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陆游夜读岑参诗“流涕”讲到互联网文化
阿来在讲座中。
盛唐大诗人岑参的边塞诗造诣奇高,千古一绝。光是一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就吸粉无数。南宋时代,岑参有一位重量级的忠实粉丝,就是诗人陆游。在《跋岑嘉州诗集》中,陆游说自己很小就喜欢读岑参的作品,并评价他是继李白、杜甫之后最好的诗人,“予自少时,绝好岑嘉州诗。往在山中,每醉归,倚胡床睡,辄令儿曹诵之,至酒醒或睡熟乃已。尝以为太白、子美之后,一人而已。”岑参纵马驰骋西域,建功立业,更是让有满腔报国热情却没机会施展的陆游羡慕、敬仰不已。而且岑参曾入蜀任职,在空间地理上也与陆游入蜀的路线有一定程度重合,更是让陆游对这位早他几百年的大诗人格外有亲切感。
11月23日下午3点,由川观新闻、封面新闻、上行文化主办的阿来系列讲座“唐宋诗中的巴蜀与成都”之“陆游蜀中诗讲”,在四川广播电视台迎来第九讲——《更呼斗酒作长歌》。本次讲座中,阿来深入解析“至今蠹简传”“醉胆空满躯”“以诗证史”“西方的史诗——不懈的英雄精神”以及“史诗或诗史时代结束了吗”五个主题,精读陆游、岑参、白居易和奥德修斯·埃利蒂斯等经典诗作。
读岑参诗至“流涕”
陆游写诗记录梦中杀敌场景
陆游夜读岑参诗,并以诗记录他的读后感。“汉嘉山水邦,岑公昔所寓。公诗信豪伟,笔力追李杜。常想从军时,气无玉关路。至今蠹简传,多昔横槊赋……诵公天山篇,流涕思一遇。”
陆游认为岑参诗才雄浑,笔力与李白、杜甫比肩,尤其称赞了岑参的边塞诗作,如横槊赋诗,充满气势。他感叹岑参虽遗留下的诗篇不多,但佳句崔嵬,技艺超凡,仿佛能与自然造化相磨砺,音韵和谐。他还提及自己晚年因机缘巧合得以补任官职,而此时国家正面临外族侵扰,明君北顾求策。最后,陆游读到岑参的《天山篇》时,不禁泪流满面,深感遗憾未能与岑参同时,共事疆场……陆游一直想像岑参一样,文人从军,这是他一生的报国之志。他也去过前线指挥部,但很快又被撤回后方。陆游在诗里面表现出他对南宋时局的忧虑。
岑参曾写过一首《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在阿来看来,这首诗与岑参的代表作《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艺术成就不相上下,都写出了磅礴之势。这首诗所描绘的场景,正是陆游所羡慕的。
日思夜想。岑参的诗读得多了,陆游甚至做梦都梦见了上阵杀敌的场景。所以他也写了一首战争场面的诗《九月十六日夜梦驻军河外遣使招降诸城觉而有作》。“杀气昏昏横塞上,东并黄河开玉帐。昼飞羽檄下列城,夜脱貂裘抚降将……”跟岑参书写的是真实场景不同,陆游这首诗内容并非其真实经历,而是梦境。阿来说,陆游所写的梦里场景,应该也是从岑参的诗中想象而来,“如果说岑参有过真实的军旅生涯,那么陆游有的只是上阵冲锋的梦想。”
文学价值之外
诗词还有历史认知的价值
讲座中,阿来依然延续他讲述古典诗词的风格,不停留在诗词、文学层面,而是深入到历史事件、人物的分析当中,对诗与史的关系进行了一番深刻论述。
在古代,诗歌,尤其是乐府诗,承载着时代民心的动态脉息。阿来说,其实诗歌就是古代的新闻,就是古代的网站。诗歌可不仅仅是文学,不仅仅是艺术,还是世道人心。
阿来特别阐释了“以诗证史”概念。他提到,诗词文本不只是文学的价值,还有历史认知的价值。史学大家陈寅恪曾经就靠研究元稹、白居易的诗来研究唐代的历史,用诗去还原那些正史中被忽略的历史细节,作《元白诗笺证稿》。
阿来说,二十四史里面很少有地方历史,这样的历史是有缺陷的。但我们可以从这种现实主义书写当中去回望历史。这有点像考古工作者们挖的石器和陶片。其实,除了这些田野考古得到的文化古迹,文学艺术里也包含了大量的时代和社会信息。陈寅恪先生从研究元稹和白居易的诗入手,来还原正史当中忽略的当时的历史细节、个人的历史。某种意义上说,陈寅恪先生做的事情也是考古学家在做的事情。
除了讲述古典诗词相关内容,阿来还将话题从遥远的古代收回到现代,将目光从中国古典文化领域投射到世界范围内的史诗传统。阿来谈到了西方的史诗,并节选诵读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希腊诗人奥德修斯·埃利蒂斯的诗歌作品《英雄挽歌》。阿来说,奥德修斯·埃利蒂斯的诗很长,继承了西方史诗的传统。在阿来看来,西方人的史诗观念,最大的特点是“对抗性”,对抗什么呢?对抗时间的流逝、生命的有限和虚无,朝向永恒进行不懈地追求和跋涉。
维护传统文化
应该进入更深入更有效的层面
更为特别的是,面对台下来自媒体界的诸多听众,阿来简要梳理了全世界范围内近现代传媒生态的更迭变化历史,以及文学与新闻的关系。
陆游夜读岑参诗,怀古思今,油然起敬,不禁“流涕”。这种古典情怀,也成为文学史的一部分。阿来就此谈到他对当下整个世界的文化传播状况的观察,从传媒技术和传播学的角度梳理了文学与新闻的历史动态关系。他提到新闻报道往文学深处发展,两者卓越融合的典范之作,比如“新闻巨子”范长江的《中国的西北角》、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等。阿来进而谈到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带来的最新状态。他提及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至死》等作品对媒介的深刻反思。阿来认为,在技术疯狂迭代的当下,信息越来越碎片化,我们对传统文化的维护应该进入更深入更有效的层面。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图据阿来书房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