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宁“百亿级”产业园:崛起的热带渔业高地

万宁“百亿级”产业园:崛起的热带渔业高地
2024年12月12日 18:44 南海网

南海网记者 张野

近日,农业农村部公示通过2024年绩效评估的52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名单,万宁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以下简称产业园)成功上榜。

海南东线的沿海城市中,万宁是唯一一座没有布局海南自贸港建设重点园区的城市。在此背景下,2022年,万宁获批建设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以蓬勃之势引领着热带渔业产业向着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方向大步迈进。

养殖基地内,一批鰤鱼即将装船出口。记者 张野 摄养殖基地内,一批鰤鱼即将装船出口。记者 张野 摄

历经两年半,产业园“成绩单”亮眼——以东星斑与鰤鱼产业为核心,东星斑养殖面积从1180亩增至3810.92亩,产值占全国的35%以上;上半年鰤鱼出口量390万尾,出口量占全国总量的70%。

2024年产业园总产值预计达97.89亿元,一个“百亿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正在崛起为海南热带渔业产业新高地。

科技赋能:点燃产业发展 “强引擎”

海岸线绵长、气温适宜、水环境良好……在万宁养鱼是一件“老天赏饭吃”的事情。

在海南鑫闽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万宁工厂化养殖基地里,万宁高值海水鱼苗种科技小院院长何超端着一个装着水的量杯,用手电筒从杯底往上一照,无数个微小的生物在水中“现形”。

工厂化养殖池内的东星斑鱼苗。记者 张野 摄工厂化养殖池内的东星斑鱼苗。记者 张野 摄

“这些微生物是鱼苗的饵料,高质量的饵料是海水鱼鱼苗养殖的关键。”何超介绍,该团队选育了8个品种的动物性活饵料(桡足类),都是在海南本地采样的,更适合本地扩繁、驯化、增殖。

万宁高值海水鱼苗种科技小院是产业园入驻企业海南鑫闽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集美大学水产学院共同组建,重点聚焦海水观赏鱼和石斑鱼等高值海水鱼苗种,开展无特定病原生物(SPF)活饵料培养、高值海水鱼苗种培育、优质海水养殖品种引种和新种创制等相关技术攻关。

截至2024年7月,该团队已引种高值海水观赏鱼虾31种共300余尾,实现人工繁育33种,其中22个品种为国内首次实现人工繁育,现已批量生产并对外销售。

东星斑是产业园主导产业之一,在科技创新的驱动下,同样实现了养殖技术的重大突破。

在万宁林兰水产养殖有限公司的养殖基地,一排排现代化的养殖池里,东星斑欢快地游动着,活力满满。

“这是我们选育的第二代东星斑,目前正处于持续优化选育阶段”。总经理助理林鲁郁兴奋地介绍,这一成果标志着万宁在东星斑全人工繁育技术领域达到了新的高度,实现了室内优质亲鱼杂交、产卵、孵化、鱼苗标粗和成鱼养殖等全业态。

2020年,万宁林兰水产养殖有限公司与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松林团队合作,开始人工养殖东星斑的优化繁育。优越的生长环境大大提高了育苗的存活率。2023年,林兰公司的东星斑苗种存活率从20%成功突破至70%,包括林兰公司基地在内,现在,万宁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东星斑年产量超1.5万吨,产值达30亿元。今年8月,海南万宁获得“中国东星斑之乡”区域特色水产品品牌称号。

据了解,自成立以来,产业园累计投入科研经费3.07亿元,引进中国水产研究所、海南大学、集美大学等8所科研院所,汇聚350余名科技人才,建成13个创新应用集成平台,包括海南省院士创新平台、全国重点实验室万宁鱼类种业研发基地、万宁市鱼病检测中心等。这些科研力量的汇聚,为产业园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和技术保障。

人工繁育的红九棘鲈。记者 张野 摄人工繁育的红九棘鲈。记者 张野 摄

同时,产业园在多个育种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如在中国大陆首次人工繁育红九棘鲈,国内首次人工繁育20多种海水观赏鱼,还研制了东星斑基因芯片和红瓜子斑分子标记鉴定技术,使东星斑鱼苗存活率提高到60%-75%,累计获批专利技术37项。

产业升级:构建多元发展“新格局”

随着养殖技术的不断创新和产业规模的持续扩大,万宁现代农业产业园的产业结构也在不断优化升级。

万宁林兰水产养殖有限公司的东星斑养殖基地。记者 张野 摄万宁林兰水产养殖有限公司的东星斑养殖基地。记者 张野 摄

在养殖端,东星斑养殖面积实现了跨越式增长,从2022年的1180亩迅速增至2024年的3810.92亩,增长幅度高达223%,规模位列全省首位。鰤鱼养殖也成绩斐然,新增5322.9亩深海网箱养殖基地,打造成为全国最大的鰤鱼种苗出口基地,今年上半年出口量达390万尾,占全国总量的70%。

