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生我未生,我生君以(已)老。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这是长沙窑诗文中最广为流传的一首诗。长沙窑始于中唐,盛于晚唐,衰于五代,首创瓷器釉下多彩的工艺,开创在瓷器上写诗文的先河,打破了当时“南青北白”的瓷业格局。而且,长沙窑瓷器行销海内外,黑石号沉船也发现了大量长沙窑瓷器,长沙是唐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
2024年,海上丝绸之路保护和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城市联盟联席会议在长沙举行,为此,长沙博物馆联合省内外多家文博单位共同举办的“我有方寸心——唐长沙窑瓷器诗文特展”将于11月29日开幕。展览从长沙窑瓷器走进诗的唐朝,看见唐代长沙人对诗歌的倾心和真切的生活,看到1000多年前长沙拥抱世界的足迹。
![](http://n.sinaimg.cn/sinakd20241123s/290/w1080h810/20241123/3194-a6b3987bbb987669b4deea1c9944114f.jpg)
长沙窑瓷器,也为诗歌留下位置
在诗歌繁荣的唐代,创作、欣赏唐诗高度社会化,诗意无处不在,在一瓢一饮间融入生活的一日三餐里。传统的文学、诗歌多是文人墨客的作品,但长沙窑让我们看到,在唐代连瓷器也为诗歌留下了位置。得益于釉彩装饰工艺,长沙窑将瓷器与诗文、书法和绘画有机结合,为唐人的生活意趣和烂漫诗心提供更为广阔的展示舞台。
![青釉褐彩草书诗文瓷壶 李雪莱、林嗣淇捐赠 上海博物馆藏](http://n.sinaimg.cn/sinakd20241123s/679/w1000h1279/20241123/82e5-0035a85c7c367f981ae82e266f7469c6.jpg)
目前已知长沙窑瓷器上的诗歌约有一百三十余首,既有流行的世俗民歌,也有名家文人诗和文学经典题材的创作诗。其中约有二十余首取自唐代诗人的诗篇,但基本都作了适当改写。长沙窑工匠对诗歌的再创作,是一种更加通俗化的理解与阐释,寄托着社会民众的朴素情感,从“名家诗”书为“瓷上诗”,文人韵便也化作常人情了。
![](http://n.sinaimg.cn/sinakd20241123s/197/w1080h717/20241123/4964-7397439f8f4dde38568f6d57965f4de3.jpg)
“鸟飞平无(芜)近远”诗文瓷盘 长沙望城铜官窑窑址出土 长沙博物馆藏 题诗:鸟飞平无(芜)近远,人随流水东西。
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此诗截取刘长卿的《苕溪酬梁耿别后见寄》,摘自中间四句单独成篇,最有韵味。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长沙窑瓷器上的一些题诗,在敦煌遗书中也可以见到。这是唐代南北方文化交流的实证,或许也可以提供唐代诗歌传播的一种可能性:这些民间通俗诗不仅依靠口耳相传,人人都曾熟读,同时也有传钞的基本文本。
![](http://n.sinaimg.cn/sinakd20241123s/100/w1000h1500/20241123/f002-11056e107dbfabd42f10a8fd107727c6.jpg)
“白玉非为宝”诗文瓷壶 长沙望城铜官窑窑址出土 长沙博物馆藏
题诗:白玉非为宝,千金我不须。 意念千张纸,心存万卷书。
![](http://n.sinaimg.cn/sinakd20241123s/149/w751h998/20241123/5d3d-487d1f250a66b131f0f46a5714d1c72a.jpg)
敦煌写本P.2622 《吉凶书仪》 白玉非为宝,黄金我未虽(须)。 (写)竟千(张)数,心存万卷书。
长沙窑瓷诗与敦煌诗歌,都是唐代诗歌原生态的侧影,这两批作品涵盖的范围,正是唐代民间社会里日常流传和家喻户晓的诗歌,也能反映唐代的一些日常生活图景——有表达民间对知识的渴望,也有诉说怀乡思人,更有充满人生哲理的“方寸心”,还有寄托浓浓情感的“天边月”。
![“我有方寸心”诗文瓷壶 长沙望城铜官窑窑址出土 长沙博物馆藏](http://n.sinaimg.cn/sinakd20241123s/97/w1000h1497/20241123/b0fc-830cad029994986ca6df74065c2ad5bf.jpg)
![](http://n.sinaimg.cn/sinakd20241123s/300/w1080h1620/20241123/ad06-42f88da175dadad25460dad763672daa.jpg)
