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这些规定,老人去银行办事不用发愁了

有了这些规定,老人去银行办事不用发愁了
2024年11月24日 07:46 媒体滚动

转自:新安晚报

  对于一些老年人来说,现在金融机构推行的一些智能化、数字化的金融服务,让他们觉得有些为难。毕竟,有些老人在使用智能手机App的时候存在困难。那么,如何让金融机构更贴心地服务老年人群体呢?

  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适老化水平的指导意见》,要求各家金融机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积极融入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

  保留纸质存折等服务方式

  指导意见提出,金融机构在营业网点设置时:要适度向老年人聚集区域倾斜、完善适老设施配置;要尊重老年人的意愿和使用习惯,保留现金、纸质存折、存单、保单、业务凭证等服务方式;不强制要求老年人使用银行卡、互联网移动应用和自助式智能设备。

  此外,还要:优化手机App服务流程和功能;加大适老金融产品供给;研究提高投保年龄上限,重视70岁及以上老年人保险保障需求;加强销售行为管理,加大对老年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等。

  下一步,金融监管总局还要指导行业协会出台适老化服务标准,围绕解决老年人在金融领域遇到的实际困难,为老年人提供更贴心、更便捷的金融服务,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适老化水平。

  金融服务适老化有哪些问题

  目前,社会上的金融服务适老化面临的问题、难点又有哪些呢?

  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所长杜鹏指出,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看。

  第一,随着老龄化的发展,老年人成了银行主要的用户。老年人还是习惯于到银行去,到柜台取现金、取养老金,到柜台交水电费。

  第二,随着数字化的发展,很多金融操作都在手机上完成,老人还不太熟悉这样的操作,操作过程中往往会有错误。当老人投诉的时候,一层一层的转接都是自动语音服务,不是人工的服务,老人不能及时得到回应。

  第三,在银行网点,比如说ATM机上,要输入一些密码,老人可能容易忘记。超时以后,会要求重新输入,对于老人来说不太方便。

  第四,是金融安全的问题。因为有一些老人由于身体原因不能到银行去操作,要把老人很费力地抬到银行。这样比较麻烦,老人就没有及时进行一些操作;不及时、不便利、不安全。

  推动客服热线适老化改造

  《指导意见》指出,优化传统服务方式,扎实保障基础金融服务。

  优化营业网点布局:在营业网点设置时,合理科学进行营业网点布局,适度向老年人聚集的地方倾斜。

  完善适老设施配置:各金融机构要因地制宜对营业网点的设施进行适老化无障碍改造,比如在营业网点内适当设置老花镜、老年人服务标识、无障碍通道、矮式填单台等适老化无障碍设施。

  提升柜面服务水平:比如保留现金、纸质存折、存单、保单、业务凭证等服务方式,不强制要求老年人使用银行卡、互联网移动应用和自助式智能设备。

  不断优化现金服务:要强化现金服务能力,做好零钱备付,在营业网点储备总量充足、券别合理的现金。要充分考虑老年人需求和习惯,提供便利的现金服务。

  推动客服热线适老化改造:鼓励配置老年人专属服务,通过呼入号码、卡号、身份证号、保单号等一种或多种信息精准识别客户年龄,提供一键转接、一键呼叫人工或老年人专属菜单等快速进线方式。

  据央视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现金 银行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12-02 先锋精科 688605 --
  • 11-29 博苑股份 301617 --
  • 11-26 科隆新材 920098 14
  • 11-25 佳驰科技 688708 27.08
  • 11-22 英思特 301622 22.36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