万宁高值海水鱼苗种科技小院科研人员展示生物活饵料。符桃心 摄万宁高值海水鱼苗种科技小院科研人员展示生物活饵料。符桃心 摄

在加工端,产业园已集聚51家水产品加工主体,水产品初加工转化率高达85%,主导产业冷链流通率达到100%,加工业产值达71.32亿元。随着产业链的不断延伸,产业园还率先落地设施渔业装备制造基地,探索“渔业 +”新业态,打造渔业综合体,推动产业向园区集聚发展,成功建成国家热带鱼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和省级石斑鱼产业集群。

为推动产业升级,万宁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包括规范海水工厂化养殖发展、财政金融扶持、完善养殖保险等。通过统筹财政资金建设基础设施设备,扶持重点龙头企业;与地方银行合作设立风险补偿基金,发行地方专项债,助力园区发展;推行气象指数保险,解决工厂化养殖风险高、融资难等问题。

万宁乌场一级渔港。施工单位供图万宁乌场一级渔港。施工单位供图

乌场一级渔港的正式交付使用,成为产业园发展的又一重要里程碑。该渔港可容纳1235艘船舶避风,为4万艘作业渔船提供补给保障,未来还将配套制冰厂、油库、海产品交易中心和休闲渔业等设施,为进港渔船提供全方位服务。

联农带农: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产业的蓬勃发展,也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在山根镇大石岭村,养殖户邢增苗满脸喜悦,“今年我的养殖池比去年新增了几十个,东星斑商品鱼在市场上很受欢迎,销售完全不用愁,养殖场还为周边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带动大家共同增收。”

像邢增苗这样的养殖户在产业园内还有很多。产业园探索多元化的利益联结机制,目前,园区内共有151家养殖主体参与其中,其中包括47家水产养殖企业、11家省级以上龙头企业、2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及20家家庭农场。

通过采取“企业+村集体+农户”的合作模式,将分散的小农户组织起来形成规模效应,提高了市场竞争力。据统计,2023年产业园村集体经济收入平均达到44.27万元,同比增长250%,远超预期目标。

随着产业园规模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村民选择留在家乡创业或就业,也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如今,产业园直接带动就业人数达10.2万人,预计2024年园内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达到3.16万元,高出全市平均水平近三分之一。

万宁公羽种养合作社代理人邢增良深有感触,“一年前,我们面临养殖转型期,资金周转困难,相关部门主动上门帮我们完成贷款申请审批,及时解决了资金难题。”他说。

绿色发展:打造生态渔业“新样板”

在刚刚结束的2024年第27届中国(海南)国际热带农产品冬季交易会上,万宁展厅携手“万宁美鲜”区域公用品牌亮相,东星斑、和乐蟹、小海鱼等特色渔业产品颇受关注。

“‘万宁美鲜’是依托产业园打造的公共品牌,我们构建省、市、镇三级水产品检测服务体系,保证水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100%。”万宁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陈开云说。

万宁现代农业产业园将绿色理念融入产业发展,致力于打造生态渔业新样板。

越来越多的养殖户与产业园联结,提高市场竞争力,图为万宁山根镇一养殖户养殖的石斑鱼。记者 张野 摄越来越多的养殖户与产业园联结,提高市场竞争力,图为万宁山根镇一养殖户养殖的石斑鱼。记者 张野 摄

养殖尾水治理,是产业园绿色发展的重要一环。产业园内建设三大工厂化养殖片区养殖尾水集中处理示范工程,推动养殖尾水综合处理率提升至96.01%,水产养殖用药减量27.91%。

位于和乐镇的万宁市乐群养殖区养殖尾水处理示范工程项目目前在调试阶段,预计年底进入试运行阶段,将主要服务于乐群村的个体养殖户,服务养殖主体50余户、池塘300余口。

项目相关负责人张朝军介绍,汇聚来的养殖尾水经过两次沉淀以及生化曝气等步骤后,最终进入生态池实时监测,水质检测如不达标的,尾水还会进入设备房得到进一步处理。

既要快速发展,也要绿色发展。近年来,万宁投入了4.5亿元财政资金,清退禁养区池塘9842亩、渔排网箱11.6万口,在万城乌场、和乐乐群、山根横山—华明、东澳蓝田等四大养殖片区集中设置了排水管道,解决养殖排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南海网版权声明:

以上内容由南海网原创生产,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对上述内容的任何部分进行使用、复制、修改、抄录、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使用、销售。如需转载,请与南海网联系授权,凡侵犯本公司版权等知识产权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电子邮箱:nhwglzx@163.com.

责任编辑:林靖钧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产业园 万宁市 海南省 渔业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12-20 天和磁材 603072 --
  • 12-19 国货航 001391 --
  • 12-13 中力股份 603194 20.32
  • 12-10 林泰新材 920106 19.82
  • 12-09 博科测试 301598 38.46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