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邯郸日报
![](http://n.sinaimg.cn/spider20241125/765/w1000h1365/20241125/bcb3-3fa6c60b97617cc7b9b2f2fc3c233bee.jpg)
![](http://n.sinaimg.cn/spider20241125/396/w1000h996/20241125/868f-0cb0695bc46b071ad85af62835717c30.jpg)
侯廷生
沁园春·邯郸道
白恩亮
高耸云天,
巍峨丛台,
醉美邯郸。
赏滏河东渐,
粼波雀跃;
高台点将,
气宇腾轩。
赵武挥鞭,
回车将相,
握手言和护国安。
文风畅,
品荀公高论,
成语纷宣。
前程锦绣新篇。
赞今日、
城乡改旧颜。
看串城古韵,
新容靓绽;
尾楼新貌,
大路通宽。
乐业安居,
人民拥戴,
百姓谁不爱好官。
齐声赞,
颂党恩浩荡,
景美心欢。
若追寻“邯郸道”这一词的出处,必然触及汉代邯郸历史。司马迁《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第四十二》对这个典故有着最原始的文本记载:“(文帝)……行至霸陵,居北临厕。是时慎夫人从,上指示慎夫人新丰道,曰:‘此走邯郸道也。’使慎夫人鼓瑟,上自倚瑟而歌,意惨凄悲怀,顾谓群臣曰:‘嗟乎!以北山石为椁,用纻絮斮陈,蕠漆其间,岂可动哉!’左右皆曰:‘善。’释之前进曰:‘使其中有可欲者,虽锢南山犹有郄;使其中无可欲者,虽无石椁,又何戚焉!’文帝称善。……”班固的《汉书·卷五十·张释之冯唐列传》对此记述相同。汉文帝刘恒(前202—前157),是汉朝的第三位皇帝。公元前180—公元前157年在位。是汉高祖刘邦第四子。公元前180年,高后吕雉病死,刘恒在周勃、陈平支持下诛灭了诸吕势力,登上皇帝宝座。他在位期间,继续执行与民休息和轻徭薄赋的政策,使得他在位的23年成为汉朝从国家初定走向繁荣昌盛的过渡时期。与汉景帝并列为“文景之治”。后葬于灞陵,庙号太宗。慎夫人是邯郸人,擅长歌舞,被文帝看中,成为宠妃。据史书记载,在宫中,作为妃子的慎夫人经常和皇后平起平坐。文帝奉行黄老之道,崇尚节俭。慎夫人虽然非常受宠,因为文帝还常“身衣弋绨”,所以作为文帝宠幸的慎夫人,也是“衣不曳地,帷帐无文绣”,他们“以示敦朴,为天下先”的朴素影响很大。这次文帝与慎夫人两人到霸陵游历,实际上也是文帝看到自己修建中未来的陵墓,感慨人生垂老,而慎夫人也青春不再,于是指着山下的新丰道,说:“此走邯郸道也。”“使慎夫人鼓瑟,上自倚瑟而歌”。邯郸道,是指通往邯郸的道路。霸陵位于长安东东南的白鹿原上,灞(今简化作霸)水从这里流过。这里最早在秦穆公时建立了霸宫,秦昭王时改为芷阳宫,以后昭襄王去世后葬在此地,故称霸上。文帝葬其上,谓之霸陵。霸陵是汉文帝生前的选择,汉文帝也因此成为西汉历史上第一个不葬于咸阳原上的皇帝。北魏《水经注》、唐《元和郡县志》均记载其地理方位与建陵由来。