“我有方寸心”诗文瓷壶 长沙望城铜官窑窑址出土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题诗:我有方寸心,无人堪共说。 遣风吹却云,言(话)向天边月。
![](http://n.sinaimg.cn/sinakd20241123s/62/w1080h582/20241123/2145-9b5c273c6692be319f5f69e2254e64e8.jpg)
敦煌遗书P.3619写本 秋夜泊江渚(其二)唐-李邕
我有方寸心,安在六尺躯。怀山复怀□,□□□□□。水能澄不浑,剑用持复酬。珠已含报恩,□□□□□。□□贫与富,但愿一相知。
从诗里看见中晚唐长沙人的生活
在瓷器这类日常商品上写诗,说明唐代社会各阶层都有欣赏诗歌、追求诗意生活的渴求。“长沙窑唐诗作为唐代民间最流行的诗歌选本来读”,复旦大学文科特聘资深教授陈尚君这样评价。这些诗文是唐代民众的情感意识与价值取向的集中表现,借此我们得以窥见鲜活而精彩的民间世界。
![](http://n.sinaimg.cn/sinakd20241123s/100/w1000h1500/20241123/f205-081533c406f54aa42797842e1a200fb7.jpg)
“寒食元无火”诗文瓷壶 长沙望城铜官窑窑址出土 长沙博物馆藏
题诗:寒食元无火,青松自有烟。 鸟鸣新柳上,人拜古坟前。
![](http://n.sinaimg.cn/sinakd20241123s/650/w1000h1250/20241123/6301-6cb4852065d19909e66919aaf650631c.jpg)
“青骢饮渌水”诗文瓷壶 李雪莱、林嗣淇捐赠 上海博物馆藏
题诗:青骢饮渌水,双吸复双呼。 影里蹄相踏,波中嘴对焉。
根植于民间的长沙窑瓷器上的唐诗,没有居庙堂之高的富贵气息,也没有文人怀才不遇的牢骚,有的却是居江湖之远的自在和浪漫闲情。他们真情吟诵日常生活,将岁时节庆、劝学重教、处世哲学、相思离愁等世俗情趣书写在瓷器上,生活的诗意凝聚在方寸之间,描绘出当时社会的众生相。
![](http://n.sinaimg.cn/sinakd20241123s/197/w1080h717/20241123/a55a-6f3d3cd5ba73a7e8ae3bef7237fd7a08.jpg)
“住在绿池边”诗文瓷碗 长沙望城铜官窑窑址出土 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题诗:住在绿池边,朝朝学采莲。水深偏责(侧)就,莲尽更移舡。
![](http://n.sinaimg.cn/sinakd20241123s/100/w1000h1500/20241123/e42f-b34e559c7f1e224ad24a2fcde1bad6c4.jpg)
“天地平如水”诗文瓷壶 长沙望城铜官窑窑址出土 长沙博物馆藏
题诗:天地平如水,王道自然开。家中无学仕,官从何处来?
![](http://n.sinaimg.cn/sinakd20241123s/99/w1000h1499/20241123/c081-fd4902a249e129239ec4733687f0f7b1.jpg)
“只愁啼鸟别”诗文瓷壶 长沙望城铜官窑窑址出土 长沙博物馆藏
题诗:只愁啼鸟别,恨送古人多。 去后看明月,风光处处过。
![“悬钓之鱼”题记瓷壶 长沙望城铜官窑窑址出土 湖南博物院(湖南省文物鉴定中心)藏 题记:悬钓之鱼,悔不忍饥](http://n.sinaimg.cn/sinakd20241123s/100/w1000h1500/20241123/856d-b185ae6f7d9507207a54cd502261b045.jpg)
题诗的器物多出现于瓷壶上,这大概与唐人品茶饮酒的生活方式有关,酒的意象在唐诗中也比比皆是。这不得不提到唐代酒业管理宽松,在市井山野皆有酒家林立。在酒器上题写饮酒诗,既富生活气息,喝酒也更有情致,透露出一种洒脱与豪放。
![](http://n.sinaimg.cn/sinakd20241123s/99/w1000h1499/20241123/0003-01a3ea44953b305e605020f82043f523.jpg)
“春水春池满”诗文瓷壶 长沙望城铜官窑窑址出土 长沙博物馆藏
题诗:春水春池满,春时春草生。 春人饮春酒,春鸟哢春声。
![](http://n.sinaimg.cn/sinakd20241123s/733/w1000h1333/20241123/a55f-04f653a4a156e10af64d3518b0f50a30.jpg)
“八月新风(丰)酒”诗文瓷壶 李雪莱、林嗣淇捐赠 上海博物馆藏
题诗:八月新风(丰)酒,红泥小火炉。过(晚)来天色好,能饮一杯无?
