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光明日报
【记者走军营】
他们的强军梦想,绽放在深山的岩层深处;他们的铿锵步伐,行走在祖国的大江南北;他们的青春热血,书写在一个个“无名坐标”……他们就是被誉为“导弹筑巢人”的火箭军某部官兵,他们“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先后参与完成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一批导弹阵地等系列工程建设,为共和国构筑起一道道和平盾牌。
导弹工程兵与大山为伍、与岩石为伴,又每天与石头进行不懈“斗争”。“一寸掘进一寸险”,在施工中,破碎带、泥夹石、裂隙水等险情随时可能发生,官兵时刻面临各种严峻考验。那年,王统伟与战友在铺架高空电缆时,一条突然落下的电缆像一条巨蟒猝不及防扑向他们。危急时刻,王统伟一把推开战友,自己却被砸碎了左臂,最后不得不进行截肢。伤愈之后,他重返施工一线。
被专家称为“不良地质博物馆”的某工程,相继遭遇塌方6次、围岩大变形3次,上级先后4次组织专家组现场勘察定案。如另外选址,不仅耗资大,而且影响工期。“危机”四伏中,指挥长、分队长站了出来,党员突击队站了出来,硬是把近千根锚杆嵌入岩层深处,用一根根钢材木头给工程安上了大梁,最终降伏“拦路虎”。官兵紧紧相拥、喜极而泣。一茬茬导弹工程兵,就这样把青春热血洒在导弹阵地,倾在祖国的版图之上。
夜色寂寥,皓月当空。大山深处,一间施工板房内灯火通明,一名军官一边埋头思索,一边认真做着笔记。此时,他正在开展一项新的技术研究——全新模块化国防工程设计。他就是工程师赵彦磊。一次,他查询资料接触到数字化建筑信息模型技术,便下决心要以此作为实现数字化施工的“突破口”。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年多努力,他考取国家有关部门颁发的7个证书,先后攻克数字化建筑信息的多个难关。在他牵头下,一个以信息主导,集工程建模、数据管理等功能于一体的数字化建造中心顺利建成。首次投入使用,就解决了某工程任务中的58个施工难题。
以前,在导弹工程部队,施工用钢钎大锤风钻,靠肩挑背扛手推。如今,走进一个个施工现场,处处呈现出现代化施工景象。在一处掘进作业面,被誉为“台车大王”的一级军士长王建新钻进台车驾驶室,将设计图导入车载电脑,熟练操作几个按键,自动台车便开始灵活伸臂,不一会儿就在岩体钻出一个个炸药孔。“以前主要靠手持风钻打眼,不仅烟尘大、噪声大,而且还不安全。”王建新说,逐步实现的机械化施工、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建造,让安全风险得到有效控制、施工效率明显提高。
“这些年来,随着新装备、新技术的引进,我们的国防施工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效能型转变、向信息集成型跨越,我们也从传统工兵向科技工兵转变。”火箭军某部领导介绍,他们坚持科技引领、全员创新,加紧培养“小能人”“小诸葛”队伍,打造更多具有“工匠精神”的新时代科技工兵,让官兵们成为创新的实践者、生力军。
那一年,某国防工程迎来施工高峰,大批量的某型号钢板应用使打孔数量倍增,使用传统手电钻方式打孔速度慢、时间长,影响施工进度。这件“小事”引发了一级军士长崔道虎的思考,发明一台钢板打孔设备的想法在他脑中闪现。一次外出,商场改衣处的缝纫机给了崔道虎灵感,他开始着手试验,又结合打印机工作原理,通过查阅资料,修改图纸,反复调整试验,终于成功研制出“钢板自动冲孔机”,使施工效率提升了十几倍。
尝到了甜头,更多官兵加入创新的队伍。一级上士谭志红研究探索“掘进爆破新工艺”,减少常规断面钻孔量20%以上,缩短用时30分钟;工程师宋仲华研制出“掘进电动出渣运输系统”,嵌入数字化指挥平台,实现出渣作业信息化控制指挥……一名名导弹工程兵把创新足迹留在青山沟壑,把创新构想融入导弹阵地,用一个个现代国防工程,铸就一柄柄和平利剑。
(本报记者 刘小兵 本报通讯员 李兵峰 方雷)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