就邯郸而言,从流传至今的唐代诗人的作品里,我们更可以较为直观地看到他们怎样理解邯郸道。唐代诗人岑参诗曰:“客从长安来,驰马邯郸道。伤心丛台下,一旦生蔓草。客舍门临漳水边,垂杨下系钓鱼船。邯郸女儿夜沽酒,对客挑灯夸数钱。酩酊醉时月正午,一曲长歌垆上眠。”王建的《邯郸主人》一诗,“……门前长安道,去者如流水……”同样反映了奔走来往于邯郸道的各色人等投宿邯郸垆酒醉意的驿站人生,折射了唐代邯郸的社会生活。李白是天宝十一载(752年)春游广平邯郸等地,然后北游蓟门,秋抵幽州,第二年春归魏郡,再游太原。李白到过清漳(今广平县)、临洺(今永年)探亲,在邯郸城楼上览古,上洪波台观发兵,游览罗敷潭,也到魏郡贵乡(今大名)访友。他的诗中的豪情依然,“醉骑白花骆,西走邯郸城”。杜甫在邯郸,曾吟“春歌丛台上,冬猎青丘旁”。说明他来过邯郸,时间大致在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参加进士考试落第)以后,到天宝三年(744年,与李白相遇于洛阳)之前。他的另一首诗《柳司马至》,则有“设备邯郸道,和亲逻些城”的诗句,表达的仍是走向邯郸的含义。到了宋金元时期,这一认知开始逐渐转移。唐代沈既济的《枕中记》,叙述的落魄士子卢生在邯郸旅店里,枕着吕翁送给他的枕头做了一通“黄粱梦”后,邯郸道便成为求取功名路途的代名词。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说法,说邯郸城北的今黄粱梦一带的吕仙祠,在此文之后不久就出现了。但我们至今并没有权威资料。从宋代的一些诗人的作品看,该祠在北宋时似乎还没有出现。宋代王安石(1021—1086)的《渔家傲·平岸小桥千嶂抱》写道:“午枕觉来闻语鸟。欹眠似听朝鸡早忆故人今总老。贪梦好。茫然忘了邯郸道。”这里提到的邯郸道,应该还不是与黄粱梦吕仙祠有关。他之后的贺铸(1052—1125),在邯郸三年(大约是宋元丰元年到四年,公元1078—1081),写了50多首诗,没有写黄粱梦吕仙祠的,说明这时候吕仙祠应该还没有建立。南宋曾觌的词作《忆秦娥·邯郸道上望丛台有感》,是其作为使节路过邯郸而作,时间是1169年十二月。“风萧瑟,邯郸古道伤行客。伤行客,繁华一瞬,不堪思忆。丛台歌舞无消息,金樽玉管空陈迹。空陈迹,连天衰草,暮云凝碧。”词中的“邯郸古道”,尚有“邯郸道”的本意。南宋使者宋范成大在孝宗乾道六年(1170年)五月奉命使金。他“途径邯郸而作”的诗歌有五首:赵故城、邯郸道、蔺相如墓、邯郸驿、丛台。其《邯郸驿》:“长安大道走邯郸,倚瑟佳人怅望间。远嫁更怜边塞苦,琵琶马上忆关山。”范成大感慨的是汉文帝时期的慎夫人。他以“长安道”喻邯郸,这和文帝当年以“邯郸道”隐喻新丰道(长安),是一样的表现。而《邯郸道》一诗:“薄晚霜侵使者车,邯郸阪峻且徐驱。困来也作黄粱梦,不梦封侯梦石湖。”却已经把黄粱梦的典故作为了邯郸主题。因此大致可以推断,黄粱梦吕仙祠的建立,应在北宋以后的金代前期。
金代原本在北方,1153年迁都于燕京,更名为中都(因海陵王曾以燕为国名,故不以燕京为京师名)。到1234年金为宋所灭。过了30年,1264年,忽必烈迁都燕京,1267年,元大都始建,1272年正式名为大都。1368年,元惠宗逃出大都,遁入漠北。
由于元代的都城在北京(大都),这里又处于腹里地区,因此成为上京考试的必经之地。明代,除了明初以南京为都(1368—1421年)共53年,其余时间均是以北京为京师。