爱情是古往今来诗歌永恒的题材。长沙窑瓷器诗文也留有不少开明率真的情诗,有关乎爱情与婚姻的讨论,也从女性视角来书写情感,真诚展示女性的生活和情感世界,冲破了秦汉以来的思想枷锁。诗里的爱情观让我们看见,在古代封建社会制度下唐代女性有着一定的情感表达和婚姻选择权,同时,这些令人耳目一新的女性形象,也让我们重新发现和讨论古代女性,她们也是历史长河里一个个具体鲜活的人。
![](http://n.sinaimg.cn/sinakd20241123s/100/w1000h1500/20241123/b648-aba9b04787c60786c4f718d63b31b4db.jpg)
“二八谁家女”诗文瓷壶 长沙望城铜官窑窑址出土 湖南博物院(湖南省文物鉴定中心)藏
题诗:二八谁家女,临河洗旧妆。 水流红粉尽,风送绮罗香。
![](http://n.sinaimg.cn/sinakd20241123s/200/w1080h720/20241123/8270-7a1c7a0e8d5714e9d43ddd729fe241b8.jpg)
“日红衫子合罗裙”诗文瓷枕 长沙望城铜官窑窑址出土 湖南博物院(湖南省文物鉴定中心)藏
题诗:日红衫子合罗裙,尽日看花不厌春。更向妆台重注口,无那萧郎悭煞人。
瓷器与诗歌结合,让诗歌艺术融入生活美学,长沙窑可以称得上是唐代瓷器潮流的风向标。安史之乱后,中晚唐社会复杂、动荡多变,城市发展和阶层变动促使市民文化兴起。长沙窑瓷器题诗也出现了商品广告,采用诗歌形式,既要满足诗歌审美的需要,还有其商业用途,用文化创意开拓市场,将消费者引向文化享受的境界。
![](http://n.sinaimg.cn/sinakd20241123s/99/w1000h1499/20241123/0c10-674cc10f5c85d6c374cb5288207b7d45.jpg)
“买人心惆怅”诗文瓷壶 长沙望城铜官窑窑址出土 长沙博物馆藏
题诗:买人心惆怅,卖人心不安。 题诗安瓶上,将与买人看。这首诗阐述了长沙窑创新瓷器题诗的初始心理。
![](http://n.sinaimg.cn/sinakd20241123s/100/w1000h1500/20241123/7257-649477c12307a93e46765c61751f7185.jpg)
“上有东流水”诗文瓷壶 长沙望城铜官窑窑址出土 长沙博物馆藏
题诗:上有东流水,下有好山林。 主人居此宅,可以斗量金。这是首祝贺新居或称赞主家待客之道的应酬诗,成为专用于应酬的礼品。
遍布全国的交通网络为长沙窑瓷器的商贸往来提供了必要条件,不仅有湘江、洞庭湖和长江为其提供水路运输条件,还有国家开辟的驿道,使得长沙窑与各大城市、港口相连。同时,唐代商品经济活跃,物质生活富足,一批湖湘商人将开拓创新的长沙窑瓷器经营遍天下,行销海内外。诗文中多有长时间行商外出而产生的离别思绪,还反复提到洛阳、扬州、千万里外。
![](http://n.sinaimg.cn/sinakd20241123s/199/w1080h719/20241123/c43c-a4c18fdc345fe812d4238429423c730b.jpg)
“自从君去后”诗文瓷碗 长沙窑研究会藏 题诗:自从君去后,常守旧时心。 洛阳来路远,凡用几多金。
![](http://n.sinaimg.cn/sinakd20241123s/100/w1000h1500/20241123/dbc0-ced30a35251e20c4487b22083aebd684.jpg)
“一双青鸟子”诗文瓷壶 长沙望城铜官窑窑址出土 湖南博物院(湖南省文物鉴定中心)藏
题诗:一双青鸟子,飞来五两头。借问舡(船)轻重,附信到扬州。
![“言满天下无口过”题记瓷壶 宁波出土 宁波博物院藏 题记:言满天下无口过](http://n.sinaimg.cn/sinakd20241123s/100/w1000h1500/20241123/64fe-384b8b6f4663def3c9d1e16d4e56222e.jpg)
![](http://n.sinaimg.cn/sinakd20241123s/100/w1000h1500/20241123/b39d-1b3f83f9b23d4f2c833db9b2e5a4b17b.jpg)
“孤竹生南岭”诗文瓷壶 广东省博物馆藏
题诗:孤竹生南岭,安根本自危。 每蒙东日照,常恐北风吹。
![](http://n.sinaimg.cn/sinakd20241123s/100/w1000h1500/20241123/6058-26348ee9a2414f67835e48e88b807bf3.jpg)
白釉绿彩瓷壶 广州市德政中路担杆巷工地出土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南汉二陵博物馆)藏 除港口外,长沙窑瓷器在国内其他地区的发现呈现出沿水系和运河分布的趋势,广州也出土有长沙窑瓷器。
