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时节,走进江西省崇义县上堡梯田,仍能看到勤劳的妇人在田间忙碌的身影。头戴帽子、手戴手套,熟练地弯腰,挥舞镰刀,割稻,扎捆,动作一气呵成。紧接着一捆捆金黄色的麦子被送入打谷机中,稻谷和秸秆分离开来,谷粒应声脱落,粒粒归仓,一包包饱满结实的稻谷呈现在眼前。
作为中国最大的客家梯田,上堡梯田于2018年4月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于2022年10月入选2022年度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延续2200年的生态奇迹
上堡梯田依山建造,因水而兴,蜿蜒连绵5万多亩,偶有村落点缀其间。梯田最高海拔达1260米,最低海拔约为260米,垂直落差近千米。由于山高坡陡,聪慧的客家人层层开垦田地,从山顶到山脚,犹如一架长梯将一块块、一条条梯田连接,绝不浪费一寸土地。
“高山顶上水淼淼,白鹇拖拖过山坳;石拐咕咕水上跳,万顷梯田尽妖娆。”沿着梯田爬到山顶,“哗啦啦”的泉水声在耳畔响起,汩汩泉水清澈见底,虽处在枯水期,仍不禁让记者为之赞叹,在海拔将近1000米高的梯田上仍有水源存在,这是何等的神奇。
据当地工作人员介绍,上堡梯田的山体为花岗岩材质,天然具有吸水、储水的作用。雨后山顶和山坡将雨水截流、积累,山上的森林吸纳雨水,在山腰坡地渗出,形成地下输排水网络,或是形成溪泉向下流淌,为梯田提供水源。溪水流过层层梯田后汇入山谷底部,再蒸发到空中,周而复始地进行循环。即使遇到干旱,上堡梯田的沟渠仍能保持湿润,这已延续了2200多年的生态奇迹,使得上堡梯田形成了完善的“山养林、林蓄水、水润田、田保土”的农业自流灌溉系统。
不仅如此,上堡梯田还有着“森林—水系—梯田—村落”山林农业生态体系,包含了灌溉系统的科学规划与设计、梯田系统的统筹规划与开垦,成为中国传统社会“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的实践典范,创造了“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田就有多高”的农业奇迹。
灌溉工程一直是我国农业文明发展的根基支撑,也是中华民族生存之本,至今仍发挥着农田灌溉、水利调节等重要作用。“一处灌溉工程遗产历经几百上千年得以延续至今,往往意味着这一灌溉工程在规划、工程类型和管理上的可持续性,其功能和效益仍在扩展中。”水利部农村水利水电司司长、中国国家灌排委员会主席陈明忠表示,灌溉工程可以将一个民族的文化底蕴、科学与技术进步呈现出来。
为保护上堡梯田农业灌溉工程遗产,延续传统梯田灌溉工程布置和格局,崇义县人民政府在2022年编制了《江西省崇义县上堡梯田灌溉工程遗产保护发展规划纲要(2022-2035)》,制定上堡梯田水利管理制度,全力推进上堡梯田的高质量长远发展。
传承客家“非遗” 品味古风古韵
“侧卧姿势,头部略呈圆形,足呈牛蹄状,尾巴上翘。这就是当地人称的‘石狗’。”上堡梯田世界灌溉工程博物馆的讲解员向大家详细地介绍着这块石头的“前世今生”。“石狗”在崇义县上堡乡赤水村赤水河畔的石刻遗址被发现,据考证,该石刻遗址原为古代当地畲族居民祭拜水神的场地,距今已有2200年。
“古代山民以图腾为崇拜,认为把民族图腾雕刻在岩石上部可与上天神灵沟通,求得一方水泽民安,石狗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世界灌溉工程博物馆讲解员说,赤水畲民祭祀遗址是上堡梯田作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对研究崇义少数民族聚居地及活动情况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
串起数千年的文脉风流,赓续祖先遗留的文明之光,上堡梯田上的“舞春牛”将浓郁的农耕文化和本土地域文化演绎得淋漓尽致。一人高举长旗,四人高举花灯,一人举牛头,一人举牛身,两人装扮的“春牛”由一对“牧童”指挥着,“牧童”唱着《春牛歌》一路走来,锣鼓、唢呐齐上阵,笛子、胡琴点缀其中,为“舞春牛”表演增添了热闹又喜庆的氛围。表演轻松活泼、惟妙惟肖,生动演绎春牛出栏、上路、吃草、饮水、背轭、耕田、擦痒、卧地等场景,配以渔、樵、耕、读角色以及民间故事传奇人物的表演,唱词贴近生活。
“这样的表演既有趣又长见识,让我了解了很多客家文化和民风民俗。”来自北京的游客兴致勃勃地站表演舞台前,认真看完了整场表演,她还录下视频发至朋友圈,引来众多好友的点赞和留言,都纷纷询问地址,想到现场体验一番。
据了解,农耕劳作“舞春牛”是客家乡村最常见的一种表演,是江西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舞蹈、对唱为主,乐队伴奏为辅。表演形式轻松、诙谐、生动,至今有400多年历史。如今,江西崇义县的非遗“舞春牛”习俗,成为在当地上堡梯田景区内最吸引旅客的表演节目。
近年来,上堡梯田经常以节庆日为契机,进行“舞春牛”“三节龙”“阳明舞狮”等非遗表演,开展“相约上堡过大年”、农民丰收节、客家嫁娶等各种特色民俗活动,提供九层皮、上堡水酒、黄元米果等客家非遗美食,实现“天天有活动、月月有主题、季季有亮点”,为游客提供多彩的旅游体验。
“我们景区充分发挥田美、山高、富硒、红色优势,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发展理念,探索‘生态+旅游’融合新路径。2022年上堡梯田游客22.71万人,2023年增加到59.37万人。”上堡梯田景区经理郭煜介绍,上堡梯田现已打造农耕民俗文化园、八卦田观景、万长山茶旅、上堡整训旧址、高端民宿五大板块,将梯田美景与客家文化、农耕文化、红色文化等有机融合,做旺景区人气,拉动文旅消费,助推崇义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利用遗产文旅有机融合,形成良性循环。“引导相关地区运用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这块‘金字招牌’,助推当地旅游经济发展,反哺灌溉遗产保护。”江西省水利厅宣发中心主任占任生表示,上堡梯田将灌溉工程遗产与客家农耕文化有机结合,形成独具一格的稻田走廊、竹林幽探等特色景观,形成了品牌效应。
“留存至今的灌溉工程遗产不仅是工程效益的传承,也是文化的记忆,它们是活生生的实证。”陈明忠表示,我们要挖掘好、保护好和利用好古人留下的丰厚水利遗产。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锐 见习记者 鲍捷讯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