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上观新闻
【编者按】
当我们讨论灿若繁星的中华文明,G310、G215、G104,这三条连通东西、纵贯南北的国道线远不足以举其大、及其深。但行路间,仍可见一幅恢弘壮美的历史画卷铺展开来——
良渚、二里头、殷墟,实证中华文明五千年;秦月汉关人不见,莫高窟、榆林窟、龙门石窟的造像壁画历千年而不朽;从西安到玉门关,从杭州到泉州港,“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交相辉映,展现中华文化自古以来开放的姿态、包容的胸怀。
今年7月至8月,解放日报“信仰之路Ⅱ·大国之道”报道组沿310、215、104三条国道路线,探寻中国历史文化传承保护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果。古人用脚步丈量的土地,正在今人脚下跑出新的速度与风景。
从距离大唐不夜城最近的地铁口出来,古都西安变得触手可及。人群中,三三两两身着汉服的游客穿行;再往前,每走几步就有人从街边窜出揽客,“汉服妆造有需要吗?”越靠近不夜城,汉服着装的游客密度越大,公主、贵妃、皇家侍卫、一方侠客,人人乐在其中。
不止西安。在西北敦煌,许多人又化身壁画中的飞天;在南方泉州蟳埔村,“簪花围”为小渔村迎来大批游客。
当越来越多的人大方地身着传统服装走上街头,会是传统文化在生活中复兴的标志吗?
满城皆是“公主”“飞天”
大唐不夜城沿街,一栋名为“万象·幻唐”的建筑体,全是汉服妆造馆。每家汉服馆门头不大,一半室内空间悬挂着晾衣架,上面是形式多变、造型各异的汉服,一半划给四五张化妆桌。尽管数量众多,想找一家空闲的汉服体验馆却很难。
晚上7点后,记者走进其中一家,老板小苏仍忙个不停。“看大家的喜好,什么类型的汉服形制都有。”小苏指着衣架上的汉服介绍,“有明制、宋制,还有最近流行的战国袍。”她对传统服装如数家珍,给客人化妆的手也没停下,一套完整妆造至少需要半小时。算上妆发和造型,小苏一次收费138元,游客可以晚上11点前将衣服还回,也可以在“不夜城”尽兴游玩,第二天再将衣服寄回,“暑期我们一般从一大早工作到晚上近12点。”
陕西汉服产业发展座谈会上披露一组数据,截至目前,西安共有汉服相关企业1814家,美团平台数据显示,西安市纳入美团平台的汉服门店有467家,在全国旅游城市中位居第一;全国日交易额排名前十的门店中,西安有3家上榜。在一些从业者眼中,汉服流行既是如今中国人特别是年轻人文化自信的体现,也为城市文旅体验增添了沉浸感。
“以前更多是年轻姑娘们来体验,现在男性和老年群体参与换装的人数也多了起来。”小苏正说着,店里进来一位60岁左右的阿姨,坐在化妆镜前有些害羞。她告诉记者,自己不仅没穿过汉服,也从来没有化过妆,“这次和家人来西安旅游,儿媳一定要让我体验一次”。不过,满街盛装打扮的游客和妆造齐备的同龄人,让她有了“安全感”。
无独有偶,在敦煌鸣沙山一座山脊上,几乎每隔一两米,就有扮成飞天、身着胡服的游客,怀抱月亮灯、琵琶等各种道具摆出造型。敦煌市鸣沙山月牙泉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有霞见证了变化:“2020年敦煌飞天旅拍开始火起来,当时景区周边有十几家工作室;到2021年,飞天从壁画中走出来,衣服的颜色更丰富;2022年,大家拍飞天还不过瘾,又多了菩萨造型、西域公主造型。”
当景区周边全部成了“旅拍店”
文化带动消费,景区周边商铺顺应潮流而变。
鸣沙山周围商铺原先以卖水、卖防晒用品等“实用品”为主,如今纷纷变成旅拍工作室。“2023年年底,我们了解到仅鸣沙山月牙泉周边注册过的旅拍工作室就有300多家。”王有霞笑说,就连自己吃了十年的牛肉面馆都消失了,“改成旅拍店了”。
同样情况也出现在福建省泉州市的蟳埔村。2008年,以“簪花围”为代表的蟳埔女服饰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遗名录,明星赵丽颖头戴簪花为杂志拍摄的封面让这一非遗技艺迅速出圈,全国各地游客纷至沓来,最高峰时,小渔村客流量接近10万人次。这个昔日以海鲜生意为主的村子,往年全村做簪花生意的店铺只有五六家,如今已飙升至300多家。位于蟳埔村的两家银行,2023年底存款余额比2022年增加了2.43亿。
作为蟳埔女服饰非遗传承人的当地居民黄晨,也赶上这一波热潮,在自己裁缝间外开出簪花体验馆,提传统供蟳埔女服饰,也提供各种汉服和最近流行起来的东南亚服装搭配簪花围。尽管如此,他的心情有些复杂。他搜集了大量蟳埔女传统服饰,期待对簪花围和相关习俗能有更明确的标准,不管簪花围如何“破圈”,依然能让人记住其背后的文化含义。
黄晨在店内展示的传统服饰。
也有人抱怨,他们老远赶到这里,想体验赶海,想看渔村风景,满眼却只有旅拍店。要把流量变留量,需要对当地文化进一步挖掘,以及产业布局的平衡。
丰泽区蟳埔民俗文化村保护提升指挥部工作人员黄燕鹏说,蟳埔已在初步规划产业链布局和业态挖掘,未来这里将有国潮购物街和传统美食带、滨海观光带,除了簪花体验,也会有非遗民俗体验区和民俗文创区。
讲好传统文化故事
蟳埔村的未来有迹可循。在泉州古城,打开外卖软件,石花膏、土笋冻随处可点;走进街头巷尾,泉州花灯、南音表演随处可见。当文化遗产依然在生活中发挥功能,就有了鲜活的生命力。
在泉州古城,路线的起点往往是天后宫。天后宫前有一片空旷地带,栏杆简单围拢,遍布基石瓦砾,以大型花岗岩条石、废旧石建筑构件等砌筑而成,是旁边福建省泉州市第七中学的学生每日都可以经过的地方。如果没有标识,很难想象城中央的这片城墙残垣,正是泉州22个世界遗产点之一的“德济门”。再往古城中心走,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东西二塔遥遥相望,这是开元寺的著名古迹。2021年,“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作为文化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5项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36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统文化在这座城市生生不息。
走在泉州首个古城背街小巷改造示范项目金鱼巷里,建筑墙壁由红砖与石头交错构造,被称为“出砖入石”;地面下水孔是鱼的形状,因为宋代福建转运使谢仲规旧宅和祠堂在此,而过去官员有佩鱼袋的传统。“微改造”提升工程,坚持“微干扰、低冲击”原则,保留了原住民生活形态,也留下并凸显了一砖一瓦的故事。当地人民是文化的创造者、使用者和守护者,文旅市场兴起又为他们带来真金白银的收入,形成闭环。
金玉巷地面的“鱼”。
“如果不把文化遗产的故事讲好,人们看到的也许就是一个土堆。”敦煌市文保中心主任石明秀认为,文化遗产除了保护好,也要挖掘内涵、讲好故事。“把文化遗产的故事讲好,大家就能明白它的珍贵和自己的责任;把文旅融合这篇文章做好,就能带来切身利益。既是责任,又是‘饭碗’,自然就有了自发保护的风气。”石狮市博物馆馆长李国宏也表示,落实可持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一个良性循环就产生了。
栏目主编:简工博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