济技术开发区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产教联合体“机器人+人工智能”新质生产力研究中心揭牌,绿的谐波、汇博机器人、苏州汇川等企业代表获聘研究中心专家,将围绕人工智能赋能机器人与智能制造的创新实践,发挥平台功能,提升人才对长三角地区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支撑作用。

把人才势能转化为发展动能,把创新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吴中区一路高歌,实现一次次精彩蝶变。据介绍,该区近年涌现的独角兽企业中,领军人才创办企业占比高达四分之三,近两年全区新入选的独角兽培育企业中,人才企业占比超75%,追觅科技、科韵激光等一批人才企业,在各自细分领域已具有较大行业影响力。

产教融合 构筑产业人才培育桥梁

2023年,苏州市吴中经济技术开发区、苏州市职业大学和苏州汇川技术有限公司牵头成立吴中经济技术开发区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产教联合体,成为首批28个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之一,旨在通过产教融合、科教融汇,赋能机器人产业新质生产力,为加快产业发展提供重要人才支撑。

产业人才拔节生长,离不开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沃土。苏州市职业大学校地合作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张芬说:“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产教联合体主要是针对机器人的上中下游,将这些技术资源、人才资源聚集起来,融入吴中区当地的产业。学生学到的都是企业所需的最新技术,能够解决现场生产的一些复杂问题,通过联合体,我们将学生培养成真正受企业欢迎的人。”

据介绍,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产教联合体内成员单位协同育人,共同建立和优化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提高专业与产业的契合度。联合体还共建共享数字化教学资源和实践基地,共同开展科研项目。企业借助学校的科研力量解决技术难题,学校的科研成果也能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2023年,该联合体共引进培育100名卓越工程高层次人才、1000名卓越工程师、10000名现场工程师,提供精准、充足、高质量的人才供给,服务苏州1000余家产业链企业。

产教融合结出硕果。截至目前,该联合体内30余家单位共建机器人共性技术服务平台5个,已获批机器人领域省级工程研究中心3个;校企联合申报获批专利500余件,专利转化应用率超60%;联合体内公司创造的直接经济效益超20亿元。

2024中国机器人产业人才建设大会上,苏州市职业大学与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宜宾职业技术学院等签署了中国机器人人才建设基地共建协议。根据协议,建设单位将共同制定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共同实施培养计划,共同开展科技服务,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推进卓越工程人才培养。

济济多士,尽其所长。接下来,吴中区将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坚持人才引领产业发展,探索“机器人+人工智能”精准引才机制,聚焦主导产业,强化需求导向,注重体系建设,推动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以高水平人才集聚推动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为打造“全国机器人产业集群第一区”增添新动能。(毛昕桐)

编辑:穆皓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12-20 天和磁材 603072 --
  • 12-19 国货航 001391 --
  • 12-13 中力股份 603194 20.32
  • 12-10 林泰新材 920106 19.82
  • 12-09 博科测试 301598 38.46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