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沈阳晚报
“上当的都是老年人,年轻人不会轻易受骗!”如果有这样的想法你就错了!网骗手法层出不穷,即使是在校大学生或者刚刚毕业的年轻人,也是诈骗分子眼中的“肥肉”。如今“注销校园贷”骗局翻新成了“注销支付宝学生账户”。沈阳公安新研中心总结了一些相关案例。
冒充支付宝客服诈骗
近日,王某(化名)到刘桥派出所报警称,被人冒充支付宝客服诈骗50000元。
原来,王某在家中突然接到一个名为“支付宝客服中心”的FaceTime视频电话,对方告诉王某:“国家下发了一个文件,大学生不允许在小型借贷平台借贷款,需要给其关闭大学生支付宝信息。”起初王某还表示困惑,但在对方的“指导”下查看相应文件后,王某便对“客服人员”深信不疑。
之后,王某根据“客服人员”的提示关闭支付宝花呗和借呗的额度,然后重新开通恢复额度,并从中借钱提现至银行卡中。最后,对方以只有向指定账户转账才能注销为由,要求王某将50000元转到指定账户。
转账后,王某越想越不对,怀疑自己遭遇了电信网络诈骗,于是报警求助。
据警方介绍,诈骗分子会冒充客服,以影响个人征信要求受害人下载贷款平台、清空贷款账号、转到指定账号。简单概括,此诈骗套路就是先骗你去贷款再骗你把钱打给他。
诈骗过程常常分为三步
1、伪装“平台客服”联系受害人
不法分子通常冒充京×金融、36×借条、AI学贷、分QI乐、小MI金融等贷款平台客服,电话联系受害人,并通过伪造的“平台营业执照”“客服工作证”等消除受害人的疑虑。
2、能够说出受害人的身份信息
为了获取受害人信任,不法分子会利用非法渠道获取个人信息,在电话中准确报出受害人的姓名、身份证号、家庭住址、贷款等信息,实施精准诈骗。
3、编造理由让受害人陷入恐慌
当受害人放松警惕后,不法分子谎称根据国家相关政策需要配合注销校园贷账号,否则会影响个人征信或产生严重后果。若是受害人未曾注册过校园贷,不法分子则谎称其身份信息被盗用注册了网贷账号,也需要配合注销。
警方提醒,只要你按时还清货款,就不会影响到个人征信,不需要注销网贷账户的操作。接到此类自称网贷平台工作人员的电话,务必提高警惕。遇到疑问时,应当及时向警方或者官方客服咨询核实,避免财产受到损失。
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李远 唐子匀
![](http://n.sinaimg.cn/finance/cece9e13/20240627/655959900_20240627.png)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http://n.sinaimg.cn/finance/72219a70/20180103/_thumb_23666.png)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