金代及元代前期,由于北方的中心在北京,黄河以北的士子们科举考试须到京城,邯郸就成了太行东麓大道南北交通的必经之路。而黄粱梦吕仙祠,则是上京之途。因为黄粱梦吕仙祠已经建立。结合黄粱梦吕仙祠的出现,人们开始将邯郸道进一步限定同吕洞宾点化与卢生悟道联系在一起,从此“邯郸道”内涵开始被道教渲染,尤其是与功名进退等官场文化相映。元代的元好问有《过邯郸四绝》,并解“七绝。此由镇州往彰德所经”。其中一首“死去生来不一身,定知谁妄复谁真。邯郸今日题诗客,犹是黄粱梦里人。”散曲作家卢挚的《金字经·宿邯郸驿》小令:“梦中邯郸道,又来走这遭。须不是山人索价高。时自嘲,虚名无处逃。谁惊觉,晓霜侵鬓毛。”都已经与“黄粱梦”的典故联系在一起,对自己为功名奔波劳碌进行了自嘲自讽。他的《梧叶儿》曲:“邯郸道,不再游,豪气傲王侯。”虽以表达摆脱利禄功名为荣,却仍然有着。河北工程大学年轻的学者侯燕娜在其《一枕黄粱邯郸道》一书中曾指出:“随着《枕中记》的广为流传,黄粱梦故事的盛行,‘邯郸道’的意义再次发生转变,用来比喻求取功名的道路,也被用来指称仕途。”(第19页)她认为,由于邯郸道路通途的作用,即使是在唐代,这里也是士子们奔走科举的重要之地(唐朝的考试在长安和洛阳,即“两都试”),因此这成为唐代《枕中记》产生并以邯郸为依托的重要来源,甚至推测吕仙祠“始建于唐朝末年”,即“《枕中记》广为流传之后”。但我们从实际来看,在宋代甚至都没有黄粱梦吕仙祠的出现,而金代才是黄粱梦吕仙祠建造的最可能时期,因此以北京为科举目的地的金朝,才固化了邯郸道的功名之路含义。
1264年,忽必烈迁都燕京,1267年,元大都始建,1272年正式名为大都。1368年,元惠宗逃出大都,遁入漠北。元代以今北京为都,晋百年。由于元代黄河以北、大都以南的广大区域被称之为“腹里”地区,是元代的核心区域,而位于其中的邯郸也是上京考试的必经之地。
随后的明代,除了明初以南京为都(1368—1421)共53年。其余时间均是以北京为京师。因此明清时期,继承元代邯郸道的解读,其主调固定成了与功名、与官场紧密联系的内容。例如明诗人宋荦的《邯郸道上》:“邯郸道上起秋声,古木荒祠野潦清。多少往来名利客,满身尘土拜卢生。”
把邯郸道与卢生、与科举名禄连在一起,在明清的诗歌、小说和戏剧文艺作品中非常突出,而作为统治者,明清两代官方也非常重视黄粱梦吕仙祠的修葺。明嘉靖二十八年(己酉,1549),这里得到一次大修并扩建,不仅动用了帑币(即官银),还获得了皇帝的赐额“风雷隆一仙宫”。清康熙八年(己酉,1669),黄粱梦吕仙祠在钦差御史和省府县的多方重视下再次得到大规模修复。这就使得邯郸道的这种传统意味更加突显。
明清时期的邯郸,由于处在普通县城的地位,因此长期没有什么优势。但其因处在太行山东麓的地理大环境中,其南北交通的作用还是不可忽视的。清末以来,邯郸随着近代工业文化的浸染,逐步再次成为区域性的中心。特别是解放以后,邯郸在这个新的历史大背景下走上复兴之路,成为河北省重要的工业城市,再由传统工业城市向新型现代城市转身,历经了起伏颠荡的历史进程。在现代文化旅游产业大发展的今天,邯郸道被赋予新的内涵,再次被推到我们面前!
(作者系邯郸赵文化研究所所长)
![](http://n.sinaimg.cn/finance/cece9e13/20240627/655959900_20240627.png)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http://n.sinaimg.cn/finance/72219a70/20180103/_thumb_23666.png)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