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n.sinaimg.cn/spider20241118/100/w1000h1500/20241118/4cf6-65f56e8d96f74cc0ec1ca64ebaad0b85.jpg)
机房蜂鸣声此起彼伏,连排机柜灯光闪动,实时数据联通东西……在富集的新能源强劲支撑下,一块块数据链高速运算的赛博“拼图”,正在西北内陆渐次“点亮”。
在新质生产力培育的大潮中,甘肃、青海、宁夏等西北内陆地区以“东数西算”工程为契机,积极参与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体系,为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算”出无限机遇。
![点击图片查看](http://n.sinaimg.cn/spider20241118/486/w827h459/20241118/f1cc-c59c33c2d71551246d3c1d05f6637bd9.jpg)
![](http://n.sinaimg.cn/spider20241118/685/w640h45/20241118/d68f-2e15b2769ab7f8627ad8ff72d439e3be.jpg)
“东数西算”赋能千行百业
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副主任医师姜荣兴打开电脑上的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导入病患CT影像资料后,轻点鼠标,系统瞬间完成初筛——24根肋骨逐一呈现在屏幕上,骨折和疑似骨折的部位一目了然。医生再对初筛结果作出诊断处理,全程用时不到4分钟。
![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生使用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阅片(2024年10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 任玮 摄](http://n.sinaimg.cn/spider20241118/246/w1017h829/20241118/878a-3a75e9620961170b21387c816483c7c0.png)
“使用传统人工阅片方式,医生要对肋骨逐一仔细检查,不仅耗时费力,也容易漏诊。”姜荣兴说,采用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后,计算机可以快速精准完成自动筛查,医生只需要再检查确认一遍即可,诊断效率大大提高,漏诊率也明显降低。
![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生使用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阅片(2024年10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 任玮 摄](http://n.sinaimg.cn/spider20241118/192/w1024h768/20241118/cb26-7cb37726b6c56e6ced98ea7f291b1dfe.png)
心脏冠状动脉检查、脑卒中检查、肺结节筛查……这些原本十分复杂、耗时费力的医疗检查项目,在“数字心”“数字脑”等人工智能辅助下,变得更加精确、便捷、高效。
在宁夏希望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的人工智能区域显示屏上,一排排密密麻麻的数据正快速滚动。在这里诞生的“希言”大模型,于今年通过审批备案,与广大受众见面。
这个大模型已实现首批15个高频政务服务事项的全自动化办理。登录宁夏政务服务网,进入“AI智能审批助手”界面,输入想要咨询办理的政务服务问题,如“变更药店药师信息需要哪些材料”“可以帮我预约明天上午政务大厅的号码吗”,用户都可得到AI的及时反馈。
宁夏希望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副主任李昊说,这款大模型应用可通过引导式问答,精准识别企业、群众办事诉求,快速检索在哪办、怎么办、带什么,做到有问必答、准确有效和通俗易懂,应用前景广阔。
算力持续广泛应用,离不开“东数西算”工程建设。
“东数西算”工程是通过构建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一体化的新型算力网络体系,将东部算力需求有序引导到西部,优化数据中心建设布局,促进东西部协同联动。
![位于宁夏中卫市的西部云基地(2022年3月1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王鹏 摄](http://n.sinaimg.cn/spider20241118/0/w1024h576/20241118/4aab-480dd55b6b759a0b3ac106f94a368960.png)
2021年5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4部门联合印发《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算力枢纽实施方案》,“东数西算”工程提速。甘肃、宁夏成为枢纽节点,承建国家数据中心集群。
![位于宁夏中卫市的西部云基地国家(中卫)数据中心中国联通数据中心机房(2022年3月1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鹏 摄](http://n.sinaimg.cn/spider20241118/25/w1001h624/20241118/3c29-b7534302640d1fe6fa903c2c85b94b89.png)
在国家数据中心集群(甘肃·庆阳)“东数西算”产业园区,机柜整齐排列,逾万架标准机架高效运行。智慧屏不断闪烁,数据实时更新,这里的算力服务陆续输往长三角和京津冀等地……庆阳数据中心集群正以算力需求为驱动,加快建园区、落项目、扩算力、聚集群、促融合。
![国家数据中心集群(甘肃·庆阳)“东数西算”产业园区,工作人员在机柜旁作业(2024年10月28日摄)。新华社记者 梁军 摄](http://n.sinaimg.cn/spider20241118/192/w1024h768/20241118/4716-83b4a6d6c4932601b791f1f37b7dec2d.png)
一秒钟内,上海的海量数据可抵达黄土高原,完成复杂分析运算;一秒钟内,广东的创意设计团队利用庆阳的算力资源,能极速完成渲染超精细的3D模型。
![国家数据中心集群(甘肃·庆阳)“东数西算”产业园区枢纽资源调度区(2024年9月12日摄)。新华社发](http://n.sinaimg.cn/spider20241118/11/w999h612/20241118/b74b-e8416277f8a91f4f769149876ec29b74.png)
庆阳市“东数西算”产业园区管委会主任董宗谋说,当地基础算力已可支撑AI超级应用的模型训练及推理,自动驾驶、智能数字设计与建造、语音识别等应用场景未来将被轻松驾驭。