唐朝繁荣开放,兼容并蓄,与世界平等交往,也让整个社会面对外来文化和商品冲击充满自信和包容。在长沙窑瓷器上,可以看到华夏文明、佛教文明、伊斯兰文明的交流互鉴,实现了宗教、商业与文化的有机融合,呈现多元文化的汇聚盛景。
![](http://n.sinaimg.cn/sinakd20241123s/100/w1000h1500/20241123/11f6-1dd949255d50cd66741214de7f8cec30.jpg)
“海鸟浮还没”诗文瓷壶 长沙望城铜官窑窑址出土 长沙博物馆藏
题诗:海鸟浮还没,山云断便连。棹川波里月,舡(船)压水中天。
![](http://n.sinaimg.cn/sinakd20241123s/200/w1080h720/20241123/0470-5f003f6e004fc6704bb9253ead12b531.jpg)
“西寨(塞)山头百鸟飞”诗文瓷碗 湖南师范大学博物馆藏 题诗:西寨(塞)山头百鸟飞 此句很让人联想到张志和《渔歌子》的首句“西塞山前白鹭飞”,这首词也曾在日本引起朝野唱和热潮。
![](http://n.sinaimg.cn/sinakd20241123s/100/w1000h1500/20241123/ce46-a2d3cd4d7ac649d7caae5e95a83da6e6.jpg)
“圣水出温泉”诗文瓷壶 长沙望城铜官窑窑址出土 长沙博物馆藏
题诗:圣水出温泉,新阳万里传。 常居安乐国,多众(种)未来缘。这是一首佛理诗,借自然现象宣扬佛缘因果,实证了佛教传入中国后的本土化和世俗化。
长沙窑创新吸收外来文化因素,外销瓷器异域风情十足,接受西亚地区来样定制瓷器装饰,尤其是伊斯兰文化,成功将产品销往东亚、东南亚、南亚及西亚、北非等地区,并逐渐成为唐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商品之一。我国东南沿海和东南亚、北非等世界各地沉船、城市遗址都发现有长沙窑瓷器,“黑石号”上的五万六千余件长沙窑瓷器是目前发现的一次性出土(水)长沙窑最大的一宗,都说明长沙窑是九世纪海上陶瓷贸易最活跃的参与者、开拓者,是海上丝绸之路璀璨的明珠。
![青釉褐斑彩绘瓷碗(带珊瑚) 黑石号沉船出水 长沙博物馆藏](http://n.sinaimg.cn/sinakd20241123s/528/w1000h1128/20241123/af6c-12d0a62afa388cfaad836fffd7afdaf3.jpg)
![青釉褐绿彩变体阿拉伯文瓷碗 黑石号沉船出水 长沙博物馆藏 题记:真主伟大/安拉](http://n.sinaimg.cn/sinakd20241123s/200/w1080h720/20241123/11fe-3d7e6f1390a0071066e88900fce5cf68.jpg)
![](http://n.sinaimg.cn/sinakd20241123s/201/w1080h721/20241123/05e6-eeb5b549f2e06d0e9446e36f12108321.jpg)
青釉褐斑彩绘云气纹瓷碗 黑石号沉船出水 长沙博物馆藏 长沙窑窑工在书写阿拉伯文字的书写过程中,开始自主模仿改造,逐渐使其演变成中式风格的山水、云草。
![](http://n.sinaimg.cn/sinakd20241123s/100/w1000h1500/20241123/1fa9-93a516b31992ed5f3cfbe96ad1a94231.jpg)
青釉褐斑模印贴椰枣瓷壶 黑石号沉船出水 长沙铜官窑遗址管理处藏 褐斑装饰可能源于粟特银器在装饰处鎏金的工艺效果,椰枣、胡人乐舞等纹样具有明显的域外特征。
![](http://n.sinaimg.cn/sinakd20241123s/453/w1000h1053/20241123/3d55-603f000efe7426f91deeaa38f2f55dd6.jpg)
青釉点褐蓝彩云荷纹双耳罐 扬州市革委会工地出土 扬州博物馆藏 长沙窑瓷器上频繁装饰联珠纹,主要是受萨珊波斯文化影响,这是西亚民族常用的纹样。
唐代社会万般绚烂,零星几点散落成了长沙窑瓷器上的诗文:诉说着唐代诗情画意的“方寸心”,描绘着长沙百姓的“众生相”,更满载着对世界的情意,沿海上丝绸之路行销世界,将充满古今交融的哲理与民间智慧的火花传布四方。时至今日,依旧在平凡的生活中闪耀着动人的光芒。
此次展览持续至2025年4月6日。
(本文原标题为《新展预告 | 诗的唐朝,怎么少得了长沙窑》,全文原刊于长沙博物馆官方微信。)
![](http://n.sinaimg.cn/finance/cece9e13/20240627/655959900_20240627.png)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http://n.sinaimg.cn/finance/72219a70/20180103/_thumb_23666.png)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