![](http://n.sinaimg.cn/spider20241118/685/w640h45/20241118/d68f-2e15b2769ab7f8627ad8ff72d439e3be.jpg)
绿色能源渐成算力发展强劲支撑
数字经济的底座是算力,算力的尽头是电力。
兰州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毛锦凰表示,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高速发展和全社会数据总量爆发式增长,数据存储、计算、传输和应用的需求将大幅提升。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数据中心的电力成本占其运营总成本的60%至70%。国家发展改革委2021年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数据中心年用电量已占全社会用电量的2%左右,且数据量仍在快速增长。中金公司研报显示,预计2025年我国数据中心耗电量将超过4000亿千瓦时。
算力用电量如此巨大,不仅需要富集的能源做后盾,更需要做好节能减排、降低能耗,探索一套绿色发展之路。
我国东中部地区能耗指标紧张、电力成本高,难以支撑大规模数据中心建设。而西部地区不仅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可再生能源也十分丰富,承接东部算力需求的潜力巨大。在此背景下,“东数西算”产业布局快速形成,绿色电力正加速转化为绿色算力。
![甘肃省庆阳市环县毛井镇风光发电场(2024年10月29日摄)。新华社记者 梁军 摄](http://n.sinaimg.cn/spider20241118/80/w1008h672/20241118/1913-f0a118b69a79488b55ae301a5184ea13.png)
这几年,甘肃庆阳以“油煤气风光电火储氢”多能互补能源格局,吸引了一大批与清洁能源、数字经济领域紧密结合的企业落地。环县的华能翼珍C2风光综合电站,规划总装机600万千瓦,目前已投产100万千瓦风光项目,并在去年底并网发电。
![甘肃省庆阳市环县毛井镇风光发电场(2024年10月29日摄)。新华社记者 梁军 摄](http://n.sinaimg.cn/spider20241118/80/w1008h672/20241118/da7d-ae2e5ce540e3aed63243d055d59c32b7.png)
“庆阳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直线距离均在2000公里以内,这里独特区位优势和丰富资源保障,是支持庆阳高质量满足东部算力需求的关键。”庆阳市数据局副局长米世涛说。
在青海,戈壁滩变身“光伏海”,清洁能源与绿色算力融合发展的新赛道正加快形成。在宁夏,中卫市建设的2吉瓦绿电园区,预计在今年年底前可建成投用,届时可通过绿电直供等方式满足数据中心绿色能源保障需求。
![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光伏(光热)产业园的光热电站(2024年4月23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张龙 摄](http://n.sinaimg.cn/spider20241118/191/w1024h767/20241118/22b3-dd003d3a22b4bbc018c11afc021d24b9.png)
绿色理念,不仅体现在算力的前端供能,也贯穿于数据中心集群运行的全过程之中。在庆阳数据中心集群,数据中心产生的能量没有一排了之,而是精打细算地用于回收利用:热能用于城市居民用热,冷能则被输送到冷库,用于苹果等农副产品贮存。
走进中国电信(国家)数字青海绿色大数据中心,一块巨大的显示屏显示实时数字,精准记录着数据中心的电力消耗,这里可对中心使用的清洁能源进行溯源。
青海气候冷凉,这里的数据中心采用冷冻水加间接蒸发冷却的技术后,机房一年里有314天可不开启空调压缩机,能耗显著下降。到了冬天,系统可将机房内的热量进行余热回收,为办公室及走廊供暖。据介绍,该数据中心已实现“零碳”目标,年减碳量30万吨,而数据中心能源效率指标(PUE)已降至1.2以下,距离“1”的理想水平越来越近。
![](http://n.sinaimg.cn/spider20241118/685/w640h45/20241118/d68f-2e15b2769ab7f8627ad8ff72d439e3be.jpg)
算力释放吸引产业聚链成群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算力发展指数白皮书(2023年)》显示,我国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近5年年均增速近30%。而算力每投入1元钱,就将带动3至4元的GDP增长。
产业链条不断拓展,发展动能持续增强,我国算力产业正迈向高质量发展。算力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融合应用正在西部地区加速涌现。
毛锦凰认为,随着算力加速向政务、工业、交通、医疗等各行业各领域渗透,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新应用、新业态和新产业链正迸发出蓬勃生机,推动甘青宁在数字领域新赛道上奋力奔跑。
在甘肃、宁夏等地,算力产业正逐步由传统的储存、聚集向大规模计算和应用转型。“算力作为AI时代的核心生产要素,是驱动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动力。西北地区如甘肃等地,应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加快构建算力基础设施体系,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家耀说。
在甘肃庆阳,依托强大算力带动,一批中下游企业形成集群。庆阳市正宁县引进中钠储能石墨烯钠离子固态电池生产线。近期,企业又决定追加投资建设共享储能电站,为“东数西算”产业园区企业电力平稳运行保驾护航。
“这条生产线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20亿元以上,利税8000万元以上,解决就业1000余人。”正宁县商务局负责人巩晓争说,此类高科技企业落地不仅会助推当地新型工业化,还将帮助陇东革命老区走好绿色发展之路。
这样的带动效应在庆阳比比皆是。华为渲染云提供超3万核的云渲染算力,实现“万核渲一图”,有效助推了西北地区渲染产业发展;阿里农业云建设的钉钉数字小镇和甘肃农业产业云,大大促进了农业产供销全链路数字化和乡村治理及服务数字化发展……
从“西电东送”到“东数西算”,绿色能源连接东西,带动数据跨越千山万水,也让广袤的甘青宁大地高质量发展更有胜“算”。
![](http://n.sinaimg.cn/finance/cece9e13/20240627/655959900_20240627.png)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http://n.sinaimg.cn/finance/72219a70/20180103/_thumb_23666.png)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